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归-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奕耐住性子扶王太后回内殿。发现王太后光着脚,李奕皱起眉头,正要责问宫婢,王太后忽然就松开手。将靠近他们的宫婢推开。那宫婢手上提着王太后的缎鞋,被王太后推倒摔在地上,鞋子也滚得老远。
    李奕抿嘴将脱口而出的责备话全部咽下。
    王太后盯住李奕讪笑。
    不一会宫婢端了食案和碗碟上来。王太后看到那碟红炙脯,脸猛地沉下来。就要开口骂人,一个白色身影忽就晃在王太后眼前。
    王太后双唇打颤,眼里流露出惊惧之色,迫不及待地往李奕身后躲,重重掐住李奕手臂,生怕李奕丢下她也走了。
    王太后语无伦次地说道,“王贤妃来了,她又来了……奕儿,你是天子,是真龙之身,是能压制鬼魂的,所以只有你能保护我。”
    王太后尖叫一声,抬手指向一片虚无,“奕儿,你看到那处血淋淋骨肉吗,是王贤妃从我身上一片一片割下来的,我好痛好痛啊。奕儿,你快去寻高僧,让他们过来做法,将王贤妃这妖孽收了,对了,还有她的孽子,我真后悔,当初没直接掐死……”
    “阿娘,够了。”李奕声音徒然升高,打断王太后的乱语。
    王太后被吓一跳,掐住李奕臂膀的手慢慢松开。
    王太后光住脚,小心翼翼地挪回床榻,目光渐渐涣散直到彻底失去神采,似再不可能恢复清明了。
    王太后叨叨咕咕,说甚旁人也听不清,李奕走到王太后身边,摆摆手命宫婢全部退下,轻声问道,“阿娘,李晟生母贤妃真是你害死的吗。”
    王太后理也不理李奕,自顾的喃喃低语。李奕蹲下身子,凑近王太后耳边,听了许久才听清他阿娘在说些什么。
    王太后说她儿子好,说她儿子不会凶她……
    李奕心狠命揪起,喉咙堵了一口气不上不下憋得他无法呼吸,眼睛不知不觉就湿了。
    李奕握住王太后的手,一滴泪落在王太后手背,王太后茫然转过头,无神地看了眼李奕,自李奕掌心抽出手,嘟囔道,“这么大一个郎君,居然会掉眼泪,还是我家奕儿坚强。”
    李奕再也撑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不断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今日被温荣彻底拒绝,他是绝望但不会愧疚悔恨。可现在呢,疼他照顾他数十年的阿娘彻底疯了,而且是被他最爱的女人害疯的。
    李奕心痛到窒息,瘫坐在地上不能动弹,他这辈子是无法做出伤害温荣的事情,可他也真的不想再见到将他阿娘害得如此凄惨的女人……还是让温荣走吧,走得远远的。既然李晟的母妃是他阿娘害死,那么从此他们两不相见,两不相欠……
    ps:感谢爱猫乐园亲的香囊,抱抱~感谢伽非亲的平安符(づ ̄3 ̄)
    推荐好友意迟迟的《掌珠》文案:满京城都知道,连家二房的大姑娘若生脸盲得厉害。
    今儿梳个堕马髻她认得你,赶明儿另梳个,她就记不得了。
    但有一位,裹成熊,她也总一眼就能分辨。
    因为他们初见于彼时最狼狈不堪的时候,却重逢于最好的年华……
    捂脸,《掌珠》还在新书上架第一月,哪位亲有粉红票的一定支持投给《掌珠》~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荒阴沉雪

温荣听到郑大娘子要去边疆,唬了一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讶异道,“你一个弱女子,如何去边疆?漫说现在边疆战事紧张天气恶劣,就是寻常太平时候,商队没有护卫亦是寸步不敢行的。郑大娘子莫要与我开这等玩笑了,若是平日一人太过无趣,就过来寻我,提前使人送帖子,我便不会出府,郑大娘子亦不会像今日这般在外头等了。”
