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明末生涯-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收到来自王员外的消息后。作为朝廷文人集团首脑之一的吏部尚书。马上发现一个可以参奏卫征一本。甚至于直接在崇祯皇帝面前,将卫征完全参倒,下狱的机会。

    第二天的朝会刚刚开始,作为吏部尚书的他,就在一众朝臣的注视下,走出位列,对着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大声说道。

    “启奏皇上,老臣有本要奏……”

    因为两天前刚刚收到卫征全歼一万叛军精锐捷报。北京城可能陷入的危机,也因为这场大捷而瞬间消失于无形之中。坐在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可谓是心情大好,毕竟,主导这场大捷的卫征,是自己一手挖掘出来的军事人才,而且还属于自己的亲军。

    所以,听到吏部尚书的话后,心情大好的崇祯想也没有想就开口道。

    “爱卿请讲……”

    “谢陛下…。老臣今天要向陛下参大同府总兵私自赈济灾民,收买人心,图谋不轨…。。这是老臣的奏折…。。”

    “大同府总兵卫征上任以后。不思怎么抵御和消灭叛军,而是在大同府境内大肆收拢流民。收拢人心,扩编军队…。老臣以为,大同府总兵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老臣恳请陛下为了避免大同府总兵图谋不轨,马上派出钦差大臣前往大同府彻查此事,并且暂时革去卫大人大同府总兵的职位…。”

    吏部尚书的话还没有说完,崇祯刚刚还是心情大好的脸色,瞬间就变得阴沉起来。

    就在这时,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马上感觉到崇祯脸色的变化。眼睛一亮,对着崇祯说道:“启奏陛下,臣坚决反对王尚书所说…。”

    “王尚书刚刚说大同府总兵卫征不思怎么抵御和消灭叛军,这么看来,几天前朝廷刚刚收到的捷报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卫大人真的不思怎么低于和消灭叛军,怎么可能凭借几千虎豹军和一万多刚刚拿起武器的新兵,全歼一万叛军精锐…。如果今天王尚书不能给出一个说法,这件事传到大同府以后,一定会让大同府的上万将士以及大同府总兵卫大人寒心的…。。”

    “要知道,对于这场大捷,朝廷对大同府总兵卫大人的赏赐都还没有进行讨论。王尚书竟然在这个时候参奏卫大人,臣不知道尚书大人的居心何在…。”

    吏部尚书毕竟是文臣,不是武将…。。

    指挥使骆养性的一个说辞,就将他说的哑口无言。不过,朝堂上和骆养性处于对立一面的远远不止一个文人集团。

    就在吏部尚书哑口无言,一脸尴尬的站在大殿正中央的时候,一个武将忽然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以为,骆大人的辩解完全是片面之言……”

    “虎豹军在关外的时候,连数万战斗力强悍的后金骑兵都不是对手,更何况数万战斗力低下的叛军。如果卫大人真的一心想要击败叛军,绝对不可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仅仅消灭上万叛军…。。”

    “所以,臣非常赞同尚书大人所说,卫大人上任大同府总兵以后,不马上出兵消灭叛军,而是扩编军队,收拢流民,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对啊…。。连数万鞑子都不是对手,更何况几万叛军…。这个卫大人一定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不去消灭叛军…。。”

    “难道这个卫大人打算养寇自重,故意不全歼叛军……”

    听着大殿中越来越多的议论声,骆养性开始着急了。此时此刻的她也顾不得什么君前失礼,直接叫道:“各位大人都说叛军战斗力不值得一提,既然如此,为什么数万官军围剿上万叛军的时候,数万官军会战败呢…。不知道各位达人能不能给我一个理由…。。”

    说到这里,骆养性马上对着崇祯跪倒在地,装着一脸诚恳的大声说道:“请陛下明查…。臣不是武将,不怎么懂军事。但是,臣知道一件事,虎豹军的总兵力只有五千人不到,而叛军,却有数万人…。”

    “虎豹军之所以能在关外打败数倍于己的鞑子,是因为虎豹军只需要防守一个小小的蘑菇峪。但是,现在的虎豹军不一样了,他们需要防守的是整个大同府…。”

    “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虎豹军怎么能够防御到叛军从各个方向向大同府发动的进攻…。所以,臣以为,虎豹军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取得歼敌上万的战果,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朝廷不仅不能猜忌他,还应该重赏他,重赏此次大捷中的所有有功将士…。”

    “只有这样,大同府的将士们才能感觉到陛下的重视,继续为陛下效力,守住大同府,消灭山西境内的所有叛军,还大明朝一个朗朗乾坤…。”

    骆养性远远低估了大家想要扳倒卫征的决心,自己刚刚说完,一个御史就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就算卫大人在大同府总兵的任上尽职尽责了,但是,卫大人在大同府私自赈济灾民,收拢流民,收买人心这件事,还是违反了朝廷的规矩。”

    “所以,臣恳请陛下为了避免卫大人收买人心,图谋不轨,暂时革去其大同府总兵的官职。在朝廷查明真相以后,再对卫大人进行处置…。”

    看到眼前为了卫征而争吵,就好像菜市场一样的朝会。崇祯怒了…。

    将自己紧握着的拳头狠狠砸在面前龙案上后,大声骂道:“够了…。。”

    “你们参奏卫征的理由是她在大同府境内私自收拢流民,收买人心…。。现在朕告诉你们,卫大人做的这些事情,朕不仅知道,还是朕同意的…。。”

