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这地方很大,但你并没有买下来,赶紧去村长和里正那里,把这个半个小山头买下来。”宋明见大哥对这个地方非常满意,便急忙提醒说道。
正处于兴奋当杜大山,连连点头道:“对,对!这事情非常重要,待会出去,我就去办理契子。兄弟们,这个地方很好,待会多弄一些避虫蛇的药粉进来,好好把这里打扫一遍。”
“是,大哥!”不用花钱盖房子,就能得到这么大的空间,大赚特赚啊!
杜大山出去之后,立即找了里正和村长买下了这个山头,办好各项手续,总共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当然了,杜大山私下里也给村长和里正各五两银子好处费,以后还有其他地方能用到这些人。没好处,人家干嘛给你忙里忙外的啊!
这个山头虽然长有树木,但大部分都是石头,根本就不值钱,也就是杜大山家里要开作坊,能用得到那个山洞,其他人白送给人,都没人要。
第一百十八十五章 杜八郎的人脉关系
这个山头虽然长有树木,但大部分都是石头,根本就不值钱,也就是杜大山家里要开作坊,能用得到那个山洞,其他人白送给人,都没人要。
为了彻底打扫干净山洞,在几个角落里点起火堆,加上避虫蛇的药粉,很快这里面就没有那些乱七八的小虫子了。
不光地上,众人还举着火把,把山洞的顶上也烧了一遍。杜大山找了杨家村的几个石匠,让他们把这山洞打造地更加平整一些,把里面一些锋利的边边角角打磨圆滑!
整整过了半个月,外面的房子盖得差不多了,山洞里面修整也顺利完成。因为里面很大,分成了十个大约八九十平的大小的房间,用料窖藏不同年份的美酒。
外面的房子只需要盖得结实,宽敞,院墙很高,为了取水方便,还打了一口井。
杨氏带着娘家两个嫂子,还有村里的妇人,做了一顿大菜,请村子里的人和帮忙干活的人吃饭。
整整摆了十桌,可把杨氏等人累坏了。就连杜七妹,杜九妹也都忙的团团转,没有片刻休息的时候。
不过这些辛苦也是值得的,作坊终于盖好了,比预计时间提前十天。村里来帮忙的人,一人半两银子,给杜大山这里盖完,便开始农忙了。
在盖作坊期间,即使家里在忙,杜五郎都坚持每天酿酒,虽然每次酿酒的数量不多,但也贵在坚持,没有错过好时机。
“八郎,家里的房子盖好了,明日去学堂跟你那姓刘的同窗说好了。让他们家赶紧把大缸送过来。”杜大山吩咐说道,省得下面兄弟专门跑一趟。
“知道了,爹,我明天就跟刘思朗说。”杜八郎保证说道,刘思朗那小子现在对他不要太好哦,经常杜八郎面前说,多亏了杜八郎。他自己就做成了一笔大单子。酿酒不光需要发酵生料的大缸。还需要很多酒坛子。这些东西,都是刘思朗家里的窑厂烧制内容。
翌日一早,去了学堂。杜八郎就跟刘思朗说要送货。
刘思朗小胸脯拍得砰砰响,道:“放心吧,这段时间,我爷爷。爹爹,叔叔们都在忙你们家的大订单。明天就能全部送到你家。”
三百个大缸,一个大缸一两银子,比原来杜五郎买的六个大缸更大更高,价格也之前高很多。
刘思朗家里这种标准的大缸。原本要卖一两二钱的,只是杜家的订货量很大,直接定了一两银子一个。三百个。就是三百两银子。
大缸都是用泥土烧制成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全部算进去。他们还能赚三分之一的利润,这就是整整一百两银子。
一向在家里备受宠爱的刘家大孙子,为家里拉来这么大的生意,更是高兴,刘家村的谁不夸刘思朗好样的。觉得读书有用,纷纷琢磨把孩子送到李家村来读书!
