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善妻-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罗氏面色古怪的看着慕清秋,稍瞬后微微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厨房,再出来时,手里拿了一个红薯。

看到罗氏手里的红薯,慕清秋嘴角微抽,脸上的笑维持不下去了。

她以为挖到宝贝,原来是空欢喜一场,这个时代原本就有红薯,只是叫法不同。

回到家,慕清秋看着厨房里的一堆红薯,有点郁闷。

罗氏说,许多年前每年一到秋天山里到处都是地瓜,地瓜蒸熟了又甜又好吃还顶饱,所以进山挖地瓜的人很多,有人挖来吃有人挖来卖钱,地瓜最鼎盛的时候,古阳镇以及附近其他镇集,到处是卖地瓜的。

再好的东西太多了也就不值钱了,地瓜的价格一降再降,到最后甚至一文钱就能买一堆。

除非家里断粮饿狠了,要不然没人买地瓜。

先时有钱人也买来吃,可地瓜一再贬值后,有钱人家再无人问津。

那些有钱人还找了个理由,说地瓜是极为粗俗低等的食物,难登大雅之堂。说起来也不是随口胡诌,地瓜吃了容易腹胀放|屁,有钱人自认身份高贵文雅,文雅之人自然将放屁当做粗俗低等的事。

也就是说,靠红薯奔小康的计划,行不通!

不行,慕清秋倔强的皱眉,不能这么快就放弃红薯,毕竟,罗氏说的都是许多年前的事。

况且眼看入冬,核桃虽价格低,处理起来却极为麻烦,看见红薯后,慕清秋是想将核桃制品押后,先用红薯做吃食,等红薯打开销路,再做核桃,最好直接将核桃制品送去糕点铺子。

但是现在,红薯有先例,且名声并不好。

蘑菇更是毒名在外。

这可真是让人头疼!

山里肯定还有很多红薯,不挖可惜,可是,红薯没有销路的话,难到挖回来自己吃吗?

脑袋里突然浮现出一个画面,她和弟弟守着满屋子红薯,啃的脸色都成了红薯色,却依然木头似的在啃~~~杨白劳似的看着好悲催!

呃!~~

甩掉脑袋里乱七八糟的东西,慕清秋思绪片刻,决定改变计划,红薯还是得用,只是红薯麦饭肯定不能做,因为会被人认出来,可以用红薯做糕点。

香脆可口的红薯条直接不想,没办法,红薯条必须得有植物油,可这年头,没有植物油,她就是知道咋造,现在造植物油也有点为时过早。

不过反过来想,红薯糕比红薯条实在,考虑温饱的年代,貌似红薯糕应该更受大众欢迎。

恩,就这么办!

慕清秋并不知道,关于红薯,罗氏只说了其一,尚有未尽之言。

有了决定,慕清秋便不多想,先去河里打水,上锅烧上,打算先把自己个和弟弟洗洗干净。

从罗氏家借了洗澡桶,罗氏还给了她几个皂角。

竹山村有棵上了年头的皂角树,头些天有皂角成熟,理正找人搭梯子上树摘了很多熟透的皂角,按人头家家户户均分了。

有钱人家用的是香胰子,像竹山村这样世代农耕的庄户村落,都用皂角。

很多村子都有皂角树,民间更有说法,看一个村子的皂角树,就能看出这个村子的根基,皂角树越大越茂盛,预示着村子越繁荣。

是不是真繁荣就两说了,只是这份信仰却影响着很多人。

舒舒服服的泡了澡,把自己和弟弟都洗的干干净净,穿上罗氏已经缝好的新衣服,姐弟两立马换了个人似的,本来模样就乖,打扮起来,精神满满,连气质都变了许多。

时间还早,慕清秋开始尝试制作红薯糕,锅里添水灶内加火,先将洗干净的红薯蒸上,慕清秋想等红薯蒸熟了,里面再加上面粉鸡蛋白糖之类,揉匀了,做成糕点模样,再上锅蒸。

020 【画字】

灶膛里架着硬柴火,是一早刘黑牛送过来的,硬柴火都是山里砍的木头劈的柴,耐烧,放进灶膛要燃烧好一会儿。

等待的时候,慕清秋拿起一个核桃,皱着眉头琢磨,这核桃壳硬,杨仁川砸的时候用的是巧劲儿,就她这小手恐怕掌握不好,不过前世人们多都用核桃夹夹核桃。

要是能造个核桃夹就好了。

慕清秋知道核桃夹的大概模样,却并没有仔细瞧过,她在想,连她都不熟悉的东西。这年代的铁匠铺怕是打不出来,无奈丢下核桃,抬眼时看到弟弟蹲在厨房门口拿个木棍在地上乱画,突然眼眸一亮。

对哦!可以画嘛!

