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楠连忙道歉,恨不得把满肚子的话都倾吐给对方:“我做错了很多事情,让我追悔莫及。原来,生活是那样让人不可琢磨,远不像我过去想象的那样阳光灿烂。我的心黯淡了,已经快降到了谷底……”
“你用不着那么悲观,如果你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要勇敢地去改正,这样,你的灵魂就能得到解脱。”
李楠苦笑了一下,回答说:“你说话像个传教士。不过,你说得很有道理。我的朋友也是这样劝我的。我周围有一些棚户人家,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艰难和辛苦,可为人却那样的宽厚、真诚又善良,不管未来怎样,他们每天都乐观地生活着,憧憬着在北京这个大城市美好的未来。我真感动,也特别内疚。我深刻反省自己,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假斯文、假清高,曾经从骨子里看不起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我对不起他们,也对不起我周围的朋友,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忏悔,才能够让他们理解我心中的那份真诚。‘草儿’,现在你是我唯一的听众,你能帮助我吗?”
“我……不能!”
“为什么?”
“我们离得太远。”
“草儿”的回答太让李楠失望了,不,带给她的甚至是绝望。她想哀求对方拉她一把,便飞快地打出了这样的话:“你知道吗?我本来想告诉你一个埋藏在心里最最秘密的一件事,那是我去年才知道的一件事:我最最亲爱的人,我的母亲欺骗了我,让我至今无地自容。所以,我搬离了那个家,到外面来住,可是,我周围的朋友竟然没有一个能理解我,包括我的男朋友……我现在是最脆弱的时候,我快崩溃了,甚至,此时此刻还想到了轻生……”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三章(6)
“草儿”立刻回了话:“别别别,你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我刚才是跟你开玩笑的。”
李楠回答:“我没有心情跟你开玩笑。‘草儿’,对不起,我下线了,也许明天你再也找不到‘花儿’了……”
她关了电脑,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瘫软在椅子上。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四章(1)
李楠失常的举动让赵灵紧张起来,她忘记了已经是深夜,忘记了社会上关于女孩子夜晚独自打车遭遇强暴的种种传言,随手拦了一辆出租直奔温泉花园。
一进门,她就听到从李楠的卧室里面传出嘤嘤的哭声,心头悬着的石头才落了地。她迟疑片刻,悄然走到那卧室门前,轻轻地推开了门。
沉浸在悲痛中的李楠浑然不觉,依旧在抽泣着。赵灵不由心里一动,说:“从明天起,咱们还跟过去一样,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好吗?”
李楠怔了怔,感动地扑到赵灵的身上,抱住她“呜呜”大哭起来。
赵灵也陪着她落了不少泪。看见李楠那痛苦的样子,她的心里很矛盾。不可否认,有点幸灾乐祸,有点胜利者的快意,可是在这种情绪的后面又藏着不能控制的同情。她几乎要放弃报复计划了,但另一个念头却顽强地提醒她:忘记她使你受到的那些不公平待遇吗?不,凭什么要放弃?
矛盾的心情使她晚上又失眠了。翻来覆去中她不由得想起了父亲给她的那枚幸运币,便一骨碌翻身起来,从衣服兜里取出了它。她心里默念着:硬币啊硬币,我听你的了,如果红点朝上,我就继续向李楠索要属于我的一切;如果朝下,我就放弃!
想着,她闭上眼睛,把硬币抛向半空。待她睁开眼,硬币已经平静地躺在床上,那上面的醒目的红点刺得她心里猛地一痛。她茫然地收起硬币,轻轻叹了口气:“不是我不放弃,是老天不让放弃。也许,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可是……”
还在举棋不定,电话铃响了起来。她拿起电话问:“喂,哪一位?”
