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真是太夸奖下官了。”蒋大人一下子激动起来,就算也知道,皇上跟太后关系不好,可是人家关系再不好也是亲生的母子,比跟他亲得多。
“真不是,能让太后娘娘记住的真不多,蒋大人却是其中之一,说明您真的很了不起了。”舒嬷嬷笑了一下。
刘榕爹现在面如死灰了,因为人家一来,就跟着舒嬷嬷这么套近乎,所以想想看,他们还有什么胜算?不过呢,他不是一般人,一般无耻的人,性子里都有些坚韧不拨。
他清清嗓子,蒋大人瞥了他一眼。
舒嬷嬷忙笑着起身欠了一下身,“老身耽误大人办案了,都是老身的错,您忙您的。”
蒋大人真是感动,看看人家,回头瞪了刘榕爹一眼,清清嗓子,坐到了正位之上,他是来断案子的,就算不是什么正经的,但也要有点架式。
舒嬷嬷就安然的坐在她之前坐的,左边下首第一个位置上,默默的喝着自己的茶,就好像在看一场,她等待很久的大戏。
景佑也看着,此时不但看刘家人,樊家人,他发现自己真的出来太少了,或者说,他以前是不是被什么蒙住了眼睛?为什么该看的东西,都没真正的看过。
“后来呢!后来呢?”刘榕紧张的拉住了小景佑的手,景佑一回宫,自然要跟着舒嬷嬷回去复命。等跟着太后说完了笑话,陪着太后用完了点心,他才能过来,刘榕自然等急了。连水都没给景佑一口,就拉着他说八卦。
“喝点水。”眉姑姑都看不下去了,今儿舒嬷嬷领了差事出宫,她自然要跟在太后跟前,不然,舒嬷嬷干嘛认她做干女儿。所以,刚刚景佑跟着老太后卖萌时,她都觉得景佑跟变了一个人一般,这还是之前那个小酷呆吗?
景佑对眉姑姑笑了一下,他对着刘榕,还真的不怎么想卖萌了,不想搭理她,自己捧着水喝了一大口。
“哦哦,你累了。快坐,我给你留了点心。”小刘榕又不是傻子,她刚是着急,但是他们怎么说,她也陪了这个男人一辈子,此时,他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了,于是忙去厨房拿温着的酥酪。
眉姑姑笑着坐回了原处,她现在的习惯是,只要他们两小人一块时,她就不管他们,由着他们自己相处。景佑已经很累了,却还是过来,有这份心就算是不错了。而刘榕也不错,她注意到了,于是知道调整自己的态度,所以这是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
景佑吃完热着的酥酪,心情好多了,当然,他的心情其实一直不错,这是第一次,他第一次真的接触到真实的情绪之中。是,没说错,他第一次在各种复杂的情绪之中。作为一个旁观者,他能清晰的看到这些情绪,然后看到了,作为上位者的舒嬷嬷玩弄于他们的情绪于股掌之间。
这就是权利吗?舒嬷嬷因为代表着太后,于是,她就代表了权利,然后呢。她什么也不没做,扔一个不值钱的诱饵出来,然后呢,玩弄了所有人的情绪。
所以,现在他不是累,而是情绪太兴奋了,兴奋到他不能自已。当着太后的面,他努力隐藏了,或者没有,他把他的兴奋充分的表现给了太后看。让太后觉得他是个第一次出去见世面的小傻子。
但是,他明白,他兴奋点根本就不是那个渣爹被虐,面是因为,他好像有点种冲破自已的冲动。所以到了这儿,他累极了,是那种极度兴奋之后的疲惫。
而此时看到小刘榕给他端来酥酪,然后睁着大眼睛,就在边上捧着下巴坐着。就好像等着他快点别累了,好跟她讲故事。
