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含着那一缕漫不经心地笑,望定孟洛:“想来你颇得六郎心意,不如就留在六郎身边伺候吧。”
她的目光轻如无物,却重似泰山,压得孟洛脸色大变,谢夫人竟然是要让孟洛留在谢凡身边,如此草率自然不会是妾室,怕也只能是姬妾一流。
她忙大拜伏下身道:“婢不敢有非分之想,请夫人恕罪。”
谢夫人倒是有些吃惊,挑了挑眉望着眼前拜俯在地的女子,明明是美艳动人,又亲近六郎,如今却说她不肯留下,莫不是真如传言所说,她竟然不甘心只作一个姬妾?
也难怪,卑贱庶民出身,又是生的这副好模样,难免会不知天高地厚有非分之想,怕也是待价而沽,想要得寸进尺了。谢夫人冷冷笑着,望着孟洛的眼中更是一片冰冷。
“你既然不肯留在六郎身边,又是桓五郎的姬妾,又岂能让你这般留在谢府与六郎亲近,传出去于六郎和我谢府名声皆是有损,甚为不妥。”谢夫人慢条斯理地说着,瞥了一眼孟洛,“不知洛娘觉得如何?”
孟洛直起身子来,淡淡道:“洛恭听夫人吩咐。”
谢夫人见她不急不恼,很是淡然地模样,反而更是惊讶了,这女子究竟打的什么主意,竟然全然不在意她的话,她蹙眉接着道:“六郎难得有瞧得上的女子,即便是留了你在他身边伺候也没什么要紧,他自来也是这个性子,我也不愿过问。”
“只是如今事关谢桓两家声誉,你终究还是桓家的姬妾,我又岂能坐视不理。”谢夫人顿了顿,拂了拂衣袖,“好在新安离建康也不算远,你收拾一番,我这便命人准备一架马车送你去与桓家人一道。”
她竟然是要送自己去新安!孟洛惊得一时回不过神来,难道又要被送到桓宣身旁,要与那些虎视眈眈等着取她性命的人明争暗斗,自求保全吗?
------------------
今天有点事,更得少了一点点,明天会三更,为诸位的打赏PK票和长评加更,豆沙包感谢诸位。
第五十一章 送别
更新时间11…21 21:04:11 字数:1966
孟洛一时间回不过神来,愣愣望着谢夫人。
谢夫人越发轻蔑,眼前这女子先前还是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模样,如今听说要将她送去新安,不再留在谢府里,她便如此模样,果然是另有心思,先前那何家玉娘说的不错,这样的女子便是作姬妾也不可!
她不再愿意与孟洛多纠缠,冷冷开口道:“就如此吧,你先回去收拾打点,晚些便会差了马车过去,送你出城去新安。”更是转头吩咐侍婢,帮着孟洛去收拾。
孟洛如何能不知道意思,这是要人盯着她,立刻便收拾出城,片刻也不让她留下了。
她慢慢定下心神来,静静向着谢夫人盈盈一拜:“洛敬遵夫人之命。”
谢夫人挥挥手让她退下,对于这样一个不知身份,不知餍足的女子,她毫无兴趣理会,原本六郎收一个姬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听何玉娘说起,这姬妾竟然生的狐媚模样,得了桓五郎的看重,连六郎和那卫家郎君,太子也都对她别有心思,这样的祸水怎么能留在谢家,趁早打发走了,免得留下祸害。
侍婢领着孟洛回了院子,才一进门,刘媪便急急迎上前来,怯怯望了一眼那侍婢的脸色,低声道:“姑子,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孟洛淡淡向她道:“媪,你与大郎收拾收拾行李,我们这便要出发去新安,马车一会就到。”
刘媪愣了愣,不明所以:“怎么突然……”她忽然发觉孟洛脸色有些阴沉,似乎对身后的那位侍婢有些忌惮,一时明白过来了,忙忙应着下去吩咐刘大郎收拾行李细软。
