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三十日,保定府。陈武此时已经回到了他的驻地,正指挥着他带着的这个师在修筑工事。按照陈政给他的任务,他要在这里对即将南下的大顺军马进行阻击。他并没有一味的死守这保定城,而是把大军领了出去,前行了五十里地,在白沟河的岸边做起了防御阵地。毕竟,想要堵住数十万的大军,他这一万人马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借助这天然的屏障。
算起来这可是陈武第一次独立领兵作战了,前几次都是有别的部队在前头,他仅仅是在后边帮忙。不过谁若是小看陈武,那他将会付出代价。但看这名字中的一个武字,就说明陈武是老陈养着的这些孩子中,比较喜欢军事的。当初他奉命打入小袁营的内部,并不是靠着老陈给的贿赂才当上这一军之首的,而是凭着自己的战绩才在这小袁营中崭露头角的。回到山东地界后,又跟着进了培训班学习了一阵子,对于自家兵马的武器也是熟悉了一番,这热兵器作战的方式自然是熟识的。
大顺军的前锋部队在出了北京城后,倒是没有从大同一线返回去,因为高夫人知道,那大同的姜家之前之所以投降他们,那是因为大顺军势大。而此时,说不定那姜家早就知道了闯王在山海关战败的消息了,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在从那大同一线走,说不定就要被那姜家给阴了。为了快一点的撤回长安老家,高夫人便决定大军还是走保定—太原这条路,然后从太原返西安。毕竟,当初送银子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道,而且这条道上大部分的州县都是在大顺军的控制下的,并没有多少原来明朝的军队。
不过她并不知道,这保定府,早在她运送银子的时候,就已经被保安军拿下了。现下大顺军从此通过,对上陈武率领的保安军第六师,结果可想而知。
四月三十日下午,大顺军的前锋人马在白沟河北岸遇到了保安军的第六师。白沟河阻击战正式打响。不过这场战斗倒是没有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保安军的火力对上慌乱中的大顺军兵马,结果可想而知。
陈武也是就用一个团阻击对手,不过他可没有做什么伪装和诱敌一类的事情,而是直接就用步枪开始射击,阵地前也是设置了铁丝网一类的东西的,地雷也埋了不少。
这样的阵地对于冲阵来说的大顺军马那就是噩梦,等他们消耗了许多兵马之后才算弄明白,这对面的阵地是冲不过去的。前锋兵马快速的把这消息报告给了后军,高夫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一天半了。
再之后的保安军直接就是动用了行营炮,大炮一响,大顺军立刻溃散了。剩下的事情就是陈武领着人过去接受俘虏了。好在保安军出了战兵,还有许多负责后勤的民夫,他们暂时的充当起押解俘虏的角色。陈家在运河上的船都是被调用了过来,顺着白沟河就来到这战场边上,然后接受那些还活着的,且身体健康的。至于受伤的,还有那些有可能感染了疫病的,则是弃之不理。陈政现下可真是没有功夫,也没有人手来管他们了,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五月二日一早上,京师东直门的门卒正纳闷怎么没有大顺军的军兵来这门口站岗了,朦胧中他开了城门,哪知道一开门看到的却是另外一支兵马,浑身穿的花花绿绿,头上戴着钢盔,脸上也是捂的严实,根本看不清对方的脸。他这一愣神的功夫,人家就进了城,连带着他也给看了起来。
不到两个月的功夫,北京城再次易主。不过这次要说起来算不得易主,因为曾经的大明崇祯皇帝的儿子,太子诛慈粮进京了,他这算是拿回来他老子的东西了。不过他到底有没有真拿回去,只有那么少数几个人知道。
第三百二十四章 应对瘟疫
京师中的各色人等在崇祯十七年的春天着实是神经上受了大冲击,因为谁也不能想到他们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间竟能看到这已经被灭了的朱明王朝竟然又复国了。
普通百姓也许把这事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来说,但是对于那些豪门大户,则就不仅仅是谈资了。在这样一次改朝换代的风暴中,很多人都是看走了眼。那些先前在李自成占领京师的时候,穿着破衣烂帽,舔着脸去那李自成大营中求官的那些士大夫们,在这个时候眼睛却是一个个都长了,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这老天也在干什么,难道是在耍着他们玩吗。
当然,其中很多大官已经没有机会来感叹了,因为那高夫人临走之前就把许多原先的大官都给杀了。当然,大顺军杀的都是那些舔着脸来投奔他们的官员,至于那些颇有风骨的,则是没有管。其实那些人早在李自成进京后就想方设法离开了京师。用陈政的话来说,这次风暴是一个选择,那些投降李自成的,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风骨的贪官,那些殉了崇祯皇帝的,基本上都是些死硬份子,死了更好,利于他以后的行事。至于那些既不投降李自成,也不殉葬的,则是他以后合作的对象。
太子在赵云龙的两个团以及那天津巡抚冯恺章的五千人马的护卫下,在五月二日这天早上进了京。
陈峰的手下早就探查清楚了此时京师里的动静,也因此赵云龙进京后并没有遇到多少阻力。要说起来,还的说大顺军这撤离工作做的好,即快速又保密。这京师里愣是没有多山人知道这大顺军竟然已经撤离北京城了。等到这第二天,也就是五月二日这天反应过来的时候,新的力量已经入驻京师了。
