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小贫农的逆袭之路-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怎么散,还真是个学问。

淮南的麸麦堂只有一个掌柜和三个伙计,若是开仓放粮的话,难民难免蜂拥而上。到时候,仅凭这四个人,哪里架得住那些如狼似虎的难民。

没得做好事,反倒惹了乱子出来,淮南那里已经够乱的了。

想了想,提笔写了封信,大致交代淮南的掌柜去衙门里找当地县令,这种事情还是有官兵压阵比较好。

暂且不提麸麦堂在当地入驻的时候,早已打点好关系,就仅仅是冲着那捐出来的一千石粮,县令就没有不同意的,这年灾年,有人愿意出来当冤大头,岂不是正好?

淮南的形势越来越险峻,皇上已经收到了来自淮南的第二封加急信,心中也不由的着急上火,“周宁富,这加急信已经到了两封了,老四怎么还没有到淮南?!”

周宁富看着皇上一脸不满,默默的替楚亲王点了柱香。得,他就说着事儿不好干吧,典型的出力不讨好,这还没到地儿呢,皇上就给怨上了。

“皇上,楚亲王可是押运着十万石的粮草啊,将士们也是徒步而行,哪里比得上信使的八百里加急。”

这道理皇上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就是着急,他一辈子在位二十多年。民众和乐,四海升平,却没想到,到最后会出个这样的岔子。

历年来,若是出了大的天灾,那就是上天的警示。

百姓多愚昧,只要有心人稍加煽风点火,怕是要出大乱子了。

他可是知道觊觎他这皇位的人可不少呢。

“周宁富,笔墨伺候!”

周宁富伺候了皇上一辈子,磨起墨来得心应手,景孝帝执起狼毫,蘸了墨。

在镇纸压着的堂心纸上,挥笔写下三个大字,“罪己诏”。

周宁富瞳孔一缩,瞬间明白了皇上的用意,心中叹了口气,垂下头去,继续磨着墨。

☆、第一百七十章 及时

随着景孝帝罪己诏的颁发,整个大夏都震惊了。

百姓们也不是全都蠢,总有几个看得清的。这一带动,在加上景孝帝在其中煽风点火,立马在百姓心中塑造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唉,这年头做皇上也容易啊。”

“可不是,那洪灾与皇上又什么关系,皇上可是第一时间就拨了十万石的粮送过去。”

“连自己儿子都派去治水了,哪里有这么磊落的皇上啊。”

“这可是我们百姓之福!”

。。。。。。

而在暗处等着捉景孝帝小辫子的前朝余孽,气得咬牙切齿。

这么好的下手机会就被景孝那个老狐狸给毁了!这封罪己诏下的可真是时候啊!

再晚些时候等淮南的重灾宣扬开了,自己等人就可以借此机会,说是景孝帝不是真的真命天子,这洪灾正是老天赐下来的惩罚。

可如今倒好,自己还没来得及出手,他倒是先把自己洗白了。

之后再借题发挥,莫说是景孝帝了,光这些百姓的唾沫星子就把自己给淹死了。

景孝帝看着各方反应,亘古不变的严肃脸上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周宁富匆匆从殿外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第三封鸡毛信。

“皇上,淮南的来信!”

景孝帝表情一收,挺直了脊柱,“呈上来!”

周宁富在景孝帝跟前伺候了这么多年,还是被皇上严肃的声音下了一跳,乖乖将手上的信呈了上去。

景孝帝打开一看,是淮南的知府写来的,老四总算到了淮南,有老四坐镇,他也放心了许多。不过这个麸麦堂,还真是有意思。。。。。。

一千石小麦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就这么轻易的贡献出去了,看来这麸麦堂的当家人,也是个有魄力的。

不知怎的,景孝帝就想起,当年在平渡的时候,为了一坛酒就与他据理力争的小孩子。

若他是麸麦堂背后的东家,那做出这种事儿来,也让人能够理解了。

峥嵘琢磨了两天,洪水已经这般严重了,若是等问了宋子洲,再将草药送去,这路上一耽搁,耽搁的可是人命啊!

