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爸说:“你外婆年纪这么大了,当心累着她。”
陆琪坐在床边,拿个勺子挖火龙果吃:“外婆身体好着呢,比你好,拎个东西,力气比我还大。我跟她说了,挣到第一个一百万,先帮她赎回房子,还有,她过来帮忙也不是白帮的,不管每个月挣多少钱,我都分10%给她,算是商标使用费。”
陆琪的这个商业计划虽然小了点,但相当靠谱,烧腊店自营业以来,生意一直都很不错。外婆出品的配方,口味自是有保证,做街里邻坊的生意,价钱也还算公允。再说王家女人的个性都爽朗大方,是谁都能聊上两句,只要顾客是第二回来的,他们就没有认不出的。
对于洗鸭子、卤鸭子、斩鸭子这类的活,陆琪没多少兴趣,陆妈也怕她一个不小心,把自个手指给剁了,所以她常干的就是收银、端端菜盘,拖拖地。干了没几天,她就嫌弃了,心里只想着让这个小快餐店更上一层楼。
她就是个折腾命,按陆妈和外婆的话说,静不下心来好好做生意,成天想些乱七八糟的。比方说,有人打包点东西回去吃,她就说自带餐盒,可以少算两角钱哦;跟那些学校里的小孩子说什么中午来吃饭,一点都不浪费的,就可以得到一枚环保勋章,凑足十枚可以跟姐姐换奖励哦;还有,对常来吃饭的顾客说要不要办卡啊,存五百元可以享受所有餐品八五折。
总之,歪招一大堆。
后来没得想了,她又打起了对面围墙栏杆的主意。医院和餐厅尽管只有一墙之隔,但没有通路,不少人都跟陆琪一样,是在栏杆里钻过来钻过去的。她就和妈妈说,要在那里开个门。
陆妈说:“你说开就开啊,那是人家医院的。”
“我找医院去。”
“这可不能去,万一他们把这栏杆给拆了,刷上一堵墙呢。”
可陆琪每天站在餐厅门口,看见钻栏杆的人越来越多,越看越来气,最后还是去找了医院。陆妈也不知道她用的什么法子,过两天,人行道上就铺了些水泥、砖头,几天后那里就出现了个门洞。
、第四十七章
“王佬烧腊”营业满一月。
这日打烊后,陆琪和陆妈两个人在清点现金,核算一月收入,结果发现他们第一个月的现金流入就有近7万元,喜出望外。
她拿了个袋子,把钱一股脑的装了进去,直奔家中而去。陆爸已经出院,正在家里休养。
陆琪闯进卧房,把钱倒了出来:“老爸,你知道挣多少了?每天有2500块的进账,一个月就7万,毛利是3万。老爸,我们第一个月就挣了3万!”
她的信心再度空前膨胀,她自封为烧腊公主,陆妈为烧腊皇后,外婆为烧腊皇太后。她还兴致勃勃的将各项流程以纸面化的方式确定下来,要求从食材进入厨房到端上顾客餐桌,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她还找了在广播集团工作的同学,把“王佬烧腊”搬到了电视,美食栏目?才不是,新闻栏目,她以环保做噱头,说她这家店是餐饮环保的先行者。
这个时候,陆妈对她的不务正业不再指手画脚了。陆爸看了系统里的分析数据后告诉她,那扇门开了后,客流量增加20%以上,如果这样的人流量得到持续稳定,每月起码再多挣一万块钱;至于对付小学生的那招,获得了许多家长的认可,他们是会员卡的主力购买人群。
烧腊店开在了陆妈住了十来年的小区里,不少的街坊认识都他们一家子。在中国人的社区里,没有什么秘密能永远守住,没过多长时间,大家都知道王老太家的二女婿犯了事,赔得倾家荡产,才来卖烧鹅烤鸭的。但却很少有人有轻视之意,退休的老教授经过,非要把上次没给的零头补给他们,还对来店里帮忙的陆爸用白话说了句“人生绝不轻言放弃”。
此时陆琪正开着她表哥的车在市里到处逛,琢磨着在哪儿开第二家分店。虽说一家店第一个月就挣了3万元,搞不好以后每个月还能挣5万元,可一年也就60万。60万,她一年付给肖亦群的利息就得65万。
陆妈的心里却踏实多了,她想着自己今年才五十一岁,身体好,像外婆一样干到七十岁也没问题。还有二十年啊,只要这家店在,只要她老公在,她就一定还得起这些债。
所以眼下除了好好做生意之外,别无他想,只是尚有一桩事情让她睡不安稳。前天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外婆风风火火的赶到了店里,扯过她衣角,问琪琪晚上有空没?