别的不说,她的绘画功底可是非常了得的。

看把她愁的,多简单的事儿。

等造出核桃夹,砸核桃的事就变的很简单,解决了压在心头的一件愁事儿,慕清秋的心情瞬间敞亮起来。

往灶膛里添把火,又顺手捡起一根细柴火棍,几步出去,蹲在弟弟跟前,在地上一笔一划的写下几个字,一边写一边说:“慕、清、秋!慕、清、暘!暘儿看,这是姐姐和暘儿的名字,暘儿要记住哦!”

看着地上清晰的字,慕清秋不免想,这破房子还算有点用处,至少没有特别加工的地面上,能画出印。

慕清暘从姐姐拿起木棍在地上画的时候,就已经注意着了,听到姐姐说是两人的名字,高兴的指着地上的字:“这个一样,这个也一样……“看到第三个字时,小嘴儿嘟起来,有点小失望。

“呵呵,小笨蛋,姐姐叫慕清秋,暘儿叫慕清暘,‘慕’是一个慕,‘清’是一个清,那么暘儿说说,姐姐的‘秋’和暘儿的‘暘’一样吗?”慕清秋闻言笑着指着地上的字说道。

慕清暘眨巴眨巴眼睛,摇摇头,嘟囔:“不一样,可是,我想和姐姐一样。”

慕清秋哭笑不得:“那以后暘儿也叫慕清秋好了,赶明儿罗婶婶过来一喊‘秋儿’,暘儿说,是姐姐答应的,还是暘儿答应呢?“

慕清暘歪着脑袋瓜,想啊想,好像哪里不对??!

“呵呵!”慕清秋摸摸小家伙的脑袋,起身进了厨房,硬柴火虽然耐烧,却不能离人,得时时盯着添火。

慕清暘蹲在厨房门口,盯着地上几个字,想啊想,片刻后,突然想明白了似的,颠颠儿跑进厨房,睁大眼睛,满眼惊奇的说:“姐姐姐姐,暘儿不能叫姐姐的名字,要不然罗婶婶分不清。”

慕清秋笑着点头,表示认同:“恩,就是,我们暘儿真聪明,竟然一下就想到了。”小家伙确实聪敏,才三岁,竟然能想明白,重名容易分不清。

“嘻嘻、嘻嘻~~”得了夸,慕清暘嘻嘻笑着跑出去,蹲在门口盯着几个字看,还拿着木棍照着画,可是好难,为什么手里的棍子拐来拐去的不听话?羡慕的看看慕清秋写的几个字,眼睛满是羡慕,姐姐画的真好看!

慕清暘不服输,继续画,可怎么画,画出来的东西都是个四不像,好丑。

慕清秋瞧见弟弟认真那样儿,心中一动,冲慕清暘招手:“暘儿过来,姐姐教你。”心想,赶明去镇上买点纸墨笔砚,教弟弟识字,弟弟才三岁,不指望他学进去多少,全当教他个写字的小游戏吧!

“恩恩。”慕清暘一听,高兴的迈着小短腿,吧嗒吧嗒跑进来,乖乖蹲在姐姐跟前。

慕清秋顺手从柴火堆旁拿过一个木头墩子,给慕清暘坐,这种像小凳子似的木头墩子都是刘黑牛给的,是直接从树主杆上截下一小段,再切口上垫个草靶,不用二道加工就能用。

慕清秋又将姐弟两的名字重新写了一遍,然后问慕清暘:“暘儿想先学那个字?慕清暘的‘慕’呢?还是慕清暘的‘暘’呢?