峥嵘当机立断,先送去再说,若是用不上,就送到自家麸麦堂去,反正也没人知道麻袋里究竟装的是什么。

遂命得慎去龙门镖局,请佟当家的再走一次镖。

这些年来麸麦堂早已成为龙门镖局最大的客户,听说又有镖走了,整个龙门镖局都兴高采烈的。

麸麦堂的东家大方,出手阔绰,替麸麦堂走一次镖,顶的上别家两三趟了。

什么?你说这次去的是洪水泛滥的淮南?

没关系,我们又不用去河边治水,只是去替麸麦堂送货,送到了马上撤就行!

宋子洲在经过大半个月的急行军之后,总算是抵达了淮南的地界,一路往重灾区走,看到流离失所的灾民更是惨不忍睹,所到之处更是满目疮痍。

本身夏季正是百花盛开,芳草萋萋的时候,可是这些百姓已经饿红了眼,所到之处宛如蝗虫过境,连树上的树皮也没有放过。

灾民们看着车上的粮食,又看了看立在车旁身强力壮的士兵,咽了咽口水,打消了抢夺的念头。

宋子洲骑在马上,看着所到之处灾民都站了起来,更有夫人抱着皮包骨头的孩子跟在车后。

宋子洲皱了皱眉头,不行啊,这些灾民看着是手无缚鸡之力,再走一会儿人越来越多,灾民们已经饿红了眼,自己这五千人万万是挡不住的。

这样下去,还没有到辞庆,这些粮食就会被一抢而空的。

“传令下去,去离这儿最近的城池!”

叹了口气,只能这样了,到时候借助府兵,驱散这些流民吧。

虽说这些粮食指明是要运往重灾区的,这些流民能跑到淮南边境上,自然算是身体强壮的了。

但是宋子洲到底于心不忍,留了五千石粮食在丰硕镇,命自己的两个亲兵,亲自在这里盯着发放。

又走了五天,宋子洲才到了重灾区,这里已经是一片汪洋,零零星星还能看见几个茅草屋的房顶,大约是地势偏高,并没有完全淹没。

宋子洲站在高地上,身后跟着李岱,二人均是一言不发。过了好一会儿,宋子洲才开口问道,“人撤离了多少?”

跟着的地方官文硕还是第一次见楚亲王这么大的官,一时有些紧张,说话磕磕巴巴的,但好歹也算是说清了,“洪水。。。是在夜里来的。。。很多百姓。。。都来不及撤离。。。就。。。。。”

宋子洲叹了口气,神色间有些悲凉,“唉!多照顾活下来的人吧!你去派人将我带来的粮食分发下去。。。。。。”

宋子洲正交代着,一个穿着青色府兵服饰的人,跑了过来,“大人!出事了!”

“什么事?”宋子洲也没有没打断的恼怒,这时候神经必须要紧绷起来。

“有几个。。。百姓。。。开始发热了!大夫说是。。。有可能。。。。。。”这府兵是一路跑过来的,气还没有喘匀,说话难免断断续续的。

偏文硕是个急性子,“是什么?!你快说呀!真是要急死我了!”

那府兵喘了口气,将话说完,“是疫病!”

文硕瞳孔一缩,转头看着宋子洲。

这里宋子洲是最大的官了,这些事情还是得他拿主意。

宋子洲沉默了,峥嵘所料不错,果然是生了疫病了!

将来时峥嵘告诉他的法子通通传了下去,如今重中之重是没有药材。宋子洲也头疼了,不知道峥嵘的药材什么时候才能送到。

他揉了揉眉心,正打算去灾民中视察一番,一个亲兵跑了过来,“王爷!一队自称是龙门镖局的人要见你。”

本来亲王不是什么人想见就能见的,但是这亲兵见那人拉了一队驴车,想着不能耽搁正事,才赶紧来报。

宋子洲一愣?龙门镖局?!

