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筒再转回邵大海面前,邵大海已经一脸不敢相信地望着他,瞪大了眼睛,显然是不敢相信面前的这个记者居然会如此曲解他的话。
    “邵大海先生!请问您已经去临江公园找这样的小姐找过多少次了呢?是第一次?还是第n次?您是经济上确实困难?还是只喜欢这个调调?”
    已经兴奋起来的记者明显还想挖掘更火爆的话题。
    邵大海:“我、我是第一次!我真的是被逼的!我……”
    邵大海还没说完,记者又把话筒对准了他自己:“各位观众!邵大海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找五块一次的小姐,从邵大海先生的反应上来看,对于第一次就被人拍到视频传到网上,他显然是很郁闷的,对此,我想我是可以理解他的心情的!”
    ……
    新闻还在继续,让陆扬意外的是,这个记者不知道怎么回事,是跟邵大海有仇?还是只是单纯的为了制造更加火爆的话题?
    每次只要邵大海想进一步解释他被逼的原委,记者就马上把话筒调转方向,对着他自己迅速发表感慨。
    这则新闻只有短短的两分钟左右,也许邵大海后面跟记者解释清楚了,但在新闻上并没有展现出来。
    直到第三天,邵大海在接受另一家电视台的采访中,才把事情的原委曝了出来。
    “那天晚上,我从网吧出来,经过一条小巷子,被三个歹徒截住,其中一人又黑又装,另外两个,一个手里拿着刀,一个染着黄头发,他们逼着我吃了一颗药丸,然后吩咐我必须按照他们说的去做……”
    “那个上了年纪的小姐应该不是他们安排的,听他们说,那里每天晚上确实有那样一个小姐在拉客!”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找上我,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希望警察可以找到那三个歹徒,给我讨回公道!”
    ……
    新闻上、网络上,关于这件事,议论越来越多,大部分人都只是把这件事当作一个笑话在看。
    这年头,大明星都可以传出尺度大到吓人的艳‘照,邵大海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五块钱跟一个大龄小姐发生过关系,谁还会在意其中的原委?
    被逼的?
    如果邵大海是一个大帅哥,或者大美女,也许网络上会有很多人愤慨,问题是他胖乎乎的,其貌不扬,大家对他即便有些同情,也上升不到愤慨的程度。
    ……
    随着这件事的持续升级,王林和没了都不敢再在任何场合说这件事。
    好在没了做完这件事后,虽然给王林,也给文丑原始群的书友们发过那个视频的链接地址,但并没有宣称那件事是他逼的。
    所以,暂时他还没有被曝光出去。
    但这件事的矛头却很快就指到陆扬身上,因为文丑原始群里人太多了!500人,虽然绝大部分都在过去的几年里转化成他的铁杆书迷,但总有那么几个忠诚度没有那么高。
    在邵大海的新闻持续发酵的过程中,文丑原始群里有人在龙空爆料,称早在去年年底,文丑的铁杆书迷——亡灵**师就在群里请大家帮忙注意一个叫邵大海的人的行踪。
    和这个爆料一起爆出来的,还有亡灵**师王林在群里发言的记录截图。
    亡灵**师为什么会找邵大海?
    有心人很快就查到邵大海和文丑曾是大学同学。(未完待续。。)
    ps:  感谢一生为逆打赏100点币,感谢兵马大袁帅打赏500点币,求月票!!!
第644章 幕后黑手
    这次流言扩散的速度非常快,简直堪比陈冠稀的艳‘照门。
    短短数日时间,“邵大海五元找公园小姐,疑似网络大神文丑操控”的流言,就传遍整个网文界,同时辐射到更多的地方。
    邵大海是谁?
    其实,全国民众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很多,但五元找公园小姐的新闻,最近有很多人听闻,实在是五元太低了,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加上视频中那个公园小姐的容貌和年龄,都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点。
    相比这些,文丑的名气要大太多了。
    “文丑”二字,在上亿读者的网文界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歌坛和影视圈,这两个字,也被很多人所熟知,尤其是随着最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正在热映,注意到文丑这个名字的人就更多了。
    陆扬和大部分网文大神不同,他除了在网文这一块名气很大之外,在网文之外,也有着不小的名气。
    当五元找公园小姐的新闻和文丑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引起的关注,立时扩大了十倍不止。
    微‘博、q‘q空间转载、微‘信的内容分享,还有一些视频网站新闻的传播,本是个别人的分析、推理,在短短数日时间里,便如燎原之火,传到亿万民众眼里。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时代!
    从业多年,始终半红不紫的陈冠稀可以因为一个艳‘照门,迅速火遍两岸三地。一个凤姐一个芙蓉姐姐,甚至一个流浪汉因为一个犀利的眼神。都能全国知名。
    甚至一句简单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也能成为最热流行语。
    互联网,让这个世界变小了!繁重的学业、工作,乃至年轻人空虚的心灵,让太多太多人,每天都对着电脑、对着手机,寻找哪怕一点点小乐子。
    每个人都能成为流言的传播者。
    自觉,或者不自觉。
    五元找公园小姐,这个话题足够劲爆,足够吸人眼球。文丑这个名字,也当得上一个知名人物的称号。
    当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它本身就具备迅速传播开来的潜质。
    流言扩散的速度完全超乎陆扬、王林以及没了的想象,当他们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时候,流言已经扩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希特勒曾经说过:当谎言说上一千遍,谎言就会变成真理。
    当一个流言被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千万计的民众看过、议论过之后,这则流言在很多人眼里,就已经是事实。
    “文大!不对劲!正常情况下,一则流言不可能传播得这么快。尹琳告诉我,今天有人找到他们电视台台长,要把这件事在上海电视台播放出来!我觉得,这件事背后。十有八‘九有人在推波助澜,甚至直接操控!”
