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中国的100场战争-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新社会助产接生的重 
大作用。 

  战争是什么?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人们对它的解释各异。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列宁说〃战争=以剑代笔的政治〃。我们认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政治规定着战争的性质, 
影响着战争力量的来源和士气,对战争的前途和结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战争又反作用于政治,战争的结局可以影响或决定政治的进程和前途,这才是正确的认识。

  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角逐,还是经济力量的竞赛。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首先依赖于一定的军事力量,即武器装备的水平和武装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而军事力量的这两种最基本的要素的强弱,都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物 
质基础的。因此,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定的经济条件。然而,战争对经济也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它一方面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破坏作用,阻碍经济的发展,吞噬无数生命,消耗巨大的经济力量,造成人类 
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的空前浩劫;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刺激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革命战争,能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说,革命的 
暴力行为〃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列宁也指出:〃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 
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也就是说,它们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有利于破坏特别有害的和反动的制度。〃

  战争,还是作战双方指导者智谋的较量。虽然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但是作为战争指导规律的战略战术的高明与否,同样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军事家不 
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 
来。〃

  战争,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从进行战争的不同阶级来说,则有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战争;从战争的不同政治目的来说,则有侵略与反侵略、掠夺与反掠夺、奴役与解放战争;从战争的影响来说,则有进步战争和退步战争;从战 
争的时间和空间来说,则有古代战争、近代战争、陆上战争、水上战争等;从战争使用的兵器来说,则有冷兵器条件下的战争、热兵器条件下的战争等等。而这些诸多类型的战争,从根本性质上来说,又不外乎两种基本的类型,即一切 
反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抵御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战争;一切由反动势力所进行的镇压革命、对外进行扩张侵略、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争战频仍、兵戈不断的国家。在几千年阶级社会发展史上,发生战争的次数数以千计。其规模之浩大,战况之惨烈,性质之复杂,种类之繁多,以及作战指挥艺术之高超,都 
是举是从这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战争中,选取了100例战争或战略性战役编辑而成的。通览全书,可以发现这些战例的选取,遵循了这样的标准:决定或影响某一阶段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某些王朝或民族兴盛衰亡的重大战争;兼顾不同时 
期、不同类型;在军事上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反映中国军事发展水平和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

  作者以史实为依据,注意把学术性和普及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过去冷兵器和火器时代的战争已不能同今天热核时代的战争同日而语。但是,从血与火中锻造出来的一些基本的作战指导原则,至今仍放射出理性的光芒,依然有着强大的 
生命力和超越时空的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中不乏可资借鉴之处。

郭化若

1992年5月1日

 


1 涿鹿之战



炎黄文明的奠基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①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 
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①关于蚩尤部落的归属,学术界多认为其为南方苗蛮集团(亦称九夷)的首领。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则认为其属于东夷集团。论据充分,今从之。

  战争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本身也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发展阶段。早在原始社会中晚期,各个氏族部落之间就发生了基于护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实行血亲复仇目的的武装冲突。由于这类冲 
突尚不是以掠夺生产资料和从事阶级奴役为宗旨,所以它们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战争,而仅仅是战争的萌芽。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还是将其通称为〃战争〃。传说中的神农伐斧燧、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伐蚩尤的涿鹿之战,共 
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就是这类〃战争〃的历史遗痕。其中尤以涿鹿之战为其最具典型意义者。原始社会中晚期,在当时广袤的地域内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它们分别兴起于 
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今冀、鲁、豫、苏、皖交界地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 
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方向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 
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 
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 
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 
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 
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 
西归。同时〃命少皞清正司马鸟师〃,即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能附众的氏族首长名叫少皞清的继续统领九夷部众,并强迫东夷集团同自己华夏集团互结为同盟。

  这场〃战争〃的大致经过情况是由神话传说所透露的,因此更具体的细节已无从考索了。但是神话毕竟是历史的投影,曲折地反映了事实的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涿鹿之战堪称为我国古代战争的滥觞。涿鹿之战中,黄帝族之所以取 
得最后胜利,在于其战争指导比蚩尤族要来得高明。具体而言,即其已开始注意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作好战争准备,史称〃轩辕氏乃修德振兵〃,就是证明。在战争过程中,黄帝族还善于争取同盟者,并能注意选择和准备战场,巧妙利用 
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天候条件,果断及时进行反击,从而一举击败强劲的对手,建立自己对中原地区的控制。相反,蚩尤族方面尽管兵力雄厚,兵器装备优于对手,但由于一味迷信武力,连年对外扩张,〃好战必亡〃,已预先埋下了失败 
的种子。在作战指导上,又缺乏对天候条件的应变能力,缺乏对黄帝族的大规模反击的抵御准备,因而最终遭致败绩,丧失了控制中原地区的历史性机遇。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为我们中 
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2 鸣条之战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 
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合符人民的愿望,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在这场革故鼎新的变革中,鸣条之战是其关键的一着。

  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强盛起来,由夏的属国演变为足以与之抗衡的对手。商汤即位并迁徙部族统治中心到亳地(今河南商丘)后,即积极筹措攻夏立国的大计。当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 
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易丧,予偕女皆亡〃。这表明夏的统治风雨飘摇,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商汤的灭夏战略方针,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

  他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与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元的有力辅佐下,巧妙谋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