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徐向前传-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的战役企图是:以前敌总指挥孙震亲自率领的左纵队17个团为主攻力量,直扑南江,进而沿巴山南麓猛插猛进,切断红军西突的道路;以中纵队的10个团和右纵队的11个团为助攻力量,分别进击巴中、通江;再以南面的杨森部和东面的刘存厚部相机配合,从而将红军消灭在大巴山下,至少是压回陕南境内。这是田颂尧、孙震根据蒋介石“着重左翼,防匪西窜”的指令制定的计划。蒋介石认为,只要红军被压到大巴山以北,他即可动用嫡系部队胡宗南、刘茂恩部继续追剿,将红军一网打尽。

  徐向前总指挥将红七十三师、十一师扼守于北起南江的三江坝,南至巴中的曾四场一线,抗击敌左纵队;十二师屏障于巴中至通江以南,对付敌之中、右纵队和杨森部;十师置于通江以东,抵御刘存厚部,形成扇形运动防御阵势。鉴于敌军来势凶猛,兵力雄厚,他要求各部队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依托工事,发扬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硬着头皮顶住,在战役的第一阶段争取以少量兵力,大量消耗敌人。

  南江的木门、长池、三江坝,是敌人的主突方向。敌人的大部队,黑压压地密集冲锋,企图强行从这里突破。“我军当时兵未齐集,只以四团不足,战敌二十四团于长池、木门、三江坝一带者十日十夜。侯家梁第一仗,我三十二团一团灭黄振贵部三团,缴获七百余枪,机关枪二、迫击炮二、俘虏五百,敌跳岩死伤几千人。二战于高壁集,溃敌何瞻如部三团。三战于中魁山,敌王(铭章)、何(瞻如)、黄(振贵)三部六团密集而进,敌死伤奇大,数上两千。四战于青岗梁,董(衡之)师之五、六两团全溃乱,缴获甚多。”(陈昌浩:《红四方面军斗争史略》1933年7月)仅10天时间,红军即歼敌左纵队5000余人。

  与此同时,向巴中、通江方向进击的敌人也遭到红军的顽强阻击。

  3月8日,红十一师阵地八庙垭失守。八庙垭是南江至巴中间的重要防地 ,徐向前总指挥得知后,天不亮就从巴中赶到那里,组织部队反击,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迂回的战法,一举歼敌1个团零1个营,毙敌团长何济民及代理团长何柱,夺回了八庙垭。此后,因敌攻势越来越猛,徐总命令全线部队边打边撤,逐次“收紧阵地”,至3月18日,先后放弃了南江、巴中两县城,将防线收缩到北起贵门关,南沿官路口、观光山、大明垭、杀牛坪、得胜山,东向麻石场,北经龙凤场抵竹峪关一线,与敌成对峙状态。徐向前率前指移驻通江城。

  4月下旬,敌人再次发起全线进攻,徐向前指挥红军灭敌一部后,于4月29日又主动撤离通江县城,收紧阵地于平溪坝、鹰龙山、鸡子顶、九子坡一线。川北的地势,南低而北高,愈是向北,山势愈陡险,愈利于我军坚守。像鹰龙山、鸡子顶、九子坡等要点,山险路隘林密,摆上几个连的兵力,就能顶住整团、整旅敌人的进攻。徐向前利用有利的地势,以少量兵力配以地方武装,坚守前沿阵地,消耗敌人,而将主力红军集中到方圆不及百里的空山坝地区,待机反攻。田颂尧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消灭红军“不过指顾间事”,于是一面抽回一部分兵力去成都平原继续参加军阀混战;一面令左纵队的13个团孤军冒进,进入空山坝以南的余家湾、柳林坝地区,企图一举消灭红军,“竟其全功”。东部之敌刘存厚本是虚张声势配合,这时见红军一退再退,也趁火打劫,赶紧派出8个团进占空山坝以东的竹峪关。这些昏头胀脑的军阀,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没想到徐向前为他们失败的命运已作了巧妙的安排。

