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新时间2011…2…10 7:29:02 字数:2114
莱姆原以为审讯很困难,没想着哈希卜只是一个地道的土匪,并没有基地分子的顽固死硬,莱姆的话还没说完,麦克少校的皮鞭也还没落下,哈希卜就熊了。
“水……给我一点水喝。”哈希卜嚅动嘴唇说。
莱姆挥挥手,示意麦克退下,让旁边的士兵给哈希卜倒了杯水,说:“我要知道三个问题,第一,你是怎么绑架布里扎的?第二,在伊拉克的基地组织有哪些骨干分子?第三,你的武器装备哪里来的?”
“伊玛尼是我的上司。”哈希卜第一句话就把莱姆雷倒了。
哈希卜喝了水,又要了一支烟抽,一五一十地说出了所知道的一切:
伊玛尼是个原教旨主义者,还在法国时,就跟随也门人丈夫阿卜杜勒·哈菲兹潜入阿富汗,接受了两年军事恐怖训练,成为基地组织核心骨干成员,并且参与策划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她的也门人丈夫还是这次事件的直接指挥者之一,劫持了一驾飞机撞向纽约曼哈顿双子星大楼,葬身在那片震惊世界的烈焰中。她继承丈夫“遗志”,继续投身基地组织恐怖活动同,伊拉克战争爆发后,随同父亲布里扎回到国内,领导武装分子开展对美军的袭击。她憎恨父亲成为美军手里的傀儡,见父亲死心塌地为美军效力,便指使哈希卜将父亲绑架,迫使父亲反叛,投靠到基地组织一边。
自此,布里扎当上了圣战义军第二号头目。
哈希卜是在阿富汗认识伊玛尼的。
那时,他在阿富汗接受基地组织训练,有一天,来了一个穿一身黑长袍、用一条黑纱围巾遮住大半个脸的女教官。虽然裹得严严实实,但仍然辨别得出,黑袍里面身肢丰腴曼妙,绝对是一位美女。女教官讲授西方军事发展趋势,教导运用恐怖手段攻击目标。讲的课他没有听进半点,女教官那双乌黑的大眼睛把他迷住了。那是一双极其美丽的眼睛,黑宝石一般,闪烁着摄人魂魄的光亮。下课后,他压抑不住烧身的欲火,与女教官搭讪,女教官没有理睬,他不甘心,轻薄地拍打了一下她高翘的臀部。不料他的手还没来得及从臀部上挪开,整个人便腾云架雾地摔倒了。眨眼间,一只高跟鞋从黑长袍里伸出来,鞋尖挤压在他的脸颊上。
这个美女教官是个魔头。
阴冷的话如同牙缝里挤出来的,吓得他全身拔凉拔凉:“你要是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乱动你的爪子,我就把你的脑袋扭下来扔进下水道里。”这句话并不是吓唬,当天下午,他就领教到这个魔头的残忍手段。一名叫作侯赛因的新进基地组织成员,参加自杀袭击训练时,有些心慈手软,露出胆怯神态。她笑嘻嘻地叫了过来,突然飞起一脚,将侯赛因踢出一丈多远,又走了过去,伸出白得耀眼的右腿,狠狠地踩踏在侯赛因肚腹上,八公分长、如同刀刃一般的鞋后跟戳穿了侯赛因的肚皮,剖开肚子,把肠子挑了出来。
他战战兢兢,原以为触怒了女教官,不知要受到这个魔头怎样的惩罚。万万想不到的是,一天夜里,女教官摸进了他的房间,光溜溜的身子爬到他的床上,使出了十八般床第功夫,与他颠龙倒凤了一整宵。
这个美女教官就是伊玛尼。
他从此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也臣服在她强大的力量下。
他回到伊拉克,再没有见到伊玛尼,自后几年,也渐渐淡忘了,自在逍遥地当上了巴亚齐村庄的草头王,要钱花了,去抢个商店,要女人了,去绑架几个。他压根儿没想与美军为敌,从心里还非常感谢美军。若不是美军入侵,萨达姆政权就不会垮台,否则,隔不一段时间,他就要被政府军清剿,撵得东躲西藏,满山沟乱窜。他从萨达姆垮台捞了太多好处,不仅队伍扩充了数百多人,而且从萨达姆皇宫、各大银行、各家商场、仓库、店铺抢劫来的金钱物资堆积如山。他的名头也更加响亮了,布里扎叛变之前,还曾与他谈判,要他接受招安,归顺伊拉克临时政府,改编为美军领导下的临时政府治安军队,并许诺给他一个保安团长,为他提供军费装备和武器弹药。
