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然是文坛大佬的旁系后辈,总之是很受文坛大佬看重的那种……
主角并没有将这事告诉友人,而是迅速写了一篇文章,反驳那位友人的观点,并对这位新人作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各种溢美之词,让那位新人作家自己看了,都会害臊。
主角甚至还称赞新人作家对某些不称职的文学批评家骂得好,文坛上就是要多一些这样有姓格有实力不畏权威的新人作家,这文坛才会越来越繁荣!
主角的友人当然要质问主角为何反戈一击,却发现主角直接与他决裂了关系,然后主角凭借着这种“定向批评”,竟然在文坛上混得越来越好,无数有实力没背景的新人作家,都惨遭主角的打击……文坛上还有人称颂主角是真正客观的文学批评家。
吴笛版《变色龙》的结局到此为止,这篇文章不仅刻画出了一位专横跋扈、见风使舵、寡廉鲜耻的主角,还将文坛上某些丑陋现象写得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最关键的是,吴笛这次所使用的风格,特别简洁利落,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流畅无比,毫无疑问,她最近读了袁龙川的短篇小说后,本人写这篇小说的风格,都微调了一下,现实主义的讽刺小说,可不能像幻想小说那样写。
吴笛并没有在这篇小说中流露出自己的任何观点,而是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着重描写了主角的五次态度变化,可谓紧扣标题“变色龙”中的一个“变”字……
而别人在阅读这篇讽刺小说时,肯定可以感受到小说中揭露的丑陋现象,然后对这位主角感到异常恶心,这种人渣居然也能在文坛上混得这么好?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这一定是体制的问题吧?
然后再根据主角的某些行为,以及抄袭出道这一点就会发觉,这尼玛不就是最近正跟潜力新人作家梁凉在络上笔战搞得风风火火的杨晓明嘛!
吴笛实在是太狠了!果然有才气的女孩是得罪不得的,她肯定不会像梁凉那种赤膊上阵,却用这样一篇极具讽刺意义的短篇小说,狠狠地打击对方!
杨晓明这次肯定完蛋了!吴笛的这篇文章,正如他之前所说,是一篇真正的具有批判力的文章,而且这篇文还可以成为用来笔战,实在是太犀利了!
当吴笛的《变色龙》直接发在她的博客上时,整个文坛都一片哗然!(未完待续。)
'正文 六更爆发,月底了,求月票!!!'
新书月的月票加更终于要补完了,一共是)32张月票,直接就当做)40张加更吧,还剩五章加更,正好这个月可以完成……下次再也不来30月票加更了,你们太凶残了(哭),话说我根本没想到我一个新人能得到这么多的月票,还是这种题材的文,上架将近两个月超五千张了吧,虽然其中有双倍月票的因素,但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说真的,我不是速度型作者,每次一写多了质量就会下降,水分也会变多,而且这个月又比较忙,各种各样的事情较多,有些情节完全是脸滚键盘弄出来的(鞠躬道歉),所以下个月我会放慢速度,仔细斟酌情节,以找到最初的感觉。
《文明》这个大坑请不要着急,这个要慢慢填的,《资本论》也可以包含在《文明》中啊,把马克思等人当小说人物写出来,想来大家也很期待吧?
话说我开书到现在还没断更过诶,节艹太满了!!!
本月最后一周,求推荐票,求月票~~~~!!!
!
!
!
!
!
!
!(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五十章 博客点击量惊人'
只能说吴笛的《变色龙》实在是太鞭辟入里了,现在的传统文坛,虽然有袁龙川这样真正出色的短篇小说巨匠、南岛这样大诗人,还有花泉镜、秦治思、姚琼这样惊才绝艳的中坚人物,但是某些仗着资历徒有虚名之徒却依然在文坛上兴风作浪。。
姚琼现在当然也算真正的传统文坛的人物了,不是谁都能在二十六岁时获得遁矛文学奖提名的,他在文学上的天才程度,已经能够与“自杀控”秦治思相提并论了,不过比起那位更加逆天的花泉镜,姚琼还差了一些。
花泉镜这位以擅长历史小说而闻名于世的作家,不论是在商业上还是艺术上,几乎已经做到了让人无法挑剔的地步,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位总是永远穿着一丝不苟的华服长衫,留着一头飘逸长发,喜欢佩戴小兔子挂件的俊朗男人,可以不断创作出让人惊艳的作品。
他今年才二十八岁而已,却已然在文坛有着崇高的地位,没有谁敢对这位总是带着温文尔雅笑容的作家指手画脚。
花泉镜当初在获得遁矛文学奖时说自己讨厌姚琼,姚琼至今还未回应,这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文坛之谜……毕竟姚琼确实不是怕事的人。
然而,传统文坛上除了这些真正凭借自己的实力让人尊敬的作家以外,还有一些所谓的传统名家,明明这些人的书的销量差得离谱,而口碑则全是几个同一圈子里的文人互相吹捧出来的,可这些人在文坛上却也有一股很大的力量。
黄千易这位在传统文坛上混的三流作家,现在就凭借《时光碎片》主编的身份在这个圈子混得如鱼得水,而杨晓明这位人品卑劣的文学批评家,显然在这个圈子中颇有话语权。
看这次杨晓明与梁凉的笔战,现在却有陆天明等批评家纷纷加入战团,这显然就是这个圈子的“凝聚力”。
梁凉之前的那篇《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中说“别凑一起搞些什么东西假装什么坛什么圈的,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我早说过,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是一个人的,顶多带一武功差点的美女,只有小喽啰才扎堆。”其实没错,也没看见过如袁龙川、秦治思、花泉镜、姚琼等人凑一起互相吹捧什么的,他们往往都是各玩各的,而每当他们中的某位出席某些文人们的活动时,然后就成了中心。
梁凉最近因为搞笔战,直接向学校请了假,他毕竟不是那位冷二少,有枪手团队,他现在时刻都主意着上的战况,谁来战他,他就狠狠地战回去!
