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6章 蓝衣社
38年二月,正是戊寅年元月,新春刚过的齐鲁大地全然没有节日的欢乐气氛,到处冷冷清清死气沉沉,行人寥落的大街上到处是落叶废纸垃圾,非但大多数洋行店铺都关上门拉下闸,就连当地的大户人家都门前冷落,因为能走的几乎都举家西迁了,剩下的都是没门路出逃的,只能无奈地提着心吊着胆过日子,望天打卦希望自己国家的军队能打败日寇,期待黄河天险能把入侵者挡在黄河对岸……
张绍华等人在城里转了半天,才找到间还在勉强营业的面店,店面不大却见人头攒动,在惨淡的市道里也算是奇迹。
“老大,这里的拉面相当地道,就这里吧?”何复生放慢车速回头问道。
萧庆云大力吸了口气:“好香!”
张绍华笑了笑:“好,就这里!”
于是大家一起跳下车,在附近民众好奇的目光中大步走进面店。
何复生这个情报组组长最近为了收集情报,早把这方圆几百公里的土地踩了个遍,他一坐下就说:“三位老大,这里最好吃的是拉面,肘子肉也不错,我强烈推荐!”
张绍华还没来得及说话,刚赶过来招呼的店小二就拉开嗓子大声道:“这位客官有见识!咱这里的拉面可是泉城一绝!字号老,招牌好,再来上点香菜,着上点醋。又清咽,又润喉,吃了保管嗓子清清润润,比你吃什么药都管用!”
张绍华微笑着点了点头:“那就尝尝,还有什么拿手菜,都给端上来吧,我们都饿狠了。”
大客!店小二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两条线,满嘴答应:“行!行!保管客官满意!”说着他高声唱诺着手脚麻利忙乎开了,动员起全部厨房师傅一起张罗,大概半个小时后,四碗新鲜热辣的拉面、肘子肉、炭烤五花肉、以及济南春节特色炸耦合、带鱼、炸果子、酥锅、还有大块的把子肉满满的摆了一桌,顿时香气四溢,光看看都口水直流。
奔波了大半天,萧庆云何复生两人早就饿了,不等招呼就埋头开吃,吃得一额热汗,痛快淋漓之至。
张绍华每样品尝了些许,觉得那炭烤五花肉很有水准,五花肉肥而不腻,猪皮香脆可口,绝对是烤肉中的上品,抬眼看到周英杰似乎食不知味地扒拉着碗里的面条,不知道在想什么,就问:“英杰,不合口味?”
周英杰瞄了瞄何复生,一语双关地说:“复生,看不出你倒是挺熟门道的,我看是你馋着要来打牙祭很久了,早有预谋要把我们拐到这里来的吧?”
何复生吃得满嘴油光,含含糊糊地说:“周旅,您只管慢慢享用,其他事有小的为您效劳。”
周英杰早就觉得有点奇怪了,什么事用得到这个情报组精英来做驾驶员?看来今天的事真的还没完呢!他在桌子下踢了何复生一脚,笑骂:“小滑头,还有什么宝要献?张帅,你也忒不厚道,唱戏也不算上我老周一份!”
何复生笑嘻嘻地张目四顾,也不说话,忽然眼前一亮,大声丢下句:“我去让人泡壶好茶来。”就站起来走开了。
张绍华把那盘肘子肉推到周英杰跟前,低声道:“别盯着看,来,这肉味道不错。
萧庆云倒是面不改容,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副置身局外的超然。
周英杰立马醒觉,暗骂自己沉不住气,虽然预感到张绍华成竹在胸,但仍然沉浸在忧虑中,他自问做不到萧庆云的笃定,觉得自己还需修炼提高。
不多时,何复生提着壶茶拿着几个茶杯摇摇晃晃地回来了,一坐下就忙着给三位上司沏茶,周英杰留意到他在俯身给张绍华倒茶时,似乎在张绍华耳边说了句什么,张绍华眼中闪过幽深的光芒,杯中的茶轻轻荡漾出层层涟漪……
四个人各怀心事地继续吃喝,张绍华原来的轻松被不动声色的沉默代替,“戴笠”这个名字在他脑海里翻滚,他早料到重庆政府派来的人肯定会有所动作,但没想到他们当中的某人竟然是戴笠的亲信!
对中国近代史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戴笠是何许人也,这位原蓝衣社的活跃人物,曾经积极参与蓝衣社的各种工作,表现出色,是蓝衣社著名的“十三太保”中之翘楚,从而得到蒋介石的赏识,1934年4月,蒋介石将南昌行营调查科与蓝衣社特务处合并,成立军事委员会特务处,由戴笠出任处长。
1937年4月,蒋介石重组特务机关,组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中央党部秘书长陈立夫兼任局长,即后来的军统局。
“军统局”内设两处,第1处负责党务调查,由徐恩曾任处长;第2处为特务处,戴笠担任处长。
1938年,第2处另立门户,升格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内设军事情报处、党政情报处、电讯情报处、警务处、惩戒处、训练和策反处、特种及心理作战处、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
想起蓝衣社的结社起源,想起戴笠其人,张绍华不得不再三琢磨,戴笠这个大名鼎鼎的特务头子派人辗转约见自己,到底是居心何在?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是福是祸?