    郑大娘子莞尔一笑,“王妃放心,民女心里有数。民女之前在平康坊做乐伎,虽上不得台面叫贵家女娘鄙夷,却也因此打听、了解到不少关于圣朝边疆的事情。商队容易被盯上,是因其运载了大量财物精货,而寻常逃难避世的村民,山寇是不会截拦的。”郑大娘子顿了顿又说道,“而且民女也不会随处乱窜,只打算寻个村落安顿下来,再看看能否为圣朝军队做些事。”
    温荣毫不犹豫地摇摇头,“既然这事让我知道,就绝不能放你去,否则我内心不安。还有,将来轩郎回来你却不见了,我无法向他交代。”
    温荣的平易令郑大娘子少了几分顾忌。
    为了说服温荣,郑大娘子认真地说道,“王妃此言差异,王妃怎看得住我。今日若未见到王妃,民女不声不响也走了。民女此行去边疆,除了思念轩郎,想过去寻他,还希望能让温老夫人对民女有改观,不至以见着民女就生气。”
    温荣颦眉不语,她仍旧不放心,比之性命,改变她人对自己的印象哪里有那般重要。只是郑大娘子言她看不住是真的。她不可能强将郑大娘子留在南贤王府,更不可能遣仆僮小厮去看守郑大娘的院子。
    郑大娘子转头看向花厅外,门框处的珐琅宝石帘被风吹的叮铛作响,绿佩上前将宝石帘束了起来,可以看到侯宁在庭院来回踱步。
    郑大娘收回目光,朝温荣笑道,“那侍卫一见就知武功高强。王妃身边有高人保护。民女也能放心。”
    温荣想起郑大娘有说过自己会拳脚功夫。但在温荣眼里,这所谓拳脚功夫不过是花拳绣腿,真遇上危险。半分用没有。
    郑大娘似猜到温荣心思,“民女有一事相求,还请王妃莫怪民女唐突。”
    温荣颌首道,“郑大娘有甚事。但说无妨。”
    “民女自幼习武,自道不凡。后流落风尘,无奈将这些都收敛了去,只偶尔小心地做防身之用,”郑大娘子不自禁地揉手腕。“民女想与那名侍卫切磋一番,不知王妃可准允。”
    温荣不敢置信地看郑大娘,原本安安静静在旁伺候的碧荷和绿佩。也开始一脸诧异地打量郑大娘,绿佩更是心中不悦。暗叱郑大娘好厚的脸皮,实是不自量力。
    温荣本想反对,可郑大娘子满眼期待,已是跃跃欲试,且郑大娘子今日穿一身窄袖小袄裤,比试功夫也确实方便
    温荣转念一想,考量郑大娘子功夫确也不是坏事。她让侯宁注意一点,莫要使全身力气,莫要伤到郑大娘子便是了。
    温荣点点头,“既然郑大娘有此想法,试试也无甚不可,我去问问侯侍卫是否方便。”说罢,温荣站起身带郑大娘去庭院。绿佩跟在后头嘀嘀咕咕颇为不情愿,她还指着主子拒绝郑大娘呢,平日里她自己是对侯宁打打骂骂的,可其余女娘,哪里有资格同侯宁过招呢。
    到了庭院,同侯宁说明来意。侯宁本就憨厚,支支吾吾涨红了脸,“王妃,小的担心出手太重伤了这位娘子。”
    温荣还未开口,郑大娘子先说道,“侯侍卫不必担心,民女打算去边疆寻温家大郎,所以请侯侍卫莫要手下留情,王妃未见着民女的真功夫,是一定不会放心民女独自前往边疆的。”
    侯宁惊讶之余更多敬佩,拱手示意愿同郑大娘比试一番。
    温荣交代,过二十招不论输赢都必须停手,不允许下杀招点到为止。不过是相互切磋,并非要争你死我活。
    说罢,温荣带碧荷、绿佩一起退至小亭。
    郑大娘子出招的一瞬,温荣眼睛便亮了,极有架势,招招果断狠绝,绝对不是甚花拳绣腿可比拟的,若不是温荣说了点到为止,郑大娘子先才那几下就可以扼上对方喉咙了。好在侯宁亦不是省油的灯,认真起来丝毫不落下风。
    温荣投向郑大娘子的目光越来越复杂,郑大娘子绝非寻常人家出生,不知究竟是何过往,后竟然被迫流落风尘。
    每个人都有不与外人道的过往,郑大娘不愿说,她就不问,只要能真心待她哥哥便好。
