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她们得到的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大部分人连香皂都还没有见到过,更何况一个月还能挣一个大洋!而在这以前,她们饿不死就算是好的了。
安贞子又向女工们讲了:除大队应下发的一切外,大家可以在偏崖军人服务社买到不超过本人薪金数额的半价日用商品。
各部门的头头们领着女人们高兴地散去了。安贞子也将陈佳永“选中”的5名女子带去洗浴换衣和熟悉环境去了。
不多久,李先送来的80名男性灾民也到达了偏崖,他们是步行上来的,所以比坐车的女子们晚到一会儿。陈佳永在会议室和安贞子、詹姆士等人翻看着护送战士送来的这80人的简要资料,刀郎则在大厅接待他们并致欢迎辞。不久,蒋四就带着他的新女将们就送来了一桶热茶,场面也还算热闹。
这80个人年龄大都在15-30岁之间,吃了几天饱饭后,气色也好了不少。名单里有15人会一点铁匠活,陈佳永就叫蹇大锤来考核了一番,他较为满意地带走了人。有8人会木匠活,陈佳永就叫寸三娃来带走了他们。还有6人会石匠活,有25人挖过煤,陈佳永让詹姆士带走了。其余34人,没有明显的手艺特征,陈佳永就让编织厂长汪三按先前挑选女工的方法,挑走了15个人。
这次来的80人还剩下19个人。陈佳永心里苦笑不已,堂堂大队长又要捡剩下的了。他走到这些人面前不甘心地突然问:你们中有识字的么?怪了!19人中居然有3个人说他识得字。一问,原来他们三人一到吉祥寨就病倒了,住进了中医院的大棚,被李先挑人时漏掉了。看来这仨识字的还真被陈佳永捡着了。
陈佳永带了一个识字的进了会议室,先让他自己说。他说他叫木瓜,今年17岁,读了4年私塾,在镇上药铺里当了3年学徒,背过的中医汤头也不少。震灾中,药铺塌了,老家也因洪水冲袭回不去了,他走着走着就到了吉祥寨,然后又走到了这里。陈佳永拿来纸笔,对木瓜道:“我感冒了,又拉肚子,你马上给我开一个药方。”这小子居然像模像样地开出了一付药方,毛笔字也还算工整。陈佳永立马让人叫来了崔英子,让她审查。崔英子略懂一些中医,特别是在吉祥寨疫情抢救后,体会很深,回来在偏崖又向胡老财学了不少,加上西药少,大都用中药处方,她这会儿也算得上是一个冒牌中医了。
崔英子看了药方,又问了木瓜一会。就把陈佳永拉到一旁惊喜地悄声道:“大队长,这个木瓜我要了!”陈佳永对她道:“可以,但要你两个人来换。”崔英子不干,说一换一。陈佳永笑道:“好,人你带走,一会我让安贞子去你那里选一个人回来。”崔英子和他拉了一个勾才高兴地领着木瓜走了。
陈佳永又叫进来第二个识字的人,他大约30岁,举止也还斯文。一进门就自我介绍到:他姓康,名雨轩,字墨林,中过秀才,后又读过3年新学,一直在县城里教书。他在假日回乡时,还没走到家,就地震了。好不容易回到家,结果是面对倒塌的房屋废墟。他刨出了老娘、妻子和一双儿女,埋葬了他们。在废墟上坐了三天三夜。返校时,昏昏沉沉中竟走反了方向,几经辗转,就流浪到这了。他十分感谢吉祥寨在他感冒病重时救治了他。他说他反正没有家了,什么也都没有了,回不回校也无所谓了。
陈佳永对康雨轩道:我们都才经历过大地震给我们带来的苦难,但活着的人,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亲人。见他有些惊愕。陈佳永就一边踱步,一边背诵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这康雨轩随着陈佳永的朗诵声,渐渐地就激动了起来。陈佳永上前对他一揖手,道:“墨林先生,偏崖大队欢迎你,我想你在这里一定会有用武之地的。”康雨轩当下就应允留下了,陈佳永就马上就聘他作了大队部文书。
