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云玲眨了眨眼,她听出了味来了,敢情韩氏打得是这个主意。
她嘴巴一撅:“我才不听你的。我可告诉你,就是郡主又怎样?她也不如我,还不是要下嫁我们家?”
“你说什么?什么意思?”
韩氏一愣,盯着郑云玲。
郑云玲本她娘一盯,有些发慌:“我,是听大伯母对吴妈妈说,多派个人跟着郡主,伺候好了,转一转就回来,这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娘,你说,这不是那个意思,是什么?你说咱们家,能跟郡主结亲的,除了四哥,还有谁?”
郑云玲撇着嘴:“所以,娘,你就别瞎想了,清王府怎么会和我们家结两门亲?”
郑云玲越说越是这么回子事情。
韩氏也是愣住:原来竟是这么回事情?这回,又让大房拔了个头筹。。。。。。
她也没有了兴趣,拉着郑云玲的手:“你说说,这郡主怎么个脾气不好法?说说,说给娘听听。”
。。。。。。
假山后的郑卓信看看天,又掐了一把自己的腿:没有错,他确实听到了。
他娘瞒着他,又给他定下了亲事?
352摊牌
厅堂里,几桌女眷正轻声细语地边吃边交谈。
里边一桌,齐侧妃那一桌正有人端了那果酒,向齐侧妃敬酒。
齐侧妃端坐,来之不拒,只要是敬酒的,都微笑着抿上一口。
金氏正坐着,眼见得门口一个人一晃,吴妈妈站在那里向这边张望。
她借故起身,绕过门口一桌,又与柳家夫人说了两句话。
方走到门口,吴妈妈靠近,低声说了两句。
金氏就下了石阶,往外面走去。
到了屋子里,她掀开帘子进去,笑着说:“这会子你不在前头招待客人,跑我这里来闲逛?快些出去,仔细你那帮兄弟待会子寻你。我这里可是忙着。”
一边站在那里,上下打量着郑卓信。
见他脸色如常,并未吃酒的样子,放了一半的心。
方才他以为郑卓信是前头又吃多了酒,跑到她这里来躲了。
郑卓信一伸手,扯住她娘的袖子:“清王家那小郡主是怎么回事?”
金氏一楞,看着他:“你知道了?”
郑卓信见他娘答得干脆,这么说还真有这么回事。
他立了起来:“怎么没人同我说?祖父也知道么?”
他急声。
金氏坐了下来,示意吴妈妈给自己倒了一杯子水来,又给郑卓信也冲了一杯。
这才说:“此事是娘娘定下的。正准备同你祖父说呢。我觉得极好的,你父亲也说好。你瞧,齐侧妃看来也是满意,不然今日也不能来。清王府我们可是没有下帖子。怎么,是你父亲同你说了?”
金氏眯眯笑。
前几日,郑容专程叫了她去,与她提了这件事情,她自然高兴,哪里有不应的。
这清王府的小郡主,谁人不知,清王疼得不得了。阖府上下,就一个女儿,大家都宠着。生母齐侧妃很是受清王的宠爱。
郑卓信的亲事现在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自从上回娘家嫂子提到那个姑娘被拒绝后,金氏就焦急,可又无可奈何。
这回,正儿八经地提了这门亲事,可不就是正瞌睡给递上了一个大枕头么?
原还想着这清王府的小郡主必是清高的,可是,今日这齐侧妃这么一上门,她全部的顾虑都打消了。
这真是一门再好不过的亲事了。
她笑眯眯看着郑卓信,说:“可是喜欢?”
“不喜欢!”
郑卓信盯着金氏,站在那里:“我去找祖父!”
“唉,你!”
金氏一把扯住他的袖子,不依了:“说的什么话?你糊涂了?这可是你的亲事,不是纳妾,哪有你喜欢不喜欢的道理?你是长子,你的亲事一向是家里决定的,你知道的。先前不就是这样的?这是怎么了?”
金氏拉着儿子,定定地看着他,见他目光闪烁,心下一沉:“你这是?看中谁了?说。”
她心里浮上不好的预感。
郑卓信这番动作,肯定是有人了。
眼看郑卓信转过身子,低着头扒拉开自己的手:“我回来再同你说,我先去找祖父。”
说着,一溜烟地跑了。
金氏大急,却是他已去了,那里追得上?
她立在门口,看着院子的门,一时怔住。
郑卓信真的有人了。
他没有否认,他承认了。
“吴妈妈?”
她转头,看着身后的吴妈妈:“你都听见了,你说,到底是谁?信哥儿放着这么好的一门亲事不要,这是为什么?是成心要急死我。”
她语气急促,是真的急了。
吴妈妈见状忙安慰金氏说:“夫人莫急,少爷这不是去找老太爷了么?待那边回话再说。”
金氏抚着胸,惊魂未定。
这里郑卓信三步并作两步跑去了。
到了屋子里,老爷子正由李叔扶着走出来。
这是喝高兴了。
他迎了上去。
“李叔,我来,吩咐厨房去煮一碗醒酒汤来,要熬得浓一些的,快去。”
李叔本想说:老爷子喝得不多,这点子酒量还是有的。
见郑卓信已经能搀扶了老爷子往屋子里去,知道这是有话要同老爷子说,就跑着去了。
老国公回头见是郑卓信,把手一挥:“你不在前头,跑来我这里做什么?快去,我这里歇息一会,就好。人老了,不中用来,想当年,我大碗的白酒灌下去,气都不喘一下。你小子,你父亲,你叔叔,还有你,都没有承了我的酒量。嗨!”