慕清暘小手一指:“学这个,姐姐的。”毫无犹豫,非常果断。

看到慕清暘指尖下的‘秋’字,慕清秋心中滑过少许苦涩与心痛,要是慕清暘知道他家姐姐早已不在,该有多伤心。

“姐姐?”慕清暘歪着脑袋凑近慕清秋,小家伙比慕清秋第一次见的时候,胆子大多了。

“好!”慕清秋点头,又一笔一划的写了个‘秋’字,然后把着弟弟的小手,一笔一划的又重写了个‘秋’字,慕清暘在姐姐的帮助下,终于写出个稍微像点样的字。

“好漂|亮,姐姐和暘儿一起画的。”慕清暘指着‘秋’字,生怕慕清秋看不到似的,小手指戳在字上,高兴的两眼冒光,说话嗓门也大了。

短短几日,慕清秋对慕清暘的变化很满意。

男孩就该有男孩的势,别看慕清暘只有三岁,三岁正是锻造人生根基的开始,可不能大意,要是从小就性情露怯,长大后又如何能随性而活?

说到底,慕清秋希望弟弟长大后,做个顶天立地,却又不失潇洒的自由人。

“呵呵,不是画,是写。”慕清秋说着话,又拿木棍在地上画了朵五瓣小花,对慕清暘说:“这是画的。”

“花,漂|亮,好漂|亮!”慕清暘眼睛亮晶晶,姐姐的手跟变戏法的一样,好神奇。

慕清秋哭笑不得,干脆又画了个小兔子,咬字清晰道:“暘儿看看,这是姐姐画的小兔子,乖不乖?”

“恩恩,好漂|亮,兔子是给暘儿的么?”慕清暘说着话,还伸手去抓,原本无物,被他一抓,还有模有样的对着空空的小手说:“小兔纸,乖乖的哦!”

慕清秋笑看着,恍惚间,好像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拿着个布娃娃,又是给扎头发,又是给喂吃食,她唯一六岁前的童年记忆来自身体原主,而身体原主两岁回竹山村,三岁失去母亲,之后到六岁,一直生活在慕家的屋檐下。

这段记忆该是身体原主之前看到的吧!不知道记忆中一闪而过的小女孩是谁?

俗话都说,三岁记老,慕清秋三岁之后,都在慕家,所见到的人少之又少,又有多余的布拿来做娃娃,可见生活条件不错。听说慕家过着使唤丫鬟的日子,想来脑袋里的印象,八成是慕家其她孙女吧!她的堂姐?

慕清秋瘪瘪嘴,呵,爱谁是谁,身体原主的死与慕家脱不了干系,她一点都不想与慕家有牵扯。

将此事抛去脑后不想,看看时间,停止添火,锅里的红薯差不多快熟了,好想吃呢!不知道会不会有栗子味?

前世,慕清秋去过很多地方,也吃过不少美食,红薯这东西,南方和北方所产的口味是不一样的,南方的红薯芯软味甜,北方的红薯水分低,多是干芯,吃起来有点像毛栗子。

竹山村所处的卧龙县气候,该是与前世中国的北方相似,所以红薯是干芯的可能性很大。

片刻后,估摸着时间差不多,慕清秋掀开锅盖,先拿根筷子扎着试了下,一筷子到底,已经蒸熟了。

这才将锅盖立在后灶山,捡出两个红薯。

“暘儿,洗洗手,过来吃好东西。”慕清秋并没注意到,慕清暘在她掀开锅盖的时候,已经睁大了眼睛,仰着小脑袋巴巴的望着。

慕清秋回身瞧见弟弟的小摸样,好笑的拉着弟弟去洗手,爱干净讲卫生必须从娃娃抓起!

把慕清暘的一双小爪子洗巴干净,这才将装着红薯的碗给他放在小桌上,就手掰开一个红薯,热烫感瞬间顺着手指尖钻进去,好烫,赶紧放下,手指下意识捏上耳朵,缓过来叮嘱慕清暘:“有点烫,等凉一凉再吃。”

完了慕清秋又拿个藤篮,手上垫上叠起的帕子,把锅里的红薯全部拣出来,之后锅里添水刷洗干净,再添半碗干净水敬锅。而拣进藤篮里的红薯,则被她放在厨房窗台上,窗户透风,吹吹风,凉的快。

做完这些回头一看,慕清暘大眼盯着碗里的红薯,时不时伸出小指头戳戳,满眼惊奇。

慕清秋简直要被小家伙的可爱摸样萌化了。

几步过去,拿出掰开的半拉红薯,掰下一点尝,入口甘甜,并不是干芯,却比前世南方那种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