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一十四章 华夏汽车工业的失误
说完这一通杀气腾腾的话,陈浩仔细观察众位大佬的表现,发现他们的脸上多少有些不自然,这种利润巨大的生意看来干的人不少。
换做以前,这群习惯了横冲直撞、无法无天的大佬们早就跳起来大骂陈浩断了他们的发财之路,不过今天没有人敢出头,胡扬的下场他们每个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要有一只鸟把头伸出墙,代价就是被一枪爆头。
“当然,这个生意停了,大家的收入就少了一大块,大伙儿放心,你们损失的钱我会五倍十倍的补偿给你们。我已经打算投资一家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们国内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汽车,这家汽车制造厂的利润百分之二十归你们所有。”
“而且,我把汽车品牌的销售代理权也交给你们,而且是给你们省一级的一级经销商,你们可以在华夏的任何一个地区建4S店。”
给了一顿棍棒,也该给个甜枣给这些大佬尝尝了。陈浩昨天晚上想了大半夜,最后还是决定给这些大佬很大很甜的大枣尝尝,只有拿到好处,这些大佬才会甘心放下手中的毒品生意,服从自己的统治。
分析了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后,陈浩决定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了汽车产业上。
华夏的汽车工业走了一条先自主、后引进、消化和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
1958年6月,第一辆红旗样车的试制工作正式开始,当时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从吉林工业大学借用一辆1956年生产的克莱斯勒高级轿车作样车,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红旗之路”。
第一辆红旗轿车共有3488个零件,一汽为了又快又好地造出第一辆红旗,使了一招“人海技术”,将这些零件排成一排,由一汽员工一一认领,只要是自己能加工的零件就签字拿走,一汽数万人投入到了这个行动中来。就这样,干了1个月零3天后,第一辆红旗在1958年8月2日下午诞生了。
但是这辆红旗车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拼装,根本毫无技术可言。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拉开了华夏汽车工业引进外资的闸门。
在“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金”的方针下,华夏汽车工业开始走合资路线,引进了‘德国大众’‘米国通用’“倭国丰田”等国际顶尖的汽车企业。
这种方针有力地促进了华夏汽车产品在技术上的进步与发展,快速缩小了华夏汽车产品在品质与成本上与国外的差距。
即使遭遇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华夏汽车产销量仍然高达1927万辆和1930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家和汽车市场,吸引了全世界汽车公司的眼球。
但是,在这些靓丽数字的背后,却掩盖不了目前华夏国内汽车工业巨大的硬伤。华夏的汽车工业试图以市场换技术已经换了三十年,最终不仅没有换到技术,反而将市场拱手相让给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外国车企。
倭国的丰田公司,全球范围内亏损44亿美元但是在华夏盈利却高达10亿美元;倭国的本田公司,在华夏市场所赚的利润达到了总利润的93%。
为什么国外的车企能够从华夏国内赚取惊人的利润?
第一、外方的汽车企业每一年都会推出一定量的新款车型,每提供一款车型国外的母公司就要收取1亿多美元的技术转让费。在该合资企业还未消化掉这笔巨大技术转让成本的时候,外方母公司又推出了这款车的改进型,仍然需要1亿多美元的技术转让费。
其实只要将原有生产线调整一下,合资企业就能够生产改进型,但是可恶的是那些外国车企规定技术转让费必须要支付,否则母公司就把这款改进型的技术转让给其他合资的企业,逼迫原来的合资企业就范。
第二、如果合资企业的车型想采用自己国内生产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生产厂商就需要向外国的母公司支付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技术转让费。等于是技术转让费收了两遍。
第三、指定购买国外高价的零部件和原材料。明明可以采购国内便宜的配件,偏偏要合资企业购买昂贵的国外自己子公司的配件。这些配件比国内的配件贵一倍以上。
第四、指定购买国外高价设备。合资企业买什么设备由母公司指定。同样的一套设备,国外的售价是国内同样产品的五倍以上。
第五,收取高额认证费。华夏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给汽车合资企业提供很普通的一套零件,就要给外国的母公司几十万美金的认证费。而且,合资企业想改动一个螺丝钉,都必须得到母公司的认证。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的一款车,到了华夏,不仅配置减了不少,而且很多部件采用国产零件,卖的价格居然比国外的贵很多。
网上有一个统计,通过对25款国内外热销车型进行价格对比后发现,国内售10万元左右的车型平均高于米国1万元以上;国内售15万元左右的车型平均高出米国5万元;而国内20万元到30万元的车型与米国差价最大,高出了10万元左右。
最显眼的无疑是两厢福克斯,在华夏的售价也就13万左右,却以高出米国5。76万元的价格仍可以在华夏畅销;而中档车凯美瑞和雅阁在华夏的身价更是高出米国达十万元左右。
德国大众在华夏合资生产的轿车,只占它全球产量的14%,但利润的80%却来自华夏;通用公司在美国卖一辆车赚145美元,在华夏却赚2400美元去年一年,汽车产销前六名的公司全部都是合资企业,汽车产销前二十名中华夏自主品牌的企业只有六家。而在最重要家庭乘用车领域,十大销售品牌中合资品牌占到了九个,华夏自主品牌只有一个。
第五百一十五章 投资汽车工业