    说到这里,崇祯直接将一封来自大同总兵府的奏折扔到吏部尚书面前,大声说道:“你们都看看,这样一个对大明朝有功之臣,就是你们眼里的图谋不轨之徒,好好看看你们所谓的奸臣给朕写的奏折…。。”

    原来,卫征当初决定屯田的时候,就在周书源的建议下,给崇祯写了一份奏折。

    为了不让崇祯怀疑自己,把自己调离大同府。卫征不仅将收拢流民进行屯田的各种理由清清楚楚写在奏折上,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大。

    总之一句话,让崇祯看了奏折后,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如果不在大同府境内进行屯田,收拢流民,大同府就无法保证安定。

    而大同府无法保证安定的情况下,虎豹军的战斗力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守住大同府。

    还真别说,看完奏折以后,一向自负的崇祯还真的信了。

    当然,在卫征的奏折中,除了陈述各种理由为,卫征还给崇祯画了一个巨大的蛋糕,通过实打实的利益,进一步诱惑崇祯皇帝相信自己,不猜忌自己。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要想当一个好皇帝,施展自己的抱负,自己手里必须要有钱,有粮食。可是,因为大明朝的各种弊端,这两个必要因素都没有办法满足崇祯皇帝的所需。

    于是,卫征直接投其所好,送其所需…。

    既然崇祯皇帝急需要粮食,那自己就给他送粮食。

    在奏折中,卫征大胆的向崇祯皇帝保证,等明年所有屯田收获以后,主动向朝廷上缴粮食五十万担,以解朝廷之燃眉之急…。。

    既能给自己打仗,又能给自己送粮食,这么好的臣子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无异于打着灯笼都很难找到一个。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崇祯当然不会放过。

    于是,自负的崇祯皇帝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卫征,并且支持卫征在大同府进行屯田。

    不过,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五十万担粮食的问题,好面子的崇祯不好说出口,这封奏折就一直被崇祯留着,没有公开。(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功高盖主

    在崇祯皇帝充满怒火的注视下,一丝不好的预感,迅速袭上吏部尚书心头。不过,为了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火气,尚书还是一脸颤抖的的从地上捡起奏折,开始阅读起来。

    一时间,偌大的大殿内,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所有人都将目光汇聚到尚书身上。

    在大家注视下,尚书的脸色就好像阴晴不定的天气,在短时间内,变化出了让大家目瞪口呆的各种截然相反表情。

    当尚书合上手中奏折后,因为紧张和后怕,一颗颗豆大汗珠,已经如同泉水一样,不断从尚书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涌出。

    刚刚还是信誓旦旦的脸色,此时此刻也因为羞愤而变成猪肝色,非常难看。

    不仅如此,被大家注视的尚书,竟然直接跪倒在地,对着崇祯说道……不,是求饶道:“请陛下息怒,都是老臣识人不明,误听谣言,才造成了今天的大错。请陛下降罪……”

    吏部尚书非常明智的马上改变立场,让崇祯难堪的脸色迅速好了不少。对他的怒气,也随之平息不少。

    就在一众朝臣在自己心中猜测,崇祯皇帝给尚书大人看的奏折内容是什么,竟然让一张倔强的吏部尚书马上改变立场的时候。龙椅上的崇祯开口了。

    “罢了,念在你是老臣的份上,这次就原谅你了,下不为例。不过,为了让前线将士放心给朝廷打仗,不让卫征卫大人寒心。你这个吏部尚书必须亲自前往大同府。给大同府总兵卫征致歉。”

    “既然你要去一趟大同府。那朝廷前往大同府宣布朝廷赏赐的亲差大臣,就由你来担任。”

    “说到对大同府有功将士的赏赐,我希望吏部和兵部,能在明天上朝之前,拿出一个让朕满意,让前线将士满意的陈条出来。前线将士为朝廷打了一场这么大的胜仗,保证了北京城自己诸位大人的安全,朝廷必须要重赏他们……”

    崇祯皇帝刚刚离开大殿。几十个朝臣就向吏部尚书聚拢过来,想要知道尚书所看到的奏折内容。

    尚书带着满脸苦笑说道:“诸位大人,奏折的具体内容,大家还是不要知道的好。不过,有一件老夫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之前在短时间没,皇上对大同府总兵卫大人是非常信任的。所以,希望各位大人在这段时间的朝会上,不要再继续参奏卫大人,惹陛下生气……”

    听到这句话,不大的朝堂上。有人高兴,也有人伤心。

    看到尚书不想再多说话后。只能带着无奈个满心疑惑离开大殿。

    出乎所有人意料,和文人集团同样不怎么对付的兵部尚书张军武,竟然意外的留了下来。

    看到大殿只剩下自己两个人后,直接走到吏部尚书身边说道:“王大人,难道仅仅经过今天的一场失败,你就放弃继续打击削弱大同府总兵了……”

    面对政敌充满嘲讽的问候,吏部尚书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

    一脸冷笑着反问道:“张大人是来看老夫的笑话吗?你们兵部不是也想拿下卫征,将卫征麾下的虎豹军瓜分,据为己有吗?既然如此,你们兵部就继续向陛下参奏卫大人,老夫绝对不会拦着。”

    兵部尚书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笑容后,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王大人太高看老夫了,老夫可没有王大人这样的胆量,敢触圣上的眉头。”

    话说道这里,张军武的话锋忽然一转,继续说道:“不过,即使如此,老夫也不打算放过这个卫征。让卫征在大同府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改变朝廷如今的局面。”

    看到吏部尚书王文章脸上露出来的疑惑表情,张军武继续说道:“王大人,我所说的继续打击卫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