陆妈问,什么事?
“老于的孙子,两个月前从德国回来了,打算回国创业,现在就在S市,要不,我们要琪琪去看看?”
陆妈正在收拾中午没卖完的熟食,外婆见她不答话,就说:“你可别光想着要琪琪给你和陆永康挣钱,她多大了?不趁着现在皮相好,还有点竞争力,赶紧给嫁了,再拖上两年,那不得把她给拖废了。”
陆琪离婚的事情没有瞒着娘家亲戚。岳父出事,女婿赶紧撇清关系,也只算这世间常有的人情冷暖。陆家既然都没太大反应,亲戚们就不会总提起这事。
这年也不用和徐家一起过了,正月初二时徐清平来给他们拜年,还带着一个女孩子,陆妈开门看见就觉得,啊,大过年的都有人往她心口添堵,可陆琪穿着睡衣就从床上爬下来,一副喜出望外的表情:“曲静,你怎么过来了?”然后就洗漱干净、穿衣打扮,拖着他们喝早茶去了。
陆妈想多问两句,陆琪只让她别多话,等人出门了,她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生闷气。外婆已经站在阳台,叉着腿唠叨上了:我是不是真老了,你说拍拖分了的,做朋友也就算了,怎么离了婚,也能做朋友?还有啊,那个女人是谁啊,现在还流行和情敌当朋友啊?
陆妈心里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可如果她正常,陆琪正常,徐清平也正常的话,那么这样离谱的事情,只能表明他们压根没往一辈子里做打算,谈恋爱,结婚,离婚,都还和小孩子办家家酒一样,那是闹着玩的。
所以她一想起这桩虎头蛇尾的婚事,就叹气,去了旁边报刊亭买了一本陆琪以前常看的服装杂志。她打算给女儿置办两身好点的衣裙,遇到不错的介绍,也让她去相个亲。
五月初的光景,太阳透过门前的大榕树,把光撒在了餐厅门口,看上去亮堂却不晒人。下午三点,店里没那么忙了,陆妈拉了把椅子坐在骑楼走廊下。不一会儿,就会有街坊凑过来一起聊天。
今天来的这位是开婴儿用品店的,陆妈平时做的就是这些人的生意,自是拿着椅子出来热情招待,有得聊那就聊啦。
可这位大婶不聊别的,专问她家琪琪去了哪儿。
陆妈说办事情去了。大婶又说:“我在这里开店开了七八年了,头一次看到你家琪琪这样靓的女孩子。”
陆妈笑笑。
“听说离婚了啊。”
陆妈正翻着膝盖上的杂志,手一停顿:“是啊。”
“因为琪琪她爸的事?”
陆妈没做声,大婶一副很理解的表情,还点了点头:“过去了就过去了,你得为你家琪琪想想以后。”见陆妈认可她说的话,语气一转,“那个小钟老板,你觉得怎么样啊?”
“谁啊。”
“你们早上送货过来,都会帮你把货从车上搬下来的那个年轻人啊。”
“啊,就是那个超市里卖猪肉的。”
“别小看他,家境很好的!他老爸是钟老板,我们都叫他猪肉大王的,听说S市里这些个超市,几乎家家都有他家猪肉在卖的。”
“哦,真看不出来,没想到他还亲自卖猪肉。”
大婶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张纸递了过来:“跟你说你还不相信,他们家有好几栋的商厦出租的,每个月光出租的税费都要缴好几万,你看,这是他们要我拿过来的税票,……。”
陆妈纳闷了,那钟老板到底有钱没钱,卖不卖猪肉,和她没关系啊,这大婶给她看这个干什么。
“他也没结婚啊。”
陆妈才听出意思来,原来她是来做媒的:“他是想找我家琪琪啊。”
“不然呢,人家猪肉王子,猪肉都没抬过一筐,天天帮你抬鸭子,干什么!”