    陆扬的别墅书房里,王林神情凝重地这么对陆扬说。
    陆扬手里握着电子香烟。听了王林的分析,陆扬神情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双眼微微眯起,心里。陆扬是认可王林的分析的。
    所谓无风不起浪,纵观凤姐、芙蓉姐姐、犀利哥,以及艳‘照门等等事件背后,哪一件后面没有人推波助澜?哪一件是没有人操控的?
    如果只凭网民自发的传播,这件事不可能传的这么快。
    “文大!怎么办?”
    见陆扬沉默着没有出声,王林有些心烦意乱地站起身走了几步,又回到陆扬面前坐下,问陆扬怎么应对。
    陆扬无声地笑了笑,伸手扳过书桌上笔记本的屏幕,动了一下鼠标,电脑屏幕立时亮起,《教主》的书页显示在王林眼前。
    王林本来还疑惑陆扬这个时候动电脑做什么,疑惑的目光落在《教主》书页上看了几眼,他眉头突然一皱。
    “怎么会这样?”
    他看到了什么?
    本来数据非常漂亮的《教主》,书页右上角的读者评分,从原本的9。8分,竟然下降到2。7分。
    本来参与评分的人数是一万多人,这个评分是要钱的,所以,大部分读者是不会投这个票的。
    这个评分可以让一本书的数据变得漂亮,如果花钱投的评价票,作者能拿到钱,很多愿意订阅和打赏的读者肯定都愿意投,但问题是,这个评价票花的钱,作者是一分钱也拿不到的。
    也是因此,起点大部分作品投评价票的读者都不多,很多书只有几个人投评价票,有上百人投评价票的作品,已经算是热门作品,只有大神,参与投评价票的读者人数,才会在一千以上,也只有到陆扬目前的等级,一本作品才能拥有上万人花钱投评价票,他的读者基数太大了,即便只是一小撮人投这个评价票,也有上万人。
    但现在呢?
    王林前两天看的时候,还只是一万几千人,现在已经有五万多人。在一星评价票的后面,有一条特别显眼的长柱,明显多出来的四万多票,全部投在了一星评价票上。
    王林很惊讶,陆扬嘴角依然带着淡淡的嘲讽,伸手指了指读者印象那里。
    09年,起点的读者印象功能还没有取消,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在这一块给任何一本作品添加读者印象,最后以标签的形式,显示赞同人数最多的三个标签在作品简介下面,可以说非常显眼,和书页右上角的评价票一样,对新读者的导向性非常强。
    平均评分高的、读者印象好的作品,能吸引更多的新读者,反之,则有可能让后来的读者大部分在看见这两样东西之后,作品点都不点开,就选择离开。
    简而言之,这两样东西能让一本书人气进入良性循环,也能让一本书的人气进入恶心循环。
    任何一本书都无法让所有读者从头喜欢到尾,所以,每一本书的读者都是在不断流失的,在这不断流失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有新读者加入进来。
    所谓的良性循环,便是新读者增加的速度超过老读者流失的速度,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付费订阅的读者越来越多。
    反之,就是恶性循环了。
    而现在,《教主》的平均评价分和读者印象全部被人强行改变了。
    平均评分2。7。可谓低到了极点。
    三个读者印象标签:五元、幕后、操控者。
    竟然利用三个读者印象标签,传递出这样一个完整的意思。
    王林瞠目结舌,这还没完,陆扬拖动鼠标,将书页拉到下面书评区。
    各种负面帖子已经淹没了他的整个书评区,除了几个置顶的飘红打赏帖。
    这是明显被人轮了!
    在王林今天上门之前,陆扬就看见发生在《教主》书页上的事了,在王林分析说最近的事很可能有人在背后操纵之前,陆扬早就有了同样的判断。
    如果说网络上那些流言还只是网民自发传播的,那么,《教主》这边发生的事,就无法用网民自发的理由来解释了。
    陆扬不相信自己的书迷会有这么多人瞬间从粉变黑,也不相信喜欢网文的其他读者会有这么多人在短短一两天之内,花钱给他投评价票,还不约而同地在那三个读者印象标签上投票,最终形成这样一句完整的意思。
    王林还在睁大着眼睛看书评区那些难听的话,陆扬忽然问:“尹琳知不知道是谁找的他们台长?”
    王林闻言,目光从书评区离开,望着陆扬微微摇头:“没有!她只是听说,台长亲自下的命令,今晚本地新闻上就会报道这件事!”
    “哦。”
    陆扬不置可否地哦了一声,缓缓吸了一口手里的电子烟,又喷出来,默然数秒后,陆扬又问他:“那件事有没有留下把柄?”
    王林下意识地摇头,但摇过头之后,又有些迟疑地说:“也不算是完全没有留下痕迹,年前我担心你做出什么严重的事来,查到邵大海身份之后,我就在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