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狼烟四起-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是这阵子心思都落在空军方面!”李若风谦逊地笑了笑,“震公,命令第一飞行团,让他们迅速投入战场!”

    “放心好了,忠国,我早已经交待空一师师长陈海华,第二飞行团将于今天下午六时之前抵达笕桥机场,第三飞行团也能在明日午十时左右赶到笕桥。”蒋百里走至李若风身边,指着地图庙行镇和江湾,笑道:“空一师这回应该可以赶十九路军围歼混成第24旅团的战斗。”

    李若风背着双手在地图前来回地走动,“日军当前在海战场共有三艘航空母舰,能登吕号,加贺号和凤翔号,按三舰配载的90式舰载战斗机和9式舰载攻击机的数量,不会少于二百架,从飞机性能方面比较,我们的霍克II战斗机并不比日本人的飞机差。这一次是对我们国防军空军成军后的第一次实战检验,震公,一定要再三跟飞行员说清楚,空战中飞机没有可以再卖再造,但培养一个飞行员可不容易,所以,飞机受损后要飞行员一定要跳伞,这一战,我们练兵的意义大过作战。每一个飞行员都是我们国防军的宝贵财富,决不能让他们开着飞机去跟敌机玩什么同归于尽,这是命令,死命令,务必传达到参战的每个飞行员!”

    蒋百里感慨地叹了一声,说道:“忠国,我经历过那么多的军队,但只有你是第一个把士兵的生命看得比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指挥官。在当今这个人命不值钱的乱世,你的治军理念肯定会对国内其也军阀的部队形成强烈的冲击,我真有点担心你这种挖人墙角不着痕迹的理念,会使你成为那些军阀势力的众矢之的啊!”

    “科学技术以人为本,军事发展同样得以人为本。”李若风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道:“在我的眼里,二十世纪什么最宝贵?是人才!我才懒得管其他人怎么想,谁要不服气,叫他冲我来!看我怎么收拾他!”

    “漠视士兵的生命,等于犯罪,忠国,当我第一次听到你得出这个观点的时候,你知不知道当时对我的冲击有多大?”叶挺走过来,笑容显得有点苦涩,“想起当年北伐时期那一场接一场的恶战,有哪一战不是用士兵的生命拼出来的,到了国防军后,我有时回想起当年的带兵经历,罪恶深重啊!”

    “希夷兄大可不必如此。”李若风正色说道:“珍惜士兵的生命,并不等于丢弃顽强的作战风格和钢铁般的战斗意志,不等于放弃为理想勇于献生的牺牲精神。在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环境下,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同样是我们政治思想工作的重头戏。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治军理念,实在是看惯国内很多军队不将士兵当人看的风气太重,吃空缺喝兵血的军中败类比比皆是!伤残的士兵没人管,复员的士兵也没理,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咱们中国一直流传着那句‘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深入国人的思维当中。而我要做的,就是扭转国人的这种想法,告诉他们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加入国防建设,是每个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你独具心裁地推出《兵役法》《国防军军人福利待遇标准》,推出那么多的荣军农场,伤残军人福利工厂。”蒋百里接过李若风的话说道:“你知不知道,如果我们把这种征兵待遇向全国推广的话,我敢肯定,国内各个部队的现役军人九成以都回从他们原来的部队里当逃兵,选择加入到我们的国防军队伍。”

    “正因为这样,我才会把征兵的标准定那么高,咱们的国防军可不是什么收容所,不是什么人想进就能进的。”李若风得意地笑道:“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正派,纪律严明,咱们的这个方针可不是光用嘴巴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系列政策来支撑,国防军保证的是中国的国防建设,所以我必须保证国防建设中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合格品!”

    “真不知道你小子的脑袋里装的都是些什么材料。”叶挺打趣地笑道:“时不时的总会有一些让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思想冒出来。这段时间我好歹也算是能慢慢适应了,不然的话,真不知哪怕会被你折腾得神经错乱。忠国,我有个想法,既然我们的空一师已经赶赴海参战,我打算到海看看,顺便跟蒋憬然和蔡贤初见见面。”

    “这个主意非常好,我看不如这样,咱们结伴同行,家里就让震公多操心了!”李若风一拍大腿,对叶挺的这个提议大声叫好。

    蒋百里知道他拿不出什么好理由不同意他们的提议,只得点头说道:“去前线看看也行,不过你们的安全保卫工作一定得做好,特别是忠国,希夷你一定得看住他,别让他心血来潮,跑到战场最前线去。”

    “放心,震公,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他的重要要远比一个优秀的战士对敌人的威胁要大。”李若风将胸脯拍得呯呯直响,“再说了,就算我想,希夷兄也绝不会答应啊!”

