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一点了点头,若这件事成了,也能抵消前些日子暗六自作主张犯下的过错了。

此时的淮南又迎来了今年的第二次的灾难。

是夜,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进入了梦乡,忽然一声爆炸声宛如晴天霹雳,在这黑夜之中格外明显。接着哀嚎与惨叫声连绵不绝,夹杂着一阵阵呼声,“决堤了!决堤了!快往高处跑!!”

休息在岸边的疏通河道的壮汉们更是首当其冲,纷纷被卷入水中,有些运气不好的直接就被冲出十丈之外,其余人一见赶紧向着大船的方向游去。

李岱这些日子都住在船上,他连忙走了出来,已经有水性好的顺着铁链子爬上了船。

顷刻间,河水就顺着被炸开的豁口朝着远处奔腾而去。

李岱大急,“快!准备船只,救人!”

这一连串的船只停在和中央,就像是一个标志,落水的人纷纷向船附近游去,也亏得这些船大,也能承载一些人,一艘艘小渔船也加入了救人的行列。

宋子洲所住的地方较高,并没有被波及到。

想到刚才他清晰的听见一声爆炸的声音,眼神严肃起来,看来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有人炸了河堤啊。

“来人,下去查,究竟是谁炸了河堤!”

许威领了命令,匆匆派人去查了。

只是。。。。。。那里如今正是一片汪洋,连百里之内除了那几艘大船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人如何去查?

许威叹了口气,“王爷,应该是死士,若是那河堤炸了开来,点火之人必定无法幸存。”

宋子洲点了点头,既然是死士,那是谁的人还用说吗?他就说怎么老三的人会出现在这儿。原来,他是不想自己死,却也不会轻易的放过自己,这次死伤太多的话,自己注定是无法向父皇交代的。炸堤的人已死,也没有任何证据,这锅自己是不背也得背了!

只是,这法子也太恶毒了一些,竟是不顾成千上万的百姓性命。

远处高地上的暗六看着这哀鸿遍野的场景,心中冷笑,你宋子洲再有能耐又如何?这么多人命,你救的过来吗?

这么多人命足够压垮你了吧。

想着,看着依旧停在远方的大船,轻蔑一笑,一挥衣袖,走了,背后一片嘈杂的呼救声。

侍卫们划着小渔船到处穿梭,不过溺水之后仅仅只有不到半盏茶的救援时间,错过了,就再也救不回来了。

一些水性较好的渔民也加入了救援,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丧命。

宋子洲看着一个个身影被洪水吞没,却无能无力,眼珠子已经沁出红血丝。

宋子明,你我怎样争夺都没关系,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拿百姓的性命做筏子,我定不会放过你!

宋子洲的眼神中透着一抹坚定。

暗一将这消息尽快送到了三皇子府,不过却在暗二手中耽搁了些时日。

不过暗二却不知道,被他这么一耽搁,等再叫到三皇子手中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了。

三皇子借着钟家的势力,向皇上弹劾宋子洲,说他未尽到钦差之责,建造的堤坝也是偷工减料,以至于玟河二次决堤,淮南百姓死伤过万。

景孝帝此时也收到了从淮南来的书信,不过这次的书信却不是宋子洲所写,而是来自淮南知州文硕。

文硕作为当地的地方官,出了这样的事情,定是要向皇上请罪的。

他言辞恳切的表达了自己与楚亲王、李大人为了淮南百姓,尽职尽责,鞠躬尽瘁,不料河堤却被人炸了,他作为当地的父母官,看守不利,还望皇上降罪。

景孝帝相对于钟家的话,倒是比较相信这文硕的话,一是钟家前科累累,无数次想要插手皇权;二是老四几人就在河边上,若真的是偷工减料,那万一决堤了,他们三人也逃脱不了。总不能一人犯蠢,三个人还齐齐犯蠢。

景孝帝将这折子放在了案几上,对着空旷的御书房叫了一声,“明海!”

