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黄腾达之门。当然,也为萧燕燕开辟了登上权力之巅的通途。
辽景宗登基后,改元保宁,大赦天下,并封赏宗亲与功臣。萧思温因策划、拥戴景宗登基有功,被提升为北院枢密使,旋即兼任北府宰相,进封为魏王。他的同谋高勋封为秦王,呢里加封太尉。萧思温又力荐好友、满腹韬略的耶律珍入朝,官居要职,手握重兵。至此,他权倾朝野,深得景宗倚重。
正文 3、初问朝政
萧思温得势了,韩德让也接近而立之年了。韩匡嗣急于想把儿媳妇娶回府,最后敲定这门权贵亲家。此时的萧燕燕女大十八变,也渴望着早日成婚。你想啊,《西厢记》里的崔莺莺,本是宰相府第的千金小姐,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进,饱受“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熏陶,尚且与张生一见倾情,很快投入他的怀抱,何况一个情窦初开的契丹女子呢!萧燕燕长大了,需要异性的关爱和呵护。比起崔莺莺来,萧燕燕是幸运的。因为令她心仪已久的那位郎君,是父母给他选定的。但是,此时的萧思温却借口公务繁忙,无暇操办,将儿女婚事一拖再拖。
公平地说,这时的萧思温也的确够忙活的。他除了操持自己的新任职务外,还要陪君伴驾去祭祖;新皇帝一气封下七、八位亲王,他都得一一去祝贺,等等,哪有功夫操办女儿的婚事儿呀?
但韩匡嗣却感到大事不妙,认为萧家要悔婚了。知情者也都看得出,如今萧思温大权在握,又深得皇上倚重,怎能不趁着大好机会推出一位皇后呢?这可是光宗耀祖、合族望眼欲穿的大事啊!果不其然,萧思温晋升枢密使不到一个月,就把三个女儿送到新皇上耶律璟面前。耶律璟毫不犹疑地从中选出他的梦中情人“细娘”。当初他自觉没有资格同帅哥韩德让竞争,如今当了皇上,生杀予夺大权在握,除了天上的月亮,鞭长所及,还有什么不能揽入怀抱呢?
公元968年,耶律贤二月登基,三月加封萧思温,不久即选招萧燕燕为贵妃,五月就册立其为皇后。至此,萧燕燕进军皇后的速度之快,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初问朝政
生长在后族,整日间耳濡目染,皇后的头衔恐怕也是萧燕燕向往已久的了。一个花季少女,突然被捧到了母仪天下的宝座上,其激动、喜悦的心境可想而知,与韩德让解除婚约应该不会让她感到遗憾。新郎比她大五岁,新婚燕尔,小两口本应好好享受一番男欢女爱了。但是,似乎上天早就给萧燕燕安排下了一项历史使命,迫不及待地把她推进政治漩涡,经受历练。就在萧燕燕进宫两年之际,其父萧思温被人刺杀身亡了。
萧燕燕顿感天塌下来一般,在顺利的人生旅途上遭受到不堪承受的一击。她的成长,得力于萧思温的精心培养;她的进宫册封皇后,也全靠萧思温一手提携;她们一族的荣耀,也有赖萧思温权势的支撑。萧燕燕知道,皇后与她的家族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一枯俱枯、一荣俱荣;如果没有强势的外戚做后盾,她这个皇后随时面临被挤兑的危险。她一下子成熟了。她决定靠自己的奋斗,立足于朝廷这个角斗场,保住她和她的家族的生存和地位。萧燕燕是有资本的,也是幸运的。她用她的美丽、学识和智慧,征服了君王耶律贤;而且,进宫两年后,她的头胎生了个儿子。母以子贵,萧燕燕的皇后宝座虽因乃父的离去而受到威胁,却因儿子的诞生而得到了加固。耶律贤对皇后除了宠爱之外,又增加了几分敬重,对她几乎言听计从。正是依靠皇帝这棵大树,萧燕燕开始涉足朝政。她的第一步,就是追查杀害其父萧思温的凶手。
