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若风一行三人,都戴着狗皮帽,面部围着只露出双眼的狐皮围脖,穿着熊皮夹袄,脚蹬鹿皮长靴,宽宽的黄牛皮武装带,每人都插着两把蓝闪闪的盒子炮。
三人此等装扮,长年跑关东的人一看就知道,胡子!
出了关,便脱离了日本人和中统的视线,李若风不再急着赶路,因为就算是过了奉天,离盘龙岭起码还有三天的路程。
此时的奉天,是已明码通电归附国民政府的东北军的大本营,少帅张学良的老窝也筑在城里。
离城三里地左右,李若风勒住了疾驰的坐骑,半眯着眼深深地注视着这座东北最繁华经济和工业都发达要塞重镇。
“少爷,进城还是绕城而行?”彪子解开围脖,摘下鞍旁的酒囊,仰头猛喝了一口,边以袖拭着嘴角的酒渍,边虎声虎气地问道。
“我听说严铁和许达四年前就混进了当时的安国军,他俩的情况你们知不知道?”李若风扭头问身边的四虎。
“呵呵,这两小子还算有出息,二人现在都是一营之长了。”四虎笑道:“他们在东北军第七旅,部队都在北大营里驻扎。”
“哦?”李若风有点意外的问道:“能确定是王以哲的那个第七旅?”
“错不了,少爷。”彪子接口答道:“今年年关的时候我跟四虎还去他们的营部呆了两天,严铁在619团1营任少校营长,许达则是621团2营少校营长。有些训练用的枪弹,还是走这俩小子的路子弄到手的。”
“第七旅,北大营,呵呵!无心插柳啊!很好,非常好!”李若风兴致大发,“走,去北大营看看。”
北大营在奉天城北三里左右,李若风三人三骑绕城而过。
作为东北军最精锐的部队第七旅驻扎地,这座庞大的军营却看不出任何森严戒备气息。营房门口的岗亭处,两个哨兵在抽烟聊天,不时有军官士兵进出,也没见执勤的哨兵拦阻询问。
李若风没有过去,而是让彪子下马前联络通报。
非常巧的是,这两个当班长哨兵正好是619团1营的士兵,一听是营长的兄弟来了,赶紧摇电话向营部通报。
没多久,一名身装蓝色东北军制式军装领少校军衔,高大魁武的年轻军官,左手拎着武装带,一路骂骂咧咧地从营房内朝军营大门走了过来。
“严铁你个狗日的,老子特意过来看你,你小子还不快点滚过来。”彪子隔着老远就冲着那名少校军官嚷道。
“哈哈!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彪子哥。”严铁这时闻声认出了彪子,赶紧加快步迎了过来。
二人相互用拳头擂了擂对方的胸口,然后大笑着拥抱在一起。
彪子趁机在严铁耳边低声说了句。
“真的?!”严铁闻言一惊,然后顺着彪子所指定方向凝目相望。
相隔一百米左右,李若风和四虎这会儿也掀开了围脖,并骑而立,四虎正朝着严铁所在方位指指点点。
严铁迅速地整理了一下军装,将武装带系好,然后撒开大步向李若风跑了过来。
见严铁跑了过来,李若风也没摆大少爷的架子,抬脚下马,缓步迎了过去。
相隔三米左右,严铁双腿并立,抬头挺胸举手敬礼,大声道:“严铁见过少爷,少爷好!”
李若风颔首为意,微笑着走了过去,帮严铁理了理领口,并将风纪扣扣,再替他正了正军帽,然后拍着严铁壮实的胳膊,笑道:“不错,不错,有点军人的模样。”
“全靠少爷栽培!”严铁大声答道。
“别别别,这话可不能在这乱说,要是被你的长官听到了,你就麻烦了。”李若风一本正经地说道。
“在少爷面前,严铁眼里只有少爷,没有什么长官!”严铁嗓门不降反而提高了。
“行了行了,都是从小一起摸爬滚打出来的兄弟,你小子就别跟我见外了。”李若风笑道:“许达在不在,如果在的话,去把他也叫出来,今儿个咱们兄弟几个好好喝几杯。”
“少爷,我们就去把小达子叫出来见您。”严铁扭头就跑,但没跑出三步,像是又想起什么,于是停步转身向李若风敬了个礼,这才重新起步用战场冲锋似的速度朝营房内跑去。
李若风看着眼前这座戒备稀松的军营,心中一动,于是让四虎牵着马跟在他身后,慢慢向军营大门走了过去。
岗亭的哨兵老远就看到和听到了他们营长大人刚才的表现,见到李若风一行三人走了过来,根本就不敢阻拦。
不过李若风也没为难这两个小兵,而是相距哨位三米左右驻足不前,然后主动热心地跟这两个哨兵拉起了家常。
把这两名穷苦人家出身的小兵感动得就差眼泪直流。
大概聊了十多分钟后,严铁领着一位身材略显削瘦,浑身精干气质的青年少校军官从军营内跑了出来。
于是,严铁之前见少爷的那一幕基本又重演一次。
和这些儿时一起苦练出头成才的伙伴们聚在一块,李若风感动心头踏实多了。
“严铁,许达,我想去你们的营区看看,方便不?”李若风试探性地提出要求。
“当然行啊!少爷,你是去我们营还是严铁的一营?”许达毫不犹豫地满口答道。
看来,这北大营的官兵真的驻的是太平防啊!如此松懈的防备,难怪当年日军敢只用一个大队八百来号人就对整个北大营发动攻击。
这第七旅只怕至王以哲,下到普通士兵,脑子里压根就没有一座军营应有的严格意识。
在严铁和许达的陪同下,李若风仔细地观察着这支东北军最精锐的部队士兵和基层军官的训练方式和战术素质。
虽说只是视察了619团和621团的两个营,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东北军第七旅的官兵整体素质与史料中记载的还是比较吻合。如果训练得当,完全可以成为一支真正的劲旅。
