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荣华春景-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走的时候,淑妃看着儿子儿媳,殷殷嘱咐道:“你们两个回吧……下次再一道来看我。”

夫妻两人行了礼,这才相扶着出宫去。

淑妃望着背影越发高大的儿子,心中满是欣慰,可一转眼珠子,就看到了儿媳那纤细的腰身,心里愁得慌。就算……她生不出,府里的别个,能生一个出来,也是好的。

在淑妃心里,这儿媳妇其实一点错都没有,她儿子又不是只守着这一位,如今那诚理亲王府里,一点音讯都没有,淑妃都有点怀疑,是不是她儿子有什么问题。

郁偆在一旁吹风,见淑妃迟迟不进去,便道:“娘娘,要变天了,咱们进去吧。”

淑妃看着天上快速聚拢、飘散的白云,道:“这天……是要变了。”

当夜,便下起了雷雨,狂风肆虐,将原本舒展的树枝,吹得摇摇晃晃,不时便会落下几截断枝。

这一夜,郁偆不用值夜,便铺了纸,在房中抄经书。外头又是风,又是雨的,吵得人根本睡不着,倒不如写些经书,消磨些时间。

写经书这事,是郁偆做惯了的,如今都不用再照着经书抄,郁偆顺手就能默写下来重生大清皇储。郁偆写的这些,都是淑妃让她写的,自那废太子没了之后,淑妃往宝灵宫跑的越发勤快,这经书自然消耗的也快。

郁偆自己是个不信神佛的,就算经了穿越之事,可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信不起来。上回遇着了一回真神仙,也没让自己信起来。信了又有什么用,她不信的时候,就能被发配到这里受苦,要是信了,说不定直接穿到蛮荒,连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

一个“佛”字刚写了一半,放置在灯罩内的蜡烛,忽地一熄。就算这房里还有别的蜡烛点着,郁偆还是觉得眼前一暗,笔下没能收住那一撇。

这一个字写坏,整张纸便不能再用,郁偆将这张废纸折好,等找个机会烧掉。

郁偆点上蜡烛,重新铺好一张纸,笔尖尚未触到纸,便觉得内心一慌,怎么也不能,再静下心来默写经书。

‘总觉得要出什么事。’不等郁偆再落下笔,屋外亮起一道闪电,将这屋内照得如白昼。这一回,笔尖上沾的墨汁,倒是没有污了纸,只是郁偆再也没心思写下去。

也不知是郁偆的第六感太强,还是别的什么,还真就出了一桩事,不过这桩事情,并不是围绕着立储而展开的。

淑妃看着即将远行的儿子,道:“明个儿就要走了,怎么还有空来看我?这一路上,你可得多保重,我给你准备了许多路菜,省得你这一路上吃不惯。”

九皇子深深一拜:“儿子让母亲担忧,是儿子的不是。等事情办完了,我一定赶快回来。”

“傻孩子,那么快回来做什么,离了这里也好……好好为你父皇做事,这是你为人臣,为人子,应尽的责任。”淑妃很是克制,能说的不能说的,她分得很清楚。

也只有时刻清醒,淑妃才不会在这偌大的后宫内沉沦。

九皇子已经成年,不便在后宫久呆,不过才一盏茶的功夫,九皇子便起身拜别。

十日前,北方传来的战报,戎族入侵边境小城,犯下累累罪行。战报一传来,朝堂之上那些请立太子的声音,倒是小了些,但也有胆子大的,说这是上天示警,是因为国中无储,后继无人,这才惹来大祸。

这样话语,自然是荒唐至极,这本是*,又怎么会是上天示警?

