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中国的100场战争-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后,将计就计,伏击了偷袭之敌,歼敌大部,首战告捷。9日,张德成率部向租界 
发动进攻,歼敌多人,再一次获得赫赫战果。经过这两次战斗,敌军对义和团的肉搏攻坚,自知难于抵抗,便在租界内重要街道路口埋设地雷,妄图阻挡义和团进攻租界。

  为了减少伤亡,张德成用战国时田单的火牛破敌办法,巧摆火牛阵,大破敌军的地雷群,把敌人重重设防、层层布阵的巢穴深处搅了个天翻地覆。

  与此同时,曹福田也亲率所部义和团由老龙头火车站向新浮桥发起猛攻,压迫敌人的右侧防线;聂士成部则越过南郊八里台,迂回到小营门附近,向租界背后开炮猛轰;巾帼英雄〃红灯照〃更是全体出动,日夜奔走在战斗第一线,送 
水送饭,抢救伤员。保卫天津的战斗,就在义和团的冲杀声中进入了最高潮。

  7月9日,八国联军在天津城南发起总攻。聂士成在八里台指挥将士英勇抵抗。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两腿被炮弹打伤,血流如注,仍坚持督军苦战。最后〃身中数炮,腹裂肠出而死〃,为保卫天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聂士 
成的牺牲使清军失去了指挥,使防御天津的力量急剧衰退。

  7月12日,八国联军各路增兵均已到来,约1.4万人。

  13日晨,八国联军分两路向天津城发动总攻。一路由俄、德为主的5000人进攻东城和东北角三岔河阵地;一路以日、美、英为主的5000人进攻南门。其余的2000多人驻扎租界和火车站,作为后援。

  在这即将决战的紧急关头,直隶总督裕禄和守卫天津城的清军提督宋庆、马玉昆等却率部逃跑。仅有练军、水师营和新招募的芦台团练,总数几千人守卫天津。义和团由于连日伤亡及宋庆等的摧残,也只剩下1万人。在这极端危急的 
情况下,义和团和清军部分爱国官兵怀着保卫祖国的决心,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搏斗,特别是在南门一带,义和团坚守城头,英勇机智地射击敌人,使日、美等国侵略军遭到惨重损失。

  正在双方鏖战之时,北京耶稣教美以美会派往天津递送情报的汉汗郑殿芳将天津南面一段城墙曾经倒塌过的详情密告日军。14日晨,日军伪装成团民模样,混到墙根,炸开那段城墙,侵略军蜂拥而入,攻占了南门。但联军也付出了 
死伤750多人的代价。这时,坚守在东北角一带的义和团和部分爱国官兵,腹背受敌,在歼灭沙俄侵略军200多人以后,被迫撤离,天津最后陷入敌手。

  天津城池虽然被八国联军所攻破,但是义和团和一部分清军爱国官兵发挥了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坚守天津达1月之久。他们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使侵略者望而生畏。天津保卫战,充分显示 
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




















92 抗击八国联军的北京之战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北京是清王朝统治的心脏,也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势力的中枢。义和团的英雄们在这里展开了气壮山河的反帝爱国斗争,许多大街小巷留下了他们的战斗足迹,洒下了他们的泪水和鲜血。

  1900年5、6月间,大批义和团进入京津,同当地的群众相结合,声势更加浩大。清朝统治者感到,若不避开义和团的锋芒,就有被推翻的危险。因此。采取了剿抚兼施和先抚后剿的策略,允许义和团进京。在慈禧太后的招抚和默许 
下,义和团大批进入北京,仅仅几天工夫,北京城几乎成了义和团的天下。

  帝国主义列强面对义和团的反帝怒火,即以出兵〃平乱〃胁迫清政府,限令清政府在两个月内〃剿除〃义和团,不然就派出水陆各军代为〃剿平〃。列强为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5月28日,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国一致 
决定,以〃保护使馆〃的名义,派兵进入北京。第一批440余人于5月31日和6月2日分乘清政府提供的火车从天津开进北京。

  6月9日,列强各公使又开会决定,调遣大队联军进京。

  10日,由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率领的联军2000多人由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

  消息传来,京津铁路沿线各村庄的义和团立即行动起来,拆毁路轨、桥梁,锯掉沿途电线杆,使京津间铁路和电讯完全断绝。侵略军边抢修铁路边龟缩前进。6月11日晚,八国联军刚到落垡,立即受到义和团的攻击。敌人龟缩在车站 
和车厢里,凭借洋枪洋炮进行顽抗。义和团拉来土炮,进行猛烈还击。从天津到北京,火车只需几小时,但西摩尔率领的联军,在义和团的顽强阻击下,穷于应战,走了4天才到了廊坊。14日清晨,联军刚到廊坊,还喘息未定,就受到几 
百名义和团的进攻。18日,义和团在董福祥军的协助下,再次向廊坊车站的敌军发动猛烈进攻。董军开枪射击,吸引住敌人的火力,义和团民趁势冲杀,跟敌人展开白刃战。激战两个小时,歼敌50余人。19日,西摩尔决定退回天津,但 
铁路已被拆毁,只能沿北运河退回。在退却途中,八国联军还不断受到义和团的拦阻和袭击。义和团廊坊阻击战,阻止了八国联军大批进入北京,对北京义和团的斗争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8月2日,八国联军拼凑了4万兵力,正式成立了联军司令部,经过一番争夺,最后决定由德国元帅瓦德西担任联军总司令。