    二十招,二人立即干脆利落停手,互表承让郑大娘子回到温荣身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让王妃见笑了,民女功夫不逊侯侍卫,倘若只在盛京里干等,心焦烦闷不说,也凭白浪费了一身好功夫,不若去战场,说不定能为圣朝将士出份力。”
    郑大娘子见温荣尚在犹豫,坦言了自己的出身与成长经历。
    温荣才知晓郑大娘子原来是出自荥阳郑氏一族的旁支,郑氏亦是大族之一,郑大娘的父辈、祖辈皆是武将。
    在郑大娘十二岁时,族中支系内斗,郑大娘的阿爷因此被陷害流放,并于流放途中被族人害死了。
    郑大娘府里女眷皆没入贱籍,而郑大娘因姿色过人又擅长诗乐,被带到盛京平康坊,成为京中颇为出名的乐伎。
    “阿爷言民女骨骼清奇,虽是女身,却是练武的好苗子,故民女从学步起,便跟着阿爷学了一身上阵杀敌的本事。”郑大娘看着温荣认真地说道,“阿爷最大的遗憾是膝下无男丁,不论民女武功多好,都无机会继承他的衣钵。后来府里出事,民女也跟着心灰意冷,后是遇见轩郎,才重又起了念想。说没有私心是假的,若此行能立下功劳,就能换得良籍,往后能名正言顺陪着轩郎,不叫他为难。”
    郑大娘话已至此,且确实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温荣也不好再劝阻,遂说道,“既然郑大娘心意已决,我也不强留了。此行路途遥远,府里有良驹白蹄乌,赠与郑大娘为坐骑。”
    郑大娘子就要拒绝,温荣摆手将郑大娘的话压下,很快有小厮牵来一匹高头骏马,四肢粗健,鬃毛黑亮,一眼便知是千里良驹。
    温荣又拿过一只褡裢塞进郑大娘怀里,“里面不过一些散钱和我的信物,到边疆看到将士,可通过我的信物见到轩郎。”
    郑大娘子很是感激,接过褡裢深深鞠了一躬,“王妃大恩大德,民女没齿难忘,今日同王妃就此别过,再见时圣朝一定已大胜突厥,凯旋而归。”
    温荣握住郑大娘的手,她不知该交代什么,祝福什么,万千思量最后只说了一声保重。
    ……
    距离郑大娘离开京城过去了二十日,温荣仍未收到李晟的信。四处打听才知晓,府里有郎君在边疆的,也都没了消息。
    整个盛京一瞬间安静下来,家家户户都陷入紧张压抑的气氛中,牵挂着远在边疆的孩子。
    温荣这几日更是茶饭不思,整个人又清瘦不少。
    丹阳带小郡主去宫里的次数少了,到南贤王府寻温荣的次数多了。丹阳和温荣彼此互相安慰,言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相信不论是谁,只要是圣朝子民,就一定吉人自有天相。
    这日丹阳又抱小郡主过来寻温荣,温荣在府门处接她,二人往回才走到二进院子月洞门处,阍室小厮就急急忙忙追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宫里来消息了,有边疆战事的最新消息。”
    “赢了吗?可有南贤王消息。”
    “赢了吗?可有五驸马消息。”
    温荣和丹阳几乎是异口同声发问,小厮为难地摇摇头,“宫里送信的只说有消息,其余的皇后请王妃和长公主进宫详说。”
    温荣点点头,迫不及待吩咐马车,拉着丹阳就往宫里奔去。
    清宁宫里,琳娘正烦躁的来回踱步,今日送到的并非好消息。冬季严寒,两方是暂时歇战,之前没有信件也确实是因为大雪封山导致,至于南贤王他们……
    很快温荣和丹阳都到了清宁宫,琳娘先让二人坐下吃茶。
    琳娘一对上温荣满是期待的目光,就心虚地瞥开眼去看丹阳,温荣心登时一沉,蹙眉道,“琳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