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雨,雨珠借助狂风砸在脸上,割得眼角的伤口生痛。
“吼……”失去方才的凶悍气势,此时的黑蟒像是一头逼入绝境的困兽,可怜而又可悲,两边绞杀它的妖界郡王,速度和妖力也不似之前蛮横了,想是同样受了不轻的内伤,却仍旧步步紧逼。
黑蟒已经离开江面,翻滚的江水中到处都是与混浊的江水混为一潭的暗红色,好似浸染的暗色丝绸,带着沉重的死气沉沉。
“吼……”蛇尾依旧缠着被树妖包裹在里的江云,黑蟒缓慢地向山上爬去,一路留下残破的鳞甲和触目惊心的血污。
“白河……”江云的心口顿痛,苍白的脸色更像是被雨水洗尽了颜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唇上越来越重的暗紫。
他缓慢转头看向暴雨中的白泽和虚耗,雨水迷乱人眼,他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只隐约看见两团淡淡的灵光,江云忽而明白,白泽对他的承诺已经崩溃,现在的局面,两方必须有一方被置之死地。
而明眼人都能看出,黑蟒大势已去……
“吼——!!”好似最后的绝命一击,盘在整座大山上的黑蟒朝着欲再伤它的妖界郡王张开血盆大口,蛇头两边怒张出眼镜蛇王似的翼,几束妖光触碰,天地为之一震,整座大山在一瞬间轰然碎裂,波涛汹涌的离水立刻如洪水猛兽将大山吞噬殆尽,铺天盖地的江水冲垮一切拦阻,如洪水泛滥成灾,向下游无法遏制地奔腾而去。
站在江边的摩诃不缚猛然回神,他细小地惊叫了声:“沧海……”便朝着多出了一条流向的离水跑去。
可是,那条巨大的黑蟒早已被冲下江口,湮没在茫茫江水之中。
雨势骤小,江面不再似之前浪涛翻滚,只是水流急速不止。
一抬头,他看到江面上,一头白眉老龟载着那个火红衣袍的少年和他怀中书生模样的人
,缓缓朝着江岸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转折出现,不出意外,小庚同志下章出现。
☆、第十六回
手指轻微地抽动一下,江云缓缓睁开眼睛,他迷茫地望了望四周,好半天才反映过来地甩了甩头,挣扎着想要起身。
从瘫软的枯树中爬出来,江云坐在野草茂密的岸边歇了半晌,等待着晕眩的劲头缓过去。
看了眼那堆搁浅在岸边的枯木,毫无生机,枯萎的叶子早已掉光,布满褶皱的枝干上满是血污,江云想,这只桃树妖怕是已死多时了。
说来,他应该感谢树妖,若不是树妖包裹住他,无形中形成了一道屏障,湍急的水流中,他怕是早就死了不知多少回,也不会像现在只受了些皮外伤,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只是右眼角上,最开始划的伤痕火辣辣的痛,想是有些感染了。
抬头望向混浊的河面,江云并不清楚白河搬倒了哪座山,释放了哪条江水,眼前的景物十分陌生,连头顶的天空也是散不去的阴霾,缓慢移动的乌云,好似兜兜转转绕着圈,分分合合。
力气一点一点回到四肢,江云深吸一口气,有些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在岸边不浅的草丛边,弯腰寻找什么。
他仔细地朝着下游走去,没有放过一点可疑之处,偶尔会冒险趟进江水中,待发现不是自己要找的,便沉默地上岸继续寻找。
不知过了多久,江云终于在下游的一个水坑中找到自己要找的人,他将那人从水坑拖出来,平放在河床高处较为干燥的草坪上,然后脱下潮湿的外衣为他盖住浑身的赤衤果。
检查了一遍男人的身体,大大小小的伤口遍布全身,或青或紫,破皮的伤口结瘀很浅,几乎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有黑色的血水冒出。方才拖他出水坑时,江云有注意到他的周围有许多鼓得鸡蛋大小的水蛭,却全是死的,他立刻明白过来,是白河的血毒死了那些贪婪的吸血鬼。
江云捡了些干燥的枯枝,在白河旁边生起火堆,并在一旁架了一个简单的架子,脱去里衣晾在架子上用火烤干。
他将白河的头小心地放在膝上,借着火堆温暖没有一丝热度的躯体,两只手揉搓着白河凉得冻人的手臂,一边想要他暖和起来,一边又期待男人有一丝好转清醒过来,哪怕哼一声也比死气沉沉都好。不然,他会以为自己怀中抱着一具尸体,一具有着微弱呼吸的尸体。
夜幕很快降临,趁着天色未黑之前,江云又去捡了些柴火,现下他正维持着最初的姿势坐在火堆前,一只手捏着根树枝拨弄火堆,维持着温度和光亮,即使他赤衤果的上身,白皙的皮肤已经烤得微红,冒着细细的热汗,也不见他挪动半分。
山间,有野兽孤独而又悲哀的低吼声,此起彼伏,一场洪水不知毁了多少人,多少动物的家园。
江云看着跳跃的火光,若有所思。
◇◇◇
鄂谒城,那摩寺。
“方丈,方丈!”一个僧人急匆匆地往大雄宝殿跑去。
端坐蒲团诵经的老和尚没有睁眼,苍老的手指仍旧抠动着手中的佛珠,不急不缓。
“方丈,方丈……”中年和尚跑到老和尚身旁,脸色难看地擦着额上的汗珠,“来了!已经过了山门!”
手指顿住,苍劲的声音自老和尚低讼佛经的嘴中缓缓吐出:“他是走着进来,还是腾云而来?”
中年僧人向前一步,肯定地答道:“走着进来的!”
