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宫身边趣多多-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案子话挺多,最可怕的是,他能在殓房一呆一天。跟忤作一块,他也不嫌臭的。”樊英又打了一个寒颤,抬头看景佑,“要不,让他喜欢点别的,其实我真不觉得当宋慈有前途。”

“你不是带他去运过粮吗?成功了吗!”景佑给了樊英一个白眼,想想出门打仗带他们兄弟,不得不说,刘松是很能干的,但是,查案子,他更能干,而且也更专注。

“做实事,他是很能干的,不过,他更喜欢做查案子的。这回抓到‘一千两’那个,就是顺便。他去查一桩女子被杀案时,注意到其邻居家的门没开。然后他查出凶手是被害人之夫后,除了叫来差役之外,还叫了巡防营,直接把邻居家团团围住,冲进去。果然,那‘一千两’就躲在里面。问他为什么?他说,那种小村子,一家死了人,就该全村出来看热闹,结果就邻居一家没人进出,定然有问题。您说,他是不是有病啊?”樊英抬头看景佑。

“好像挺有道理,不过好像又有点问题。”景佑实话实说。

“是,他不管不顾就直接叫人了,万一只是人不在家呢?”樊英点头,解释道。

“对对对,他怎么说?”乐亲王点头。

“对,他说,要过年了,怎么会没人在家。”樊英愤道,他气愤的是,明明他一直觉得自己挺聪明,结果这种事时,他就会被刘松虐得死去活来。

ps:昨天三个菜,一个香菇鸡汤,一个辣子兔串,一个鹅肝藕夹。我妈还要了一小碗米饭。份量不错,我们没吃完。三个人啊,我妈,我,我二姐。

第三三六章狠人

第一更

“好了,好了,说点正经的吧!”景佑他们笑完了,让人收了碗,也给樊英一个凳子,开始议事。

“上回说的对南海一事,你不是说有章程了吗,说来给几位大人听听。”景佑点头,叫樊英进来,还真不是为了骂人,是有正事。

除了藩镇,正是与民休息之时。但是外部的那些隐患总得防备着,不然,真的头疼医头,脚疼时再想着医脚吗?

于是把内忧外患一摆出来,轻重缓急一分,而当前,就是收复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是前朝余逆自立之地,说起来,那几个小岛还真没什么用。出产再丰富,也就只是能养活岛上人罢了。

对景佑来说,与其说是寸土不让,不如是被他们烦得不行。基本上,景佑还没有寸土不让的那种心胸。他还是千百年天朝上国的自大思维。

这些人说起来,还真是挺烦的,若不是这些人是前朝余逆,如果不是他们没事坐个大船,就回来骚扰近海的居民与渔船。跟前朝的倭寇一样,都成一害了。景佑还真没把他们当盘菜。

他陆地上的事还没摆摆平,怎么会想到海外小岛,就是被他们骚扰得不行了,于是不得不先放下草原上的那些不安宁份子,先对付这些个蟊贼了。

所以景佑对他们的骚扰行为很是厌烦,朝中有人建议,干扰移民,把近海的居民移到内陆,然后实施禁海令,让这些人抢不到。就不会来了!

但这个对景佑来说,就是软弱退让的表现。现在禁海,然后呢?让他们让近海的地方,之后是不是要把岭南之地也让给他们?最后自己的京都要不要让给他们?

这些诛心的话一出,那要求禁海的大臣也就只能上表辞官,而景佑一改优容,毫不犹豫的就允了。这也让朝臣们明白,景佑不打算妥协的。

但刚打完仗。这几年之内。再行兴兵是不可行的。那天与樊英说陵石时,说起朝中的内忧外患。樊英倒是对南海一事,有自己的见解。

樊英认为根本不该用兵。或者说,此时用兵,也没有。他倒是有新的建议,不过。这个他得回去再琢磨一下,于是。就等到了今天。

“你就先说说大意,看折子,也费时间!”景佑看看厚厚的一大本折子,边看边对樊英说道。

“主要是我们没船、没水师。那位说禁海的大臣说是老臣谋国之言。现在禁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得先现水师、造大船。训练士兵,然后才能想谋取诸岛事宜。”樊英笑了笑,也许因为他是皇帝的小舅子。连客卿都不算,说话还真没那么恭谨。不过景佑喜欢听。就跟闲话家常一样。

“这个不用提了,朕无论如何也不会禁海的,造船、建水师,也是必须的,你说说看,你想怎么办。”景佑不在乎樊英怎么说,他在意的是他怎么做。

“跟对西南三王一样,先开商路,再言其它。”樊英收回了笑容,轻轻的说道。

这里是上书房,要刘松走后,大家收了点心,小钱子就聪明的把人引了出去,而此时,这里就是一个绝对的私密之地,所有最最机密的政策,一般都是在这里制定的,纵是樊英知道,这里没人敢偷听,但他还是忍不住压低了声音。

“怎么通商,与匪通商,实为资敌。他们跟西南三王不同,真的形成海上通道,只怕开容易,关就难了。”欧阳义跳起来了。

“欧阳兄,先听樊英说完。”易钢这些年倒是越来越喜欢和信任樊英,轻轻的按按欧阳义,示意樊英继续。

“只是大致于西南三王相似,但也不同。西南三王还在咱们大兴的国土之上,他们还是皇上的臣子。小人去经商,那是正当明份,一切合理合法。但南海诸岛,小人就是敌国探子,送多少去,都是会被一抢而空,而且小人自己都会被关起,人家智力高的,会绑小人以威胁皇上;智力低的,直接割下小人头颅,送于皇上,以示其威。”

樊英摆手,那表情就是,自己有那么傻吗?为了点银子去找前朝的忠臣去找死?