  徐向前和他的总指挥部,此时正设在空山坝的半山腰里。

  空山坝是巴山南麓一座海拔2500多公尺的高山。半山坡上有几间破旧的茅草房屋,隐蔽在茂林修竹之中。徐向前、张国焘、陈昌浩就住在这里。

  连日来,徐总几乎没安安稳稳睡一夜,他一直在考虑反攻的时机和部署。旷日持久的防御战,固然使田颂尧付出了上万人的伤亡,达到了红军消耗、疲惫、分散敌人兵力的目的,但是,红军自身的困难也与日俱增。战略退却已到无路可退的终点,阵地已收到无法再收的地步。苦草坝、泥溪场的南大门鸡子顶、九子坡一线,如被敌突破,红军就有丧失战略后方的危险。时值青黄不接的季节,粮食奇缺,部队一天吃不上一顿稀饭,靠野菜、蚕豆充饥。武器、弹药有耗无补,医药极端缺乏,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治疗,数量不断增加。要打破这些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及早反攻。徐向前和方面军其他领导人多次研究,他认为敌左纵队已经孤军深入到深山狭谷地带,供应困难,士气沮丧,我军利用有利地形围歼冒进之敌是有相当把握的。于是确定了立即全歼敌左纵队的反攻部署。

  兵不厌诈。为造成敌人的错觉,并解除翼侧刘存厚部的威胁,徐总首先派一部兵力东出,突袭竹峪关,将刘敌的八个团打得落花流水。同时令王树声率七十三师,死死顶住敌左纵队的进攻,为反攻争取时间。接着,在空山坝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总反攻。田颂尧的前敌总指挥孙震被红军的“示形于东”所迷惑,以为红军主力东移,遂令左纵队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企图进占空山坝地区。

  徐向前主持了空山坝的军事会议。各师的主要领导干部,均出席了会议。程世才在《空山坝大捷》(见《艰苦的历程》,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381页。)一文中,记述了这次开会的情形:

  “会议还没开始,徐总指挥拖着沉重的步伐在屋内踱来踱去,手拿着旱烟袋,慢慢地吸着,有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标图,有时低头思考着什么,间或同干部们谈几句话,了解一下部队的情况。钟表的指针刚刚指到五时,他立即走到墙上挂着的那张用红蓝颜色标示的密密层层纵横交错的地图跟前,问道:

  ‘这张图大家都看过了吧?’

  ‘看过了。’同志们回答。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分兵把守,这样就会造成不利的形势,使苏区广大人民继续遭受军阀地主蹂躏;另一条道路就是在一个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主力一部,而后乘胜追击,粉碎敌人围攻……。’这时,一位参谋走来让总指挥去接紧急电话。”

  “徐总指挥回到原来的位置,眼光凝注地望着前面,会场又宁静下来。他用清晰、明确的声调说:‘刚才是七十三师师指挥所打来的电话,说敌人还是采取人海战术,集中攻击我小坎子阵地,我军伤亡不小。小坎子是通向空山坝的咽喉,万一丢失,就会影响全线反攻。因此,我命令他们不惜任何代价,坚持到反攻开始。’

  “徐总指挥冷静地考虑了到会每一个同志的意见后,立即作出了决定:集中七十三师和十一师全部,分别担任左右两翼的主攻任务;十师的1个团在中问,十二师1个团为预备队,十师一部继续阻击竹峪关的敌人,十二师一部钳制德汉城方向的杨森部队。

  “原定后天开始行动,现在决定提早到明天拂晓。”

  5月20日晚,各部队开始行动。红十一师担任从空山坝以北向敌左侧迂回、断敌退路的任务,徐向前亲自带着这支部队向敌后穿插。为全师开路的先锋部队是红三十三团。指战员们冒着瓢泼大雨,披荆斩棘,从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前进。红军在这样恶劣气候条件下迂回包抄,是完全出乎敌人意料的。