电话里是个男子的声音,似乎怔了片刻,又笑着自报家门:“我是OK大酒店的刘玉强啊!哦,是大杨阳的同学,也算是男朋友吧。”
赵灵感到惊讶:怎么李楠又冒出个男朋友?迟疑间,刘玉强又说了:“怎么,还信不过我啊?哦,我可是听大杨阳提起过你,你就是和她住一块儿的那个同名同姓的校对工吧?”
赵灵脑子里“嗡”地一响,许多屈辱一下子又翻腾起来。她使劲咬咬下唇说:“她睡了,你有什么事,我可以转达吗?”
刘玉强说:“恐怕不方便吧?”
赵灵突然觉得自己太可笑了:为什么要管李楠的这些闲事呢?再说,你不是盼着李楠陷入尴尬的境地吗?这可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啊。想着,她不卑不亢地告诉刘玉强:“这的确是你们之间的事。只要她不结婚,你就有追求的权力!”
电话那边刘玉强得意地笑了起来:“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
也许是因为得到了李楠最要好的室友的支持,刘玉强的爱情攻势更加猛烈了。他几乎天天在下班的时候开着车在报社门口等待李楠,弄得报社的人们议论纷纷。李楠心里烦他,推了好几次,但又碍着面子,有时也坐过他的车。
到了周末,张慧英打来了电话,说她身体不舒服,让李楠回去一趟。李楠也惦记着母亲,收拾好桌子上的东西正准备走,于家驹走过来朝她神秘地一笑,将一个精致的首饰盒放到了她面前,又轻轻地走开了。李楠低头一看,立刻猜到了什么,幸福的笑容顿时包围了她那张年轻漂亮的脸蛋。
她情绪好极了,连蹦带跳地出了报社大门,刚想拦辆出租车,一辆白色宝马车开过来停在她的身旁,里面探出刘玉强的脸:“上车吧,杨小姐!”
李楠抱歉地笑笑,想谢绝他,刘玉强笑嘻嘻地说:“放心吧,我刚从你家出来,是你妈妈嘱咐我来接你的。”
李楠顿时明白了,气得说不出话来:“你们……”
刘玉强连忙下车为她打开车门,讨好地说:“杨小姐,你别生气。一句话,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喜欢你,我把心思也向你母亲说了,你母亲很赞同,现在就看你的态度了!”
李楠一字一顿地告诫他:“刘玉强,你听着,我已经有男朋友了!”
刘玉强固执地把她往车里推:“我知道,不就是那个记者吗?可那毕竟不是丈夫啊。我告诉你,只要你没有去领结婚证,我就有权力追求你!“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四章(2)
遇到这样的人,李楠真不知道再怎么解释了。她只好软弱无力地说:“别说这些了,赶快拉我去看我妈妈。”
汽车启动后,李楠心有余悸地回头看了看报社楼门口,蓦地看见于家驹正茫然地站在那里。她想叫停车,可惜是单行线,中间又有隔离护拦,根本不能掉头。
于家驹本来是想请李楠去听晚上七点的音乐会的,没想到好心情被宝马车的突然出现搅乱了。他惆怅地望着淹没在滚滚车流里的白色宝马,就听赵灵在身后笑嘻嘻地招呼他:“望眼欲穿了吧?于哥,什么好事也不叫我?”
于家驹没好气地说:“别捣乱!”
赵灵微笑依旧:“别死要面子活受罪,是生那辆宝马的气吧?于大记者,我是担心你这辆切诺基竞争不过人家的宝马!”
“你胡扯什么呀!”
赵灵一点也不生气,故意凑到他脸前,用命令的口气问:“好好,咱们不开玩笑,说正经的:周末了,也该请我撮一顿了吧?”
于家驹眼瞅着心里的人被刘玉强拉走了,心里烦,想发泄一下,便立刻答应了赵灵的要求。两人还是来到老地方月岛酒吧,也没叫什么菜,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起来。于家驹心里不痛快,喝得很猛,不一会儿就有了醉意。
赵灵看着他那副可怜相,想着平时叱诧风云的大记者居然沮丧到这种程度,一腔怨恨都集中在李楠身上了。她琢磨着怎样才能惩罚她,便鼓了鼓勇气,抱住于家驹的胳膊,撒娇地说:“我求你了,于哥,别喝了!”
