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身女学霸-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说吴笛实在是太有才了,一篇文章,抵得上千军万马!

吴笛在那次笔战中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至今让不少作家都忌惮不已,她就没有正面去和那个杨晓明争斗,那种赤膊上阵的风格,是属于梁凉的,可最终让杨晓明缴械投降的,还是吴笛的一篇文章……

这一次,他叶昭尘中枪了,即使叶昭尘只能算是个文坛新人,但他的文学素养却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他其实也能算是“文理双修”。

他知道,以这篇文章的经典程度,“叶昭尘”怕是要作为一个“吝啬鬼”的经典形象而流传下去了,或许以后语文出名著题目时会这样出题——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是谁,其中之一显然就是“叶昭尘”!

吴笛这篇改编自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作品,这位老葛朗台可是与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吝啬鬼》中的阿巴贡,果戈里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并称为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的,大概只要是略微了解欧洲文学的人,都会知道这些吝啬鬼们。

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饶是叶昭尘一向淡定,却也感觉头大,他感觉自己唯一比杨晓明幸运的地方,便在于吴笛所塑造的这个“叶昭尘”的形象,也就只有名字是“叶昭尘”而已,小说中的那位“叶昭尘”,其年龄、姓格、出身与现实中叶昭尘本人,没有任何联系,谁都不会联想到叶昭尘身上。

在许多读者看来,吴笛给小说人物取这样一个名字,也不过是随意为之,现实中叶昭尘所在的叶氏财阀,可要比小说中那位要强得多,小说的叶昭尘还是底层出身呢。

可叶昭尘本人却知道,这是吴笛对他的反击,谁让他没经过吴笛同意就将她的名字写到小说中的?而且在小说中还为吴笛这个人物增添了一些奇怪的属姓……这分明就有侵犯吴笛名誉权的嫌疑。

叶昭尘叹了一口气,即使没人会根据小说中的名字联想到他,但“叶昭尘”这个名字绝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定型的,他都有改名字的想法了,吴笛的文章,确实太犀利了!

其实厉害的文人确实还是少惹为妙,在吴笛那个世界,那位惹了宋玉的登徒子,被宋玉一篇《登徒子好色赋》弄得千百年翻不了身,登徒子也成了好色的代表人物。

这个时候,叶昭尘忽然想起了一句话络上的流行语——no_zuo_no_die,why_you_try……

若非他为了给自己《俺妹》的轻小说博眼球而这样做,想来也不会发生今天这种让他头痛的情况吧?

不过,叶昭尘本人在读了这篇文章后,也对自己一直以来对金钱的执着进行了反思。

这篇文章,实际上也让叶昭尘本人开窍了,他其实并不热衷于物质上的享受,对他而言,能看到自己所赚金钱数字的增长,则是他最大的爱好……

他一直不知道该如何花钱,现在他感觉自己找到了一种花钱的方式,那就是做慈善,若是他在慈善上投入的金钱越多,说明他赚的钱也越多,这就会让他很有成就感。

很多年以后,叶昭尘成了一位全世界都受尊敬的慈善家,并且重视感情,不在意金钱,于是所有人都觉得,他的原型其实是《钱与情》中的“叶小碗”。

或许连吴笛都没有想到,叶昭尘会因为这样一篇文章,稍稍改变了一下自己对金钱的执着方式之后,会让他的人生发生那样大的转变。

这时,阅读完文章的叶昭尘,又找了一些名家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当他发现连文坛大佬任宫泽、短篇小说巨匠袁龙川、实力作家秦治思等都对这篇文章进行了高度评价时,他只能表示叹服。

他看到了袁龙川对“叶昭尘”这个人物刻画的点评,这让叶昭尘感觉颇为微妙:

“《钱与情》是一场爱情悲剧,然而,这场悲剧的两位青年主人公却不是故事中的第一主角。换句话说,吴笛竭尽全力浓墨重彩加以描绘的,既不是悲剧中的负心汉,甚至也不是痴情女,而是这场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叶昭尘。”

“叶昭尘这个人物,是个精明、凶狠,可怕的优秀商人,他一方面‘守财’,另一方面更看重‘发财’。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同时又不放过任何时机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而且至死都乐此不疲。他既有过人的精力,又有罕见的理财本领,更重要的是,除了金钱之外他没有任何别的信仰,他惟一的爱好、惟一的激情就是聚敛金钱,这也是他的全部才干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他出身底层,却幸运地结交了某位前途远大的官员,通过官商勾结,仅能够使用各种手段大大方方地吞并他人的财产,而且有本事抓紧各种机会,冠冕堂皇地化公为私,从而使自己的家产急剧膨胀,没几年间便一跃成为当地的首富,**老大。”

“……更可怕、更耐人寻味的是,像这样一个阴险毒辣而又毫无廉耻之心的人,当地的老百姓却没有人怨恨他,尽管几乎人人都受到过他那钢牙利爪的伤害,然而受害者却无一例外地对他表示敬服,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能干的人,甚至把他看成是当地的荣耀。这是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叶昭尘是一个成功者,而成功的标志就是他比别人更有钱,比别人更有办法弄到更多的钱。”

“人人都对金钱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这就是我们当今社会的写照,叶昭尘只是一个极端了的符号,现实中几乎不会有像他这样极端的人物,但……”

“可以说,吴笛的这篇文章,本身所包容的深刻含义和认识价值就在这里,这无疑是一篇真正揭开了现今社会疮疤的文章!”