辽国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两套管理制度,设有北、南两个枢密院,简称北院和南院,其长官称枢密使,其下还设有宰相府。北院沿用契丹制度,枢密使是契丹人,主管契丹兵马群牧事物;南院仿效唐、宋制度,枢密使由汉人担任,治理汉人州县租赋兵马诸事。由此看来,“一国两制”在中国早已有之。北院宰相从拔里氏、乙室巳氏和述律氏外戚三族中选任。萧思温没有显赫的战功和从政业绩,只凭拥戴新帝登基有功,就从一个侍中一跃而登上北院枢密使兼宰相之职,成为辽国数一数二的权重大臣,因而招致来自朝廷内外权的妒忌。其中最为不满的,是具有北院宰相备选资格的外戚有功之臣。保宁二年,即公元970年,萧思温在盘道岭遇刺身亡,凶手就是国舅萧哈济和萧哈里。
追查这两位国舅肯定是有难度的。但“辽主因后故,求盗甚急”,很快查办了国舅萧哈济和萧哈里,砍掉了脑袋。连他的弟弟也被流放到黄龙洲,交给祖神看管,不久也找个借口杀掉了事。这当然是皇后萧燕燕的主意。但萧燕燕并没有就此罢手。她清楚,二国舅不过是充当了杀手而已,他们的背后还有地位更高的主谋。
在辽国,最有权势的族团是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可谓势均力敌,它们群齿相依而又矛盾重重。另外,汉族作为第三势力也迅速壮大起来,加入权力角逐的俱乐部,与契丹宗亲贵戚明争暗斗,愈演愈烈。萧思温的得势和受宠,令一位汉族权贵感觉地位受到威胁,极欲除之而后快。他就是拥戴耶律璟登基的汉族有功大臣、南院枢密使高勋。
高勋字鼎臣,汉人,后晋北平王信轁之子。辽太祖耶律德光南侵时,高勋随从北面招讨使杜重威投降辽国。高勋性情通敏,好结交权贵,殷勤服务大臣,在益津关战败南征宋军,立有战功,因此受到多方推誉,官至南院枢密使。至此,高勋已经可以和契丹贵族平起平坐,甚至于抗衡了。辽景宗即位,高勋因有定策拥戴之功进封为秦王。但是,他得到的只是一顶高帽子,并没有增加实权。而此时的萧思温,又是提职,又是封王,还把小女儿送去做了皇后,另外两个女儿也嫁给了皇族的亲王,可谓合族鸡犬升天,权势迅速膨胀。高勋敏锐地意识到,因为萧思温的崛起,辽国政权中汉人和契丹人的势力平衡被打破了,他在朝廷中的分量严重缩水了。他找到太尉呢里,密谋除掉萧思温。
正文 4、初问朝政(续)
这位呢里的来头也不小。他别无长处,唯善相马。看到数匹马留下的蹄印,就能指出哪一匹是骏马。对于生活在马背上的契丹族来说,这绝对是一项最热门、最能赚钱的本事。就凭这种手艺,呢里结交了辽世宗的儿子梁王耶律贤,两人关系很铁。耶律贤即位后,加封呢里为太尉,对他信任有加,每逢呢里生日,都要赠礼致意,如同兄弟。看来,这个呢里非但会相马,还会相人,竟相出个皇帝知己来。萧思温在皇帝面前大红大紫,使呢里感觉受到了排挤,渐生愤懑,于是与高勋一拍即合。
高勋和呢里的计谋十分缜密。他们除掉了萧思温这个头号政敌,又用丢车保帅之计抛出了两位国舅,躲过了侦察。两人都是拥戴耶律贤登基的权臣,功高势盛,萧思温一死,更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侍宠放恣,纳贿请谒,门庭若市。新任北院枢密使耶律贤适看不过二人的行径,屡次上奏,都得不到回音。耶律贤适一怒之下,递上辞呈。皇上没有批准耶律贤适辞职,但也没有触动高勋、呢里。