“那就好,多谢你了。”杜八郎感谢道。
李瑞侧过脑袋,问道:“八郎,你家酒坊何时开业啊?”两家已经合了日子,再过十天,就是他和杜七妹定亲的日子。未来岳父家开作坊,他当然要去恭贺啊。
边上的刘思朗一听,对啊,八郎家里开业,他作为好友怎么能不去恭贺呢。家里的爷爷,爹爹都交代她,要好好跟杜八郎相处。
“是啊,八郎,我也去。”刘思朗附和道,不甘人后啊。
杜八郎挠挠头道:“我也不知道,等晚上回去,我问问,再告诉你们。”
“那好,我们等你消息。”李瑞爽快说道,心里琢磨着给未来岳父送什么呢!
晚上回去之后,杜八郎问父亲:“爹,思朗说明天就让家里把大缸送过来,他还问我们作坊,什么时候开业,他家人要过来恭贺的。”
“十一天后!”杜大山算了算沉声说道,家里的高粱粉,米粉等物已经准备好了,等到大缸运过来,就可以做准备生料发酵了。现在的温度,酒果数量不多,要使用窖泥,大约需要发酵十日,就可以蒸酒。蒸酒那日,正好用来开业,也能让众人闻到酒味,这样才算开业大吉。
杜五郎在边上激动万分,他们家马上就有一个非常大的酿酒作坊了。
杜九妹算了算,哎,酒果只有一百多个,一个大缸最起码要用一粒酒果。若是减少酒果的用量,但就必须用多一点窖泥。从窖泥里得到更多微生物,加快发酵。
杜五郎也在心里算计,酒果的用量,差不多也需要十天这样才能发酵好。
晚上的时候,杜九妹找到爹爹,把空间里的窖泥,拿出来很多,放在六个大缸里面。一个大缸放了十斤,不能放的太多,要不然会被五哥发现的。
翌日一早,杜九妹还没起床呢,外面就传来铃铛叮叮当当,以及骡马的声音。众人起床来看,原来是送大缸回来了。
刘思朗的父亲刘大壮四十岁左右,个子不高,但却非常强壮的中年汉子,看到杜大山出来,连忙说道:“杜老弟,先给你送来五十个,等卸下来我再回去继续拉。”
这些大缸非常大,足足到了人的腰部那么高,一辆骡车或者牛车,只能拉两只大缸。他这是把村子里的所有骡车,全部叫上了,等到全部送过来,估计得用一天的时间。
“辛苦了,还没吃早饭,待会一起吃吧。”杜大山招呼众人,送上热水。
刘大状喝了一碗水,说道:“不吃了,卸完货赶回去,正好赶上家里的早饭,省点时间,正好可以送第二趟。”
既然如此,杜大山也不挽留,道:“那行,今天忙就算了,等开业大吉,和刘大哥多喝几杯。”
“行啊,到时一定来。”刘大壮呵呵笑道,儿子的眼光就是好,在私塾里读书就是有用,不光识字儿,还能结识不少好朋友,比如李家村的李大地主的儿子,新搬过来的阮家小子,杜家村族长的孙子,现在又加上一个杜八郎,那杜大勇家的小子拳脚功夫也不错,都是体面的人家。
卸完货,刘大壮并没有停留,便带人赶紧回家。
第一百八十六章 酿酒大师VS酿酒宗师
卸完货,刘大壮并没有停留,便带人赶紧回家。吃完早饭,还要送两百五十个大缸!
杨氏带着杜七妹做饭,好几十口子吃饭,光发面就发了两大瓷盆蒸两三百个馒头,一个能放进三十个满头的蒸笼,整整十层,用来蒸馒头的大锅,直径一米。揉好的面团,白白胖胖的,圆圆的,依次放入蒸笼,盖好防止漏气之后,便开始大火烧起来。
杜九妹的活,那就是烧火,烧的旺旺的,蒸大白馒头。有时候杜九妹看着锅底熊熊大火,心里不免酸几句,哎呦,酿酒大师,成了烧火丫头,这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啊?