马车很快就来了,孟洛并无什么太多衣物,不过是个小小的包袱,只是先前桓宣分与她们这些留下的婢仆一些银钱,她也都妥善地分作两份,放了一些在刘媪身上,自己身边留了一些,以防万一。毕竟此去新安,一路上还不知会是何等情形,小心为妙。
她依旧是一身郎君的打扮,石青色细葛素面大袖衫服,竹簪束发,如此在外也能方便许多,她的容貌着实太过姣好,若是女服只怕会引来祸事,反倒是这模样便当许多。
马车碌碌向府外驶去,刘媪陪着孟洛坐在马车中,见她脸色沉沉,低声劝慰道:“姑子莫要担心,新安远离建康,料想羯胡人也不会打过去,只要到了新安便会无事了。”
孟洛苦苦一笑,她正是不想去新安,不想回到桓宣身边,只怕这一去,桓宣必然不会再放过她了。
只是她不明白,为何谢夫人一定要将她送去新安,说来如她这般身份的人,怎么会惊动谢府夫人,还亲自见过她,试探她是否愿意为姬妾,只怕是内里有什么蹊跷。
马车很快出了谢府,向着南城奔去,这是谢府的马车,料想守城兵卒也不会阻拦他们。
“马车内可是洛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有人骑马自后面追上来,与马车并驾而行,隔着帘子温文有礼地问道。
是卫临的声音,孟洛连忙打起帘子,带着一丝惊喜地道:“正是阿洛。”
果然是卫临,他一身靛青色衣袍,束着笼冠,含笑骑着马望着车中的她,欠了欠身:“洛郎可是要去新安?方才临欲登门拜访讨教棋艺,却被谢府中人告知,洛郎已经被送去新安,这才急急追赶上来。”
孟洛眼神微黯,轻轻笑道:“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不告而别,还请郎君莫怪。”
卫临望定她,似乎能看穿她的无奈:“洛郎若是不愿,何不留在建康,临虽非世家中人,却愿略尽绵力,相助洛郎。”他满是诚挚地望着孟洛,带着那浅浅淡淡的笑容。
孟洛一怔,旋即苦笑一下,低声道:“郎君美意,洛心领了,只是大战当前,还是不必为洛分心了,此去新安不过数日,暂避风头也好。”她不能连累卫临,虽然他是大将军府上郎君,但是亦不可得罪谢府之人。
卫临心中了然,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许久才道:“既然如此,便让临相送一程吧,聊表心意。”他唤过一位跟在身后的仆从交代了几句,那仆从应诺策马而去。
他骑着马,淡定自若地陪在马车旁,时不时与孟洛说上一句,恍若此一去并非是要送别,更像是与友出游,自在安然。
孟洛原本不愿让他再送,只是见他如此,也便一笑作罢,倚在马车窗旁与他说着话,谈起先前的那一局博弈,还有建康城中古韵旧事,倒也平静。
只是南城终究到了,孟洛望了一眼不远处紧闭的城门,下了马车来,向他微微一笑:“多谢卫家郎君相送,前面已是出城之路,郎君还是请回吧,洛就此拜别。”抱拳作了深深一揖,对于卫临,她只有说不尽的感激。
卫临还了一礼,俊美的脸上是轻柔的笑容:“洛郎此去新安,路上多加小心,如今流民处处,世道大乱,还望珍重。”他顿了顿,望了一眼身后缓缓驶过来的一辆马车,“此去新安,临无以为赠,原该送上辞赋以表别情,只是此时还是送些俗物更为妥当。”
那马车停在了孟洛车旁,跳下来的正是先前骑马而去的卫临的仆从,他搬过几大箱重重的木箱放在了孟洛的马车上。
“这里面都是黍米,应该足够你们吃用到新安了。”卫临道。
孟洛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有垂下眼低声道:“多谢郎君。”
看着眼前这女子明明柔弱却偏偏是一身男子装扮,即便受尽委屈苦楚依旧安静淡定的模样,卫临也不禁微微感叹,他上前一步,立在孟洛面前,望着她:“待洛娘再回建康,若是愿意,临愿向桓五郎恳请,将洛娘许给临为妻,可否?”