一双复仇的眼睛始终追寻着高勋和呢里。她就是皇后萧燕燕。她知道,自己目前羽翼尚未丰满,如果拿不到真凭实据,很难扳倒这两位功高权重的庞然大物。直到辽保宁八年,也就是萧思温被害后第六个年头,萧燕燕已经大权在握,终于抓住高勋的小辫子,对他开刀了。高勋的罪名是向驸马都尉萧默哩馈赠毒药,有教唆投毒害主之嫌,被革职查办,流放铜州。呢里贪渎无度,聚敛成性,家藏盔甲500副,被有司查问,有图谋不轨之疑,押进大牢。一经枷锁上身,什么秘密都保不住了,萧思温被刺案的主谋终于浮出水面。到了这时,连皇上也救不下他们的命了。呢里被赐死,高勋被诛杀在流放之所,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赐给了萧思温家。
拥戴耶律贤登基的三位功臣都死了,死于争宠争权。只有皇后萧燕燕是胜利者,她脱颖而出了。萧燕燕能够击败高勋和呢里,并非得到了皇帝丈夫的支持,而是由于他有个突出的弱点,玉成了萧燕燕,让她顺利地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
辽景宗耶律贤执政后,面对他前任留下的烂摊子,很想有些作为。首先,他以宿卫不严为名,杀掉了掌握兵权的两位大臣,把兵权抓在自己手里;接着免掉了辽穆宗的重臣、北院枢密使耶律屋质的职务,给他派了个闲差,而提携萧思温、高勋和耶律贤适等一帮亲信官居要职。但是,这个在马群里长大的君王,和他的前任辽穆宗一样,也有一个不要命的嗜好,就是游猎。国内局势稳定下来以后,他就以为天下无事了,可以尽情享受自己人生最大的愿望了;于是不论春夏秋冬,总是驰骋于山林草原之间,陶醉在弯弓盘马、追狐逐鹿之中。
汉人大臣郭袭,“性端介,识治体”,深得景宗器重。他见景宗频繁地外出游猎,毫不客气地进上谏书一封。谏书远引唐高祖纳忠谏、罢游猎之美名,近说辽穆宗误国杀身之鉴,剖析内外形势,转达臣民愿望,力劝景宗以生灵社稷为重,节制欲望,励精图治,永保大辽江山稳固。文辞情真意切,一针见血。但“辽主嘉善之,而不能用。”意思是,你很忠心,说的也很有道理,但我并不想放弃我的所好。耶律贤爱游猎,恐怕更爱他的江山社稷。若是丢了大好江山,还能到哪里去游猎呢?他之所以不怕游猎误国,是因为他找到一位让他十分放心的、能力比他强数倍的人,代替他打理国事。这个人就是皇后萧燕燕。
景宗耶律贤对萧燕燕的爱,不亚于唐玄宗李隆基对杨贵妃爱。有的书上说辽景宗“酒色无度”,但除了萧燕燕之外,并没有发现还有别的嫔妃受到他的宠爱,也没有查到他和其他嫔妃生儿育女的记载。而在十四年的婚姻生活中,萧燕燕却给景宗生下了四子三女共计七个孩子。我们由此可以推论说,耶律贤对萧燕燕,几乎达到了“夜专夜”的专宠地步。不过,他的宠爱方式,不像唐玄宗那样没日没夜的陪着杨贵妃纵情歌舞、温泉泡澡,而是尽其所有、连皇帝大印都奉送给了萧燕燕。他规定,辽国的一切日常政务,都由皇后裁决;如果遇有军国大事,可由皇后召集大臣共商,最后由她做出决定。对皇后的决定,景宗最多只是听听通报,表示“知道”了就算数,不做任何干预。保宁八年(公元976)二月,辽景宗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著为定式”。这就是说,景宗将皇后的地位提升到与自己等同的高度,并以法令形式固定下来。此时,萧燕燕实际上已成为辽国的女皇。耶律贤这些爱的举动可苦了萧燕燕。这么一大摊子国事,足够她日理万机了;另外,还要忙活着为皇帝传宗接代,两年生下一个孩子,毫不浪费时间,你说苦也不苦?但萧燕燕不觉得苦。她喜欢这样子,这样才称得上是母仪天下的榜样。
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除了磨练他的意志之外,还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