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如此情况,六千虎豹军步骑也没有闲着。
特别是紧随炮兵身后的三千火枪手,在王峰命令下,迅速行动起来。
举起火枪,枪口斜对着天空,毫不犹豫的扣动扳机。
射击刚刚完毕,紧随其后的第二排火枪手,也以同样的动作,将枪口对准天空,扣动扳机……
于是乎,诺大的战场上虽然喊杀声震天,火枪和火炮的射击声不断响起。但是,敌我双方却没有一个人受伤…。。
这种热闹的场面快要持续半个时辰的时候,立在怀仁城外的一万多叛军已经消失的一干二净……当然,人虽然没有了,被叛军淘汰下来的各种冷兵器,却铺的遍地都是。
至于这些冷兵器的作用,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给朝廷报捷用的…。。
就在卫征脸上慢慢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满意笑容时,一声惊呼,忽然从赵云嘴里发出。
“起火了…。将军,怀仁县县衙起火了…。。”
“怎么回事,我们同叛军的所有计划中,并没有火烧怀仁县县衙这一说啊…。。如果叛军把怀仁县县衙一把火烧了,即使我们夺回怀仁县,那也是夺回一片废墟啊…。。”王峰带着满脸不解,对着卫征说道。
“如果不出意外,这是叛军送给我们的一个意外之喜…。。”卫征一脸若有所思的回答。
“意外之喜…。”
赵云脸上直接露出一副浓浓的不解表情,
对着卫征问道:“将军,叛军是在火烧县衙,甚至于整个怀仁县,怎么可能是喜?”
一副意味深长的笑容从卫征脸上一闪而逝后,开口解释道:“当然是意外之喜…。你们想一想,这么一场收复怀仁县的大仗下来,我们不可能不杀一个叛军。可是,咱们又和叛军有约定,只打枪,不杀人。如此情况下,叛军给我们来的这个火烧怀仁县县衙,直接解决了我们面临的这个问题…。。”
“大家想一想,如果怀仁县被叛军一把火给烧了,那我们在怀仁县斩杀的数千叛军,就会被烧的一干二净,连一具尸首也不能留下。”
“如此情况下,我们和叛军一起上演的这出戏,就会变得更加真实……”
“再说了,如今的怀仁县除了叛军,早已经变得空无一人。即使被叛军一把火烧了,我们也没有任何损失…。。”
王峰首先从不解中反应过来,大声说道:“将军英明…。。末将以为,叛军在怀仁县县衙放的这把火,还在一定程度上帮了我们在怀仁县的屯田……”
“如果叛军一把火吧整个怀仁县给烧了,以朝廷现有的财力,绝对没有银子重建一个怀仁县。既然如此,那已经被烧成废墟的怀仁县就会变成朝廷手里的一块鸡肋,既想要占为己有,又没有银子对他进行重建…。。”
“这样一来,怀仁县就会在接下来的一段很长时间内,处于无人接手,无人管理的状态。而我们虎豹军,正好利用这个时机,趁虚而入,取得对它的实际占领权。”
“所以,末将建议,对叛军在怀仁县县衙放的这把火,我们不仅不要去救,还要想办法再添上一把火,争取将整个怀仁县给烧成废墟…。”
王峰能有如此见解,显然出乎卫征意料。
就在卫征脸上的满意笑容越来越浓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赵云,一脸不甘落后的说道:“将军,末将以为,叛军的这把火,对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看到卫征点了点头头,示意自己继续说下去,赵云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脑海中的思路,开口分析道:“将军,我记得您曾经说过,我们之所以要同叛军演这场戏,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养寇自重…。。”
“既然是养寇自重,末将就在想,既然我们知道,那朝廷也知道。而为了避免朝廷因此而猜忌我们,再次说我们用兵不利,我们正好可以拿叛军在怀仁县放的这把火做文章。”
“经过浴血奋战,我虎豹军成功攻进怀仁县城内,同叛军展开近距离厮杀。可是,狡诈的叛军为了给我虎豹军造成大规模杀伤,也为了挡住我军攻势,竟然在怀仁县城内布置了大量引火之物。”
“当我虎豹军一千余将士冲进怀仁县城后,叛军心狠手辣的在怀仁县城内,放了一把火。”
“诺大的怀仁县城内,一千余虎豹军将士,数千叛军精锐,转眼之间就被这场大火烧为灰烬,连反应时间都没有。而叛军残部,也趁着我们在怀仁县城内救火的空当,成功逃出怀仁县城……”
“漂亮…。这个故事讲得好…。末将以为,赵将军讲的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写到奏折上,送给朝廷……这样一来,朝廷就会相信我们不是故意放走叛军的,也就没有办法追究我们虎豹军没有全歼叛军主力的罪责…。。”赵云刚刚说完,作为战友兼兄弟的王峰,就对着卫征大声开口感慨道。
在两双目光的同时注视下,卫征点了点头回答:“这个想法非常好,有理有据,而且有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就算朝廷派来钦差大人,也从我们身上挑不出任何毛病,的确可以写成奏折,上报朝廷…。。”
难得得到卫征一次任何的赵云脸上,迅速闪过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整个人就好像瞬间被打了鸡血一样,对着卫征激动的说道:“将军,既然您已经同意了末将的提议,那末将马上派人进入怀仁县,给怀仁县再添上一把火,争取在一天以内,将诺大的怀仁县彻底化为灰烬…。。”
卫征一脸默许的回答:“去吧,记得挑我们最信任的将士去完成这个任务…。”(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忠臣
虎豹军从叛军手中夺得已经被烧成一片废墟的怀仁县城时,北京金銮殿上,一场例行的朝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面对大明各地不是土匪横行,要求朝廷派兵增援;就是地方遭遇天灾,要求朝廷赈灾的奏折。自坐上金銮殿上的龙椅开始,崇祯皇帝紧皱着的眉头,就没有放松下来过。