郑卓信只管扶着他,也不搭腔,一路往屋子里去。
里头有小厮迎了出来,被郑卓信赶了出去,叫他远远地在那廊下候着。
他回身,见老国公睁了一双惺忪的眼睛看着他。
“阿翁,我有事同你说。”
他半跪在老国公面前,仰头,仔细看了看老国公的眼睛,吁了一口气,还好!
郑卓信拉着老国公的手,轻声说了起来……
老国公依旧歪在椅子上,一双眼睛却是不再醉眼朦胧,他一声不吭地听着,看着郑卓信。
“阿翁,你说。这会提亲,打得是个什么主意?”
郑卓信说完,没有起身。
老国公甩了一下头,这头还真有点晕。
“你说,是娘娘同你母亲提出来的?这么说,是梁志那头提出来要结这门亲的?”
“是,八九不离十!不然,怎会这般巧?刚在这节骨眼上。”
郑卓信说着,就起身,往门外探一探,见李叔正在廊下候着。
见他出来,忙提了一旁的食盒:“少爷,醒酒汤,厨下刚煮得有。”
郑卓信伸手端了过来。
里头老国公坐直了身子,单手接过:“我自个来。”
他端了,一仰脖子,咕嘟咕嘟地灌了下去。
灌得急,汤水顺着脖子往下淌着,流进了脖子里。
喝完,他把碗一放,睁了眼说;“我得与娘娘说一说。恐怕她也是蒙在鼓里。这事与你娘去说,不成。”
郑卓信“哎”了一声,就要往外走。
被老国公叫住:“且慢,不能就这样去说,今日那个齐侧妃也来了?咱们犯不着平白得罪人,得找个借口,不能让人瞧出来。你等等。”
郑卓信就弯了腰,扶着老国公重新坐下:“是得想个法子。”
眼看老爷子皱着眉头,轻敲桌面,显然是没有合适的。
“阿翁,我这里倒是有个法子,你看可行?”
郑卓信小心翼翼地看着老爷子,眼里闪闪发亮。
353应了
老爷子歪着头看着郑卓信,半日未语。
郑卓信说的这个法子,是可行,且是最合适不过的。
可是,这人选?
尽快订亲,这么短时间内,找谁?
关键是得要让王府相信!就这么屁大点的地方,人家一打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了。
“这个,您放心,我去同母亲说,她定有办法。”
郑卓信打了包票,一溜烟地往外走。
金氏看着又转回来的郑卓信,正等得不耐烦:“你祖父怎么说?不是,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她一直坐在屋子里,都不敢往前头去了,心急火燎地。郑卓信突然来这么一出,可叫她接下来怎么面对齐侧妃?
郑卓信心下巳落定,这会子倒是不急。
他笑嘻嘻地:“祖父说了,这门亲,不许再提,娘娘那里,他自会去分说。”
金氏盯着郑卓信,见他一脸认真,意识到这是说真的,不是玩笑。
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能让老爷子点头,可是这事铁定是又黄了。
她愣愣地,忽然就悲从心中来,红了眼睛,埋头抽泣起来。
吴妈妈忙上来劝。
又看着郑卓信,:“少爷,您看,夫人这盼星星盼月亮的,就盼着您娶了少夫人回来,这。。。。。少爷,您快劝劝。”
吴妈看着郑卓信,她不敢说什么,只是看着金氏难过,这才壮了胆子添了几句话。
金氏一向刚强,轻易不落泪的。只这郑卓信,是她的软肋,动不动就惹她娘哭。
她跟在夫人身边多年,金氏为什么落泪,她自然知道。这儿女的亲事,可不就是当妈的一块心病么?
郑卓信也老大不小了,亲事又是一波三折,金氏这也是着急的。
眼看要尘埃落定了,这又黄了,可不得落泪?
偏偏这当事人还没事人似的。
郑卓信见他娘还真的哭了,忙作揖,:”娘,您急什么?不就是媳妇么?这容易!”
金氏正伤神,听着这话,一个激灵,忙抬起来头来:“什么意思?”
她拿帕子擦了擦脸,扯住郑卓信:“你今日给我说清楚了,这事情到底怎么办?我的媳妇呢?听你这口气,是你有了人家了?快与娘说说,我听着。”
郑卓信却是向外一挪嘴,吴妈妈会意,遣走了外间的两个小丫头,叫她们到廊下去候着。
“娘,我同你说,祖父说了,清王这门亲,要推得体面,不让人看出痕迹来。好在现下两家并没有说开,只是娘娘同你那么一提。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作不知情,您没有同人家说什么吧?”郑卓信盯着他娘。
金氏摇头:“哪能呢?这种事情,在没有正式说定前,都是心知肚明的,不会挑明了说。心里有个数就好。你的意思是?”
她有点子明白了。
见郑卓信点头,她直接了当:“你看中哪家闺秀了?是要去提亲么?”
“是!”
郑卓信点头,见他娘紧紧盯着他,等着他开口,忽然就红了脸。
金氏看着这样的郑卓信,觉得不好:这是迷上了。
郑卓信的脸皮子从小就厚,长这么大,就没有见他红过脸。
“说吧。”
她拖长了声调,她也不急了。
有人就好,她也想通了,看他说出个什么人来,她自有对策。
“那个,你认识的。”
郑卓信说,舔了舔嘴唇。
金氏看着他。
“苏家表妹!”
郑卓信又说。
金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晃了一会,抬头:“你说冬姐儿?”
郑卓信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