军统局在后世可谓臭名远播,但其前身蓝衣社开始时却是个非常正气凛然的组织。蓝衣社的缘起,是一群忧国忧民的黄埔青年才俊。
他们在日本留学期间发现日本侵华战争迫在眉睫,而内患积重内乱不已的政府国民或浑然不觉或熟视无睹。蓝衣社创始人于是开始四下游说,终于联合国民党军内的一群有志青年,结成社团,肩负起救党救国,抵御外侮的历史使命。这时的蓝衣社与戊戌六君子,黄花岗烈士和秋瑾、孙中山无异,都是壮怀激烈的革命志士。
蓝衣社成立之初,对内励精图志纪律严明,这在腐败成风的民国政坛不啻是吹入一缕清新的气息;对外则是复兴狂飙廉政风暴,锋芒所指贪官污吏日寇汉奸。就抗日而言,东北义勇军的首领马占山是蓝衣社护送去外蒙古,以从而保留了东北抗日力量的火种。蓝衣社还在长城与日寇血战,损失惨重。江南的忠义救国军也是蓝衣社领导的。日本特务组织对蓝衣社恨之入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蓝衣社和所有青年组织一样,在发展壮大成国民党三大派系之首后,在权力中心泡久了,就开始变味,最后成为蒋介石政府的锦衣卫,那也是创始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吧。
饭馆里的嘈杂声逐渐淡去,中国这几十年的重大变迁在张绍华眼前不停浮浮沉沉,变成白茫茫的云山雾海,遮住了他的视线……
这次大炒作,还真的如愿以偿地把剑刺进了国民党政府中心去,这是个契机,但招惹来了戴笠的人,搞不好也是个危机!
张绍华沉吟着,既然都来到跟前了,今晚就去会他一会!
第137章 约见
傍晚,张绍华单独驱车来到城郊,车子停下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份,天边的云霞一层一层从橘黄色逐渐演变到浅紫色,衬着远处乡村的疏篱曲径,炊烟凝碧,越发显得宁静悠远,如诗似画。
他跳下车,舒展了几下筋骨,深深呼吸清冽的冷空气,觉得精神为之一振,连头脑都似乎特别空灵。
等了不到五分钟,远处传来汽车马达之声,他清晰地听到汽车熄火停下后不久,身后有一阵细碎的脚步声走近,回身一看,却见迎面袅袅娜娜走来一位高挑丰润的青春女郎,她一头长发烫成时下最流行的大波浪,披肩散下,随着她的脚步迎风飘扬,那鲜红的大衣束得纤腰只有盈盈一握,雪白的脸上一双美瞳顾盼飞扬,美得令人窒息。
这个美女……就是戴笠派来的人?……不是吧?
张绍华再冷静也忍不住觉得脑门有点发热,莫非是美人计?戴笠果然是特务头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真是非同凡响!他很自然地靠在车门侧,交叉着双臂,静观其变。
红衣美女的高跟鞋轻盈地绕过泥泞石块,来到张绍华跟前,主动伸出右手,嫣然一笑:“张帅,凌云久仰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方知那些记者文笔太差,尽管措辞华丽,众笔烁金,却没法描绘出将军真人的半分神采!”
张绍华提起眉毛,礼貌而客气地和她握了握手,心平气和地说:“手下告诉我有位来自远方的要人约见在下,没想到是位小姐。”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位美女虽然打扮艳丽,但艳而不俗,举止谈吐落落大方,这通身的气派说明了此女绝对不是普通人。
“凌云自南京来,张帅是不是嫌不够远?”凌云用手拂了拂被风吹到脸上的发丝,容长秀丽的脸上绽开丝丝笑意:“这边到处兵荒马乱的,一路上幸亏有春风相送,否则还不知道要何时才能来到济南呢!”
春风?!
张绍华愣了愣,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戴笠的别名正是:戴春风,N年前在军队中进修时无意中看到,他当时心里还想,一个以残酷冷漠无情著称的大男人,竟然有这么一个娘娘腔的别名,没想到阴差阳错,自己竟然会跑回这个年代,和此人搭上关系!
不知道为何,戴笠死后,章士钊先生所题的挽联悠然在记忆深处浮现:“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这个侠义的戴笠,却又从何而来?霎那间他觉得自己对这个神秘的间谍王充满了好奇心,见凌云还在看着自己,他平了平心境,轻松地说:“凌云小姐不惜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会只是为了见在下一面吧?”
暮色中,只见凌云眉宇间露出欲语还休的神色,一双灵动的眸子在张绍华脸上留连不去,仿佛在掂量审度什么,良久才开口:“今天张帅和大老板翻了脸,以后可有什么打算?”
张绍华有意顾左右而言他:“我的事,你是怎样知道的?”
凌云“扑”地一笑,象冰淇淋般甜冷:“关于你的事,我还知道很多很多,你要不要听听?”
“那你认为我该有什么打算?”张绍华不去理会她的调侃,单刀直入地反问。
“我知道张帅不打无准备之仗,没有铺好基殿,又怎肯出手?”
张绍华很坦然地笑:“说实话,我还真是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难当大任而已,人贵有自知之明,哈哈!”
渐暗的天色里,身边的一切开始堕入黑暗,已经不大看得清楚彼此的样子,只有两双眼睛在闪烁亮光,凌云皓腕一翻,把一团什么东西递过来:“很晚了,我也要回去了……这是见面礼,张帅好好考虑,凌云改日登门拜访。”
张绍华伸手接过,捏在手里并没打算摊开看,保持着笑容目送美女的背影消失,聆听汽车发动的声音在夜空中回响,忽然觉得人生充满奇妙,靠双手闯天下的人,每天都要遭遇无数的奇人怪事,神仙老虎狗,美女狐狸精,大炮机关枪,什么都有,关键是你能不能把握住自己。
张绍华右手敲击着方向盘,凝神沉思,和韩复渠的翻脸,算是将自己一干人推上了风口浪尖,暂时有曹福林照应,又逢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时可保无事,但曹福林却也受到管束,军令难违,一个不好就成保帅的那颗棋子。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