就在崇祯皇帝再次驳了一个要求朝廷赈灾的奏折后,一个太监忽然从金銮殿侧门走了进来。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将两封奏折交到太监总管王承恩手里,并且小声说了几句话。
刚开始还因为崇祯眉头紧锁而一脸凝重的王承恩,仅仅一眨眼功夫,就露出一丝喜色。
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龙椅上的崇祯躬身说道:“陛下,奴婢这里有一个好消息…。这里有两封大同总兵府刚刚送来的加急奏折…。虎豹军对山西叛军的反攻战斗已经打响了,而且是首战告捷,这是报捷的折子,请陛下阅览…。。”
“大同军报,而且还是大捷…。”崇祯刚刚还是紧锁的眉头,迅速舒展开来。对着王承恩大声命令道:“那你还愣着干什么,快递上来…。。上朝这么长时间了,朕总算是听到一个好消息了…。快,大伴,马上把两封奏折都拿上来…。。”
崇祯看到的第一封奏折,毫无疑问是总兵卫征和监军曹化淳两人联名签署的报捷折子。
当他看到曹化淳的签名以及虎豹军的战损以后,一向自我的崇祯皇帝想也没有想,就相信了奏折内容。
不仅如此。在虎豹军惨重伤亡的情况下。对虎豹军拥兵自重的怀疑。也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
随后,对着王承恩命令道:“把另一封奏折也拿给我看看,顺便把这封奏折的内容,一字不漏念给诸位朝臣听听,让诸位朝臣也跟着高兴高兴…。。”
当崇祯看完第二封奏折,脸色迅速由晴转阴,露出一丝为难的时候。王承恩已经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念完第一封奏折。
这个时候。一向把卫征看成自己人,在朝廷其他势力眼中,卫征也被划为自己人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第一个站出来对崇祯皇帝开口恭维道。
“恭喜陛下,虎豹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反攻叛军,并且首战告捷,都是陛下您慧眼识珠才造成的…。如果不是陛下您钦点曹公公前往虎豹军担任监军,坚持让卫征戴罪立功,继续留守大同府担任大同总兵,这场圣战绝不会来的如此之快…。。”
骆养性说完后。其他朝臣才从这个震惊的好消息中反应过来。
此时此刻,不管他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全部紧随骆养性身后,双腿跪地,对着龙椅上的崇祯开口恭维道:“恭喜陛下慧眼识珠……”
看到崇祯脸上的笑容仅仅持续一眨眼功夫,就迅速被一丝为难取代。同样非常善于察言观色的骆养性,非常及时的开口道。
“陛下,虎豹军在大同府取得如此大捷,按照这个势头,用不了多久,盘踞在山西的叛军就会被虎豹军消灭…。。这么好的消息,臣怎么看陛下并不怎么高兴…。。”
崇祯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虎豹军不负众望反攻叛军,并且首战告捷,朕心甚慰,打心底里高兴…。。但是,诸位爱卿都知道一个道理,打仗是要钱的…。。”
说到这里,崇祯直接摆了摆手里的第二封奏折,而后开口道。
“这是大同府总兵卫征和虎豹军监军曹化淳两人联名写给朝廷的第二份奏折…。因为虎豹军扩军,大同总兵府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对于眼前这场反攻,大同总兵府已经到了无力支撑的地步…。如此情况下,为了保证这场反攻继续打下去,为了让阵亡将士能拿到足额的抚恤金,有功将士能拿到足额的赏银。两人联名给朕写奏折,要求朝廷下拨此次反攻叛军的第一笔饷银,五十万两…。”
“大家都说说,这笔五十万两银子的反攻战备粮饷,到底是拨还是不拨…。。”
崇祯刚刚说话,大殿上的户部尚书就站了出来,一脸慷慨激昂的说道:“陛下,户部从上个月开始,就没有银子了…。即使陛下答应下拨这笔粮饷,户部也拿不出一两银子。所以,老臣以为,既然朝廷给了大同总兵府圣旨,要求虎豹军所有粮饷全部自筹,那这五十万两银子的粮饷,就应该由卫总兵自己进行解决…。。”
朝廷上下,除了崇祯皇帝,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曹化淳的直接上司王承恩这三个人,其他都不想看到卫征再次立下大功,重新获得崇祯皇帝信任,得到晋升。
所以,户部尚书刚刚说完,兵部尚书就紧随其后诉苦道:“陛下,不仅户部没有钱,兵部也没有钱了…。。老臣以为,朝廷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大同总兵府的奏折…。。”
“对啊…。。凭什么大同总兵府向朝廷要银子,朝廷就给,山东总兵府向朝廷要银子,朝廷就没有…。。要知道,山东的匪患不比山西轻多少…。。”
“如果朝廷真的有银子,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应该是赈灾,而不是给大同总兵府…。。如果朝廷再不进行赈灾,那些饿肚子的灾民,很可能就会演变成新的叛军…。”
面对眼前越说越起劲,但是,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拒绝给银子的一众朝臣。崇祯皇帝脸上直接闪过一丝无奈,因为,在朝廷入不敷出,手里没有银子和粮食的情况下,即使自己是皇帝,也没有丝毫办法。
无奈归无奈,崇祯的心里却非常不甘。
因为,从曹化淳和卫征联名发来的这份奏折中。崇祯清楚感觉到虎豹军粮饷的匮乏。这五十万两银子对于虎豹军发动这场反攻的重要性。
说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