今上听到这样的上奏,自然是愤怒非常,也不管这位上奏的官员,背后站的是哪个皇子,便将那些个平时最活跃的儿子,一个个指了,将他们大骂了一顿。

后宫那些个做母亲的,听到后卸了一身钗寰,跪着给今上请罪。到了这时候,郁偆才深刻意识到,“后宫不得干政”这几个字,是多么的承重。这并不是说,后宫的女子,就绝对不能干涉朝政,只是你若是没有站到一定的高度,就算能知道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也无法改变任何事情。

朝堂之上腥风血雨,立太子这件事,悬而未决,牵动着很多人的内心。后宫中的女子,无法直接参与其中,可多少也插了些手。

九皇子去北方监军没多久,窝在郡王府中,许久不曾出现在人前的靖江郡王上了一道奏本,说是要接尚在宫中的母亲,到自己府中奉养。

这道奏折没有掀起多少风浪,但却戳到了今上的痛处。他的儿子,个个优秀,可如今却为了皇位,跟生死仇人似得,一点亲情也无,还不如一个晚辈。

废太子犯的是弑君之罪,今上没有无辜牵连废太子的女眷、儿子,已是仁慈。

看着那道奏折,今上经过一番考量,便拿起朱笔,写上“准奏”。不过是将那些个无关紧要的人,换个地方关。再说……东宫确实应该空出来了愈求不满。

这道旨意一下,可苦了正在管理后宫的贵妃,按说这东宫并不归后宫管理,但这东宫之内如今关着的,不是女人就是孩子,还确实不好交给别人来办。

贵妃头都大了,那些个论理算,那些都是罪妇和罪子,可到底还是皇家血脉,也不能太过分。

贵妃早已不年轻,五十出头的年纪,管着宫中那么大一滩事情,总有个精力不济的时候。但贵妃看得开,她自己不求儿子当皇帝,只希望那两个儿子能顺利就番,再等今上百年之后,她好能被儿子接出宫养老。

贵妃的两个儿子,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并没有夺嫡的打算。只可惜身在局中,要想抽身,实在太难。

“妹妹,我是真的是没有精力管那么多事。不如……这事就交由你来办?”贵妃坐在上首,眼中满是疲累。

淑妃抿了一口茶,不知该答应,还是不该答应。

这可真是一个烫手山芋。

“姐姐既然说了,我怎么能不答应。”淑妃到底还是接下来。

贵妃是真高兴,她看着淑妃道:“我这就让人给你准备人手,你要是想要什么,就来与我讲。……”

等淑妃回了长春宫,张嬷嬷上了杯茶,问道:“娘娘,你为何要应下这一桩事,这本根本就是费力不讨好。”

“正因为费力不讨好,陛下才会看到我的难处,不会为难与我。”

可不是嘛,前个忠义亲王跳出来,做了一桩傻事。今上直接将让人传了口谕,给那忠义亲王的养母庄妃,将其斥责了一顿。这还是养母,今上留了情的,要是下次换了别人……

选了个黄道吉日,淑妃带着一干人等去了东宫。

郁偆站在后头,看着那个上了黄铜大锁的漆红大门,头皮一阵发麻。难道……关在里头的那些人,就从来没出来过?那锁上都长铜绿了。

东宫的管事弓着腰,从腰间摸出钥匙来开门。他在门前,鼓捣了许久,也没能将那门打开。

“娘娘……你看,可能是锁眼锈住了,我这就安排人砸锁。你先去前头坐会儿,里头备了茶水点心。”

郁偆没有跟着淑妃去休息,而是在这门口等消息。她拿出扇子,遮着阳光,盯着那门,觉得有些阴森。

“彩嫔,你上那头去,那里有片竹林,凉快一些。”

郁偆看了那个内侍一眼,便挪了几步,走过去。

“彩嫔,你可要喝些水,我去给你端?”

“不用。”郁偆摇摇手中的扇子,指了那铜锁,道:“那个锁,自挂上去后,就再也没有开过。”

“哪敢儿开啊,要是出了什么事,还不是我们这些人担责任。看到那个石斗没有,这东西通着里头,往里头倒水,里面的人就能接到水。至于其他吃的用的,也有的是办法送到里头。”

“那……要是里头有人病了呢?”