不过当杜九妹看到自家的爸爸,一代酿酒宗师,正光着膀子,跟一帮叔叔们挑水,清洗大缸,这形象有点磕碜,于是小心眼作祟的杜九妹心里有了安慰。
菜园地里的菜,根本不够吃,大部分都是从村子里买来的。杜九妹不光要烧火,还要一边择菜。说好的小娇妹呢,说好的清闲的,美美哒的生活呢!
哎,看着忙碌的人群,杜九妹只得继续任劳任怨干活。
杜大山则是带着儿子和兄弟们,用外面的蒸馏酒的大锅烧水,清洗大缸,然后一排排抬到空地上,等到太阳出来,暴晒之后,才可以抬进屋。
这都是力气活,好在都是壮年汉子,两个人就可以抬起大缸。
等到做好早饭,已经清洗完五十个大缸,速度非常快。这让杜九妹感慨,四五十的人吃饭多,但干活也快。
一个上午。刘大壮不停往这边送大缸,杜大山等人则是在清洗大缸。一直忙活到下午,才清洗完所有的大缸。
放在太阳底下晾干暴晒之后,一个个被抬进屋里面,排列起来,两行并排,然后留有一条道。方便投放生料以及后期管理。有爹爹在。酒坊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布局合理,方便有效。
杜五郎一直跟着父亲身边学习。一直用敬仰的眼神看着无所不能的父亲,万分佩服啊!
“爹爹,我们现在就要开始投放生料吗?”杜九妹问道,貌似今天弄不完。
杜大山点点头道:“今天能弄一半。明天上午弄一半,正好错开来。也省得一起发酵好,而我们却没有及时蒸酒。
原本六个大缸的窖泥,被全部抬到新酒坊。一个大缸里面放一碗窖泥,再用吃饭的勺子舀一小勺碾碎的酒果。然后投放高粱粉,紧接着是往里面倒水,大约大缸的七成五的高度。用力搅拌,直到完全搅拌之后。用黄油纸盖住用粘性很大的黄泥封口。
现在的温度很高,发酵期间不需要搅拌,也可以完全发酵,所以直接封口。众人配合非常好,等到吃晚饭的时候,居然弄了整整两百大缸。
其中搅拌和拎水,加水都是重活,幸亏有这帮叔叔们。杜大山也没打算瞒着各位兄弟,全程都让他们看着。这酿酒的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没有酒果和窖泥,根本酿不出好酒。
宋明非常激动,吃饭的时候,说道:“大哥,不如我们连夜干完吧,反正兄弟们有劲儿!”
杜大海连忙摇摇头道:“不行,今天大家的干的都是重活,吃完饭,大家大家闲聊一会儿,洗漱好,赶紧早点休息,明天继续干。有张有弛,干活才有效率。”
大哥都这么说,众人听令。
大家都很兴奋,自己居然也能参与酿酒,喝自己酿出来的酒,绝对带劲儿。
大家都很兴奋,自己居然也能参与酿酒,和自己酿出来的酒,绝对带劲儿。回到西北之后,也能和其他人显摆。
休息一夜,翌日一早,大众人就开始投放生料,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剩下的一个百个大缸全部投放完毕。准备的材料,几乎全部用完了。
杜五郎看着一个个大缸,心情澎湃,天啊,他真的有了作坊,真的可以大量酿酒了。
杜大山拿来十一把大锁,递给杜五郎,说道:“赶紧锁上门,把要是和锁做好标记。等到十日后才可以打开,中途不要进去。”
杜五郎挠挠头,不解问道:“爹,为什么不能进去啊?之前我在杂物间里研究,经常进出的,并没有影响酒的质量。”
杜大山呵呵笑道:“道理很简单,这是大批量的发酵,关上门,里面的环境是一成不变的,这就和你之前在地上挖大坑发酵一样,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温度,另一方面则是保持温度恒温,才有利于发酵。”
“爹爹说的是,环境频繁改变,的确不利于发酵,尤其是这么多大缸的时候。咱们现在就把门锁了,还能防小偷呢。”杜五郎十分赞成爹爹的话,这个作坊采用的材料,是冬暖夏凉,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