景佑在他说话的功夫,也看完了折子,后面还有详细的章程,景佑就没看了,只看了总纲,知道他的大意。

说是通商,其实更多是走私,由樊英带着福建的商人,贩卖除了粮食、酒水、盐之外的各种奢侈品,去那边倾销。而且不许他们以货易货,只收金银,要易货也可以,可以收人。也就是说,只要他们用奴隶来换,那么就可以换到各种的货品。

单单只看到这儿,景佑就抬头了。

“太狠了吧?”

“不狠,受一点伤,我们都不要,我们要壮劳力、要小孩、要处(禁语这么多,我怎么办)女。然后,分成不同的价码,换取不同的东西。我们对那边说是买奴隶,而等我们把人带回来,您派官兵前来解救就是了。再分给他们田地,给他们安排住处,给他们平民的户籍,他们很快就能成为您的顺民。”樊英轻笑了一下。

四大臣都沉默了,这个实在有点惊悚,纵是不读书的欧阳义,都半天说不出一点话来。

因为樊英面上说得非常美好,但是他们都是朝中重臣,他们理解力并不低,表面的花团锦簇,掩盖不了的是内里的血腥。

当人成了商品,而且是值大钱时,于是先倒霉的就是岛上的土人,再然后,贫民,等这些人被抓完了。他们就会举着屠刀去近海找村民。

他们刚刚也听到了,樊英是支持禁海的,等这些为了利益啥也敢干的军人,最终会被自己的疯狂杀死。

再就是资源是有限的,他们可以找不同的部队进行交易,然后岛上不同派系的人马就会开始资源的争夺战,不用等着景佑的水师练好,岛上就会成为人间的炼狱。

“皇上,这个,只怕有违圣人之德。”易钢想了半天,还是站起。

对着景佑深深的一揖,从他的举动来看,也看得出老头那沉入井底的心。

ps:这章我写得有点忐忑,如此的樊英,自己都觉得有点接受不了。其实细想想,无论怎么开战,想不伤平民,那就是假话,一切一切,都是从平民开始。

第三三七章圣人之德

第二更

“好了,奴隶买卖一事休要再提。小心让贵妃知道,她还想生孩子的。”景佑摆摆手,旁的不想说,这个案子根本没法拿到朝堂之上说,就是这种小范围的,也不能明说。

樊英深吸了一口气,从袖中再拿出一个折子,“那么不能用最快最狠的法子,就用水磨的功夫吧?其实,哪个更狠,草民都说不清。”

景佑再看看,还是以货易货,用奢侈品换金银,换特产。特产什么的就是随便了。当然,这一定只能是南海岛屿上独一无二的,别的海岛、陆地上没有的。

但只许收购一种,哪怕最不值钱的,也要抬成天价。就是要短时间内,让所有人都知道,只有这个东西能换到很多钱。

景佑明白樊英的意思,也许这个没有直接买卖奴隶,但是这个真的更狠。

因为那是岛上特有的东西,于是他们就不用一兵一卒的,就把这些军人困死在了岛上,就算那之前是岛上最最不值钱,满地都是的东西,经过一次的爆炒之后,那么很快,东西就会越来越少,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于是岛上还是会变得疯狂与残忍。那种疯狂是没有理性可言的,把他们所有人都禁固在里面,自相残杀,最后一个也不能活。

“您别跟我说什么用兵法,什么反间计、离间计,还有什么挑起族群相互对立的话。那个我不懂,我只懂用商业的规则来解决问题。为什么不能往好了想?那就是南海小朝庭权贵之间的撕杀,与平民关系不大,绝不影响您的圣人之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南海小朝庭权贵之间的相互撕杀,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然后当岛上的人,什么事都不做,全部都跑去疯狂的去找那种特产,那么不出几年,他们就可能会易子而食。”鄂龙轻笑了一下。

“其实可以等他们快没粮时,偷运人口。只要想出来的平民。我们都可以偷偷的接手,运回来。那时水师应该差不多完成了,正好可以一举收复失地。”欧阳义其实就是实打实的军人。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什么‘圣人之德’都是屁话。

“这个主意不错,既不违背圣人之德,又能照顾到大多的百姓。樊英。你回去再琢磨一下,我们带什么去换哪种特产。这个只有你能行。时间控制在五年。给你五年时间够不?”景佑心里计算着时间,看着樊英。

“皇上是真善良,好了,草民儿子的屁眼也保住了。”樊英笑了。五年。用五年时间来控制事态的发展,当然也是一种吸血的行为,五年。以他的能力,他能让南海小朝庭无钱付军费。

景佑对他又扔了一个折子。樊英笑着告退了,他只是提出一个方向,然后,前期的工作由他主导,但是这种事,背后是要由朝庭的诸多配合的。而这些,不是他能听的。能活着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然后,不要去问自己不该问的。

等樊英退了出去,景佑看向了众臣,“樊英就是个生意人,没读过什么书,大家莫怪。”

“法子是好法子,就是不该说出来……”乐亲王轻轻的摇摇头,都是老官油子,什么该做,什么该说都是门清的。

“王爷!”易钢猛的抬头,怒视着乐亲王。

“圣人之德,易兄,你也是武将出身,这身文官的袍子,都让您忘记,您的乌纱也是血染的。”鄂龙又笑了,在坐四人,其实都是武将,只不过除了欧阳义,其它人都弃武从文,但除了易钢,其它人心里,还是有一颗武人的小火苗的。

“皇上!”

“真的打仗,爱卿觉得会死人吗?”景佑喝了一口茶,看向了易钢。

易钢不说话了,是啊,自己怎么了,真是越老越糊涂了。这是死人最少的法子,更重要的是,是少死自己人的法子。自己这些年,还真是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