景佑笑了,轻拍了她一下,突然想到舒嬷嬷说的,若刘榕是男孩子的话来,现在想想,他一点也不觉得她该是男孩,男孩子多不可爱。
第二十八章对质
更新时间2015…6…1319:28:06字数:1997
“好了吗?要不明天说也可以。”刘榕虽说嘴巴这么说着,查是拉着景佑小手的双手却不是这么表达的,她用全身的细胞在向景佑表达,她特别特别的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景佑若不了解小刘榕,也就不会还过来了。只不过看到刘榕的样子,他疲惫的心,也终于得到了缓解。不过,他偏不如他的愿,就是慢慢悠悠漱了口,清清嗓子。
刘榕的眼睛更大了,满眼的期待。
眉姑姑已经知道景佑是在逗刘榕了,不过她也不介意,反正她也知道,刘榕对着景佑时,她才有这么么蠢的时候,然后呢,她发现,自己竟然还有点喜欢看到刘榕有点蠢的样子。
“你想知道什么?”景佑终于开口了,逗了她半天,好像这会,只有在刘榕这儿,他才真的能放下一切,相信刘榕的纯净。
“都想!”刘榕忙飞快的点头。
“想知道嬷嬷帮你拿回什么?”景佑继续。
“那倒真不重要,我反正也没指望出宫了,所以那钱给我都没啥用。所以我比较关心,他还剩下什么。”刘榕无所谓的摆手。她就想知道,自己那没用的老爹,会不会提前过上,让自己给养老金的日子。
“所以嬷嬷不自己断案,除了后宫不能干政之外,更重要的是,读书人一个比一个无耻。”景佑感叹了起来。
“是吗?”刘榕还真不知道,她就认识两个读书人,一个她爹,是无耻,不过她儿子也是读书人啊?她不觉得她儿子无耻,所以这是说明她儿子不能读书吗?好吧,上一世她儿子读书太好,被兄弟们嫉妒,日子不好过。这辈子,让儿子好好混日子好了。
景佑看她的白痴脸也知道,她又想到别处了,轻敲了她一下,直接逆了。不过他也不生气,他已经习惯了,跟她生气,早被气死了。
不过想想白天发生的事,他又不忍不住笑了起来。蒋大人不得不说是人才了。坐上堂前,清了清嗓子。
“今儿也不说断案,本官算是一府之父母,只当过来与各位主持一个公道如何?”蒋大人笑容满面的说道,并回头看了舒嬷嬷一眼,“舒嬷嬷您说呢?”
“这是官府之事,老身万不敢置喙的。”舒嬷嬷再起身,笑了下,坚定的表示,她不参与意见。
蒋大人笑了,起身对着她拱拱手,再坐下,看向了樊家,“老爷子您是长辈,您先说。”
“回禀大人,学生之弟膝下只有一女,即为她招了一婿刘芳,入门顶户。这在族中,也是有定论的。结果呢,学生之弟去世之后,刘芳竟改换门挺,把樊府改为了刘府不说,竟然还害死学生之侄女,然后把学生之侄孙女送进宫,图谋学生之弟的家产。”
樊老爷子中过秀才,所以他能在蒋大人面前不跪,也不用自称草民,而可自称学生。
“刘大人,你可话说?”蒋大人一点也不担心这个说法,他也是老江湖,你说是入赘的,就是入赘的,这个得到官府入案的。但是他想看看刘芳的说法。
“回禀大人,下官反问樊家,可有下官入赘之官牒文书?樊家为了侵占下官岳父之家产无所不用其极。下官岳父去世之后,他们便想为岳父过继嗣子。岳父生前实际也被家族逼迫过,之前早有安排。”刘芳说得理直气壮。
蒋大人点头,这就对了,老头有亲生的女儿,自然不想把什么产业给过继来的所谓儿子,又养不熟,到时女儿怎么办。所以看他挑女婿的眼光来说,不说人品,光说长相和才学,算是不错了。所以,说老头没做安排,打死他都不会信的。但是他不禁微笑起来,不敢看舒嬷嬷,这就是她想要的吗?