    “你去了,千叶百合过来了怎么办?”秦雪冷不丁地在一旁冒出一句话。

    “先好生看管,但别太为难她。”李若风犹豫了一下,答道:“我交给你一个任务,想办法说服她,让她把孩子还给我。”

    “总司令,这个任务你还是交给叶蓓比较妥当。”秦雪弱弱地说道:“我是你的机要秘,你到哪我当然得跟到哪。”

    “小秦说的也有理,忠国,我看对付千叶百合这类女人,还是让叶处长她们专管情报工作的专业人员比较合适。”蒋百里点头说道:“再说你出门在外,身边有个女人照料也方便点,我看就这么定了。”

    秦雪被蒋百里说的没来由的玉面一红,低着头没再吭声。

    李若风说走就走,将奉天大本营扔给蒋百里,跟叶挺一块,带着秦雪,叶挺的副官陈光复,以及地狱火警卫队,乘专列离开奉天,朝京沪线驶去。

    李若风的专列,可不是一般的专列,是由一列铁甲列车改制而成。

    全车由节可载重40吨外加10钢板的车厢组成:第一节系材料车,用平板货车不装甲,专线钢轨、枕木和一切修路器材,预备铁路被破坏时立即修复;第二节系炮台车,用货车装甲,共分三层,下层安装重炮,中层安设山炮,层安设迫击炮及高射机关炮,第三节系重机枪车,亦用货车装甲,在车厢两旁挖射击口数处;第四节动力车头;第五节系官长座车附餐车,用头等客车装甲;六七八节和前一二三节相同。第八节后,另挂铁闷子车一节,内有两个排的警卫部队驻守,作为掩护部队。

    整列车都无门窗设备,只能从头尾车厢进出。二至七节直接通行,车身涂成棕绿色油漆,车身两侧都喷涂了国防军的徽标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标记。

    整车满员编制二百四十六人,装备105重炮二门,75野炮四门,75山炮四门,2迫击炮六门重机枪二十四挺,20高射机关炮十二挺。专列为营级编制,设少校车长1人,机炮组尉组长一名,工兵组中尉组长一名、警卫队尉队长1人,均由国防军优秀官兵担任。不含地狱火警卫队

    在国防军中,李若风的专列被广大官兵尊称为“一号专列”。李若风大概是对这个时代的飞机没信心还是其它原因,反正他出远门从不跟张学良那样弄了架“空军一号”。他觉得还是火车比较靠谱,真要万一发生点状况还有机会跳车逃生。

    “一号专列”在整个北方七省那是无权威的向征,举凡出行没有哪个铁路段的列车不给它让道。就连进了中央军的辖区也照样如此。反正李若风习惯了打着张学良的旗号跟南京政府交涉,这回也不例外。

    老蒋现在跟张学良刚刚恢复“蜜月期”,自然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抗日战线 第129章 松沪抗战(十八)

    对李若风、叶挺这两位国防军的总司令和副总司令亲临海前线,老蒋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

    别看老蒋那天对张学良挑拔说李若风是日本人的高级间谍,但那只不过是老蒋分化离间张学良和李若风关系的一种说辞,若真要说李若风跟日本人之间有暧昧关系,老蒋第一个不相信。

    凭心而论,老蒋对李若风的心计和手段还是相当的佩服的。一个没有任政治背景的土匪世家的子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把中国北方的政治格局搅得天翻地覆,从中捞取了足够的个人政治和军事资本,这样的人物,绝对是个天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如果能把这样一个人物招揽到自己的手下,这对巩固自己国民政府最高领袖的政治地位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洛阳,现在是国民政府的行都。

    穿身一身黑色马褂长袍的老蒋,背着双手走在白马寺里的松柏小径,喜怒不形于色地一边听着戴笠的报告,一边不时扭头他顾观赏着白马寺中的名胜古迹。

    “这么说,他们真的在玉门发现了油田?”老蒋听完戴笠的报告后,停了下来,转身望着戴笠问道。

    戴笠穿着一身他惯有的黑色中山装,左胸方别着一枚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党徽,右手端着他自己的黑色礼帽,闻言立马身躯微躬地答道:“是的,校长。学生已经安排人打入到玉门关的炼油厂里面,可以肯定玉门的油田已经在出石油,只不过暂时无法探明这个油田的储油量。”

    “玉门有油田,国民政府就可以摘掉列强加诸于我们头的那顶贫油国的帽子,雨浓啊,这个事一定得好好的宣传!”老蒋瘦长白晰的脸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看来这个李忠国对国家还是有贡献的嘛!”

    “校长,学生觉得关于玉门油田的事不宜过于张扬。”戴笠明显地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忠国把玉门油田周边六十公里的地方划为军事禁区,明显是不想把玉门油田的秘密泄露出去。如果让日本人知道玉门有油田,必然会加速其侵略中国的步伐。而且,石油在列强的眼里,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

    “你的人能发现玉门油田,我想,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老蒋的思维方式明显跟别人不同,“既然捂不住这个盖子,不如我们自己帮李忠国好好宣扬宣扬,如果连个油田都保不住,那么他们的国防军也就是徒有其名!”

    “校长,李忠国在西北不仅仅只有石油,据学生多方查证,他跟美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合作,在甘肃总共建了三个大规模的工业区,比德国的鲁尔,美国的底特律这种世界级的工业区都要大。”戴笠的语气略带一种钦佩的味道,“日本人在辽宁经营了近三十年的工业基础,全被他迁到了西北,美国人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倒闭的数千家工业企业,有一大半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工人都被李忠国弄到了西北。他之所以敢跟日本人宣战,绝对不是一时冲动或者是满腔热血之举,我相信他早就心中有底,不然绝对不会帮东北军保住辽宁。”

    “这些情况都全部都落实清楚了?”老蒋两眼只冒绿光地问道。

    “千真万确!校长。”戴笠肯定地答道:“还有,前不久震惊世界医学界的盘尼西林,也是李忠国他们家族生产制造出来的。甘州现在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来来往往。目前在国内各大中型城市大批量涌现出来的收音机和无线电广播电台,也是李忠国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