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妻-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氏想了想,当真去让丫鬟把华槿叫到了跟前,很认真地问她华杋说的是不是真的。

华槿疑惑地看着华杋,不知为何,竟看到华杋把头瞥了开去,若是以前,华杋肯定会瞪了她一眼,以眼神威胁她别乱说话的,如今却是有意避开她的眼光了……今日的华杋确实反常。

但她说的是事实,华槿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点了点头,问母亲:“是李家那边有消息了吗?”

范氏让她坐了下来,神色看起来十分复杂,江氏趁机在华槿耳边说:“是李公子派人给你三姐送了信,问她的意愿。”

这就是还有意与华家结亲,把枚姐儿的话当耳旁风的意思了。

这种容人的肚量,着实令人佩服……华槿也开始犹豫起来。

若非知道李辅矩将来会叛变,而父亲则是李辅矩要铲除的“旧党”,到时候华杋的立场会很艰难……其实华杋嫁过去也没什么不好的。

至少身份高贵,锦衣玉食……李秋湛还对她许有承诺,将来肯定会对华杋好。

听了杋姐儿这些话,范氏也开始有些动摇了。

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还做出这样的承诺的人,料想也不是庸俗之辈!

李夫人带了李公子过来相看的那天晚上,老爷回来就在她面前说了李秋湛不少好话,明里暗里都透着对李秋湛的欣赏。

枚姐儿都这样诋毁杋姐儿了,他非但不计较,还想方设法地替杋姐儿讨回了公道……言语间无不是对杋姐儿的维护。

这样对杋姐儿好的人,只怕全北直隶也找不着第二个了,她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范氏喝了口茶,十分慎重地与华杋说:“我知道你此刻来母亲这里,其实是心里拿不定主意……”

她顿了一下,放下茶盏:“不过,母亲觉得李公子能对你做到如此,也算是尽心竭力了。本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大事,他却因为对你的一句承诺,拖之如今……枚姐儿对他说的那些话,他恐怕也没告诉李夫人,如若不然,李夫人也不可能会同意他这么做。”

她轻轻握住了华杋的手,“如此真心待你的男子,世上恐怕找不到几个了……”

华杋心里很乱,听母亲这意思,明显是同意了……可是她……

范氏看到女儿神色略带犹豫,便知道她心里还是有所抵触的,女儿的心思,她又怎会不明白,就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母亲言尽于此,要如何回,全由你做主。等你想好了,来和母亲说一声,母亲也好早做准备。”

这句早做准备,既包含了好的一方面,也包含了坏的一方面……华杋这么聪明,自然是听出来了。

说完这些,范氏就说想午歇了,让她们先离开了。

华杋一路上都心绪不宁,江氏牵着笙哥儿,朝她走了过去,笑着说:“我曾听父亲提过这个李公子,说他小小年纪气度不凡。最为难得的是,他心思纯正,不像李首辅那般玩弄权术,待人难得的真诚,料想也是个不错的人。”

华杋听了心里就更乱了,手里捏着那封信,在房里转了好几个圈,才喊了香芹拿了笔墨进来。

她执笔俯身在书案前,却半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来,任由墨迹一点点将纸晕了开来。

她苦笑了一下,其实嫁到李家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事,她如今却在这犹豫不决。

李秋湛都说会对她好了,也不知道她有什么好犹豫的!

她重新换了张白纸,出奇冷静地落了笔。

章节目录 第210章 提亲

信送到李家没两日,李夫人就请了安平长公主夫家的婆婆,如今镇国将军的母亲韩老夫人上华家去提亲。'棉;花;糖;小;说;网;w;w;w;.;M;i;a;n;h;u;a;t;a;n;g;.;c;o;m;

李家和韩家素来交情不错,况且凭李辅矩在朝堂上的势力,能找上韩家,也算是韩家的荣幸了,韩老夫人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

不过韩老夫人听到是大理寺少卿华家,还是小小地惊讶了一把……

大理寺掌管朝中刑狱,专查名门望族甚至是皇族涉及刑案,听起来十分威风,可说到底少卿也不过是个正四品的官,还未位列九卿。

李家堂堂相国府,怎么会选了这么个不高不低的人家,这可不大符合李首辅的作风。

李夫人与她说完这事,她就以自己耳力不好为缘由,再三询问李夫人。

李夫人出身再怎么不好,也混了几十年的贵族圈子了,哪里会听不懂韩老夫人这是不信呢,苦笑了一下说:“老夫人没听岔,确实是大理寺少卿华钊家的三闺女……我们家的门第老夫人也是知道的,不是我夸海口,全北直隶恐怕没人及得上我们。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秋儿又是李家的长子,将来势必要继承李家前人遗志的,我们也不想太委屈了他,就让他自己做主自己的婚姻大事。也不知怎得,我找得几个家世秉性都好的姑娘,他都看不上,偏就选了华少卿的闺女。”

她叹了一声,与韩老夫人说:“我原本也不大同意这门婚事,是秋儿极力劝说与我……我亲自去瞧了那华家的闺女,觉得人确实过得去,这才勉强应下。老爷面上虽不大欢喜,但我知道他是言出必行之人,说好让秋儿做主,必定不会与他为难,这才敢来请老夫人上门替秋儿求亲。”

不愧是首辅家,连对这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大事的见解都不同……韩老夫人心底生出几分赞赏来,这才应了李夫人。

韩老夫人年事已高,在京中十分有威望,她去到华家的时候,就连华老夫人也亲自出来迎了。

韩老夫人穿了件绛紫色五福捧寿褙子,戴着皂色祥云纹抹额,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由两个婆子搀着,眉目含笑地朝华老夫人走了过去。