那亲兵又飞快的补充了一句,“看着他们带了一队驴车,上面装的满满当当的。”

宋子洲眼睛一亮,莫不是峥嵘的草药到了?

心中一喜,可真是到的太及时了!

“快!前边带路!”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又一牌匾

有了这些救命的药材,淮南的疫情很快就得到控制。众商家得到消息,顿时痛心疾首,这么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就被自己给错过了。

同时也想不通,那李府东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自个倒是占尽先机了,却把上万斤草药白白送了人。

钱多也不是这么花的啊!

但很快他们就不这么想了,大家伙儿都觉着李家这东家还真是高瞻远瞩啊。

因为景孝帝又赐了一块儿牌匾给李府,上书两个大字,“忠義”。

众商家齐齐叹了口气,若是早知道十万两银子能换块皇上亲赐的牌匾,他们早都抢着干了。仅凭皇上这“忠義”二字,整个大夏谁敢去找他们麻烦,更何况这已经是李府收到的第二块牌匾了。

峥嵘也被景孝帝的这番作为吓懵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她还是懂的,景孝帝这不是把她架到火上烤么?

这块牌匾宛如一块烫手的山药,峥嵘着实不想要,却因着是御赐之物,不仅不能推辞,还得千恩万谢,高高悬挂在正堂之上。

也不知景孝帝是怎么想的,什么时候皇上的墨宝已经这么不值钱了,她五年间已经得了两块匾了。

紫荆目瞪口呆的看着峥嵘指挥者得行将这牌匾挂在碧落院的正堂上,怎么她就卧床几天,峥嵘就又干出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

“峥嵘,这是怎么回事儿?”

峥嵘看见紫荆姐姐来了,连忙让绿意去搬了凳子过来,扶她坐下。

这才解释道,“皇上御赐的。”

紫荆跟峥嵘呆的久了,倒也有了那么几分底气,听见这牌匾是御赐之物,倒也没有先前那么震惊,“你又干了什么好事儿?快说!这御赐之物可是这么好得的?”

峥嵘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将自己捐了千石小麦与万斤草药之事说了一遍。

紫荆看着峥嵘,满脸的不可思议,还有几分恨铁不成钢,“这得多少钱啊!”

“紫荆姐姐,钱财乃身外之物,我所捐赠的这些东西能够救几万乃至十几万人的性命,也算得上是功德无量啊。”

听着峥嵘的解释,紫荆自叹弗如,同样是女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你果真是配得上这‘忠義’二字。”

峥嵘撇了撇嘴,她是真的不稀罕好吗?如今那些奸商们还不定在背后怎么说呢。

不管峥嵘有多么不情愿,景孝帝此时却是心情大好。

昨日他收到老四的来信,说是淮南地界起了疫病,但幸好麸麦堂的李家二少爷,派人送了上万斤的草药,才得以控制住疫情。

景孝帝顿时龙心大悦,他对峥嵘本身就有好感,再听她先后斥巨资救援淮南,甚是欣慰。

若不是忌讳着那群古板的老家伙,莫说是一块牌匾了,就是一个官职、一个爵位他也舍得。

“周宁富,刚刚送去牌匾,这李家二少爷是何反应啊?”

周宁富显然没想到景孝帝居然会过问这个,皇上日理万机,连自己儿子都没时间过问上,怎么会想起问一个小孩子的反应。

“这李家少爷当然是欣喜万分,当即跪下叩谢皇恩。”

景孝帝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若是这天下的商贾都如李家二少爷一般让人省心,就再好不过了,一个个家中指不定都比这国库丰盈了,也不见得给这洪灾捐上一分钱。

话说,宋子洲将这事情禀报给景孝帝,也有自己的考量,一是这事情确实是瞒不住了,这淮南的百姓都知道是一个姓李的善人救了他们,要为她塑金身;二是若是将这事禀报给父皇,峥嵘就入了皇上的眼,他可是知道他三哥最近又有些蠢蠢欲动了。

永王府

菊香迈着小碎步,速度却丝毫不见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