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还是组建起来了。
此时此刻,除了五十艘用来保证山陕两省同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水路运输外。剩下的一百八十五艘可以用来进行远航的大船全部汇集在了一起。
码头上,拦着眼前黑压压一大片的船队刚刚被任命为外贸司司长,并且第一次组织如此大规模船队进行远航的向练,正带着满脸严肃,思考此次日本之行可能出现的各种差错。
因为,这么大规模的船队离开大明朝后,很有可能一招不慎,就导致整个船队全军覆灭,价值数百万两白银的各种物资,一股脑的全部打水漂。
就在这时,真正负责这场远航的外贸司副司长,也是向练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欧晓,带着既严肃,又炙热的复杂表情,大步走到向练面前报告道。
“大人,总计八十万担粮食,五万担精盐,五千杆用于进行外销的燧发火枪,一千面大小不一的玻璃镜,以及负责保护整个船队的一个虎豹军火枪团,总计一千五百将士,已经全部登船,随时可以向东瀛日本进发……”
听到这里,向练充满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处一丝笑容。
当一丝坚定表情浮现到脸上后,直接对面前欧晓命令道。
“那就出发吧……不要忘了本官给你的交代,用这些物资。换回尽可能多得财富。如果有可能。本官希望在回来的船队上。看到我们急需的各种黄铜,硫磺……”
欧晓大声保证道:“请大人放心,下官保证不负众望……”
浩浩荡荡的船队,带着向练对未来的希望,慢慢消失在大家面前时。距离山东半岛数百里之外的北京城北门外,几个普通商人打扮的朝廷重臣,也在所有人都没有擦觉的情况下,进行临行前的告别。
已经升任大明朝内阁首辅的张谦述。正带着满脸威严,对面前准备远行的心腹部下,进行临行前的最后叮嘱。
“王大人,朝廷上下都知道,你是老夫一手提拔起来的,深受老夫信任。所以,此次的后金之行,你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老夫……”
“此次后金之行的重要性,老夫就不多说了。但是。老夫要提醒你的是,此时此刻。不仅老夫看着你,朝廷上下看着你,就连当朝圣上,此时此刻都看着你。”
被朝廷寄予厚望,奉命出使后金的中年人,在张谦述一双伶俐目光的注视下,大声回答:“请恩师放心,学生一定不负重托……不让恩师你丢脸……”
说完,就带着几个仆人打扮的侍卫,带着满脸坚定,大步走出北京城。
日本东京,作为东瀛日本的最大码头,虽然因为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冷清了不少。但是,各种各样的商船,仍然铺满了码头周围的海面。
就在停靠于码头的几艘日本水师战船,开始进行一天的例行巡逻时。一阵清脆的报警声,忽然在高达十几仗的瞭望塔上响起。
随后,一百多艘战船组成的一片黑点,就出现在天海交界处的海面上。
随着来自山陕两省的船队距离东京码头越来越近,海船庞大的身影,终于映入码头日本人的视野。
顿时,各种各样的惊呼声,就开始在码头上响起,络绎不绝。
和海船高达好几百吨的庞大身躯相比,日本水军装备的那些巡逻船,就只能用舟这个字来形容。
不过,这种差距,显然没有吓到武士出身的日本水师将士。
虽然还不清楚这只船队的具体身份和目的。但是,这些日本人仅仅经过短暂震惊,就反应过来。而后,在各自长官的咆哮声中,毅然登上巡逻船,迎着虎豹军船队驶来的方向冲去。
很快,两只仅仅从规模上看,就有着巨大差距的船队,赫然撞在一起。
与此同时,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震惊的消息,也迅速在东京码头蔓延开来。而后,这个消息就好像一阵风一样,迅速向东京城蔓延。
大明朝,所有日本人都非常向往的大明朝,派来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给日本带来了数不清的各种物资……
虎豹军浩浩荡荡的船队,在几艘日本巡逻船的指引下,直接占据了东京码头最好的船位。因为,这些商船上,都装着日本急需的各种物资。如果不能给这些明朝人最好的款待,急需这些物资的日本人,就不可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从明朝人,也就是虎豹军手中,买到这些物资。
浩浩荡荡的船队刚刚靠上码头,以欧晓为首的几十个外贸司官员刚刚踏上日本人的土地,几十个商人打扮的日本人,就快步迎了过来。
本来以为,和这些日本人进行交流,一定非常麻烦。毕竟,他们属于两个国家。
但是,让欧晓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日本商人,竟然说得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语。一番交流下来,欧晓才知道。现在的日本人,正掀起了一番学习汉文话的浪潮。
不管是贵族,还是有钱人,都以能说上一口汉语而感到自豪。
既然这些日本人会说汉语,那就省去了很多的麻烦。在欧晓一副风轻云淡的注视下,对欧晓身后商船中所装载的货物,早就开始眼红的日本商人,不得不开口问道:“欧大人,不知道你们此次前来日本,都带来了什么货物……我是东京实力最强的商人,而且背后还有德川幕府的支持。只要船队中有我们想要的货物,我们一定可以将他们全部买下来……”
“全部买下来……”听到这几个字,欧晓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充满嘲讽的笑容。
而后,毫不顾忌的开口嘲讽道:“全部买下来?你确定你有这个财力……”
日本人的脸色一变,毫不示弱的回答:“当然,我所在的财团,可是日本最有实力的财团。如果连我都买不下来,整个日本,也就没有其他人可以买下欧大人你辛辛苦苦运到日本的货物……”
听到这里,欧晓能做得,就是不置可否的摇了摇自己脑袋。