-----------
还有两更。。。
第五十二章 出城
更新时间11…21 22:00:29 字数:1722
他要娶自己为妻?孟洛大吃一惊,愣愣抬头望向卫临,这样突然的话让她忘记了羞怯,甚至不知道惊喜,只是回不过神来。怎么会,他是大将军府郎君,自己不过是个世家中卑贱的侍婢,这万万是不可能的。
只是当她望向卫临那一双墨黑的双眸时,却惊讶地发现,那一双眼眸之中有怜惜有了然,有着善意的坦然,却并没有缠绵的情意。他对孟洛并无情意,却为何愿意开口娶她为妻室?
卫临似乎察觉了她的惊讶,轻轻笑道:“临并非爱慕洛娘姿容出众,只是爱惜洛娘之才,愿以正妻之位相待,必当敬之重之,不敢相欺。”
他没有等待孟洛的回答,笑着转身上马,带着仆从们策马而去,没有回头。
他并不心仪自己,可为何会开口愿意娶她为妻,真如他所说只是为了爱惜自己之才?成全她念念不忘想要为正妻的心愿?
孟洛只觉得心思混乱,一时间竟然茫然不知所措,许久才上车去,吩咐车夫驾着车出城而去。
刘媪分明也是听见了方才卫临所说的话,一时间又是替孟洛欢喜,又是担心,那位郎君长得真是俊,又是温文和气,对姑子看来也是极好的,看着也是贵府的郎君,若是姑子能嫁给他自然是再好也没有。只是如今羯胡人就要杀到建康城,那郎君却是留在城里,让姑子去新安,若是有什么闪失……她心里想着,不由地叹气,为何好好的姻缘,偏偏这般难成。
“姑子,必然不会有事的,你宽心吧。”她看孟洛蹙眉安静坐在一旁不言不语,只以为她是在担心卫临的安危才会如此,不禁开口道。
孟洛勉强笑了笑,没有多言,如今的她心中如乱麻,实在无法向刘媪说明白,她与卫临的关系。
出了建康城,马车上的人都狠狠吃了一惊,这里哪还是富饶丰硕的晋都建康城外,恍若进入满目疮痍的荒野之地。
原本肥沃青翠的田野此时已是寸草不生,田里还未长成的秧苗都已被拔了个干净,连同道旁成荫的绿树树叶嫩枝都被饥饿的流民拿去裹腹,田庄农户人家早已是人去屋空,怕也是尽数去逃难去了,谁也无法保证健康一定能够守住。院落的门都打开着,远远便可看见里面一片狼藉,怕是被流民闯入寻找吃食。
饶是这般模样,道旁依旧横七竖八地倒卧着不少流民,也有许多衣着破烂的人拖着步子慢慢向南边行去,个个面黄肌瘦,恹恹无力的模样。
孟洛大吃一惊,望着外边的流民道:“不是已经准他们入城充为守军么,如何还有这许多人流落在城外,成了这般模样。”
刘媪与刘大郎并不知道太多,都是惊讶地看着那些或死或挣扎的流民没有说话,谢府的车夫却是开了口:“女郎怕是不知,城门早已又封上了,流民太多,就算是充作守城的兵卒也不够了,那护城都尉下了命,不准流民再入城,所以他们才会流落在城外。看样子是打算去新安讨个活路了。”
他说的很是轻巧,对于这些流民没有半点怜悯,毕竟他是谢府的下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沦落为流民忍饥挨饿。
刘媪与刘大郎却是脸上满是同情,若不是孟洛让谢家人接了他们去谢府,只怕他们此时也已经沦落成流民,不是饿死道旁,就是死在战乱之中了。
孟洛一眼望见道旁几个正满脸凶狠之色分着抢来的一点点粮食的几个略微强壮的男子,他们衣着褴褛,看来也是寻常的庄户人家,只是此时早已没了往日的朴实憨厚,饿得瘦削的脸上只有贪婪和残忍,将手里的一点干粮大口咀嚼吞下,犹不能饱腹,竟然抢夺起一旁坐在地上的妇人手中仅有的小半块麸饼,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