他希望美军长久占领下去。
一个月前,伊玛尼突然出现在巴亚齐村,两人再续前缘。在床上,伊玛尼恶狠狠地对他提出警告,必须拉起反美大旗,加入伊拉克基地组织,作为基地组织的一支武装力量,要服从基地组织调动,配合伊拉克全境反美势力,对美军和盟军临时管理当局进行恐怖袭击和破坏。他别无选择,不仅因为伊玛尼是个可怕的魔头,而且他接受过基地组织培训,在基地组织那里挂了号,想脱离基地组织,只有得到跑到真主那里求得批准。
哈希卜说:“伊玛尼是伊拉克基地组织的第二号人物,手里至少掌握有三支反美武装力量,包括被歼的圣战义军。她的行动很诡秘,从不打电话,偶尔使用手机,用了一两次就换号。一般是她来找我,先派个人来通知,有时也突然出现。我不知道她在什么地方,但有一点肯定,费卢杰城是她的一个据点。我从巴亚齐逃出来后,就去了费卢杰的一个反美武装组织联系点,伊玛尼也在,听说布里扎死了,当时就要把我杀了。幸亏被穆希米尼拦住。今夜带领我们设置路边炸弹、炸毁巡逻车的头头就是穆希米尼,被你们打死了。关于基地组织其他头目和骨干成员,我了解不多,在巴格达和费卢杰参加过两次反美武装联合会议,来的人员都有不同……”
哈希卜提供了一份二十多名的参加基地组织会议人员名单。
至于他的美式装备武器,哈希卜说是支付了六千万美金从布里扎手里买的。
当然,布里扎的武器又是从驻伊大使奥尔顿那里得来的。这个奥尔顿,完全是条蠢猪,把美国的先进武装装备大批地支援给反美武装力量。
莱姆想到手机上还有好几个奥尔顿打来的、顾不上回复的电话,有了这个审讯纪录,要好好地拿捏一番。
第016章 大使先生
更新时间2011…2…11 7:09:57 字数:2334
对哈希卜的审讯持续到凌晨五点多。莱姆命令把哈希卜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近。哈希卜现在可是他制服奥尔顿的一张王牌,千万不能有半点闪失。
莱姆睡了不到三小时就起床了。
是被电话铃惊醒的,大使奥尔顿先生说:“莱姆准将,总算找着你了,感谢上帝,昨天我可找了你一整天了。”
“昨天忙着呐。”莱姆淡淡地说。
“是啊,看到了战况通报,一天消灭六百多名恐怖分子,你一个搞情报的,咋成了作战人员,还创造这么大的战果。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运气。撞枪口上了。”
莱姆想,也确实是运气,这个军火商奥尔顿来得正好,该是要他为中国做贡献的时候了。昨天跟艾伦厮混,莱姆有了一个想法,自己穿越成了美国CIA,前世却成了植物人,这也罢了,问题是,赵长沙名下的案子却成了烂尾楼,留下这么一条尾巴,做人也太不光棍了。如果办妥了那个案子,是穿越,还是做个植物人也就无所谓了。
当初,国家安全部之所以要赵长沙完成这个案子后退休,是因为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案子。自从80年代末期,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后,中国国防工业只有自力更生一条路。自力更生说来好听,做起来委实艰难。西方工业革命早,科技实力雄厚,中国虽然文明几千年,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封建农业社会,不光彩,科技发展不是锄头种地,说声自力更生就能结果,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追,一二百年差距要追到猴年马月?必须要跨越式、不择手段式地发展,其中包括抢和偷,美苏当年从德国偷抢了许多科学家,八国联军从中国偷抢更多国宝,日本鬼子从中国偷抢的东西那就无从计数了。
