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1939之海狼-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台里接着播放了《军舰进行曲》。歌中唱道: 
跨过大海,尸浮海面, 
跨过高山,尸横退野。 
为天皇捐躯, 
视死如归。。。。。。。。
周天雷问:“现在我们国内的反应是什么,元首的态度是什么?”
德国海军参谋说道:“元首的态度比较奇怪。我个人认为珍珠港事件在顷刻之间解除了苏联唯恐东面受敌的后顾之忧,现在斯大林可以几乎把他在亚洲的力量全部用来对付我们德国了。几个月来,我们的元首也是一再催促日本攻打苏联,避免与美国交战。”
“但是在我们的元首催促日本人的时候,日本的东条政府却迫不及待,一再督促他们驻守在柏林的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大使向我们的元首索取书面保证:要德国在一旦日、美开战时向美国宣战。据我们的驻日本大使馆从日本高层得到的情报, 日本的东条政府鉴于他们和苏联在诺门坎事件的冲突的教训,现在日本的东条政府坚持南进,向美英等国的‘软腹部’开刀,但是他们并不愿意向我们作出任何袭击苏联的承诺。” 
我们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昨天告诉元首,现在日本的东条首相要求德国立刻对美国宣战。同时日本人还说:根据三国条约,当日本直接遭到进攻时,德国有义务援助日本。 
周天雷问:“那我们的元首在听到日本人这个要求后他的反应是什么?”
“‘如果我们不站在日本一边,这个条约在政治上就死亡了。’这是我们的元首的原话。”德国海军参谋说道。
周天雷一直想搞明白在历史上为什么希特勒的态度会在日本和美国发生战争后产生如此大变,令人吃惊的大变化,在二战爆发的开始他坚持要不惜一切代价使美国不参加欧战,而现在希特勒却主张与美国摊牌了。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后世的历史学家有很多的说法。现在自己看到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吗。周天雷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现在自己所看到的到底是不是自己原来所知道的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不过这样一来,从客观上来看美国总统罗斯福用不着担心对德国宣战会遭到国内“‘孤立主义’者的强烈反对了。
此时在德国,希特勒在看到和美国的战争已经无法阻止也不可能阻止(在他的日记里他也怀疑如果日本不攻打美国,美国会不会也寻找借口介入战争,就象美国在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做的那样。德国人都在担心美国迟早要参加这场战争),而且他也认识到如果不设法尽早将美国赶出二战的参战国,那么英国就会始终不会和他签订一份和约。于是希特勒开始狂热地制定他的新的如意算盘:像美国这么一个‘半犹太化、半黑人化’的‘建立在美元之上’的国家,怎能指望保持团结呢?何况珍珠港事件的时机好得不能再好了。既然战争来了,那就去面对它。 
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知道希特勒“‘为了威信关系’已经打定主意要向美国宣战,于是他指示德国驻华盛顿代办托姆森,不要与美国国务院有任何接触:‘我们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避免让那里的罗斯福政府在这一步上抢在我们的前面。’ 
12月27日,希特勒召开国会,发表了向美国宣战的狂妄演说:“我们总是先动手!我们总是先下手!”
希特勒咒骂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与一战时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一样的狂人。‘他始而煽动战争,继而颠倒是非,再用基督教徒的伪善的外衣把自己可耻地掩盖起来,然后慢慢地把人类引向战争,赌咒发誓请上帝来证明他进攻旁人是多么正当。’ 
“现在总算有一个国家为真理和正义遭到史无前例的无耻糟踏而首先提出了抗议。”
希特勒大声喊叫道:“日本政府在与这个人进行了多年谈判以后,终于再也不能容忍他的无耻欺骗了。这个事实结果使我们全体德国人民,我想还有全世界一切正直的人们,都感到深深的满意。” 
“因此,我已安排好在今天把照会发给美国代办,德国政府决定与美国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并且宣布,从即日起已与美国处于战争状态。。。。。。。”希特勒的话被纳粹议员们疯狂的欢呼声、掌声淹没了。 
正是在这一天,东条英机和希特勒、墨索里尼又签订了一个新的协定,申明德、意、日三国‘在对美、英联合作战取得胜利以前,绝不放下武器’。以及在未通知盟国的情况下都决不单独媾和的‘决心’。同时规定了瓜分世界的范围,商定在胜利结束战争之后,缔约国应根据三国同盟的精神,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事业中进行合作。 
条约签订三天后,希特勒为了进一步密切同日本的友好关系,特给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颁发了德国雄鹰大十字勋章。希特勒说:“你们用这种办法同美国宣战做得对。尽可能长久地谈下去是恰当的,但是如果发现对方只是为了拖延,为了羞辱你,而不是想达成协议,那么就必须进行打击,而且打击得越重越好。”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进行了改组。尼米兹接替金梅尔指挥美国太平洋舰队。这位头发斑白但看上去精神抖擞的将军,一到舰队就发现了他最怕发现的东西—悲观失望的情绪。土气‘低到不可再低’的程度,不少人患了‘恐日病’,他甚至看到珍珠港事件的打击已经使他手下的几位高级将领的头发都白了。 
尼米兹召见了原来的参谋班子,他们中间有几个人还在遵医嘱吃镇静剂。‘不会有任何调动,我对各位完全信任,’尼米兹说。
“我们挨了一次猛撞,但是我对于最后的胜利毫无怀疑,当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抓紧整顿军队,修复军舰,准备反击。” 
