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明末生涯-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连续好几天的事情,无一例外的向自己表明,卫征已经对自己不断扩充派系实力感到不满。如果自己在这个时候再出头,那这种不满一定会变得更加强烈。

    但是,周书源此时此刻的心中,除了有理智,还有冲动。

    想要当权臣的冲动和**,则不断怂恿他开口,从中分上一杯羹。

    至于卫征所谓的不满,在虎豹军还离不开自己的情况下,卫征就是再怎么不满,也拿自己没有丝毫办法。

    当时机成熟,对自己不满的卫征,可以动自己的时候。

    自己在虎豹军中的实力,已经强大到让卫征都非常顾及,不敢随便动自己的地步。

    到时候,自己就真的成为可以在虎豹军为所欲为,连卫征都不需要害怕的权臣。

    想到这里,周书源心理的**和冲动,马上就战胜理智。

    在大家都还没有开口的情况下,直接说道……

    “王爷……经过几年时间发展,山陕两省已经完全走入正轨。于此同时,几年的发展中,也给我们培养了大量县令,知府……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人调入北直隶,至于他们本来的职位,则让他们的副职去顶替……“

    ”这样一来,山陕两省的发展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北直隶还获得了大量有经验的地方官,更加有利于北直隶的发展……“

    坐在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山陕两省的文官系统,几乎可以称得上周书源的大本营……

    周书源这么做的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把自己派系的势力范围,一步一步扩充到北直隶地区……

    其他人看到这一点,卫征当然也看到了。

    此时此刻,卫征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坐在自己身边的周书源,已经彻底被权臣这个美梦给吸引,不到黄河不死心……

    如此情况下,卫征如果是一般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拒绝,坚决不能让周书源的触角伸到北直隶地区。

    但是,卫征不是一般人……

    一方面,周书源的这个提议,对于没有太多底蕴的虎豹军来说,是最好的。

    另外一方面,卫征没有什么政治斗争经验,但是,军人打仗中的一个计谋,釜底抽薪,卫征还是知道的……

    既然周书源想把自己势力插入北直隶,那自己完全可以将计就计,来一个彻底的大调动,将王鹏,周昌军等人的势力,也插入山陕两省,彻底动摇周书源在山陕两省的根基。

    想到这里,卫征直接在一双双充满不解目光的注视下回答……

    “可以,军师的这个想法很好,如果没有其它提议,就按照军师得想法去做……

    卫征说完后,下面马上出现两种不同的想法。

    周书源心理,长松一口气的同时,下意识发出一声感慨……

    坐在旁边的卫征 果然离不开自己……刚刚打压了自己,留给自己一块肥肉来弥补损失。

    至于王鹏等人,同样发出一声感慨:看来,周书源在卫征心中的地位,还是没有人取代……刚刚打一棒子,就给一甜枣进行安慰……看来,自己高兴得还是太早了……

    就在大家各怀心思的时候,一抹冷笑,迅速从卫征脸上一闪而过。

    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二章 权利洗牌

    “除此之外,军师的提议,也让本王脑子里出现一个想法……”

    “周大人刚刚不是提议,在地方官府也开始实施官员轮岗制度吗……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趁着这个机会,正式实施一次官员轮岗……”

    “本王的想法是,除了从山陕两省抽调一部分官员,补足北直隶的缺口外……在抽调一百个县令和知府,分别调往山东和北直隶两省。于此同时,从山东和北直隶两省抽出一百个县令和知府,前往山陕两省任职……”

    “大家都谈一谈,本王的这个想法怎么样……”

    卫征的这个提议,最高兴的就要属王鹏和周昌军了。

    一直以来,山陕两省都是周书源的大本营,无论两人付出再多努力,想把自己势力插进去,结果都是损失惨重,无功而返。

    而现在,王爷却主动给他他们机会,让他们打破周书源在山陕两省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么好的事情,能不高兴吗……

    当然,高兴之余,两人也从卫征最后一句话中,听出卫征这个提议中的隐含意思。

    打破周书源在山陕两省一家独大的局面,只有三方势力共同存在,互相制约,才有利于王府对山陕两省的控制。

    于此同时,他们也终于明白,只要周书源想要进一步扩充势力范围的想法不消失,卫征对他的打击就不会停止。

    眼前这个提议,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卫征的话刚刚说完。脸上迅速闪过一丝喜色的两个人。就下意识点头同意道……

    “王爷英明。我们没有任何意见……”

    在看看周书源,刚刚才恢复平静的脸色,此时此刻,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于此同时,一丝前所未有的无奈和苦涩,也跟着浮现到脸上。

    他没有想到,王爷卫征给自己下了这么大一个套。

    更加重要的是,自己面对这个针对自己的阴谋。只能无条件进行承受。

    因为,这个提议是自己提出来的。所谓的轮岗制度,自己也是赞同的。如果现在进行反对,那就是自己打自己脸……

    不过,这个世上没有后悔药。

    此时此刻,面对卫征和其他人一起看向自己的目光,周书源除了同意,没有其它任何办法。

    深吸一口气后后,一脸无奈的回答:“王爷,我也没有意见……”