“看着不小了啊,三十好几了吧。”
“三十五岁。”
“一直都没结婚?还猪肉王子,有没有问题啊。”
“不就是想找个像琪琪这么漂亮的。”
“找那些小明星、主持人就好了。”
“找过的,被人骗了不少钱。”
“可琪琪,离过婚的,他知不知道?”
“他不介意。”
“那他家里呢?”
大婶摇头:“都不介意,这张税票还是钟老板给我的,人家讲了,他们是有诚意的。”
“那他知不知道我家的情况啊。”
大婶接着说:“怎么可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媒,大姐,我跟你说句掏心窝的话,找到这样的人家,算是有运气的,如果不是我家的涵涵小太多,……,哎,不说这个,我就说啊,你家这样的情况,有谁敢娶,琪琪就得趁着还年轻漂亮,赶紧再嫁出去得好。”
陆妈思绪集中,努力回想起那个天天帮自己搬鸭鹅的男人的长相。个子还算可以,大概一米七二,稍微有点胖,脸很白,眼睛很小,见他就笑眯眯的叫王阿姨,然后就只看见面颊上的两团肉。
大婶还在旁边说:“你想想,你家欠这么多钱,还得清吗?既然钟家这么中意琪琪,就让他们出一笔大彩礼钱。还有,他们一家子都没读过什么书,你也看得出,那个小钟是个老实本分人,琪琪呢,又精明又泼辣,过去了以后,还可以接管生意,随随便便一栋楼……”
陆妈叹口气,无意识的翻开了放在大腿上的杂志,看到了内页高级男装的平面广告,是个外国模特,眉眼深邃,穿一身贵得要死的手工西服,赤着脚坐在湖边的木板上。她就指着广告上的这个人,打断了大婶的聒噪:“琪琪中意谁呢,我不知道,但她喜欢什么样的,我多少猜得到。你看,就像这个,斯斯文文,秀秀气气,做什么动作表情,都好看得和贴在墙上的画一样,转个身过来,那眼睛一看人啊,就觉得被吸进去了。”
大婶瞄了两眼,撇了撇嘴,觉得这条件太他妈高了,还真当她家陆琪是黄花大闺女,上赶着抢的啊。但这话不能说出来,她就装作无聊,四处看了看,然后就摇陆妈的胳膊,带点揶揄的口气:“哎,你说的不就是这个人嘛。”
陆妈抬头,看见餐厅斜对面停了一辆车,车窗摇下,一个年轻的男子打着电话,视线若有如无的朝这边扫来。大婶也是花痴一枚,还站起身来看了一眼车牌,说:“一看就是有钱人,开不开好车都认得出。”
见陆妈也在盯着望,又问她:“你认识?来找你家琪琪的?”
陆妈认识他。虽然在陆琪婚宴上见过一次,但那次没什么印象,给陆妈留下深刻记忆的是杂志上的照片。好像是前年的11月份,陆琪拿了几本杂志回来,兴致勃勃的翻给她看,指着封面上的人物,说这是她的老板,帅不帅?
陆妈对这些商业杂志不感兴趣,就搁在了报刊栏里,然后到了去年三月份还是四月份,陆琪跑回来问她要那几本杂志。陆妈说,谁知道你要啊,和其他的旧报纸旧杂志一块卖了。她以为是件小事,谁知陆琪却很生气,还哭着甩了房门,说什么以后她的东西让妈妈再也不要碰了。那些人物专访,陆妈也就看了一眼,唯独那个人的长相记住了,就是眼前车里的这个。
陆妈回到餐厅,看见老公伏在桌子上奋笔疾书,还不时的拿着计算器敲来敲去。他复原得差不多了,但在公司那边请了长假。
陆琪还没找到靠谱的选址,陆爸已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