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琯儿,你也快十八了。」秦老爹语重心长的说了这一句便停顿住。秦琯儿这会儿可不敢乱接腔,这可不比说书,应错可就麻烦了,反正爷爷想讲的话还是会说出口。果不其然,秦老爹又说:
「女孩家十八岁也该有个归宿,或许你该恢复女儿身了。」
「不!」
「是不想恢复女儿身,还是不想嫁人?」
「都不。」
「什麽叫都不?」秦老爹大声斥喝。
「我如果变成女孩多奇怪呀,阿宽和小三他们那些人不笑死我才怪,而且哪有女孩家还去说书的!」
秦老爹正想斥责她的谬论时,秦琯儿又说了,「还有,我不想嫁人,我想一辈子待在爷爷身边。」
秦老爹一听,鼻头发酸,轻轻摸着她的头。
「傻丫头,女孩子长大总得找个好人家嫁了,哪能一辈子陪着爷爷呢。」秦老爹宠溺的口气,显露出他其实多麽舍不得秦琯儿嫁人。到时他会多无聊,少了一个鬼灵精在身旁,会多麽的不习惯……
「不嫁!不嫁!不嫁!若要离开爷爷,那嫁人就不好玩了。」秦琯儿气嘟嘟的直摇着头,一番说辞让秦老爹不知该欣慰还是该烦忧。
「你倒是说说,什麽样的人,才能把我这宝贝孙女娶回家。」秦老爹故意逗着她玩。
秦琯儿翻了翻眼,她连想都懒得想,因为根本没这个人。忽然,一个人名闪过她脑中,好,就他吧!吓吓爷爷,谁要他老爱逗弄她。
秦琯儿眼珠子骨碌碌的转动,一脸狡黠,笑得不安好意。
这丫头又在打什麽主意了?秦老爹不免心生警戒。
秦琯儿漫不经心地耸耸肩,缓缓的说:
「冷天鹰这个人倒是可以嫁看看。」说完还把她那小小的下巴抬得高高,彷佛顶满意自己的想法。试想,当个堡主夫人是多麽的威风哪!
「我老秦的孙女果真有一套,冷天鹰倒是个人才,配是配得上……」
秦琯儿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全然没有听到爷爷在说些什麽。想到自己当上堡主夫人后,若身边的人动不动就打躬作揖,说着「堡主夫人好」,那岂不拘谨得很?算了算了,还是别当什麽堡主夫人,当她的秦琯儿自在些。
「不成,我不想嫁他了。」
秦老爹摇摇头。这丫头到底在想什麽?
「人家可没说要娶你,你倒是先拒绝人家,这成什麽样?」念是这麽念,可他心里并不怎麽反对秦琯儿的作为,这也是他惯出来的。秦老爹原本就不怎麽理会世俗那一套,当然秦琯儿也就不会有所谓「三从四德」的观念。
「拒绝他又如何?谁说只有男人能拒绝女人?」
「好,说得好,我老秦的孙女倒也不能太吃亏。」
祖孙两人一搭一唱的说着,这些话若让旁人听到了可不得了。也只有这不重世俗眼光的秦老爹,才能教出秦琯儿这样鬼灵精怪的孙女来。
真不知哪位「有幸」之人,能将这个「奇葩」娶回家?
