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归-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荣一边说一边抚袖起身,“你们先聊罢,我出去则个。”
    丹阳也不多想,捂嘴笑道,“这等美食。偏偏你无福消受。”
    “随你怎么说罢,我却是不奉陪了。”温荣朝丹阳和琳娘笑了笑,执锦帕轻抵鼻尖。自侧殿缓步走出,下了花萼相辉楼后才匆匆忙忙地去寻桐礼。
    平日温荣独自留在纪王府,或是一人回温家长房,李晟都是命侯宁保护她的。
    侯宁的性子直讷,行事欠缺灵活,可胜在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对主子更是忠心耿耿。
    桐礼的武功虽不如侯宁。却懂得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行事十分机灵。
    今日温荣进宫,皇宫四处皆有侍卫巡视,李晟不用担心她的安全,只考虑到宫内人事复杂。桐礼平日常随李晟入宫,熟知宫内事什,遂命桐礼听候温荣差遣,以防突发的事情。
    桐礼入宫后照温荣吩咐,一直在花萼相辉楼不远处的偏室候着,此时见到主子焦急亦知晓兹事体大,未敢耽搁,领了命速往兴庆宫主殿寻李晟传话。
    桐礼匆匆绕过几处花篱,不消一会儿就连背影也瞧不见了,温荣却未急着回花萼相辉楼,而是在阁楼长廊处站了会,端阳月正是芍药绽放的时节,绚烂蝶翅颤巍巍地流连于花丛之中,空气里处处弥散了浓郁的花香。
    本是一幅明媚大好的繁盛之景,温荣却无心欣赏,温软而焦虑的视线,意兴缺缺地落在了银槐的翠叶密枝上,直觉那翠叶密枝下的影子有不尽的暗风浮动。
    温荣深深吸了口气,储君之争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温府众人性命,故三皇子和五皇子不能出意外,她不喜欢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生活,但更不愿温家覆灭不愿离开李五郎。
    既然晟郎和三皇子都知晓了局势,该是不会出意外了。
    温荣轻轻抬手,落在她手背处小憩的金丝粉蝶振翅翩然而起,待温荣回到花萼相辉楼主殿,才知晓丹阳公主与谢琳娘已先行去偏殿休息了。
    由宫婢引着来到偏殿,待见到她二人,温荣朝琳娘颌首笑道,“龙舟怎这般快结束了,可是朝廷的红血龙舟拔得了头筹?”
    琳娘展颜回道,“还没结束呢,只是我嫌长廊闹的慌,这才拉了丹阳回偏殿吃茶说话。”
    丹阳瞪了眼温荣,脖子直直挺着和白鹅似的,郁郁地说道,“如何去了这般久?不晓得的还以为你私会五哥去了,不过是进宫一日也不肯消停。”
    “丹阳这是怎么了?才一会儿功夫,跟吃了爆竹似的,一肚子火气。”温荣吩咐宫婢摆了锦杌靠住,疑惑地瞧着丹阳公主。
    谢琳娘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先才有消息传到花萼相辉楼,五驸马临时要出公差了,听闻是温中丞早几日便安排好的,圣主甚至准了五驸马不用参加今日的宫宴。”
    温荣明白了事由,心下虽对丹阳公主颇为歉疚,却也实实地松了口气。五驸马林家大郎半月前由翰林院破格调入御史台,林大郎出公差一事是她阿爷早前安排的,既然御史台的公事又按照她阿爷的安排进行,是否人也快被放出来了。
    思及此,温荣心里的一块石头缓缓落地,声音也随之轻快起来,不免戏谑丹阳几句,“我阿爷还在大理寺关着呢,哪能使唤的动驸马爷,你可莫要将气胡乱撒在我身上。”
    “有三哥和五哥在背后护着温府,温中丞没两日就会放出来的,你却在这装了样子。”丹阳轻挑起眼睛,伸手轻点温荣洁白的额头,也未真气恼。