明海应声而出,躬身拱手道,“皇上。”

“你速速派人去淮南,朕倒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说罢将手边的折子扔给了他。

明海捡起来看了一眼,露出一丝惊讶,“是!”

“他们之间的博弈朕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谁若敢用朕的百姓的性命当棋子,朕绝对不会轻饶!”皇上与宋子洲酷似的眼中一抹凌厉悄然划过。

☆、第一百七十八章 美男出浴

因为暗二的一个耽搁,景孝帝收到了文硕的来信,因此对于玟河二次决堤之事,并没有大发雷霆。

无论钟家一派怎么闹腾,景孝帝都视而不见。

宋子明敏锐的觉得不对劲,死了这么多人,父皇怎么能沉得住气?难不成父皇得知了什么消息?

不好,死了这么多百姓,父皇定是要插手了。

这么一想,瞬间觉着暗一他们留在淮南实在是不妥,赶紧修书一封,派人送了过去。

明海奉皇上之命赶到淮南之后,宋子洲与李岱已经将残局收拾的差不多了,河道的泥沙也挖了出来,堆在两岸。

宋子洲嗅了嗅自己的衣物,眉毛都要拧成两条麻花了,一股河泥的味道。可是如今淮南连吃的水都紧缺,他若是要求洗个澡岂不是太奢侈了些。

趁着夜色,他悄悄来到空间,他记得望春亭外的那条河是日月潭中流出的水,虽然效果差了些,可若是单纯的洗个澡也是挺好的。

来到河边,手指轻轻一挑,束腰的衣带就解了开来,他褪下衣物,迈着修长的腿,走进了河里。

峥嵘来到空间中,正巧就瞧见了这一幕,月光洒在湖面之上,波光粼粼。

月光朦胧,那健壮的上身以及引人遐思的下半身,还沾着水花。

青丝被完全打湿,披散在身后。

又伸手撩了一捧水,淋在身上,水滴顺着胸口慢慢往下流。

峥嵘的视线也随着那水滴移动,不由的咽了口口水,真是盘靓条顺啊!

视线接着向下移,落在某处时,恨不得自戳双目,她还是第一次见。。。。。。

闭上眼睛,心里竟然神奇的出现了四个字,器大活好。

甩了甩脑子,呸!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好不好谁知道呢?

又拍了下自己的额头,这不是重点好吧?!!

在寂静的夜里峥嵘这一下,格外清脆,宋子洲抬起头来,正好与峥嵘四目相对,宋子洲从一直从耳朵尖红到了脖子根,一时间竟忘了动作。

峥嵘尴尬的假咳了一声,宋子洲这才连忙反应过来,上了岸,一把抓过放在岸上的衣物,遮挡住重要部位。

峥嵘看着他这副好似清白不保的小媳妇样,眼角抽了抽,转过身去。

转过去之前,还在心中想着,他该不会让我负责吧?!

又懊恼的甩了甩头,怎么净胡思乱想,难不成看了美男,脑子都转不过弯了?

宋子洲看峥嵘转过身去,知道峥嵘也是尴尬了,心中竟然诡异的平衡了。他这身子还没有被异性瞧过呢!凭什么峥嵘就能一脸淡定的看着他尴尬。

将衣服穿上,也不理峥嵘,径直就朝着望春亭走去。

峥嵘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对面出声,转过身偷偷瞧了一眼,见对面早已空无一人。

又想到那日宋子洲喝醉的情形,心中乐了,这孩子八成是又害羞了。

摸了摸下巴,瞧这样子,宋子洲还是个纯情小男生?皇家的孩子不都早熟么?

视线扫过望春亭,瞧见了宋子洲的青色的身影,隐在黑夜之中,若不是这轮弯月,还真是轻易瞧不见。

原来他并没有走,看样子是在等她啊,抬脚朝着望春亭走去。

看着峥嵘走来,宋子洲有片刻尴尬,却又尽快恢复正常,问道,“你怎么三更半夜跑来空间了?”

峥嵘瞟了他一眼,“你都能来,我为何不能来?”