“恩……”沉沉低吟,老和尚略微赞许地点了点头。
山门是用来指示道路已离寺院跟近,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到了山门,都应下马、卸去刀械步行,以示敬重。
那人过了山门便步行而来,看来今日并非为尘俗恩怨,而是来找人的。
“戒渊,你去藏经阁知会目空一声,然后提醒所有僧人居室诵经,不得离开房门半步。”
“是,方丈!”中年僧人双手合十,躬身恭敬答道。
待戒渊走后,老和尚又默默地抠动手中的佛珠,嘴里低低地吐出经文,白眉下的双目自方才就不曾睁开。
那摩寺,藏经阁处。
小院安静清白,没有一丝多余的声音,偶尔只听得见院中的两棵老树上,传来一两声虫鸣鸟叫。
一阵强风忽而推开了藏经阁的大门,两边打开,好似迎接着什么人的到来。
一眼望进去,光线并不是很好,甚至带着一股尘灰似的昏暗。
片刻,一个身着白袍金绣的男人突然出现在冷清的院落中,一头墨黑的青丝带着星汉一般的深沉,仅是一个背影,足以惊鸿遍野。他缓慢地朝着敞开的大门走去,脚步很轻,却很沉稳,犹如每一步都重如泰山,偏又不沾染一丝尘埃。一阵风过,轻柔地撩起衣摆,套在白袍外的黑纱略有层次的更为扬起几分,让这个耀眼而又神秘的男人,浑身徒增压抑,看起来更加的遥远而又疏离,不可窥视接近。
“三千年前,贫僧与天尊走完了那盘棋,请君入瓮。时光如梭,尘世风云变幻几何,回头一看,想不到贫僧打理这藏经阁竟有千年之久了,”略微感叹的声音,从阴暗的经阁里传出,白袍男人一脚踏进大门,顿在原地,听那个犹如青灯的声音频频叹息,“三千年……却也抵不过尘灰一遮,不论如何打打扫扫,每日终会反复,原本应该清楚的字迹早已是模糊不堪。”
声音久久一顿,白袍男人一手背负身后,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只字未语,似乎想听声音还有什么没说完的。
仔细去看男人的面容时,却被憾得瞬间无法呼吸,那一张完美得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形容的脸,深邃而又幽沉的黑眸牢牢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令人忘记天上人间。
“战神已经来过,记载钵多罗的经书也全都被拿去,天尊今日亲自来找贫僧,不知所为何事?”这时,一个神态端详的和尚从阴影中走出来,他身着素白的中原袈裟,与西方佛国袒胸露臂的僧袍相比,更多了一分谨慎,手中拿着一本书和一支拂尘,似乎正在清理阁内的尘灰,连空气都透着一尘不染的洁净。
“经书确实一本不少,”低沉悦耳的声音,带着诱|惑他人的磁性,引|诱着所听之人蠢蠢欲动的心,男人缓慢地说,“但是,还是不够。”
阿难微微一怔,不解地问:“难道天尊是来取贫僧性命的?”
他忽而转过身来背对阿难,薄凉的唇角淡淡上扬:“阿难,你明白我要什么,我也知道,它一定在你那里。”
轻声叹息,阿难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在这藏经阁三千年,曾经也试图找出钵多罗留下的手札,但是,除了那些仅存的经书,一无所获。”
庚炎抬头看向门外,天边有一团阴沉沉的黑云,已经有三四天不曾散去,如此说来,东方有大事发生。
“你留在那摩寺,就是为了他的手札?”他问阿难,嘴角似笑非笑的弧度没有改变一分。
“不全是,”阿难答道,“留在这里,也是为了修心。”
“哦?”略感兴趣地挑了挑眉,“哪种心?”
垂首轻笑,和尚将经书放回身旁的书架,手中的拂尘轻轻扫了扫:“平常心。”
庚炎回身看了他一眼:“何谓平常心?”
“顺其自然,宁静而致远。”阿难沉稳答道。
“好一个顺其自然,宁静致远,”抬首继续望向天际,庚炎轻描淡写地说,“我最后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每一个字都透露着无形的压迫感。
阿难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他轻缓地点点头,道:“天尊请讲。”平和的语气里满是顺从与安宁,让人分辨不清到底是迫于男人的压力,还是因为芸芸众生,一切皆为平等。
庚炎转回身来,灿若星河的黑眸微微细合,薄凉的嘴唇吐出的话语,总之淡而又淡,却莫名惊心万分:“这几日我并不在中原,那里像是发生了些有趣的事,阿难,你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无人应答,气氛开始微弱的凝滞。
“我记得,你貌似收藏了几颗五彩佛珠,不知,现下可否拿出来让我瞧一瞧?”男人向前走出一步,瞬时遮挡住大门投进的光亮,立在书架旁的和尚也同时陷进一片阴影之中。
“贫僧并不知道中原发生了何事,若说清楚,天尊是再明白不过了,又何必来问贫僧,”夷然自若地一层一层打扫着经书,阿难淡淡地说,“至于佛珠,贫僧没有。”
“没有?”若有所思地反问,庚炎抬手一指书架,一本纤尘不染的经书立刻飞入了他的掌上,漂浮悬立,“是没有,还是给了他人?”漫不经心地瞥着经书,书页好似有生命似的立刻自己翻开来,一页又一页,走马观花。
庚炎是仲古天尊,尊为万物亚父,他很少对人和物感兴趣,就算一时兴起,也绝不会轻易触碰一分,只是隔岸观火,就如此刻掌上悬浮的经书,撩起了他丁点的兴致,却仍旧没有接近他的权力。
阿难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