第三位一进门就向陈佳永行了一个军礼,大声道:滇军第2军357团1营司务长沈来顺向陈大队长报到。陈佳永一下子就乐了:“生来顺”,这姓名还真吉利,而且还是个营级单位的司务长,看来周凡又找到知音了。沈来顺的情况和康雨轩差不多,回乡探亲,突遇灾难,然后就到了这里。陈佳永就命他暂去伙房蒋四那里干活,先体验一下基层的伙食管理工作。
接下来的事很令人满意,在剩下的16人个人中,陈佳永又挑选出了较为机灵的俩个小子,一个叫刀龙,一个叫芒果。他将刀龙就配给了刀郎作勤务兵,芒果就安排在大队部做勤杂的活儿。
大队部的组建终于成形了:秘书科长安贞子、译电员华莱士、文字秘书墨林、生活秘书芸娘、勤务员芒果、刀美凤(用木瓜在崔英子那里换来的)。余下的14人,就分配给了虎崖后勤队7人,偏崖后勤队7人;余下5名女子也由刀郎安排在大队部暂做杂务,然后再安排去虎崖工作。众人皆大欢喜。
刀郎召集了新到的所有人集中在大厅里,陈佳永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刀郎向他们发放了工作服、衣被和日用品,并预支了1个大洋的饷银后,就由蒋四召呼着他们洗澡换装去了。
陈佳永叫过赵狗子,问他新到人员的被服等差不差?他说有点差,但棉花和布匹等材料都不缺,衣被正在赶紧做。老兵先让出被子,克服1晚上,明天就做出来了。他高兴地道:我们又增加了15个人,每天又要多做出多少东西呀!这赵狗子是最先领会到陈佳永教的流水线作业法的,所以效率比平常一直高了3倍。听到他的安排,陈佳永才放心了。
灶头上随着人员的增加,蒋四也能腾出手来了,并且找到了一丝当领导的感觉,指使得手下两个炊事员、沈来顺和5位新到的女后勤们团团转,所谓“男女搭配、工作不累”,听着那一阵阵的嘻笑声,陈佳永心想:这蒋四也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了,只要给他一缕阳光,他很快又会灿烂起来的。
陈佳永又去检查了男女住宿的工房,基本用具齐全,床上铺的盖的一样也不少,6个人一间房,比当初要强到哪去了。
晚上,陈佳永对留宿偏崖的李先道:“对灾民中识字的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要着重培养,让他们迅速成才。建议着手成立一个“行政干部培训班”,对基层选拔出来的优秀者,要抓紧分期分批地进行轮流培训,然后再放到基层去锻炼。校址就暂定在偏崖。人尽其用,人尽其才,才是最重要的。”
李先连连点头称是。他道:“这样一来,我的工作压力就可以减轻许多了。”
<;ahref=http://。>;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十八章 军火贩子
更新时间2009…12…27 18:24:18 字数:4318
陈佳永和李先一起在刀郎房里,抵足而谈,商议工作到了次日凌晨。一大早,陈佳永送走李先一行后,回到了大队部,见红儿在房里读着书,芸娘则在一架新做的纺车上纺着棉线。她见陈佳永进来,赶忙起身给他倒了一碗热茶。芸娘经过了10多天的休息和调养后,脸上的气色己经好了许多,脸庞也丰润了一些。她穿着安贞子送给她的一件杭绸短褛和一条蜀锦印花真丝百褶长裙儿。仔细看去,芸娘虽然徐娘半老,可能是平日身子保养得好,看上去也就才三十来岁的模样,白白净净的,身材匀称,风姿绰约,还真是一个大美人儿。陈佳永心想:“他那‘老爹’都快70岁了,还讨了这位美貌位小娘,真是暴殄天物!”