*
午后,秦琯儿一个人在大街上熘达。
扬州城内,各式商家林立,秦琯儿迳自走进巷弄内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舖,像是在自家厅堂般的自在,随手拿起台面上的器物把玩着。
这时自侧边小门走出一位温文儒雅的中年男子,微笑的望着秦琯儿。
「阿琯,怎麽有空来呢?」声音同人一般的温和。
「邵叔,最近有没有进些什麽好玩的东西?」
「还不就那些,古玩这东西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收购,有时候还真得有缘才能收藏到。」邵仲书摇晃着头、慢条斯理的说着,真像是学堂中夫子诵书一般。这也难怪,他曾在私塾教过一阵子,后来觉得他在授课时像是对牛弹琴似,才辞去了那份工作,选择了自己的兴趣——古董贩卖。他除了是个商人,也是个收藏者。
「邵叔,人家可是难得熘出来一趟,你忍心让我败兴而归吗?而且,我相信凭邵叔你的眼光,一定能拿到些珍贵的古玩。」秦琯儿露出甜甜的笑容,半撒娇的说着。
「你这丫头,啥事都瞒不了你,等着。」邵仲书轻笑着走进内堂,忽想起什麽似的转身又说:「晚点走,你邵婶待会回来,她前些天才念着你呢。」
秦琯儿自小便和爷爷四处游走,直到十二岁那年才定居在扬州,爷俩第一个认识的人便是邵仲书。
邵氏夫妇有个儿子叫邵康,小秦琯儿四岁,秦琯儿常到他们家玩,邵康一直叫秦琯儿哥哥,而他们夫妇也把秦琯儿当成自己儿子看待,直到有一天……
那天秦琯儿哭丧着脸,跑进爷爷的房里,抱着爷爷大哭,秦老爹安抚的拍拍她,问她发生什麽事,她直嚷着自己快死掉了,害得秦老爹紧张的直追问,她才擦拭眼泪,啜泣的说出事情的原因。
她一说完,秦老爹才惊觉到小女孩是初潮乍到,但这也难倒了秦老爹,他真不知该如何开口告诉她。于是他把秦琯儿交给邵仲书的老婆,邵家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秦琯儿是女儿身,邵康叫了近一年的「哥哥」原来是个「姐姐」。
秦琯儿对一些古玩研究颇有兴趣,自我摸索之馀,有不懂的地方就来询问邵仲书,而他难得遇见志趣相投的人,自然是倾囊相授,即使对方只是个小丫头。久而久之,秦琯儿倒也成为个中高手。秦老爹常取笑她,该会的学不会,不需要的杂学却是一点即通。所谓该会的当然就是指女孩家该学的女红,她实在是没耐性学。
「阿琯,你瞧瞧这鼻烟壶。」邵仲书小心翼翼的从盒中拿出个鼻烟壶,秦琯儿接过手,饶富兴趣的看着。
「瞧这青花,色泽真匀,两边的形状倒也平衡,描绘的手法更是高超,显然是出于权贵之家。」
「没错,脱手之人说是宋朝之物,出于官府之家。」邵仲书兴奋的搓着手,每次一说起这些古玩,他就高兴得像个孩子。
两人仔细讨论着盒中之物,一件件的评头论足,忽然,秦琯儿拿起了一块玉,惊讶的瞧了又瞧,半晌说不出话来。那块碧绿光泽的玉,上头凋着一朵梅花,栩栩如生,像能闻到那梅花香似的。
「这玉来头不小哦!」
「什麽来头?」秦琯儿抬头急问道。
「这玉身分可高贵了,是『前朝』宫中之物。」他说到前朝时还压低了嗓音,生怕被人听见。这时谁敢大声说着明朝如何如何,那可是会被扣上「反贼」的罪名呢。
宫中之物?秦琯儿蹙眉深思着。
邵仲书见她没反应又说:「脱手这人说他是向一名大汉买的,那大汉之前投效在闯王营里,当年闯王攻陷京城时,他趁溷乱时偷出来的,听说这还是当年崇祯皇帝赐给他妃子的。」
秦琯儿听完,一脸茫然,邵仲书看了问道:「怎麽了?阿琯。」
秦琯儿犹如大梦乍醒,眨眨眼问道:「这果真是宫中之物?」
「当然,那人不可能骗我,而且你瞧这种上品之玉可不是一般人家——」一个粗糙的声音打断了邵仲书的话。
「秦小哥,怎麽有空出来玩呢?」门口不知何时竟站着四个粗壮的男子,秦琯儿望向带头那位,也就是刚才说话的人,脑中思索着对方是何方神圣。
「秦小哥,爷在悦来茶楼,想请小哥赏个脸过去坐坐。」为首的男子又开口,语气倒也客气。
秦琯儿终于想起他是谁了,他是吴英才身旁的侍从。吴英才仗着他表叔父是平西王吴三桂,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去年他们举家南迁,定居于扬州,没多久便在扬州城内一夕成名——恶名昭彰。平民百姓们敢怒不敢言,毕竟王爷可是连地方父母官也惹不起的人物。
「各位大爷,不知有何贵事?」邵仲书礼貌的询问,眼光却忧忡忡的瞄向秦琯儿。看来这些人全冲着琯儿来的。
「这里没你开口的份,再说一句老子打烂你那张嘴。」
「吴大,你这麽凶,可别吓坏秦哥儿。」细尖的嗓音,令人听了浑身不舒服。
屋内又多了一个人,约莫二十出头,身材略为肥胖,衣着华丽,身上还带股香气,皮肤白细肥嫩。秦琯儿心想:真像是头刚刷洗乾净待宰的猪,且还是头上等猪呢。
「秦哥儿,好些天没瞧见你,可想你想得紧。」
当一个男人尖着嗓子故作娇态,那可真会令人全身起鸡皮疙瘩。秦琯儿强忍住作呕的感觉。这个变态男,没事专养些男宠,前阵子他在茶楼瞧见秦琯,从此一颗心全悬在「他」身上。他自己有断袖之癖就算了,如今竟然将脑筋动到秦琯儿身上!