一番沉思后,也不再进行犹豫,直接开口道:“既然如此,本官就看看,你所在的财团,到底拥有多么庞大的财力……”
“据本官所知,日本和大明朝一样,都受到了干旱的影响。再加上日本的粮食产量,本来就非常低。到目前为止,日本的粮价,已经上涨到十两银子一担。即使如此,日本市场上的粮食也是有价无市,没有货源……”
欧晓的话刚刚说完,面前日本人的一双眼睛,就向外射出两道精光。
对着欧晓毫不犹豫的点头肯定道:“不错,现在的日本,的确很缺粮食……难道欧大人带来的船队中,带来了日本急缺的粮食。”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愿意以十两银子一担粮食的价格,将欧大人带来的粮食,全部买下来……”
此时此刻,欧晓已经可以肯定,站在面前的日本人,的确是整个日本最大,而且最有实力的财团。因为,他在说话的时候,其他日本人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同时闭上嘴巴,并且以站在最前面的日本人为首。
面对这个情况,欧晓的眉头,下意识就皱了起来。
因为,自己此次的日本之行,如果仅仅面对一个日本财团,没有任何竞争,就不可能赚取最多的利润。
所以,要想通过手里的这批货物,从日本掠夺更多的财富。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让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些日本财团,竞争起来。有了竞争,自己手里的货物,才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但是,怎么打破眼前这个局面,让眼前这些日本人,不要以一个人马首是瞻,就成了欧晓现在需要解决最大,也是唯一一个问题。
在几个日本人的注视下,一个想法,迅速涌上欧晓脑海,让欧晓刚刚还是迷茫的一双眼睛,直接向外射出两道精光。
至于这个想法,说起来非常简单,那就是喂饱这个日本第一大财团,让他知难而退……只有让他退出了,其他日本财团,才不用顾忌这个财团身后的德川幕府,进行竞争,将手中货物的售价,提升到最高。
细数自己手里的货物,唯一可以让德川幕府这个最大财团感到满足,并且让他们知难而退的货物,只有一个,那就是跟随货物一起运过来五千杆燧发火枪。
想到这里,欧晓的嘴角,直接闪过一丝不为人擦觉的冷笑。
在代表德川幕府财团的日本人注视下,一脸神秘的说道:“本官相信,以德川幕府财团的实力,吃下这些粮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本官这里却有另外一种货物。本官相信,在这种货物面前粮食根本算不上什么?”
欧晓的话刚刚说完,刚刚还是一副吃定欧晓手中粮食表情的日本人脸上,直接流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向往表情。
瞪着一双充满炙热的目光,看着欧晓,等待欧晓下文。(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天价火枪
欧晓没有让他们等太久,指着他们身后的护卫说道:“本换刚刚观察了一下,在大明朝军队已经全部装备火枪的情况下,日本军队,仍然装备着只能进行近距离厮杀的武士刀……”
“如此情况下,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仅仅装备武士刀等冷兵器的日本军队,一定会非常得吃亏……甚至于在战场上损失惨重……”
“因为,如今的火枪,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一打就炸膛,射程还不如弓箭的老式火绳枪……”
“为了帮助日本解决这个问题,此次前来日本,本官特意带来了一些大明朝边军才装备的新式火枪,不知道德川幕府是否对这些火枪感兴趣……”
目前的日本,虽然归德川幕府进行领导。但是,各地的割据和骚乱情况,仍然在不断发生。特别是连续几年的干旱开始后,这种局面,直接朝着愈演愈烈的方向进行发展……
如此情况下,德川幕府要想保证自己在日本的统治地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手握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但是,这样一支军队,不是说组建就能组建。
在日本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组建一支这种军队的最大困难,就是军队的装备问题。
面前的欧晓说得不错,放眼整个日本军队,虽然装备了不少火枪。但是,这些火枪都是老式火枪,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连弓箭都比不上。
如此情况下,大部分日本军队。就不得不放弃火枪。重新使用弓箭。武士刀……冷兵器。
可是,这样一来,幕府军队同那些叛军相比,在装备上,就没有太多的优势。
失去装备优势,幕府军队要想取得胜利,就只能依靠兵力优势。这样一来,为了保证幕府对整个日本的统治。德川幕府就不得不浪费大量的财富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而现在,面前的明朝商人竟然告诉自己,他的手中拥有一批威力强大,可以压倒所有冷兵器的火枪,这就不得不让幕府财团代表感到心动。
如果面前欧晓说得都是真得,真有这么一批威力强大的火枪。一旦这批火枪掌握到幕府手中,幕府就可以用这批火枪,组建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火器部队。
届时。只要将这支火器部队握在手中,幕府军队就可以消灭日本国内的一切反叛者。进一步加强幕府对整个日本的统治。
但是,这批精良的火器如果落入叛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