    周书源刚刚说完。卫征就接口道……

    “好,军师果然深明大义……王御使。这件大事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给本王一个满意的结果……”

    看着身边普通斗鸡斗败了的公鸡,一直低着脑袋,一言不发的周书源。卫征知道,今天这场常委会,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是胜利者。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十天时间内,虎豹军控制的四个省份,还会展开一场专门针对他的权利洗牌……

    一百个准备进行轮岗的官员,再加上直接抽调到北直隶,准备补缺的八十多人,就是差不多两百个七品以上文武官员。

    这么一抽调,山陕两省本该属于周书源派系的七品以上文武官员,几乎走了差不多一半还要多……

    再加上即将进入山陕两省任职的一百个其它派系官员。

    山陕两省的官场局面,直接就从一家独大变成一个大锅烩。

    如此情况下,山陕两省的官场,就不会出现只听总理大臣,不听王府的局面……

    周书源位于北京城的府邸,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府邸的装饰,一点也不比王府要差。

    此时此刻,很少有人能进去的周府书房内,几个在王府可以排的上号的官员,全部聚集在这里,带着满脸担忧,向周书源汇报眼前越来越恶劣的局面……

    “大人,监察使王大人,也不知道是故意而为之还是怎么的……从山陕两省调走的文武官员,全部都是派系的中坚力量……这些官员都在地方上有很高的威望,特别是那些知府,只要他坐在知府位置上,下面那些县令,就是我们的人……“

    ”现在,忽然之间竟然把他们全部调走,而且还换成我们根本不认识的官员……就这短短几天时间,我们对山陕两省的控制力度,已经降低到不足原来的一半……”

    话音刚刚落下,一个王府司长就紧随其后开口附和道:“大人,不仅仅山陕两省,就连我们在王府的一些老部下也全部调走了……如果不是我们的官职太高,他王御使没有权利进行调动,我们这些人都要被调走了……”

    看到几个部下还准备说下去,一脸阴沉的周书源,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都给我闭嘴,你们说得这些,难道我就不知道吗……可是,这是王爷的命令,而且还是正常的调动,你们让我怎么去说话……”

    “ 你们告诉我,那些被调走的老部下,有没有被降职的……有没有被名升暗降的……”

    几个部下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这倒还没有,而且还有不少老部下,在此次调动中升了官……”

    “这不就得了……”周书源紧随其后开口道……

    “对于我们来说,老部下走了,对派系和下面的的控制力度,的确会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还会有很多老部下,通过这一次的调动,慢慢脱离我们派系……”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次的调动,就是他们升官的一次机会……即使我们阻止他进行调动,失去升官机会的他们,也会在心底恨上我们,并且慢慢脱离我们……”

    “那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派系实力受损而无动于衷……”一个老部下,带着满脸不甘反问道……

    “这就是王爷的高明之处,明知道这是在打压我们,我们却没有任何办法……现在,我已经引起王爷不满,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不偃旗息鼓,王爷对我们的不满,就会更加强烈。到时候,王爷对我们的打压,也会变得更加强烈……”

    “所以,现在的我们就只有一个办法……按兵不动……等这段时间过了,王爷不再盯着我们的时候,再一步一步恢复实力……”

    几个老部下脸上的担忧表情,此时此刻,已经被凝重给覆盖

    在周书源一双伶俐目光注视下,赶紧回答……

    “大人,我们都清楚了……这段时间,一定按兵不动……”(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三章 皇太极急了

    就在虎豹军开始一场前所未有官员大调动的时候,后金国境内,一场前所未有的盐荒,正一步一步蔓延开来,并且朝着愈演愈烈的方向发展……

    如果放在几十年以前,鞑子还是一个纯狩猎民族的时候,仅仅凭借他们从山林之中获取的岩盐,就足够整个民族的消耗。

    但是,随着鞑子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族人开始走出大山,岩盐微乎其微的产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整个后金的需求。

    如此情况下,后金每年都需要从辽东,甚至于关内,购买大量海盐……

    可是,随着虎豹军经济封锁的开始,后金从后金购买海盐的通道,直接就断了。

    于是,走私就成了鞑子获取海盐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然,皇太极也没有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走私上。

    除了花费远远高于正常价格从汉人手中走私海盐。皇太极还派出了马队,翻越大山,准备从西伯利亚沿海购买海盐。

    但是,漫长而又寒冷的山路,注定这支马队没有几个月时间,根本不可能回到后金。

    而这,就造成了后金鞑子必须在短时间内,依靠从汉人走私到的海盐,维持整个国家的稳定……

    两次顺利的走私,不仅让皇太极获得了足够的海盐,让后金鞑子避免盐荒的发生。还让皇太极获得了大量以前都没有办法买到的武器和军事物资。

    于是,第三次走私中,皇太极直接让部下多带了二十万两白银。用来扩大同汉人的走私规模。

    可是。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前往边关进行走私的千人队,已经离开十天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