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徐向前传-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向前在山东建立民主政权采取了三种方式。

  一是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民选政权。如在冀鲁边、鲁西、鲁南和胶东。1939年夏季,敌人对沂蒙山区大’‘扫荡”,国民党的县长都跑掉了,政权垮台。利用这个机会,先后在莱芜、新泰、蒙阴、沂水、临胸、东平、平阴、宁阳、长清、泰安等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到1940年3月间,全山东有完整与不完整的民选县政权40多个,11月近80个,年底发展到 90多个,还有 1个行政主任公署,14个专署,250多个区政权。此外,还成立了山东省参议会,由进步人士范明枢任议长。成立了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黎玉任主任委员,实际是行使省政府的职权。

  二是建立“两面政权”。即在敌占区、敌之“巩固区”、铁路沿线和中心城市,利用敌伪政权中的进步分子或秘密派人进去,进行抗战工作。徐向前曾回忆说:“有一些名为伪政权,实际是我们的人,像电影《平原游击队》里那样,我们过铁路时,他喊‘平安无事哟’,送我们过铁路。我们临走时,把他绑在树上。敌人来了骂他为什么不报告!他就说:‘你看,他们把我绑在树上,我怎么去报告呀。’就蒙混过去了”。(1981年3月与访问者谈话。)

  促使国民党控制的政权实行某种程度的民主化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项长期而又非常艰难的工作。办法首先是揭露那些政权腐朽、堕落、不民主的丑恶现象,公之于众,让民众去分析、鉴别,认识改革的必要。其次是要求开放民主,要求使用各党各派的人才,要求减轻民众负担,改善人民生活。第三是发动群众组织宪政促进会,用以打破蒋介石长期“训政于民”的做法。1940年2月,山东全省宪政促进会成立,徐向前被选为执行委员。

  此外,徐向前认为,在政权的外围普遍组织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是巩固根据地和政权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经过全山东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一致努力,群众组织发展很快。妇女救国会、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自卫团,是群众组织的主要基干,连同文化界、教育界,以及儿童组织,到 1940年4至 5月间,参加的人数已达300万以上。他们在参军参战、供给部队给养、抢救战场伤员、破坏道路、捉拿汉奸、报告消息、掩护共产党和八路军工作人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群众组织中,妇女工作尤为活跃。朱瑞在总结他和徐向前到山东一年的工作时,对妇女工作甚为满意。他说:“各种工作(指民运工作——注)尤以妇女工作为最活跃与坚持,大部分有组织地区的妇救会,都能作掩护、慰劳、盘查及一般参战工作,清河一个村子妇女曾把60多个战士掩护起来。……她们做事认真、负责、坚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她们在敌人‘扫荡’下,组织与工作十分坚持。”(朱瑞:1940年11月《山东工作报告》。)

  徐向前很重视发动妇女工作,又很重视妇女的作用。1940年的妇女节,他给山东妇女题词两则,号召迅速把妇女发动起来。

  第一则为纪念“三八”妇女节而题:“纪念三八必须把妇女工作迅速的猛烈的广泛的深入的开展起来。”

  第二则为庆祝鲁南妇救联合会成立而题:“没有广大的妇女起来参加抗战建国,则抗战建国的伟大事业的胜利与完成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之为求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就必须把妇女工作迅速的猛烈的广泛的深入的开展起来!”

  他对妇女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受到了妇女拥护与尊敬。鲁南妇女救国总会召开成立大会时,妇女们推举徐向前为名誉主席团成员。

  打击顽固派

  徐向前进入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只1个多月,就接连发生了国民党顽固派向八路军进攻的严重事件。

  1939年8月4日,胶东国民党顽固派郑维屏部,在文登西部葛家集杀害八路军办事处干部3人;赵保原(国民党军暂编十二师师长)部进攻八路军掖县根据地,捕杀共产党地方工作人员及家属。9日,秦启荣(国民党第三游击纵队司令)率部在莱芜以北雪野地方,袭击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司令部;5天以后,又在淄河流域围攻山纵2个营达10天之久。这就是有名的“雪野事件”和“淄河事件”。在这之前,3月间,也是这个秦启荣,在博(山)益(都)边之太和镇,伏击山纵第三支队过路部队,政治部主任鲍辉以下100多人惨遭杀害。

  徐向前感到,这比冀南的“磨擦”要严重得多,已经从以政治磨擦为主,转向以军事进攻为主,不采取相应的手段对付,根据地的建设将面临极大困难。他把情况报到延安。9月,毛泽东在一次与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社记者谈话时说到:“那里的张荫梧、秦启荣是两位磨擦专家。张荫梧在河北,秦启荣在山东,简直是无法无天,和汉奸的行为很少区别。他们打敌人的时候少,打八路军的时候多。”

  秦启荣反对共产党和八路军不是孤立的。徐向前知道,山东顽固派的首领是沈鸿烈。据说,沈鸿烈曾在张作霖部队中干过;抗日战争爆发时,担任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兼青岛市市长,日军从青岛登陆,他不战而逃,比韩复榘跑得还快。可是很会开脱,告了韩复榘不战而逃的状。有人说他是因出卖韩复榘有功,才得到蒋介石的赏识。他逃到徐州不到1个月,蒋介石杀了韩复榘,委任他为山东省政府主席。秦启荣和沈鸿烈,一个在台前,一个在台后,他们打日本外行,反对共产党很内行。他们对共产党和八路军是见人就捉,见枪就下,见干部就杀,有损抗战的力量,亦在所不计;还说宁亡于日,不亡于共;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其反共的狰狞面目暴露无遗。

