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样,我们可以先跟十九路军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我们抗日民主政府肯定没什么坏处。”李若风转过身望着蒋百里和叶挺说道:“之前我们已经无偿地送了他们一批价值不菲的装备物资,希夷兄你有空可以修几封给十九路军中的那些高级将领寄过去,正所谓礼多人不怪,就算将来不会发生什么事,希夷兄权当跟当年的战袍泽叙叙旧情嘛。”
“没问题,忠国,我现在就可以动手写信。”叶挺相当干脆地答道。
“此事不在急,希夷兄闲时再动笔就行了。”李若风抬手阻止了叶挺雷励风行的举动,“方震兄的一个电话,使我想去海也去不成,既然你们都觉得可以让地狱火特种部队出击海,那只能就我们手中可以派得出手的人来负责此次军事行动。”
“对地狱火的作战方式和成员的特点,我和希夷兄都不太了解,这事估计还得忠国你自己拿主意。”蒋百里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不懂的绝对不会装懂。
“根据海租界洋人拥有特权这个现实,我觉得派格罗尼莫夫和雷兹曼各队一个中队的地狱火战士或许能有出人意料的收获。这次行动我们只定目标,没有预案,让他们自行寻找战机见机行事。”李若风语气看起来像是跟蒋百里、叶挺商量,实际却是拍板。
蒋百里和叶挺当然不会有何异议,最终也只有蒋百里提出对这次军事行动记录存档。
第二天,一列从奉天发出的装载着不知什么货物的全封闭货车专列离开奉天,一路出了山海关,连北平车站也没作停留,直接往海方向南下。
专列离开奉天的同时,海的蒋光鼎、蔡廷锴、戴戟联名发表了《敬告淞沪民众》,历数日本自“九一八”发动奉天事变侵占东北吉林以来的种种侵略罪行和准备进攻海的情况,表示十九路军全军三万将士“宁为玉碎而荣死,不为瓦全而偷生”,并提出了军民合作、共同抗日的7项措施。就这样,十九路军全军士气冲天,有了充分决心,准备随时迎击来犯的敌寇。
这列车皮外面都标有四通实业发展公司标记的货车专列,三天后夜里九时,抵达海车站。
这时的海,十九路军已经跟日军在淞沪铁路防线展开了激烈交战。
就在同一天,日军向海大举增兵,援军也抵达海,有巡洋舰4艘、驱逐舰4艘、航空母舰2艘及海军陆战队7000余人。
由于李若风早有安排,以张学良的名义通过四通实业发展公司向十九路军提供一大批军火物资,计有仿毛瑟9步枪的辽十三式步枪六千条,捷克式轻机枪一百挺,马克沁重机枪五十挺,各类弹药一百万发,60迫击炮36门,2迫击炮12门,炮弹五千发,冬装一万套。
这批装备,极大的增强了十九路军的战斗力,让当时部队在很多还是穿着草鞋拿着大刀老套筒的十九路军将士对张学良的义举感激涕淋,特别是总指挥蒋光鼎在26日接收这批装备看到随行的那长长一列清单时,当场就是热泪盈眶,连呼“张汉卿、李忠国高义,我蒋憬然及全体十九路军三万将士永铭此情!”
这也怪不得蒋光鼎会如此激动,他之前虽然收到了李若风用张学良名义发出的电报,知道东北军会援助他一批军火,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如此一笔重礼。
闸北这时已经被战火覆盖,二十作架飞机对闸北华界进行轮番轰炸,但是,天通庵车行却始终牢牢控制在十九路军的手中。
抗日战线 第115章 松沪抗战(四)
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29日凌晨1时向全国各界发出了份通电:
“暴日占我东三省,版图变色,国族垂亡!最近更在海杀人放火,浪人四出,世界残暴之举动,无所不至。而炮舰纷来,陆战队全数登岸,竟于2日夜11时30分公然在海闸北侵我防线,业已接火。憬然等分属军人,惟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格。此志此心,可质天日而昭世界。炎黄祖宗在天之灵,实式凭之!”
这份通电激发了海市民的抗战热情,给予了十九路军极大的后勤援助。
正是有了海市民和参与,使得十九路军军心士气更加凝聚高炽,知道尽管何应钦要求他们的撤退换防,但他们的坚决抵抗和反击,让他们明白了什么叫民心。那种老百姓不顾生命安危冒死到前线给官兵们送吃的、喝的、穿的军民鱼水情深的场面,还有无数热血青年、学生要求火线参军时喊出的感人肺腑的即兴演讲,仿佛让蒋光鼎、蔡廷锴又回到了当年北伐革命的时代。
得到了东北军精良装备支援的十九路军,与海各界人民一起,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打得骄狂不可一世、宣称4个小时即可占领整个海的日军指挥官盐泽幸一焦头烂额,连连溃败,羞愧难当而想自杀。
地狱火两个中队赶到战场时,海日军在十九路军英勇而坚决的抵抗下损失惨重,开战三天,伤亡已高达一千五百余人。而且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
受到十九路军重创日寇胜利战报的鼓舞,全国人民举国振奋。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东北的不抵抗政策遭到举国下的一致反对,宁粤合流后改组的国民政府不能不缓和国内各阶层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压力,于是提出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对日方针。
汪精卫提出主张:对日本的侵略,“军事要抵抗,外交要交涉……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同时并行”。
日军在海发动的侵略和十九路军自发的抗战,促使国民政府不得不进行有限的抵抗。
1月29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料《对淞沪事变宣言》:“中国当局处此情形,为执行中国主权应有之权利,不得不采取自己的手段,并对于日本武装军队之攻击,当继续严予抵抗。”
蒋介石已于1月2日返回南京主持军事,也于1月30日发出《为“一·二八事变”告全国将士电》:
“东北事变,肇始至今,中央为避免战祸,保全国脉起见,故不惜忍辱负重,保持和平,期以公理与正义,促倭寇之觉悟,不意我愈忍让,彼愈蛮横,沪案发生,对渠要求,且已茹痛接受,而倭寇悍然相逼,一再向我海防军攻击,轰炸民房,掷弹街衢,同胞惨遭蹂躏,国亡即在目前,凡有血气,宁能再发忍,我十九路将士既起而为忠勇之自卫,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燃眉之时,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决心,以与破坏和平,蔑弃信义之暴日相周旋。诸同中正愿与众将誓同生死,尽我天职,特本血诚,先行电告,务各淬砺奋发,敌忾同仇,勿作虚浮之豪气,保持牺牲之精神,枕戈待命,以救危亡!”