内侍尴尬一笑,道:“这个……自有上头的人来管。”

承重的大锁,“哐当”一声落到地上,将这分隔在门两端的人,都是一惊。

开了门,看到里头的情景,所有人都觉得荒凉的厉害,像是里头,并没有活人。

☆、第035章

淑妃带来许多人手,原先郁偆还觉得淑妃太过小心,这些人手不一定都用得上,只是看到里头的情景,郁偆才知道自己还是太年轻。

因要送这些人出这宫门,怎么也该体面一些,淑妃着人拿着名册,将这里头尚且还活着的,废太子女眷及儿子女儿,一个个的找了出来,并给他们梳洗打扮。

这里头的,一个人就得有两三个人伺候着,倒不是这些人有精贵,只不过是希望能够快一些。

院子统共那么一点大,没声的时候,显得特别空旷,可如今一下子涌进来许多人,又忙忙碌碌不停在做事,便变得有些拥挤不堪。

一桶桶热水被抬进来,成箱的衣服首饰、胭脂水粉被放置在一边,等着人使用。

郁偆拿着册子,在一旁调配:“你讲这些拿去那边,还有这些也一道送过去。去问问膳食什么时候送来……”

一个宫女神色匆匆走来,凑在郁偆耳边,轻声道:“彩嫔,出事了……”

郁偆徐徐走去,没个防备,眼前便出现了一个披头散发,唇间染血的女子。

原本安排着伺候这位女子的宫女,如今都缩在一旁,面上露出几分畏惧,其中一人手上包着块丝帕,指尖滴着血。

“我是太子良娣,你们别过来,别过来!啊……”

“这是疯魔了不成,原先在这里伺候的宫人呢?”郁偆询问道。

“我们来的时候,这里便没人伺候,说是这位疯了之后,这里便……”

一下次就九天白云之间,跌入深渊泥沼,也难怪会一时想不开,直接疯了。

“去找些细软的绸布来,好让这位安坐在椅子上。也不必给她仔细清理,将衣服换上,头发梳好,有个样子就成。”郁偆吩咐完,便去别处察看。

也不是郁偆心冷,实在是这院子里,就没有几个正常人。刚开始,郁偆还能好声好气的与人说话,现在……郁偆也只能两眼一翻,随那些人去了,她们爱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只要能有个人样走出东宫就成。

废太子都没了,这些女眷自然也就没了身份,如今也只能含混地称呼着。只有一位,须得好好对待,那便是靖江郡王的生母,原先的太子妃甄氏。

这甄氏出自江南甄家,家中父兄子侄在朝中多有任职,今上又十分宠幸如今这甄家的当家人,也就是甄氏的父亲甄应嘉。甄氏在外,还有家族和儿子做后盾,自然比旁人要轻松。

“这些都是……”甄氏看着这些泛着光亮的首饰,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院子,原本只有她一人住着,后来事发,那些她原本不待见的人,全都被赶到了这里。

那么多人在一个院子里,刚开始的时候,倒是还有些人气儿,可等时间长了,竟是比她一人住的时候,还冷清。

甄氏看着一旁,正看着新衣服两眼发光的女儿,内心一阵酸楚。这以后,她的女儿,可该怎么办……

郁偆与人交接了工作,便到淑妃跟前伺候。

淑妃正用午膳,只是换了个地方,她便有些食不知味,吃了两口便让人将东西撤下天王时代。

“里面如今怎样?”淑妃根本都没有进去看一眼,只吩咐下头的人去办。

郁偆一福身:“回娘娘,里头已经都安排妥当,只是有几位似乎身体不大好……”

“那就去寻几只参来,不拘好的坏的,熬好后给她们喝上几碗,总要让她们撑到……”淑妃的话刚一落地,便有人去办。

东宫中的事情,虽然不多,但却杂乱,时不时便会有人过来请示,让淑妃定夺。

等到太阳微微西斜,那一干女眷才彻底收拾赶紧、准备妥当,好出宫去。

外头早已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