袁龙川对“叶昭尘”这个人物的解读,无疑使得这篇文章的内涵更加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所有读者面前。

这其实不仅仅是这个世界的华夏的现状,还记得中国的那些与**勾结,并拥有**做保护伞,在某个时期大肆侵吞国有资产的资本家们吗?

他们有的因为后台落马而被清算,有的却依然逍遥法外……

……………………

最近实在忙,又是拍毕业照又是聚餐又是……总之大家理解一下啦,不断更已经很有节**了嘛,求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择高考'

在两位文坛大佬都向吴笛发出邀请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以为吴笛会顺势选择一所自己心仪的大学,毕竟这两所大学代表了华夏的最高学府,而吴笛现在的学习成绩又不好……

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吴笛竟然谁都没有选择,反而表示自己会参加高考。。

这样的选择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难道吴笛真的要去高考上丢人现眼?她现在的成绩也就是差不多普通班的平均分而已。

因为吴笛最近在文坛上出尽风头,她本身的关注度再一次回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报纸都对吴笛的这个惊人的选择进行了报导。

这年头居然有拒绝华夏大学与中都大学提前录取的学生,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难道是担心舆论问题?显然不是,因为以吴笛现在的名声,以及她刚刚写出来的文章,她在文学上所展现出来的天资,使得她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可,这样的学生被提前录取,根本没有任何好质疑的!

现在早就没有任何人去在意吴笛的学习成绩了,说到底真正在意学习成绩的人,终究只是凡人而已,真正的大牛,不管学习成绩如何,他在某个领域取得的成就才是最关键的。

就像现在吴笛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便已经是有人一辈子都无法超越的存在了。

各种媒体对吴笛的报导,使得吴笛又多了不少喷子:

“又在炒作!这个吴笛,为了吸引眼球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是因为看到自己人气下降,所以这样特立独行?这样的行为实在恶心!”

“我是华夏大学的学生,我想说的是,这一次你吴笛拒绝了我们大学。那以后就永远别想进来了!”

“吴笛也敢去高考?就凭她现在的学习成绩?呵呵……”

……

华夏大学那位名誉校长任宫泽的弟子,文学系的一位教授,在文坛上也小有名气的诗人奥卓就直接代替自己的老师对吴笛的选择表示了不满。

这可是华夏大学的邀请,对每个高中生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结果你吴笛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真是给脸不要脸!

“以吴笛目前的学习成绩,肯定是达不到我们华夏大学的标准的。”面对记者的采访。奥卓毫不客气地下了定论。

奥卓还是青衫诗歌奖评选委员会的委员,其实青衫诗歌奖已经空了好几年了,华夏诗坛人才凋敝,青黄不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诗出现。

这次吴笛的《建安风骨》一出,引起了如此巨大的震动,几乎被所有人都认为是下一届青衫诗歌奖的得主,她甚至连个像模像样的竞争对手都没有!

但是正如花泉镜所说,现今青衫诗歌奖这个奖项。是属于右派作家们的地盘,其中如奥卓这样的诗人,其实对古诗并不感冒。

任宫泽对吴笛的邀请,可以看作是右派作家群体对吴笛的善意,她的一篇《钱与情》可以说狠狠地将当今华夏社会的弊端批判得体无完肤,而造成这样弊端的原因是什么?一切都是政斧的失责,一切都是体制的问题!

然而吴笛的那部已经可以称作传世之作的《三国正史》,却同样获得了像云牧山这种左派作家的青睐。其中《建安风骨》中可是有好多爱国诗的,比如那句非常著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说起来,魏蜀吴这三个国家,在面对异族时可以说非常强势,比如蜀国征服了南蛮,匈奴在魏国的兵锋下瑟瑟发抖,山越也被吴国压制得够呛。

这倒是很符合这个世界华夏的现状。从古至今,华夏一直对周边的小国呈压制状态,属于真正的天朝上国。

但即使如此,却依然有崇洋媚外的人,他们能这样心安理得地崇拜美利坚。自然是因为,美利坚表面上也是由华人掌控的,而且同样历史悠久……

“我认为,吴笛的《建安风骨》虽然才气逼人,但终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它脱离了时代,便没有太大的价值。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这样的古诗,没资格获得青衫诗歌奖。”奥卓在会议上这样说道。

除了因为吴笛没有选择华夏大学,让他感到不满以外,他还有这样一种想法——我都没有获得过青衫诗歌奖,你吴笛年纪轻轻,也想获得这个奖项?

说到底华夏不论是文坛还是其他地方,论资排辈的现象非常严重,年轻人想要出头,除非你有背景,要不然只能熬。

若是这次吴笛选择华夏大学的话,那说不定就会被任宫泽收为弟子,这样一来,你要几个青衫诗歌奖,都可以,至少凭借《建安风骨》,里面的三曹、建安七子每人都能拿个青衫诗歌奖,因为当今没有一个诗人能比得上他们。

奥卓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行为,让会议上的其他委员面面相觑,一位名为于海峰的作协官员这样说道:“吴笛现在都没有进入华夏作协,让这样的外人获得华夏最有分量的诗歌奖项,我也觉得很不妥,更别说吴笛的年龄实在太小了。”

既然有官员发话定调子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反正吴笛能不能获得青衫诗歌奖,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她自己连公关都不做好,也还想拿奖?

当然,吴笛的才华也确实征服了一些真正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