    温荣轻拍掉丹阳的手,笑问道,“五驸马去何处出公差,需多少时日。”
    丹阳摇了摇头,“只知被安排去了淮南道,想来没有月余是不会回来了,好在不至于太偏远,气候倒也合适。”
    “那淮南道与江南道是极近的,气候何止是合适,简直再适宜不过了,只怕五驸马留恋江南山水,月余也不肯回来的。”琳娘掩嘴笑道。
    丹阳忍俊不禁,“荣娘还未开口了,你却言之凿凿,好似你瞧见过淮南与江南一带山水似的。”
    温荣颌首,一本正经地说道,“三王妃是谬言了,纵然江南花红柳绿风景正好,但也及不上盛京银屏轻絮里的半分红颜笑。”
    丹阳和琳娘微微一愣,反应过来琳娘掩嘴笑个不停,丹阳却是不依不饶的要温荣把话说明了……
    三人又笑闹了一会,那些在花萼长廊观龙舟竞渡的贵女才陆续回到内殿,丹阳差人去问了龙舟竞渡的结果,果然是宫中贵人的漆桐油红血龙舟拔得了头筹,一会宫宴上圣主还将亲自为得胜的力士颁彩缎和雕祥云纹的银盘。
    今日端阳节宫宴摆在兴庆宫的旖澜厅里。见时辰到了,王淑妃起身领宫中贵女们离开花萼相辉楼,前往旖澜厅用宴。
    旖澜厅正前方铺蜀锦绣毯的高台上,有数名脚踏顶珠翘履、腰扎绿箩缎带的娇美舞伎翩翩作舞,厅内虽未鼓乐喧天,却有笙箫丝竹声阵阵,十分喜庆。
    待众宾客与女眷坐定,又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听见内侍监尖细的通禀,“圣主到……”
    只见睿宗帝一袭明黄盘龙锦袍,发髻高束金累丝米珠细攒九盘龙金冠,步履虽缓,却是天资威严,其身后的二皇子、三皇子等人亦是沉稳干练,英姿不凡。
    如今圣朝可算繁盛太平,尤其淮南道、江南道、河南道一带是五谷丰登,极尽富庶安乐,遗憾的是边疆西蕃不肯安分,陇西未平,并汾亦未收复,思及此,睿宗帝是寝食难安,而朝堂里众皇子的争锋之势,更是睿宗帝心尖上一碰就疼的芒刺。
    睿宗帝是醉心乃至于苦心于朝政的,根本无心那些个宴席玩乐,今日圣主未前往花萼相辉楼观端阳宴的龙舟竞渡,就是最好的佐证。
    众人起身拜见了圣主。
    “起来吧,宫宴不必拘礼。”睿宗帝轻挥袍袖,坐在雕龙凤戏珠纹紫檀高背坐榻上,眉宇间有几分倦色,但双目仍旧神采奕奕。
    众人跪谢后,纷纷于旁席依次坐下,唯独王淑妃坐在睿宗帝身边。
    丹阳公主目光环视了宾客席一周,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一会儿凑近温荣,压低声音说道,“今年的宫宴是王淑妃安排和主持的,宫里向来重视此类节日的宴席,往年哪次不是花费大量钱帛,可今年却不同了,圣人要求一切从简,”丹阳顿了顿,又说道,“宫宴办的体面与否,直接关系到宫中的颜面,既要办的好又要省钱,倒是为难王淑妃了。”
    温荣点头赞同,往年中宫皆由太后主持,今年太后身体抱恙,才轮到了王淑妃,自有十分意义。
    一道道精致菜品被摆上宴席,温荣细心地吩咐信得过的宫婢为琳娘换了一副碗筷。而那等单独奉于个人的胡饼冷淘,琳娘是一口未用,温荣吃食亦十分小心。
    待宴席过半,杜乐天学士和宫廷乐师被请进旖澜厅作诗谱曲为宴会助兴,众皇子亦纷纷起身向圣主敬酒,贺大圣朝千秋万代。
    三皇子李奕端起一只雕葫芦暗纹、拳头般大小的翡翠杯,轻甩金线绣宝相花纹的暗紫袍摆,起身向圣主与王淑妃走去……

☆、第一百六十三章 瞒天沐寒光

<fon color=red>  
    琳娘搁下杯箸,浅笑嫣然地望着三皇子李奕,比之琳娘的满眼幸福,坐在前席的二王妃韩秋嬏便有几分戚戚然。温荣微微抬起头,余光漫过韩秋嬏那执着团扇却在不经意间轻颤的手。
    温荣舒展眉头,不作理会,转头看着琳娘问道,“三皇子那翡翠杯盏里盛的可是梨花酿?”