  为了争取时间接近敌人,徐向前和后续部队以惊人的毅力急进在崎岖泥泞的山路和枝蔓杂错的密林中。他们浑身被雨浇得透湿,身上被划破的伤口与泥污混在一起。徐总的偏头痛发作了,腿也好像不听使唤,步伐越来越沉重。他间或在大树边上靠一靠,一会儿,便又拄着棍子,加入急行军的行列。

  5月21日上午,部队陆续到达阵地,筑起了工事。这时,红军右翼纵队也完成了迂回任务,敌左纵队的13个团全被包围在柳林坝、余家湾地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下午4时,徐总发出总攻击令。红军像饿虎扑羊似的向川军扑去。敌总指挥孙震发现四面八方都有红军,才慌了手脚,赶忙突围逃命。这里的地形本来不适于大部队运动,翻过一岭又是一岭,走出一谷又是一谷,山险隘路一旦被截断,插翅也难逃。徐向前已将一部兵力卡住垭口、谷口,以大部兵力向敌猛烈穿插,分割围歼。

  经3昼夜激战,红军全歼敌7个团,溃敌6个团,敌左纵队被彻底摧垮。可惜红军在余家湾以西的大两路口配置兵力不足,被孙震率一部夺路而逃。敌中纵队和右纵队见左纵队溃败,吓得抱头鼠窜。徐总令部队沿南江方向和通江、巴中方向猛打穷追,扩张战果。

  四川军阀最重保存实力,惯打滑头仗。溃败时,官兵往往把枪支、弹药、银元、衣物等沿途丢弃,让敌方去拣,以便自己争取时间逃命。这次溃逃,敌又玩出边跑边丢财物的花招。但是,徐向前指挥的红军军纪严明,这一招毫无用处。各追击部队根据徐总的命令,一律不去打扫战场,猛追快进,消灭敌人。川军从未见过如此凶猛的追击战术,大批大批当了俘虏。红军一鼓作气,直趋广元、苍溪、仪陇附近,沿途共俘敌6000余人。

  至6月中旬,反三路围攻战役胜利结束,历时4个月的战役战斗,红军先后共毙伤敌1.4万余人,俘敌旅参谋长李汉城以下万余人,把田颂尧多年积蓄起来的兵力搞掉近二分之一。以通南巴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扩展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逾200万,进入一个巩固和发展的新阶段。

  三次进攻战役

  红军粉碎四颂尧的3路围攻,震动了川军,鼓舞了人民,方面军猛烈扩展达4万人。6月底,徐向前、陈昌浩在旺苍县的木门场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由徐向前总结了反3路围攻的经验,并提出摆在红军面前的中心任务是:整编队伍,加强训练,提高战斗素质,为粉碎敌人的新围攻和发展川陕根据地,做好充分准备。会后,红四方面军再次进行整编,由原来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兼总政治部主任),副总指挥王树声,政治部副主任傅钟、曾传六。红十师改为四军,军长王宏坤,政委周纯全,政治部主任徐立清,共3师8个团;红十一师改编为三十军,军长余天云,政委李先念,参谋主任文建武,政治部主任张成台,共3师8个团;红十二师改编为九军,军长何畏,政委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主任王学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共两师6个团;红七十三师改编为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兼),政委张广才,政治部主任黄超,共3师7个团。方面军直属机关有参谋处、总经理部、总医院、彭杨学校和警卫一团、二团、妇女独立营等单位

  木门会议后,红军各部队掀起了大练兵的热潮。练兵,是徐向前历来重视的。从在鄂豫皖苏区起,红四方面军就形成了平时练兵和战地练兵相结合,走到哪里练到哪里的苦练传统。徐向前常说:红军打仗主要靠有生力量,我们的有生力量就是人,是有高度阶级觉悟和杀敌本领的指战员。只有平素勤练、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