刚开始这阵子城里面自然是有一些地皮无赖跟着闹的,商铺也是趁机被抢砸了不少,但是保安军和天津卫的兵马立刻开始了镇压。天津卫的兵马还凑合一些,这边赵云龙的手下直接就是拉过来当街砍头。这一下子就让那些地皮什么的老实了。
赵云龙清楚的记着陈政给他的任务,进京一个是要看着了这太子,第二就是要迅速的控制这瘟疫。
至于控制着瘟疫的方法,因为陈政对这鼠疫了解的比较多,所以也是有所应对。保安军每个人都是带着口罩手套,全身都是捂得严实,就怕那跳蚤蹦到身上。每日在营房里都是要洗热水澡的,随军的郎中也是定时对每个保安军士兵进行检查。体温天天要量,每个班天天都是要先进行自查的。
针对此时的京师,保安军也开始实行戒严,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走动,各个街口都有执勤的保安军检查。每日里进出城的客商都是要严格进行身体的消毒的。青岛那边的工厂也是初步配出了一些消毒水,有双氧水、氯水,也有其他的药水,这些东西有的可以杀死跳蚤,有的则是避免跳蚤往人身上跳。
京师中的各个街区都是被封闭了起来,各街区里也是选出了所谓的头脑一类的人物,京师中的各色郎中和各大药房也是被征用,就连皇城中的御医都是被征用了。
对于那些已经得病了的,那没有办法,只能是隔离开,任其自生自灭。这个时代的郎中们找不到好药来医治,陈政也没有办法,毕竟,他可不是什么都会。当然,于此同时,保安军更加注重的是宣传。这件事情早在天津的时候,陈政就和陈峰说过了。情报局的一部分人参与了宣传工作,跟多的则是那些豪门大户,其实他们比普通百姓更怕死。一听到这鼠疫是怎么回事后,自然是要把自家内部清理干净的。而且他们看到这太子殿下做事和已故的崇祯皇帝竟然截然不同,便也存了投机的心思,看看能不能在这新的皇帝面前表现的出彩一些。
所有遇到的阻力,都在保安军的刺刀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而同时展开的是一场浩浩荡荡的灭鼠行动。
在生态系统中,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一旦决定要对某种其他动物开战的话,特别是在有领导,有预谋的计划下开战的话,那这种生物基本上是没有生存的可能了。京师中各处此时不说是各家都挖地三尺,但是老鼠药和老鼠夹子却是放了不少。各个街道选出来的头脑们也是每天分派人在大街上向各家各户做这广博,用的工具自然是保安军提供的扩音喇叭。一开始京师中的人都是奇怪,可是到后来就见怪不怪了,一天要是没听到这声音,反倒是觉的不舒服了。
在这样严密的措施下,老鼠和跳蚤们自然是没有什么可以容身的地方了,京师中的瘟疫也是渐渐的被控制住了。不算大顺军马,原来京师中每天也是要死上个五六百人的。可是保安军一进城之后,采取了这些断然的措施,立刻就止住了这种继续死人的情况。
和京师里各处一样,此时的皇宫紫禁城中也是在进行着这一些列的灭鼠杀跳蚤行动,当然也伴随着许多染病的太监宫女被驱逐出宫。借此机会,陈峰的情报军对京师中的人口和紫禁城中的太监宫女也算是有了了解。太子此时却是正在和自己的姐姐长平公主互诉衷肠呢,他的两个弟弟此时并没有跟着他来到这京师,这是陈政的后手。
“李卿,现下可以把朕的两个弟弟接过来了吧,这京师现下应该算是安全的了吧。”
“殿下,臣以为现下这京师还不算是安全的。殿下想一想,北边鞑子是个什么情况现下还不知道,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如何也是不知道。那大顺军马虽说撤出了这京师,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多人马的,是因为这京师中泛滥的瘟疫才逃离这里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再打回来,殿下不希望先皇的事情再发生吧。所以微臣认为,现下最主要的是殿下尽快登基,重新确立大明正统,昭告天下,这样或许可以把那些贼人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且此时京师周边,只有天津卫和保定府在殿下的控制中,其他各处均是未知。此时殿下还应该小心为上,且不可大意。”
“唔,好吧,那就一切听李卿的。说起来,倒是父皇想的周到,留了李卿这样的能臣给孤。那一切就都拜托李卿了。”
“殿下放心,微臣自当尽心尽力,不付先皇所托。”
太子在好容易看到李岩一次后,问了这样的问话,但是李岩早有应对,糊弄这样一个半大孩子,他还是有把握的。更别说那小春子现下天天就在天子身边转悠,太子自然要更多的听着小春子的了。
不过李岩回头再一想想陈政的岁数,就不由的感叹起来。太子现下十五岁,可是陈政比太子能大多少,陈政今年才十八岁,也就大三岁。当年陈政像太子这般大小的时候,已经跟着自家船队出海了。一想到这里,李岩就不由得摇头。这人比人,是没有法比啊。
崇祯十七年的五月四日,断发了两个月的邸报又开始重新发送了。临近京师的县城,都是接受到了朝廷发送的邸报,那些在大顺军走了之后还在那里充当留守的原朝廷官员,一看这个情况,便各自开始琢磨开来。一些脑袋灵光的,胆子大的,这次又是率先倒向了朝廷的怀抱。一些脑袋反应慢的,则是继续在那里观望。不过随着倒向朝廷的府县越来越多,便形成了连锁效应。甚至之前属于那大顺军的杂牌系的那些军将们,在听说了闯王李自成在山海关战死,大顺军主力不知所踪的情况下,也跟着重新倒向了朝廷的那一面。
位于保定府周围的府县则是不需要朝廷的邸报的。陈武领着的保安军在跟大顺军大战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是派人来暗中观察的。看到那大顺军溃散了后,自然是马上派人跟陈武领着的保安军接洽了。这样的见风使舵的本事,在这些人身上,体现的自然是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