可惜,一支这么潜力的部队,偏生碰了王以哲这号将领,简直是一只羊当一群狮子的统率,结果是狮子全变成羊了。
想想明年的那个计划,李若风觉得有必要好好跟严铁和许达聊聊。
严铁和许达两人争了半天,最后由李若风拍板,去奉天城里的馆子太费事,就到619团1营的营部聚餐。
第七旅官兵的待遇,是整个东北军最好的。这也养成了第七旅的军官们相互攀比讲究的不良风气。
严铁一发话,一营的事务长哪敢怠慢,很快就弄了桌丰盛的全野味大餐摆了营部的餐桌。
在李若风的交待下,严铁没让局外人参合,而且还安排了勤务兵在营部门外站岗,严禁不相干的人打扰。
李若风没跟严铁他们扯太多的题外话,三杯过后,马便切入主题:
“严铁,许达,你俩能在四年的时间里,成为东北军第七旅的校官,我非常满意,没丢咱盘龙岭李家堡的脸。相信你们也知道,我这些年一直都在日本,而且在日本的陆士呆了三年,可以说,对日本整个国家我有着旁人无法可及的深入了解。最迟在明年九月中旬,日本人就会发动针对整个东北三省的侵略战争,一旦战争爆发,你们所处的北大营将成为日本人首选目标。”
严铁和许达互望一眼,没有插话,既然少爷这么讲,肯定自有他的道理。更何况,在他们的心目中,从小就养成了对少爷作出的任何指示,无条件遵从的意识。
“这种局势,国民政府也或多或少有所察觉,但是,这帮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家伙是靠不住的,更别指望张少帅。他明明知道张大帅是日本人暗算的,却连杀父之仇都不敢报,难道还指望他会替东三省三千万父老乡亲的生命财产考虑?严铁,许达,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
“请少爷吩咐!”严铁和许达同时起立应道。
“先坐下。”李若风目光炯炯地望着他们说道:“从现在开始,抓紧一切时间想尽一切办法把你们的部队训练好,别的部队怎么样咱们管不着,但最起码,你们必须把自己手里的兵练强练好,你们得对自己手下的兵负责!所有的训练,都要以小日本的关东军作为假想敌有针对性地重新制订作训大纲。这方面,我到时会帮你们想办法,你们的任务,就是带好自己的部队,抓紧手里的兵权!”
“嗯!”严铁许达重重点头为意。
“有什么疑问没有?”
许达沉吟了片刻,问道:“少爷,关东军不足三万兵力,而东北军有三十万人马,这还不算关内那几百万军队,日本人难道就没算过这比帐?”
“因为他们算准了国民政府不敢反抗!只要一开战,全体东北军都将接到不准抵抗,撤退到关内的命令。”李若风一脸无奈地答道。
“少爷,到时候我们怎么做?”严铁咬着牙问道。
“到时候我会安排人跟你们联系,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兵练好!”
“是!少爷,我们绝不会给您丢脸!”严铁和许达再度同时站起表态。
奉天攻略 第七章 偶然之得
北大营之行,使得李若风原本沉重的心事轻松了一丝。
当年跟他一起通过“李氏训练营”的那批班底,除了少部分留守李家堡,其余众人这些年都先后按照他的布署分散在国内外各司其责。
彪子,四虎,严铁,许达,也是这个布局中的一份子。
整个布局的核心,并没有安排在国内,因为李若风很清楚国内的经济、工业、军事和政治情况,根本就不符合他整个计划的方针。
李若风绝对不认为,一个没有得到统一的中国,可以实现清末那些所谓的实业家高喊的实业救国,工业救国。
他也从没天真的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工业体系,能够在三到五年之内就可以完成。
因此,从一开始,就把目光盯在国外。
以老李家传承近二百年岁月的保守封建思想,三民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罢,说这些那等于对牛弹琴,他们很守旧,也很实在,一切的努力,都只为保住老李家的根基。因此,李若风根本不敢跟父辈们谈什么实业兴邦抗战救国民族大义,只能以覆巢之下无完卵老李家百年根基绝不能在他们这一代毁于战火从而对不起列祖列宗的道理,来说服家族早作安排。
如果没有他留日进修的这七年,李若风根本不敢想像该用什么手段才能说服家里那些老顽固。即算如此,家族爷爷辈的几个长老怎么说也不答应让家族搬迁。他们理由很简单,当年的日俄战争乱,老李家的根基也没见让这些洋鬼子动摇。
不过,好在自民国十七年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被李若风准确预测发生后,老李家的老顽固们的反对声音终于消失。毕竟跟威震东北的张大帅比起来,他们李家堡算个屁,日本人连张大帅都敢算计,如果真要动李家堡,结局可想而知。
有了他在日本七年留学深造的经历,将来不论他有何惊世瞩目的举动,都能顺理成章的解释得通,而不会让人感到反常为“妖”。
像类似严铁和许达这样的棋子,李若风在国内当然不只一颗。在比真实战场更重要的情报战线,李若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李若风的前世,作为一个伪军迷,除了长年累月军事论坛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