蒋大人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山羊须,抚到尾端时,还轻轻的扯了一下,这是他的习惯动作,颇有些扬眉得意之感。
“敢问刘大人,令岳做了什么安排?”他慢慢悠悠的说道。
刘芳又顿住了,入赘与嫁妆,哪个更好?如果承认入赘,那么,家产就保住了。但是他也得改姓樊,他能不能保得住功名都两说,因为中举的是刘芳,而不是樊芳。而且,就算保住了,那他还有何面目在官场立足?纠结完了,轻轻的抱拳。
“在下存有元配之嫁妆单子,而这单子在官府也有立案。除去交还家族之族产,余下先岳及岳母之嫁妆,皆改为夫人之嫁妆,带入刘家,所以小人改为刘府,又有何不可?”刘芳说是理直气壮,但是轻轻跳动的眉尖,不无避免的把他的纠结现于人前。
“官府有底单?这就好办了!”蒋大人笑了,一挥手,长随飞快而去,根本不用再多说一句,转向了樊家族长,“给老先生看座,敢问老先生,令弟当初可交还了族产?”
一般来说宗族都有族产,而樊外公本人是嫡支,纵是次子,分到的族产,家产其实也不少。他又比较争气,不用长子守门的祖训,于是他是考上举人,然后没有考中进士。不过因为中过举,然后家族在这地方上有点名望,于是他也算是生财有道。又娶了有钱的老婆,于是,他的身家不比身为族长的哥哥少。
樊大爷也不想逼弟弟,他是有儿子,可是他也就一个儿子。自己都宝贝得不行,怎么可能过继给弟弟。而他也就一个亲弟弟,弟弟在时,对侄子,侄孙也相当的好。临死时,还塞了些产业给他,说让他照看一下侄女。
只不过,他是族长,他私下与弟弟如何,是不能放到明面上的,于是只能没事出来打打酱油,让族人知道,他是站在族里的立场上处事的。
但是刘芳把惟一的侄孙女送进宫中,老爷子怒了,所以这半年,他是真的带人来讨家产的,他的想法和刘榕一样,我扔水里,也不给你这白眼狼。
第二十九章为皇上尽忠
更新时间2015…6…1417:51:25字数:2172
樊大爷对着蒋大人一揖,“大人客气了,学生虽年近花甲,但身子骨硬朗得很,既刘大人说,这些都是侄女儿的陪嫁,那么,大人容禀,按大兴律,出嫁女之嫁妆,如有子,嫁妆随子;若无子,嫁妆归于娘家;而有女无子,那嫁妆一半归于其女,一半归于娘家。学生可有记错?”
“老人家记得不错,大兴律正是如此规定。”蒋大人点头,他觉得这事真的越来越好玩了。
“虽说侄女早逝,刘大人亦承认这些都是侄女之嫁妆,那么请大人公平断案。”樊大爷点头,冷笑道。
蒋大人意识到,这位根本就没有叫过刘芳为刘女婿,却一直称之为刘大人,显然两家的间隙已经不是一点点了。这位的目的,就是我不要是可以的,但是我也不给你。
“大人,小女虽说非子,但马上为六品女官,当视为子嗣,享有全部承继之权。”刘芳看也不看樊大爷,忙上前一步争取着。他现在想得很清楚了,只要东西还在女儿的名下,那么,他作为生父,住在女儿的产业里,用女儿的资源,又有谁能说什么。
“嬷嬷?”蒋大人还真不知道这么点小孩子能做女官,忙诧异的看向了舒嬷嬷。
“宫女刘榕已经得太后恩准,进入宫学学习,一年后若能合格,便能被授于六品之职。”舒嬷嬷就事论事,只说明,刘榕现在是宫女,但是一年之后若能合格,的确也能成为六品女官。咋一听,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细想想,全然不是那么回来了。
蒋大人能让舒嬷嬷记住,本身就是极有本事的一个人。来之前也就知道,这是太后给小女孩子撑腰呢。但现在看,只怕不简单了。
一个七岁的女孩子,进宫才半年,能得到太后的赏识。为生母争来追封,就算只是五品的诰命,但这在他的记忆之中,也是立国以来的第一次。这女孩立了什么功,懿旨里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