现在盗抢西方的一些东东也不为过。当然,得讲究一点“偷”的技巧,俗话说:盗也有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赵长沙经办的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一些“盗”的案子。
这个案子代号就叫做“盗”。
要“盗”的是一种新材料发动机,学名叫正电子动力发动机,通过捕捉空间反物质作为燃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和航海,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新材料能源发动机,参与研制的有美英和以色列的二十多名科学家。这项技术研发成功,将引起新能源领域革命。人类飞往火星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仅需数十毫克的反物质燃料,正电子动力飞船就可在一两天时间把人类送到火星上。这项技术若应用在军事上,更是不可思议,五角大楼高官曾观看过研究室的演示,惊得几乎要晕厥过去,因为几克重的反物质炸弹能把整个地球毁灭。美英等国把这个研发项目列为国家安全最高机密,严禁扩散和泄露。
这个做法引起一位科学家腹议。
这位科学家主张反物质技术非军事化,建议将这项技术提交联合国形成决议,为全人类造福,为全人类所有,不能由少数国家垄断。赵长沙通过多种渠道与这位科学家挂上钩,然而,就在这位科学家有意愿把相关研发数据和技术资料交给中国时,中间联系人却失踪了,这位科学家也随之失去消息,更不知是死是活,几年来音讯杳无。赵长沙只知道这位科学家代号是“他舅”,还有一个名叫科尔曼的军火商与这件事有关系。他在这纷繁的断线中寻找可能衔接的蛛丝马迹,孰料,穿越了。
莱姆有责任把赵长沙未竟的“盗”事业进行到底。
这项反物质技术是2006年开始研究的,现在2003年,只有人提出这方面的研究方向,还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也就是说,“盗”这幢“烂尾楼”还没有开始动工建设。他要利用这个时间差,尽快找到那个科尔曼,找到“他舅”,才有可能避免“他舅”失踪。
他甚至想,如果能把“他舅”接应到中国来就更好了。
艾伦的父亲奥尔顿大使有可能衔接这条线索,因为奥尔顿背后有一大票美国军火商,科尔曼也在其中。
莱姆知道奥尔顿找他的用意,说:“大使先生,你看我们在哪儿谈呢?”
“蓝月亮咖啡厅吧。”
蓝月亮咖啡厅是绿区内新开办的,就在美国驻伊使馆附近,离使馆公寓二百来米远。虽说伊拉克成了美国人的天下,但出了绿区,路边炸弹、恐怖袭击仍时有发生,没有哪个美国人敢随意跑到铜墙铁壁的绿区之外去。十分钟后,莱姆与奥尔顿几乎同时来到蓝月亮,找了一个包间坐下。
奥尔顿四十六岁,有些秃顶,不多的棕色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褐色的眼睛透着一些混浊和贪婪。出任驻外大使对于奥尔顿来说还是他生平第一次,他不是外交出身,原是一个军火商人,在美国经营三家军火销售公司,原来的驻伊大使因为反战,被布什总统调回了国内,留下的驻伊大使成了空缺。由于伊拉克安全形势严峻,萨达姆垮台后,也基本无外交可言,职业外交官都不愿出任驻伊大使。奥尔顿起初对这个职位也是兴趣缺缺,但在一次晚宴上,他改变了主意。
那是一次军火巨头聚集的宴会,伊拉克局势是这次宴会的主要议题,因为伊拉克在打仗,只要有仗打,军火商就有财发,军火巨头们最害怕的是这个世界和平,没有了战争硝烟,就没有了财源。他们研究了伊拉克的形势,认为伊拉克是贩售军火的最好集散地,源源不断的军火流入伊拉克,不会引起任何国家政府怀疑,会以为这是伊拉克战场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