芸娘对陈佳永道:这些天,陈家大湾来到偏崖的人身体稍稍恢复后,已经有43个男人去到了砖窑和石灰窑干活。还有12名会一些手艺的,就去到了被服厂、铁匠炉和编织厂帮工。余下的老弱者,也都帮着蒋灶头种菜养猪养羊养兔去了,省了蒋师傅不少心的。还有39名老少妇女,她们的娃娃也有人带着去唱歌识字了。她们就请寸三娃赶做了不少纺车和几台土布织机,为被服厂纺棉线,织土布,大家都没有闲着的。她又道:别看这土布很土,但厚实、保暖、耐穿;若是印上了花儿呀,就是好看的蜡染布了。咱部队和几个寨子里的乡亲们都很用得着的。赵厂长也很支持她们,所以,她就张罗着女人们干起来了。
陈佳永心里十分感动,对芸娘道:“你们这样做,很好的,但是,大家先要养好身子才是。您也别太累着了。”谁知那芸娘头一低,眼泪就下来了,陈佳永慌慌地问她:“咋个哪?”只听得芸娘低声道:“刀郎大哥和贞子说得没错,佳永呵,你真是变了。”说完她就慌忙进房里去了。陈佳永十分纳闷。他只好将给芸娘买来的一段布料、红儿的学习用具和一大包糖果放在了桌上,就出去了。
安德森从虎崖打来电话汇报:库存和收缴上来的英制步枪,基本上己经被刀郎调走和卖完了,只剩下了10万多发子弹。‘95’式步枪总计己生产出了850支,子弹50余万发。全部下发到了各中队。己经满足了部队作战需要。若再生产,就要库存了。
陈佳永带上了安贞子、芒果和刀美凤,乘坐马车立即赶到了虎崖。陈佳永去看了两条生产线的生产情况后,就召集安德森、查尔斯和汤姆、巩毅、李三猫、莫二妹等人一起开会。会上,陈佳永直接用英语讲话,因为李三猫和莫二妹等人在安德森他们的熏陶下,已经能听懂英语并能简单地对话了。
陈佳永道:“英制步枪在缅国一带卖得很好,每支配弹50发,已经卖到了150个大洋(缅币、英镑与银圆兑换后的实际价格),若用实物交换,如粮、棉、牛羊、鸦片等,还可以换到等值180个大洋的实物。而我们的生产线,只要改动部分模具和装具,就可以生产出英制步枪来,生产程序和材料比‘95’式步枪还要减少了四分之一。周部长已经核算了每支英制步枪的生产成本:除去技术因素的无形成本外,直接生产成本约3个大洋;每500发子弹约1个大洋。这可是个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谁知安德森却站起来激动地道:“我反对,反对用英国枪去打英国人。”
陈佳永对他呵呵一笑道:“你们英国人扛着这枪,打遍了全世界,我佩服。但是,我要是把这‘95’式步枪卖给缅国人呢,你们英军不就遭难了!再者,我们的买主,不都是对着你们英军的,他们还有着许多其他的敌人,还在彼此之间为争地盘争利益而互相残杀争斗着。反正英军人少地盘大,也顾不过来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之间的打斗,不就省去了英军的许多事儿么。”
陈佳永接着就神色严肃地对大家道:“这些话到此为止。咱们这里不去妄谈啥政治,只谈军火生产和售卖的事儿。一切都应以偏崖大队和5寨寨民的最高利益为准则!大家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安德森叹了一口气,对陈佳永道:“您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我们遵命,服从。”
陈佳永于是就布置了工作:“95”式步枪生产满1000支后下线,改为英制步枪生产,定额为日生产65支;“95”式步枪子弹生产至100万发时下线,改为生产英制步枪子弹和加特林重机枪子弹。重机枪子弹一是为自用,二是为售卖,每100发可卖20个大洋的。
会议完后,陈佳永就一头扎进了石室里间,打开电脑忙活起来了。安贞子则一边协助他工作,一边教着芒果和刀美风识字、打字和操作印刷机械等。
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下来了。陈佳永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