    琳娘杏眼微睁,颇为诧异,捂嘴低声笑道,“不想荣娘还能识酒,隔了这远的距离,便能由香知晓是何酒品,平日可是藏的深了。”
    温荣轻摇团扇,斜睨了琳娘一眼,不以为意地说道,“这么远的距离怎可能闻出何酒香,平日里我亦是不吃酒的,纵是闻到了也不知是何名酿,先才是瞧见了那翡翠杯,才作此猜测。”
    琳娘听闻愈发好奇,“这翡翠杯和梨花酿可是有典故。”
    温荣解释道,“梨花酿在江南颇为出名,酒香醇而不烈,适宜江南气候,只是在中原一带不甚流行罢了。早年我居于杭州郡时,许多酒家酿制少量梨花酿,但凡酒家新酿了这梨花酒的,必然在酒铺子外悬挂滴翠似的青旗,翡青可增添酒色,映得梨花酒分外精神。大户人家里讲究的就会配上翡翠杯,正如杭州郡里有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
    “是了,想来‘葡萄美酒夜光杯’也是这个理。”琳娘颌首,又说道,“我先前还以为那梨花酿是奕郎自己琢磨出的点子。不想是杭州郡早有的。若是寻常的酿酒之法也罢了,却不知奕郎着了什么迷,极是讲究。酿酒用的白梨花必须是春分日子时半放的花苞,说是如此才能保有梨花清香,虽麻烦,可酿出的酒品确实味极醇香。”
    丹阳公主听言亦来了兴致,凑趣地顽笑道,“三嫂回府了与三哥说则个,既然是我等不曾瞧见的新鲜玩意。又是杭州郡特品,怎么也得舍一坛出来。不若就做了哪日温中丞归家的接风礼,我等三人可挑了日子一道去温府品佳酿,两位嫂子可赞同丹阳的提议?”
    琳娘先忍不住笑起来,倒也不觉得丹阳的提议有甚为难。遂不以为意地点了点头。
    而温荣听闻李奕所用梨花是春分日子时半放的花苞时,心神一凛,心下疑惑顿生。记忆中酿造梨花酒的方子,是她前世入宫后才告诉李奕的,前世后宫的生活太过无趣,她闲来无事,才会子时守在梨花树旁,静待春分日梨花绽放,而李奕在品尝了她酿的梨花酒后大赞妙不可言。
    李奕定也依稀记得前世里的事情。只是不若她的清晰和完整罢了,既然只是零星碎片,或许于李奕而言就如梦境一般。她也不必过于自扰。
    丹阳见温荣兀自出神,推了推,问道,“荣娘怎么了,可是高兴坏了。”
    温荣回过神来,抿嘴笑道。“丹阳可是调皮,怎能唆使琳娘将三皇子的佳酿随意赠人呢。若是令三皇子不悦了,该如何是好。”
    丹阳笑道,“五嫂自是不了解三哥,三哥是最不会吝啬好东西的主,儿时五哥与我瞧中的宝贝,三哥二话不说便送于我们了。”
    温荣笑了笑,不再接话,抬头就见李奕稳步走至圣主与王淑妃案前,随着修长挺拔的身姿缓缓拜下,清澈明朗的声音响起,“儿三郎谨祝阿爷阿娘福绵安康,圣朝于阿爷福泽之下,举国皆和,风调雨顺,百姓泰安,岁岁如今朝。”
    圣主于上席微微颌首,眉眼威严,可望向李奕的眼神却满是慈爱,缓声道,“好,将某书房的跃鱼葫芦赏奕郎。”
    宾客席上微有声响,温荣虽未曾见过跃鱼葫芦,却有听阿爷提起过,是一只刻金跃鱼和多子多福纹的名贵葫芦形玉器,睿宗帝颇为珍爱。
    温荣微抿嘴唇,跃鱼跃鱼,可是鱼跃龙门,过而为龙之意?
    李奕躬身道,“儿谢过阿爷。”
    睿宗帝颌首道,“奕郎当兄友弟恭,平日里多帮助你大哥,不怯不惧,理于朝政,心系天下百姓。”
    王淑妃眉眼娇柔,轻声道,“三郎当谨记你阿爷教诲。”
    李奕举杯躬身,自是不喜不悲,神情未见有异,“儿定不负阿爷之意。”
    说罢李奕举杯,仰首一抿,翡翠杯中晶莹剔透的梨花酒便见了底。
    圣主满意地点了点头,高声道,“我李家儿郎不但要能提笔安天下,驭马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