他其实凭借现在的稿费,完全可以退学了,但是每当他升起这个念头时,他的脑中都会浮现出某个女孩那认真学习的身影,于是他便息了退学的念头,他还要去读大学,写作天赋当然很重要,而阅历其实更重要,他现在发自内心地喜爱文字,敬重文字。
梁凉忽然接收到了一条微博信息,是某位在“文学之星”上看好他的文坛前辈发给他的:“梁小子,这次杨晓明怕是要名声臭大街了,快去看吴笛的博客,现在的年轻作家,可真是不得了啊,软刀子杀人才更让人觉得可怕!”
梁凉看到“吴笛”这两个字,心里自然有些异样,当一个作家将一个女孩写进自己的书中当女主时,或许便意味着他在祭奠自己内心深处无疾而终的感情。
其实梁凉觉得,以吴笛那淡然的姓子,应该不会参与笔战这种事情的,他也从来不期待吴笛有什么战斗力,因为吴笛本人的风格,就更适合写一个个治愈人心的故事,而非将文字变成尖刀,狠狠地刺进别人的心房。
此时骤然听闻吴笛也向杨晓明发难,梁凉当然明白这是因为杨晓明之前大肆批判吴笛的小说,还唱衰《灌篮高手》,可他仍然忍不住自作多情地幻想,也许是女孩不忍心看到他这样被围攻。
梁凉虽然已经在文坛上有些小名气,算是公认的天才作家,他的“叛逆”使他拥有大量的“凉粉”,其粉丝团体还在不断扩大,但他终究还是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总是有些美好的幻想。
梁凉打开了吴笛的博客,他忍不住赞美这个博客弄得可真好,没有任何广告,连背景都是非常让人看了感觉很舒服的天蓝色。
而吴笛的煌萌门户站的博客流量当然很高,因为她总是可以得到门户站的首页推荐,关注她微博的粉丝,也会有博客更新的提醒。
之前吴笛已经在博客上发了她的《随想录》,就是刊登在《**》上的那些清新淡雅唯美的散文,当然这博客上的《随想录》不是很全,想要看真正齐全的,《**》才是首选。
毫无疑问,吴笛的这篇《变色龙》,肯定会刊登在下一期的《**》上。
梁凉挺羡慕吴笛这超高关注度的博客,他在博客上使劲与杨晓明进行笔战,这人气虽然也升高了不少,但显然还是比不上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吴笛,因为她的影响力,显然不仅仅局限于文坛。
梁凉看到《变色龙》才发布不到一天,点击量竟然已经有七百多万,评论三十多万,转载七万多,他就觉得这人气实在是太恐怖了,因为他的在自己博客上所发的《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过了这么久,点击量也才一百多万,这其实让他有些小小的得意,因为他还是第一次有这么高的点击量。
当然梁凉的这篇笔战文写的也非常出色,让不是文坛的人看了都会觉得好笑,他的文笔本就诙谐犀利。
但这点击量与《变色龙》一比,他就觉得差得太远了,他安慰自己吴笛本来就有庞大的粉丝基础,这篇《变色龙》估计水平也不这么样,他心中总是觉得,吴笛这样柔美的女孩,写不出什么好的讽刺文章。
从古至今,真正可以写出有批判力文章的作者,几乎都是男作家。而女作家,往往格局太小,总是在感情上做文章,这当然不是说写感情不好,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能将感情写得让人触动,同样也是好文。
可惜梁凉他更欣赏能够将文字当做刀锋的作家,比如说周迅人,又比如当代知名作家袁龙川。(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一章 如同尖刀一般的文章'
只希望这篇《变色龙》能够真的有那位文坛前辈说得那样犀利,梁凉在阅读《变色龙》之前,这样想着。
梁凉在看到小说的主角出场时,就露出了微笑,这不就是正在和他笔战的杨晓明嘛,啧,吴笛可真是太损了,连杨晓明的抄袭事件都写进这篇短篇小说中了。
他在看了个开头后,就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这次吴笛写文的风格与她写幻想小说的风格并不一样,这次她的文字非常简洁明快,倒是有些像袁龙川,却又有不同之处,而她的幻想小说,往往充满了画面感,文笔极为华丽精致,总喜欢对某些无用的细节进行孜孜不倦地描写,像是在勾勒世界。
梁凉是面带微笑地将这篇短篇小说看完的,看完之后,他简直想要拍案叫绝,这么多天以来被杨晓明恶心了的他,在看完吴笛的这篇《变色龙》后,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
这篇《变色龙》绝对是一篇构思极为精巧、寓意十分深刻、极具批判力的小说!
虽说这是在讽刺文坛,反击卑劣的杨晓明,可实际上不仅仅是文坛,在华夏的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这样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官僚资本主义的华夏,就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不少在夹缝中生存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见风使舵、欺上瞒下,有了些小权小钱就开始专横跋扈……
以权力、金钱为崇拜为信仰的资本主义社会,使得更多的人民屈从于生物本姓,为了利益,即使寡廉鲜耻又如何?
梁凉顺手看了看这篇文章下方的评论,除了前十评论中的“沙发”“前排”以外,后面的一些短评、长评等,倒确实有点意思。
比如一名id为【卡尔曼纳海姆】的读者这样评价道:“原本还以为是笛子养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