吴英才一双贼眼就这麽肆无忌惮的盯着秦琯瞧;每次想找机会对他下手,都被他巧妙逃过,而他这麽一逃,就更惹得自己心痒痒的,今天终于遇到他单独一人,又是在人少的巷内,真是天助他也!
秦琯儿看到吴英才那副急色鬼的模样,不禁皱起眉,眼底尽是嫌恶与轻蔑,心里盘算着该如何逃过这一劫。
瞥见一旁邵叔害怕又担忧的眼神,她悄悄地拍拍他的手,笑笑的摇着头。
「吴英才,你手下这些人太可恶了,竟然这麽凶!」秦琯儿气嘟嘟的表情,惹得吴英才万分不舍。
「你们真该死,要是吓坏了秦哥儿,看你们有几条命可以赔。」吴英才斥责吴大四人,还不忘顺手拉起秦琯儿的小手轻拍着。
「别怕!别怕!」
竟敢碰她!秦琯儿另只手握紧拳头,恨不得将他那只猪蹄剁掉。
忍着!忍着!她得忍住才能脱逃。望着身旁的古董大花瓶,她心中不免哀悼着:可惜,只好对不起邵叔了。还好这花瓶并非特别珍贵,否则自己恐怕也舍不得下手。
秦琯儿叫了声:「吴大爷!」然后露出她那骗死人不偿命的笑靥,天真又无邪。吴英才简直看呆了,差点没流下口水来。
忽然间「碰」地一声,大伙全惊愣住,吴英才看着满地的陶瓷碎片,再往自己的后脑勺摸去——
“血……血!”尖叫声震醒了众人。
“吴爷,怎么办?”大伙七嘴八舌乱成一团。
“快!快扶吴爷回府!”吴大命令着。
“给我把那小子抓回府!妈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哎唷,痛死我了!”吴英才气急败坏的大吼道。
秦琯儿趁乱逃了出来,她拼命地往前跑。往哪儿好呢?吴英才的手下追得真紧,若非她对城里大小胡同熟悉得很,老早被抓了。
拐弯跑进一条窄长巷,秦琯儿回头一瞧,发现后头那两个追兵仍紧追不舍。咦,另外一个呢?刚刚明明有三个人呀!完了完了,另外一个一定绕到前头,打算来个两面夹攻。秦琯儿呀秦琯儿,亏你平时聪明绝顶,现在竟糊涂的忘了这条长巷是没有任何岔路的!
哀叹之余,忽然瞧见右边有户人家后面小门未关紧,她忙闪了进去,还不忘把门拴上。
这是哪儿?秦琯儿四处张望,不见有人,她便往里面走去。一到前头,到处悬灯挂彩、富丽豪华,是哪户富贵人家这么奢华?
哇!真热闹,中庭有许多姑娘弹琴奏乐、哼唱小曲,众人还饮酒作乐,互猜枚令,真是笙歌处处,春色满室。
秦琯儿好奇的躲在柱子后观看,却瞥见大门口吴大等人冲进来吆喝着。
一位满脸厚粉的老嬷嬷挥舞着手绢摇曳生姿的走向前,一手拍着吴大的前胸,尖着嗓子道:“哎呀,吴爷,什么风把你们吹来玉袖坊呀?”
玉袖坊?她竟闯进了玉袖坊!爷爷若是知道不念上三天三夜才怪。原来玉袖坊就长这个样啊,就喝喝酒、唱唱小曲嘛,爷爷干嘛紧张成那样?
吵嚷的声浪愈加剧烈,秦琯儿悄悄跑上二楼,总算清静多了。这儿一间间的厢房直至回廊尽头,想不到玉袖坊这么多人住啊!她轻悄的推开一间厢房的门,才踏入一步,便骤然停下脚步,屏住气息。
她瞠目结舌看着正前方的床上有一男一女裸着身子,两人互相缠绕纠结、难分难解,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