于家驹醉眼地要推开她:“求我?你是我的什么人?你又不是大杨阳!”
赵灵壮着胆子说:“我不是大杨阳,可我也和她一样,都是你的女朋友啊!”
于家驹摇着头苦笑:“你蒙谁呢?咱们可要楚河汉界分得清清楚楚。我知道你是小杨阳!再者,你别忘了,金星可是我的同学、朋友,我怎么能夺人之美呢?你别开玩笑了!”
为了给李楠搅和,赵灵索性将玩笑开了下去:“我才没有开玩笑呢。于哥,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我和金星已经名存实亡了……”
“名存实亡?”于家驹眯着醉眼把脸伸到赵灵的面前,“看着我的眼睛……看着啊,你怎么躲闪呢?哈哈,你蒙谁哪!”
赵灵被瞧得一阵心慌,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真醉了。她试探地说:“于大记者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嘻嘻,于哥,你实话告诉我,到底喜欢我不?”
于家驹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反问:“你难道不知道喜欢和爱是两个概念?你不会是在我失意的时候专门向我说这句话的吧?”
“我早就想说这句话了,可你不给我机会。”
于家驹酒意全无,目光恢复了常态。他叹了口气,说:“你比大杨阳勇敢,她从来不肯说出那几个字来,就像她写的那篇得奖的文章里说的一样,火一样的爱最诱惑人的感觉不是爆发,而是深埋在心里。我喜欢,喜欢含蓄的女孩,她就是这样的人……”
赵灵“腾”地站起来:“于哥,你错了!那篇文章并不是她写的,而是……她根本就没有去采访!”
于家驹不相信地眨着眼:“你说什么?”
赵灵忍不住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于家驹听傻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气愤地将酒杯一放:“其实我也这样怀疑过,想不到……她,她怎么会这样?真不可思议,不可容忍!”
赵灵莞尔一笑,心里一阵得意。但马上又有些后悔:自己这样不守信用地揭李楠的老底,是不是太残酷了?万一真把她搅得没有立足之地,这辈子自己的良心也不得安宁啊!
于家驹是个最容不得弄虚作假的人,尤其在业务上。自从他确信了李楠没有去大漠河采访的事,对她再一次明显地疏远了。这天,李楠兴冲冲地来找他,说有一只山西翠湖园里的丹顶鹤突然向东方飞走了,有人看见它在北京的上空盘旋过,爱护动物保护协会号召北京居民们应该拿出爱心寻找。她觉得这件事情很有采访价值,请求于家驹派她去。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四章(3)
于家驹不动声色地听她讲完,淡然回答说他知道这事,而且已经派小杨阳去采访了。李楠很失落。一天后,《生活参考报》的头版刊出了一张美丽的丹顶鹤的大幅照片,照片的旁边是一则很大的寻鸟启事。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同一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登的是杨原平的寻人启事,那则启事非常小,如果不认真寻找,很难发现它的存在。然而,最令人吃惊的是报纸的《虹》专栏里发表了署名“特约记者小杨阳”的评论文章:《爱鸟乎,爱人乎?》
文章说:“据有关专家分析,一只长途跋涉的鸟,一旦遭遇饮食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将面临十分艰难的困境,以至于会造成令人痛惜的夭折。为此,北京人对这只外来的丹顶鹤所倾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不少居民为了找到它,已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目前,仍没有人知道这只外来鸟到底在哪里,是死是活。但这足以表明善良的人们对这只外来鸟有一份特别的亲善和爱心了。据有关方面统计,光是网上相互提供线索的帖子就有上千条。无疑,这种爱心确实值得鼓励和提倡,但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事情的另一面:一个有三百多万的占全市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外地人群落,他们也许就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