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有人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儿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
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
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颜良仓促应战被斩杀,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
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600,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
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退回营垒坚守。袁绍
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用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双方相持3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
乎失去坚守的信心。荀彧力主坚持,曹操于是一方面决心坚持危局,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10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
败袁军,不久派徐晃、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困难。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
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衔枚缚马口,每人带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又作出错误处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乌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
营垒。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并烧毁其全部粮草。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曹军乘势出击,大败
袁军。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告结束。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
,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强,得到中小地主阶级的拥护;〃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注意网罗人才,得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拥护;经济上实行屯田,不仅较有效地解决了后勤供应,且在一
定程度上安定了社会生活,赢得了民心。除此之外,作战指导上的高明也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曹操根据敌强己弱的具体情况,采取后退一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在防御作战中,能从被动中力争主动,指挥灵活;面
临危局,坚定沉着;善于捕捉战机,果断施行;善于听取部属意见,紧紧抓住奇袭乌巢这一关键环节,终于取得胜利。反观袁绍,政治上纵容豪强,兼并土地,任意搜刮,因而遭到人民反对。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
能采纳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全军溃败。
28 赤壁之战
〃孙刘联盟,天下三分〃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正确
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窜北,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进而统一了北方,占据了幽、冀、青、并、兖、豫、徐和司隶(今河南洛阳一带)共八州的地盘,形成了独占中原的格局。接着他又挥师平定辽东地区的乌桓势力,基本稳定了后方地区,一
时间成为当时历史舞台上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
然而,对于素怀〃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雄心大志的曹操来说,统一北方地区,只能算作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而已。他的宏伟目标,是扫平所有的割据势力,实现〃天下混一〃的理想。于是他便积极从事南下江
南的战争准备:在邺城修建玄武池训练水军,并派人到凉州(今甘肃)授马腾为卫尉予以拉拢,以避免南下作战时侧后受到威胁。一切就绪后,曹操紧擂战鼓,兴起大军,浩浩荡荡向南方地区杀奔而来。
当时,南方的主要割据势力有两个,一是立国三世的东吴孙权政权,他据有扬州六郡。这些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当时战乱较少。而北方人的南迁又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东吴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军事上
,孙权拥有精兵数万,有周瑜、程普、黄盖等著名将领,内部团结,加上据有长江天险,因而使它成为曹操吞并天下的主要障碍。南方另一个主要割据势力是荆州的刘表。他基本上采取了维持现状的政策,但他年老多病,处事懦弱,其
子刘琦和刘琮又因争夺继承权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政权并不稳固。
至于刘备,在当时还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他原来依附袁绍,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刘表让他屯兵新野、樊城一带,为自己据守阻止曹军南下的门户。但刘备素号〃枭雄〃,志在〃匡复汉室〃,所以就趁着这一机会扩充军队、网罗人材
。他这时拥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谋士、猛将,是曹操吞并天下的又一重要障碍。
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军南下,他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荆州。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占据了它,既能够控制今湖北、湖南地区,又可以顺江东下,从侧面打击东吴;向西进军则可以夺取富饶的益州(今四川)。就在战争一触
即发的紧要关头,窝窝囊囊的刘表于8月因病一命呜呼了。接替他的次子刘琮更不争气,他让曹操的兵威吓破了胆,未作任何抵抗,就将荆州双手拱出。曹操兵不血刃,完成了南下战略的第一步。
刘备在樊城获悉刘琮投降的消息后,急忙率所部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却,并命令关羽率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
江陵为军事重镇,是兵力和物资的重要补给基地。曹操自然不甘心让它落入刘备之手,于是便亲率轻骑五千,日夜兼行150公里,追赶行动迟缓的刘备军队,在当阳(今湖北当阳)的长坂坡击败刘备,占领了战略要地江陵。刘备仅仅
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突围,在与关羽、刘琦等部会合后,退守龟缩于长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一线。
军事上接二连三的胜利,使得曹操踌躇满志,轻敌自大,企图乘胜顺流东下,占领整个长江以东的地区,一举消灭孙权势力。尽管谋士贾诩建议他利用荆州的丰富资源,休养军民,巩固新占地,然后再以强大优势迫降孙权,可是曹
操哪里听得进去。
在强敌压境、存亡未卜的危急关头,孙权和刘备两股势力为了避免彻底覆灭的共同命运,终于结成了联合抗曹的军事同盟。
早在曹操进兵荆州以前,东吴即曾打算夺占荆州与曹操对峙。刘表死后,孙权又派鲁肃以吊丧为名去侦察情况。鲁肃抵江陵时,刘琮已投降了曹操,刘备正向南撤退。鲁肃当机立断,即在当阳长坂坡会见刘备,说明联合抗曹的意向
。处于困境的刘备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派诸葛亮随同鲁肃前去会见孙权。诸葛亮向孙权分析了敌我形势。指出:刘备最近虽兵败长坂坡,但是尚拥有水陆2万余众的实力。曹操虽然兵多势众,但经长途跋涉,连续作战,非常疲惫,就
像一支飞到尽头的箭镞,它的力量连一层薄薄的绸子也穿不透了。
何况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又是新占之地,人心不服。在这种形势下,只要孙、刘双方同心协力,携手合作,就一定能击破曹军,造就三分天下的局面。孙权对他的这番精辟分析深表赞同。
可是当时东吴内部也存在着反对抵抗、主张投降的势力。
长史张昭等人为曹军的声势所慑服,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兵多势众,又挟新定荆州之胜,势不可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东吴难以抗衡,不如趁早投降。张昭是东吴的重臣,颇具影响,他这样的态度,使得孙权感到左右为
难。这时鲁肃就竭力密劝孙权召回东吴军事主帅周瑜商讨对策。
周谕奉召从鄱阳赶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他同样主张坚决抗御曹操。他以为:曹操虽已统一北方,但其后方并不稳定。马超、韩遂在凉州的割据,对曹操侧后是潜在的重大威胁。曹操舍弃北方军队善于骑战的长处,而同吴军
进行水上较量,这是舍长就短。加上时值初冬,马乏饲料,北方部队远来江南,水土不服,必生疾病。这些都是用兵之大忌,曹操贸然东下,失败不可避免。紧接着,周瑜又向孙权分析了曹操的兵力。指出曹操的中原部队不过十五六万
,并且疲惫不堪;荆州的降兵最多不过七八万人,而且心存恐惧,斗志低落。这样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并不可惧,只要动用精兵五万,就足以打败它。周瑜深入全面的分析,使孙权更加坚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于是便拨精兵3万,任命
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军与刘备会师,共同抗击曹操。
公元208年10月,周瑜率兵沿长江西上到樊口与刘备会师。尔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