  8月3日,联军各统领开会,决定进攻北京。4日,八国联军近2万人自天津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发。5日凌晨,联军到达北仓,聂士成军余部起而抵抗,他们怀着为主将报仇的心情,打得非常顽强。大炮轰鸣,弹如雨下,使联军锋头受 
挫,不得不稍稍后退。附近的义和团民数千人,闻讯也赶来参战。这一仗,义和团和聂军官兵,共打死打伤联军数百名。

  驻扎在这里的马玉昆部,则枪声刚响便仓皇逃往武清县。最后,聂军弹药用尽,只好撤退。联军终于攻陷北仓,并继续进犯。6日,联军进至杨村,裕禄和宋庆率军勉强应战。由于兵将全无斗志,大败。裕禄自杀。宋庆则率部逃到通 
州。杨村被联军攻占。

  8月8日,李秉衡以帮办武卫军事务的名义统率〃勤王之师〃张春华、陈泽霖、万本华、夏辛酉各军1.5万人抵达河西务迎战八国联军。慈禧太后也把赌注押在李秉衡身上,幻想李秉衡能挽回败局。开始,八国联军先头部队毫无准备, 
措手不及,气势受挫。不久,联军后续部队陆续到达,向李秉衡部发起进攻。双方相持一昼夜。李秉衡军弹药粮食俱尽,最后失败。9日,李秉衡突围出来,败走马头,再退至通州张家湾,愧愤交集,于11日饮毒自杀。北京局势万分危急 


  8月13日,八国联军攻占通州。

  八国联军占领通州后,原来约定14日休整一天,15日会攻北京城。但俄军为抢攻陷北京城之〃首功〃而背约,首先进攻北京东便门。俄军的进攻遭到守城清军和城内义和团的猛烈抵抗。经过激烈战斗,14日凌晨两点,俄军才攻占了东 
便门。接着,俄军又进攻建国门,遭到董福祥军的猛烈抵抗,使俄军遭到大量伤亡。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14日下午,俄军才得以攻入内城。

  日军见俄军已发起进攻,也不甘落后,于14日晨进攻齐化门(今朝阳门),守城的清军奋起抵抗。这一仗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日军才占领了齐化门。英、法、美各军也相继进攻北京。英军乘虚攻破广渠门,抄小道进入东交民巷使 
馆区。

  法、美侵略军也于14日晚攻入城区。清军大都溃逃,但仍有部分爱国官兵和义和团坚守不退。他们筑街垒,设障碍,有力地阻击了侵略军,同八国联军展开激烈的巷战达两天之久。

  在北京保卫战中,共毙伤联军400余人,清军和义和团也有600多人战死。

  8月15日晨,八国联军进攻皇城东华门。慈禧太后闻讯惊骇至极,急忙带着光绪皇帝、皇后、太监李连英、大阿哥等从西华门至德胜门,转经西直门逃出北京。他们经怀来、宣化、大同到太原,最后逃亡到西安。

  慈禧太后在逃亡中,一面命令在上海的李鸿章迅速北上,授予他卖国全权,并加派庆亲王奕劻会同商办〃议和〃事项;一面下令镇压义和团,要求清军官兵对义和团要〃严加查办〃,公然要用义和团民的头颅作为向帝国主义列强求和的 
见面礼。这充分表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决意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量中华之物力,给与国之欢心〃,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曾公开命令全体官兵抢劫3天。但事实上直至联军撤出北京,抢劫始终未曾停止过。从公使、各级军官、教士到普通士兵,一无例外地都参加了抢劫活动。他们不仅抢劫居民,更热衷于抢劫皇宫、官衙和府第。 
皇宫、颐和园所藏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珠宝金银,均被抢劫一空。

  1901年9月7日,奕劻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英、俄、美、法、日、德、意、奥、西、比、荷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空前严重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共十二款,另有十九个附件)。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在华的 
侵略势力,向中国人民榨取了巨额的赔款。《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虽然被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使他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承认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 
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赫德语)〃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语)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阻止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华民族免遭殖民地的灾难,这一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93 东北军民抗击沙俄



入侵之战,东北的悲剧 

  东北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在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沙皇俄国首先侵入了中国东北。吞并中国东北,是沙俄的既定国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开始,沙俄就把对华作战区划分为两个战场,即京津战场和〃满洲〃战场。在京津战场,沙俄参与八国联军 
一道行动,进攻天津和北京;在〃满洲〃战场,沙俄则排斥其他列强,采取单独军事行动。

  沙俄打着〃保护中东铁路〃的旗号,出动了18万军队,从瑷珲、满洲里、珲春、三江口、旅顺等地,分六路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妄图实现独霸东北的野心。

  在沙俄侵略军武装进犯的严重形势下,东北军民斗志空前高涨。东北军民的斗争,和关内有不同点,它打击的对象是沙俄帝国主义。东北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包括一部分爱国官兵,组成广泛的爱国反帝阵线,团结抗俄,并肩战斗 
,这是东北军民斗志空前高涨的主要标志,也是抗俄斗争的力量所在。当时,北起黑龙江畔,南迄渤海湾,东自乌苏里江边,西至呼伦贝尔草原,到处燃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