宋子洲讶然,解释道,“淮南在清除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

“河泥?这可是上好的肥料啊,种水稻真是再好不过了。”不得不说,峥嵘歪楼的功夫真是了得,这么一打岔,宋子洲也就忘了追究峥嵘的来意。

“你怎么知道的?”宋子洲虽然觉得峥嵘博学,可是她不是种小麦的么?怎么连水稻也懂?

“当然是书上看的啊。”

说着白了他一眼,“还是在你的书房看的。”

宋子洲闭了嘴,好吧,那么多书他怎么看的过来。他平日里只是看一些秘籍和兵法,看来今后这类书也要多看一些了。

如今玟河的水渐渐退了,这些河泥正好用来帮百姓们重建家园。

峥嵘又想起这些日子传的沸沸扬扬的事情,怎么据说宋子洲修建堤坝的时候偷工减料?

如今正好正主在这儿呢,她正好问上一问。

宋子洲没想到这事情已经弄得人尽皆知了,皱了皱秀气的眉,解释道,“河堤是被人炸了的。”

“那你打算怎么办?”峥嵘也知道此事的严重性,处理不好的话,她小哥哥与宋子洲都要背了这黑锅了。

宋子洲耸了耸肩,“没办法了,只能先救百姓,之后的事情等回京再说。”

“难道不能让刑部去调查此事?炸开的豁口和被水冲开的,很明显就看了出来了。”峥嵘提议道。

“不可能,若是旁的地方也到罢了,这可是堤坝,一天不堵上就要又多少人受难,根本等不来刑部之人。”

说着又冷笑一声,“我那好三弟怕是都算准了,怎么会这么轻易的让我翻身呢?”

峥嵘面带怜惜的看着他,伸出手来拍了拍他的肩。

宋子洲一个激灵,避了开来,也觉着自己这番反应有些大了,背过身说了一句,“夜已深,早点回去歇了吧,我先走了。”

峥嵘不满的扁了扁嘴,真是个怪人。

明海的办事效率就是高,他站在御书房的时候,景孝帝心中正是这么想的。

“怎么样,可查出什么来?”景孝帝问道。

“回皇上,属下亲自问了一些当地的百姓,大概有数百人,证明当天夜里,确实是听见了一声爆炸声。属下又去了堤坝上,瞧着那新补上的堤坝并无异样,只是那河堤一脚土质较为松软,应该是重新填埋的。属下以为应该是当时的炸药炸的坑。”明海依旧是一副平淡无波的样子,说着与自己无关的事实。

景孝帝点了点头,“可知道是何人所为?”

“属下并未查到,当日死伤过多,许多尸体都被河水冲走,并不能确定到底是谁炸了河堤。”明海解释道。

“不用查了,你下去吧。”景孝帝并未责怪他,跟了他这么多年,他知道明海已经尽力了。

如今朝堂之上诸位大臣对老四此次淮南之行已经颇有微词,受益人是谁,这还用说吗?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连升三级

第二天一早,宋子洲就召李岱前来,将用河泥种植水稻的法子说了。

看着李岱崇拜的眼神,宋子洲莫名有些心虚,心想,这法子还是你妹妹告诉我的。

李岱领着百姓们挖河泥,每天坚守在船上,身体力行,在百姓中的威望很高,他告诉百姓们这河泥种水稻可是有很大的好处。

百姓们也愿意听他的,淮南历年来就是以种植水稻为生,整个大夏在峥嵘各到处开麸麦堂之前也是以食用水稻为主。

如今听李岱这么一说,百姓们虽然略有疑惑,但想着官老爷定然是不会害他们的,这事情就这么贯彻落实了下去。

本来堆积在两岸,臭气熏天的河泥也被百姓们运回田里去。

宋子洲的鼻子压力骤减,也松了一口气。

算起来宋子洲和李大来淮南也有三个月了,留园巷李府这才收到了李岱的第一封来信。

紫荆拿着家书喜极而泣,捏着那薄薄的一页纸反复的看,峥嵘能够理解她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