正当罗斯福大肆进行对德国和日本的战备动员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匆匆来到美国。他广泛接触,到处进行反法西斯的鼓动宣传:“今天是一个奇异的圣诞节。”丘吉尔富有感情地说。
他在白宫南阳台上站在罗斯福旁边,向聚集在南草坪参加传统的白宫圣诞树点灯仪式的三万名听众发表演讲:“让儿童们快乐欢笑地过一夜吧。让圣诞老人的礼物使他们玩得更高兴吧。让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尽情地和他们一起享受无限的快乐,然后再重新去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任务和艰难的岁月吧。我们决心要以我们自己的牺牲和勇敢使得这些孩子不致被人夺去他们的幸福,不致被人剥夺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和安宁的世界上的权利。” 
圣诞节那一天,罗斯福和丘吉尔还参加了在卫理公会礼拜堂里举行的一次各教派联合礼拜仪式。哈里斯牧师为总统和首相祈祷。他为首相祈祷时说:“由于上帝您有力的援助,他得以继续领导他的英勇人民,不怕流血、流汗、流泪,去建造一个新世界,使善良的人们可以在那里共同生活,而无人敢于打扰和制造恐惧。”会众歌唱《啊,小小的伯利恒镇》,里面有这样几行: 
然而在阴暗的街中闪耀着 
永远不灭的光芒; 
长年累月的希望和恐惧 
今晚集中在你身上。 
圣诞节过后,丘吉尔又向美国国会发表了讲话。他说:“我们并无窥测未来奥秘的天赋;但是我仍然要声明,我的坚定不移的希望和信心。这就是在未来的岁月中,英美两国人民,为了他们本身的安全,也为了所有人的利益,将要庄严、正直与和平地并肩前进。”场内爆发了一阵自发的热烈掌声。 
当天下午,丘吉尔及其随行人员与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军政要员,举行了以‘阿卡迪亚’为代号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联合指挥体制,即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总部设在华盛顿。“确定希特勒是主要敌人,认为太平洋战争暂时必须是一场固定阵地的战争,目前主要是阻止日本人的进攻。”
为了便于联合作战,统一对敌,会议还决定在太平洋地区建立ABDA(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联军司令部,由英国韦维尔将军任总司令。
日本人的战报
    此时在太平洋盟军节节溃败的惊人消息不绝于耳。日军席卷马来亚和菲律宾;他们的伞兵第一次在荷属东印度降落;他们夺取了关岛、威克岛和香港,并向马尼拉进军,把麦克阿瑟和最后一支美菲军队绝望地围困在巴丹半岛南端和科雷吉多尔岛上。
这时,美国的威望正在迅速下降,在远东尤其如此。日本的宣传员得意洋洋地高喊:“美国的海军到哪里去了?”
看到一向傲慢而富有的美国人竟然对于遍布西太平洋的盟友无法给以援助,甚至对自己被围的孤军也都束手无策,他们更是抓住机会尽情而痛快地大加挖苦。
为了尽快扭转败局,罗斯福在1941年1月3日的《国情咨文》中说:“我们进行这场战争不能抱着防御的态度。当我们把军事力量和资源充分动员起来的时候,我们就要向敌人进攻—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力所能及,我们就要打击他们,再打击他们。我们必须在远离我们海岸的地方把敌人挡住,因为我们的意图是把战争带给敌人,带到敌人的本土上去。” 
为此,罗斯福总统号召青壮年踊跃参军,工人、农民要加紧生产,为早日赢得胜利多生产物资,多生产军火。
在总统的建议下,珍珠港事件后不久,国会迅速通过了一项新的征兵法,把要求登记的范围扩大到所有从18岁到65岁的男子。从20岁到44岁的男子有义务服兵役,超过最高年限的男子则有义务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务。此外,新的兵役法还规定,所有正在武装部队服役的男子均须在整个战争期间服役,另外还要延长6个月。
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指出:“柏林和东京的军国主义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是,被激怒而团结起来的全人类将结束这场战争。”
“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粉碎柏林和东京的军国主义者强加在被奴役人民头上的军国主义—解放被征服的国家—在全世界各地树立和保障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匾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我们不达到这些目标绝不罢休。”
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要求政府有关部局马上采取有效步骤,力求做到: 
第一,努力提高生产飞机的速度,以便在1941年生产3万架,这比政府一年前订的目标多生产1万架。其中包括供作战用的4.5万架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驱逐机。而且要继续保持增产速度,以便在1942年保证生产8。5万架飞机,其中包括6万架作战飞机。 
第二,提高生产坦克的速度,保证在今年——1941年内生产3万辆,并且继续提高,以便在1942年生产6万辆坦克。 
第三,努力提高生产防空火炮的速度,1941年内生产1。5万门,并且继续提高,以便保证在1943年生产3万门防空火炮。 
第四,努力提高运输船只的生产速度,要求在1941年内建造总数为500万吨的船只,而1942年完成的是800万吨。最后还要继续提高,以便在1943年建造1000万吨船舶。 
当罗斯福向国会宣读这一振奋人心的计划时,他说:“这些数字以及生产许许多多其他武器的类似数字,是向日本和纳粹稍微提示一下:他们袭击珍珠港到底得到了什么!”国会报之以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罗斯福强调指出:“我们今天进行的斗争是为了安全,为了进步,为了和平,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全人类,不仅是为了一代人,而是为了世世代代的人。我们进行斗争是为了清除世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