当初“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是向外方让出市场,通过合资,消化吸收换来的技术,最后开发出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车型。三十年过去了,实践的结果是,极为宝贵的资源——轿车市场的绝大部分(约90%左右)轻易地让出去了,但掌握先进技术,开发有华夏品牌轿车的目标,基本上没有达到。
“以市场换技术”的三十年里,不能说我们一点技术没换到,但换来的实际上是在世界上已进入成熟期、衰退期的,甚至是马上就要淘汰的技术,真正先进的技术并没有换来。
沪东大众三十年前开始生产桑塔纳轿车,德国大众就已经把这个车型淘汰了,三十年过去了,他们已换型四五次,可是沪东大众至今还在生产这种主机未变的落后车型。
同时,换来的仅限于一般制造技术,并不包括产品开发方面的技术,而不断开发出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新产品是汽车企业的生命。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内的合资企业连一款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汽车也没造出来。
也不是他们真的造不出,而是不愿意花这么大的精力和资金去建立大型的技术开发部门,许多的合资企业甚至都撤裁了原有的技术开发部门。
关于“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进外资政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
猪跟母鸡合资开饭店。母鸡说:我每天下一个蛋,作为合资的本钱;猪说:我每天割一块肉,作为合资的本钱。饭店一天一天开下去,猪的肉越来越少,最终撑不住死了,而母鸡没什么损失,最终成了饭店的所有者。
这头猪就是华夏的民族汽车工业,割的肉就是市场。那只母鸡就是外资企业,下的蛋就是技术。
陈浩打算进军华夏汽车工业的原因,也是看到了外国车企特别是倭国的车企将华夏国内的利润大把大把地赚走,心里很不舒服。有了超级电脑这个作弊大利器,什么车陈浩造不出来?
如果给陈浩不长的时间,五年或者三年,陈浩相信自己造出来的车别说打败国内的倭国车企的合资企业,占据国内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就是进军汽车发达市场,在世界汽车销量榜上占据一席之地都没有问题。
陈浩最终的目标,是挤压倭国车企的生存空间,最后让自己生产出来的汽车成功登陆倭国本土,把倭国的那些自有品牌如丰田、本土、马自达、三菱、日产统统打趴下,让那些给倭国的军事发展提供武器的大型财团们全部歇菜。
倭国的军工企业中最重要的企业就是三菱重工,大家都知道它是鼎鼎大名的汽车和空调生产商,实际上它是倭国雷达、军舰、火箭、坦克、战车、导弹、飞机制造商,他的产品几乎覆盖全部的作战武器。二战时期鼎鼎大名的零式战斗机就是由三菱重工设计制造的,而当今世界上最昂贵最先进的坦克倭国的10式坦克也是三菱重工设计制造的。
国家领导人也已经认识到自主品牌的衰退这个问题,历史上最强的扶持国产自有品牌的政策已经出台,文件要求国家高级领导干部带头乘坐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而且新一轮的政府公车采购计划也把重点放在了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上,这也让陈浩感到汽车工业大有可为。
陈浩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逼得那些在华夏赚得盆满钵满的这些外国汽车企业纷纷吐出他们在华夏国内的投资,这样陈浩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入股国内的汽车合资企业,真正实现国内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将华夏汽车工业做大做强。
经过一个晚上的研究,陈浩将目光对准了天港汽车集团公司。这家公司刚刚和棒棒国的现代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听说这家合资公司要将自己企业的原有设备全部弃置不用,而从棒棒国进口全套生产线。
于是陈浩让小龙以朝阳太阳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给天港汽车集团公司发去了电子邮件,提出购买他们即将丢弃的这一整套汽车生产设备。
天港汽车集团公司闻之大喜,把这批设备几乎以废铜烂铁的价格半卖半送的给了陈浩,在他们的眼里,陈浩就是主动上门来收破烂的。
做了这些工作,陈浩才对这些黑道的大佬们许下了承诺。
“汽车的利润来自哪里?只要卖出去一辆车,这就是利润。你们一定会想,你陈浩造出来的车一定会有人买?”陈浩呵呵笑道:“我可以保证,当我的车,哦不,是我们的第一辆车下线的时候,我一定会邀请在座的每一位去现场看一看;当第一批汽车下生产线的时候,我会送在座的每一位一辆车亲自去开一开,你们一定会喜欢上这辆车的。”
在座的大佬们听着陈浩的自吹自擂,脸上虽然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很看不起陈浩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的,造汽车容易,只要买来生产线,培训好工人,再把车的零件买过来在生产线上组装好,汽车就造好了。
可问题是你这样造出来的汽车,一没实力二没技术三没销售网络四没知名度,这样的汽车卖出去谁要?
陈浩知道这些话骗骗小孩子还可以,但是想让这些已经成了精的大佬们相信,还是要等以后的事实说话。
陈浩许下了一个大大的蛋糕,然后宣布散会。原来属于汪海这一派的势力比如风火帮的帮主韩烈等人无脸再留下,等陈浩一宣布会议结束就站起身匆匆地离去。
一些中立势力见到陈浩大局已定,于是笑着来到陈浩身边和他套着近乎。对这些势力的大佬,陈浩也是笑脸以对。等会议室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会场里显得空空荡荡。
蔡猛还是站着陈浩身后一言不发,好像成了陈浩的一个保镖。小刀会的帮主鲁盛杰笑着对陈浩道:“恭喜大哥顺利登上老大宝座,我们几兄弟已经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