  在冀南时,徐向前曾会见过沈鸿烈,同他谈过抗日的问题。沈鸿烈对抗日表现不热心,只是反复要求徐向前限定八路军在山东的游击队人数,划定占领地及防区。徐向前反问他:“你们在山东的部队限额是多少?你们的防区划在什么地方?”沈鸿烈无话可答。徐向前还说:“抗日需要多少游击队,我们就发展多少;抗日需要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在中国的土地上,总不能让日本人横行,而对抗日军民加以限制吧!”那次会谈无结果而散。

  徐向前到山东后,沈鸿烈接二连三地向八路军进攻。同时,以政府名义,勒令八路军将诸城、海口交还政府,极力推行分化孤立、封锁给养、武装威胁、收买缴械等反共反八路军的政策。山东纵队有一个统计数字,1939年6月到12月,国民党顽固派向山东纵队所属部队进攻90多次,杀害军民1350多名,还扣押干部战士近千人。这就是说,山东纵队的战斗力,半年多就叫顽固派给消耗掉2000多人,而在这段时间里,山东纵队同日寇、伪军作战200多次,消灭敌伪4500多人,本身权伤亡1200多人。

  徐向前认定:顽固派已对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构成了严重威胁,不对他们进行反击,抗日根据地就保不住,就无法进行抗日战争。在斗争中,徐向前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

  首先把于学忠和沈鸿烈区别对待。徐向前进入山东不久就发现了于学忠与沈鸿烈有矛盾,认为于学忠更有团结与争取的可能。这个认识后来被实践证明了。1940年毛泽东给徐向前通报消息说:“重庆来电称,山东方面于学忠始终没一电来攻击和告发我们,顽方颇不满,最近似加强对于之压力,故有小磨擦云。于已成东北军之孤臣孽子,处境艰困。对于应极力争取,于我有利。”

  沈鸿烈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他对共产党有誓不两立之概,制造政治磨擦,又制造军事磨擦,然后颠倒黑白,反诬八路军进攻了他。他向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等国民党中央首领告徐向前的状,嫁罪于人。在一份电报中他这样写道:

  “前奉何总长电,对八路军停止冲突,当饬属遵照,惟近徐向前,集中莱博新蒙沂八路近万人,从亥起向新四师秦教导团进攻,请予派人帮助剿办……”国民党中央的一些首领们则以沈的诬词为据,督促所属向共产党八路军进攻。何应钦在重庆的一次演说中公开说什么:徐向前不打敌人,专打沈军,沈军收复鲁村,徐又夺去,等等。

  因此,徐向前对沈鸿烈取孤立与打击的方针,对于学忠则以争取团结为主。在于学忠、沈鸿烈以下,徐向前又把秦启荣等顽固反共者和其他一些国民党将领区别开来。山东地区国民党军队为数众多,最多时大小达200多股,20余万人。这些部队的首领中,有倾向抗日的较进步者,有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顽固派,也有徘徊于左右之间的中立分子。对他们的政策分别为团结、打击、争取。打击的对象主要是秦启荣。徐向前说:“那时,同我们搞磨擦的不只是秦启荣一个人,还有王洪九(国民党游击第十支队司令)和张里元(国民党游击第一纵队司令)等人。王洪九驻地靠日本人的据点很近,很容易同日本人勾结起来,不好武装解决。像他这样的情况,我们采取了警惕他暂不动他的方针。张里元这个人和王洪九有区别,和秦启荣更不一样,他虽然和我们不能很好合作,但我们到他的防地里,他也不把你怎么样,你路过他的防地去打日本,他也让你过去,对于这样的人,我们采取了尽量争取的方针。至于对秦启荣,我们大家是比较一致的,非反击他不行。’(1981年3月与访问者谈话。)

  1939年8月下旬,徐向前亲自部署了山东纵队在鲁中淄河流域的反顽战役。这次战役,有一、三、四三个支队参战,由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和参谋长王彬在前线指挥。连战几天,拿下淄川、博山以东之峨庄、太河、朱崖等地,把秦启荣顽军消灭一部,收编一部,缴枪2000多支,残部逃到张(店)博(山)路以西去了。除这次反顽战役之外,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其他各支队,也在各地区开展反顽斗争,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这样一来,”徐向前总结胜利时说,“我们根据地的范围扩大了,抗日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使得我们能够更有力地去对付日寇的‘扫荡’与进攻。”

  对顽固派的军事打击只是最后手段,更多的是政治和舆论的打击。政治方面,就是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发展军队,巩固根据地,强化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地位。舆论,这是政治斗争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也表现了徐向前等共产党人对付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艺术。徐向前这位严肃的军人,对舆论斗争并不外行。他到山东之后,以他的地位和声誉,很快赢得了山东的舆论界。他通过接待记者访问、公开发表演讲、赠言题词、发表通电等各种方式,提醒人们注意顽固派反共反八路军的投降妥协危险。

  新“扫荡”的破产

  卢沟桥事变两年多,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特点日益显露出来。徐向前曾预言日军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将愈演愈烈,提醒军民早作准备。他指出,这种相持阶段的“扫荡”,与战略进攻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可以称之为新“扫荡”。新“扫荡”有新特点,对付新“扫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