华老夫人的地位可比不得这位韩老夫人,领着众人微微福了福,还没福到底,韩老夫人就过去虚搀了她一下,笑着说:“华老夫人这样可就折煞老身了。”

她虽是这么说,华老夫人也不敢怠慢,请了她到里间坐,把范氏和宋氏都叫到房里,帮着伺候。

早得了李家的信,华老夫人也知道她的来意,言语上就更加亲和了。

她早前听闻李家和靳家都有意和她们华家结亲的时候,就盼望过能当首辅亲家……不过碍于长房的华钊不是她亲生,这事又明里暗里涉及到了朝堂,她也不好过多干预。

这会儿婚事定下来了,她也松了口气,可以把欢喜表现在脸上了。

华老夫人表现得既和善又不显迫切,她不提正事,华老夫人也就这么陪着她拉家常……韩老夫人心里暗暗赞赏她沉得住气。

若是换做别的人家,早怕乐开了花,急着要在她面前示好了……这华老夫人神色倒是格外平静,就和平常的待客没什么两样。

韩老夫人不由地打量起屋里的陈设来,多是些简单素雅之物,连屏风上绣的也是很平常的山水,不过她在屋里看到有几尊玉石佛像,老夫人手腕上也戴着一串佛珠。

她猜测这位华老夫人怕是念佛之人,也难怪心气这么平和!

再观她座下的两位儿媳,皆低眉恭顺,面上瞧不出半点虚假,可见是真心侍奉。

她听闻华家大夫人是当朝正一品五军都督的嫡妹,出身比华老夫人高了不知道多少……她在华老夫人面前,就跟寻常儿媳似得,可见这位华老夫人也不是泛泛之辈。

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更不能以门第来论人。

韩老夫人将茶杯放下了,笑着说:“也不瞒老姐儿,我今天上门,是来给府上的三小姐提亲的。”

别看华老夫人面上表现得这么云淡风轻,其实心底里早就打起了鼓,这韩老夫人从进门以来,一句话也没提杋姐儿,她都快要怀疑,李家的人是不是送错信了。

幸好这会儿韩老夫人终于说到正题上了,她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笑着与韩老夫人说:“老夫人客气了,我们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可不就是替儿女操心的。老夫人有什么话请说,我都听着呢。”

韩老夫人慈和地笑了笑,轻声说:“我是受了李夫人的嘱托,特地过来给你家三闺女提亲……首辅的公子你怕也见过,为人秉性都很不错,还常被国子监的夫子称赞,料想以后也是能做进士的。你家的闺女嫁过去用不了几年就能有诰命,这诰命恐怕还不会低……就是不知老夫人您意下如何?”

华老夫人也是嫁过几个孙女的人了,该有的礼数还是不会忘的,她笑了一下说:“能得韩老夫人亲自上门提亲,也算是杋姐儿的福气了……只是这毕竟是杋姐儿的终身大事,我也不好马虎应下,恐怕还要容我思量几日才能给老夫人答复。”

嫁娶嫁娶,有嫁才有娶……往往嫁女儿的人家都要斟酌再三,以示对女儿婚事的慎重。

韩老夫人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她站起身说:“这是自然,老夫人慢慢考虑便是,等有了答复再派人送个信给我就好。首辅家里恐怕还在等我给她回信,我就不在这多待了。”

华老夫人起身送她出门,回来的时候连手心都冒了汗,与两个儿媳说:“李家的面子也确实大,连德高望重的韩老夫人都请动了,也算是给足了我们诚意。”

范氏把华老夫人搀到罗汉床上坐,笑着说:“就算我们门第不如李家,可到底是嫁女儿的人家,母亲该端的架子还是要端。”

华老夫人点头,喝了一口茶说:“韩老夫人足足年长我一轮,在她面前端架子也真是不容易。”

章节目录 第211章 谢过

华钊下朝回来就听到妻子说,李首辅请了镇国将军的母亲韩老夫人上门给杋姐儿提亲,神色稍微顿了一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李家公子的为人我是信得过的,只是那李夫人恐怕不好应付……”

范氏点头称是,李夫人眼界高,只怕看不起他们这些门第中等的人家,以后杋姐儿嫁过去,恐怕少不了要被她说教。

她无奈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婆媳问题到哪儿也会有。只要李家公子是站在杋姐儿这边的,其他都好说了。”

华钊也觉着是这个理儿,“儿孙自有儿孙福,杋姐儿能嫁到李家去,也算是她的福气了。”

…………

去华家提完亲,韩老夫人马不停蹄就去了李家,李老夫人携儿媳和长孙在房里候着,等她一到,就请她到房里喝茶。

韩老夫人端了茶水喝了一口,才笑着与李老夫人说:“我去到华家的时候,华老夫人亲自带了儿媳出来迎,我觉着这门婚事估摸是成了。”

李老夫人和韩老夫人早年有些交情,年龄又不相上下,见了韩老夫人就觉得格外亲切,虽然年老到牙都掉了,还是从罗汉床上站起来,握着了韩老夫人的手,千恩万谢,看得出十分高兴。

韩老夫人比李老夫人健朗许多,笑眯眯地说:“老姐儿就等着抱重孙子吧,等您重孙子百日了,我可是要来讨礼的。”

李老夫人热泪盈眶地点头,不大利索地连应了三个好。

李夫人怕老夫人身体吃不消,连忙过去把她扶回了罗汉床上,自己和韩老夫人说:“娘前段时间病了,嗓子有些不大好,还请韩老夫人见谅。”

上了年纪的人一旦病倒,就可能引发千奇百怪的症状,韩老夫人也十分能理解她,嘱咐李老夫人要多注意身子,就告辞回府了。

刚走出抄手游廊,就听到后面有人喊她老夫人,她回过头一看,是李家的长子,就顿住了脚步,站在原地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