北方抗日民主政府第一时间响应了蒋介石的通电,张学良、李若风、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等全体政治局常委和军事委员联名发出声援通电:“北方抗日民主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令,誓死与倭贼抗战到底,只要中央一声命令,国防军全体将士严阵以待,随时可以南下驰援海,坚决打击倭贼的嚣张气焰!”
张学良、李若风的这封通电,其实是在向老蒋传递一个信息,只要你老蒋抗日,我们还是支持你来当这个全国领袖的。
果然他们这封通电一发,立马得到了南京政府众多党国元老的好感,张静江、林森、孙科等人纷纷要求老蒋下令让北方的国防军派部队增援海。
但老蒋没同意。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担人请神容易送神难。北方新政府的军事实力实在太强了,他不敢下这个赌注。万一他们的军队打退了日军而占着海不走了,他界时哭都没用。
国防军一旦趁势占据了海,随时可以兵锋直指南京,这种以政治为生命为赌注的豪赌他老蒋不敢赌。
老蒋的心里也真叫一个苦,江西的赤匪现在是越剿越壮大,北方又冒出个不听他命令的超级军事集团,他这个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手中掌握的兵力,连那个国防军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所控重兵连三分之一都不到。手下有如此不羁强臣,他这个领袖又怎能当得安稳睡得安心啊!
闸北的居民已经疏散一空,只留下了誓死一战的十九路军官兵和自愿留下来参战的武装平民。
街道布满了障碍、铁丝网,坚固的楼房都被改装成为了一个个火力支撑点,高层建筑的楼顶都设置了防空火力以及观察哨,每一条沿街的建筑物都被加固,窗台里堆满了沙袋,墙壁掏出了密布的机枪孔,通向海市中心的路口、城郊都布有十九路军的道道防线。
为了不使地狱火特种分队在战场跟驻守的十九路军官兵引起误会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李若风在老蒋的通电后,给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鼎发了封电报,声称有一支由原东北军将士组成的敢死队已经秘密抵达海,这支规模为二百人左右的敢死队将在日战区实施破袭作战,为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请十九路军配合一下,并随电附地狱火分队的通讯联络密码。
在给十九路军提供军火援助的时候,李若风就有意识地取得了跟十九路军的电台联系方式,对此蒋光鼎当然不会拒绝,北方新政府的抗日决心全国皆知,蒋光鼎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会泄露十九路军的通讯密码。
这是闸北华界与租界交汇处的一幢三层建筑,楼房的主要因为突起的战火早举家跑到苏北老家避难去了。此时,雷兹曼和格罗尼莫夫各自领着一个小队正聚集在楼内商谈作战计划。
在跟十九路军的最高指挥官通过电台取得联络后,这支由两个中队地狱火战士组成的特种部队在十九路军的配合下,避开了所有人的耳目,悄然地潜伏至闸北租界边缘地带。
身着黑色作战服,身背黑色战术背包,脸涂满了黑色油彩的地狱火战士无声无息地藏身在楼房的各个角落,像一道道来自地狱深处的幽灵鬼魅,若是冷不丁的被人撞见了,保证会大叫“鬼啊”!
这幢建筑的地下室中,蒙着布的手电筒发出暗暗的灯光,格罗尼莫夫和雷兹曼正就十九路军提供的租界地形图进行研究。
“骑士,东洋猴子现在已经退守租界等待增援,要想找到日本驻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现在躲在哪里,除了摸个活口回来,咱们没其它办法可行。”格罗尼莫夫对着地图众多建筑标记和街道,有点无奈地说道。
“现在的战况显然已经有所变化,我觉得我们得把这个情况向头儿报告。”雷兹曼显得相当的谨慎,“日军兵力收缩,防御肯定比之前战线拉开强得多,这对我们的行动极其不利,我们必须作出适当调整,另觅战机!”
“行,只能这么办。”格罗尼莫夫点头答道,随即命令负责通讯联络的察里耶夫马向李若风发报。
1月31日晚十时,奉天少帅府。
穿着一身国防军女式紧身中尉军装的秦雪,显得身材格外曲线玲珑和修长。她拿着一个文件夹,行色匆匆地走出报务室,高跟皮靴踏得“咔咔”直响,朝大青楼快步而行。
对守在门口的陈名哲等警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