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是将来,现在李晟要做的,是先找敌人拼命。

    用了整整六天时间,他们才穿过飞沙走石的戈壁,惊魂初定的一千人马,立即就迎来了上万敌人。

    戈壁滩的边沿,敌人走马如飞,角号呜咽,夹杂着萧萧的北风,尖利刺耳,惊沙扑面而来,如雷的马蹄震天动地。

    然后当看到李晟他们青一色的步枪,正在列队等着他们时,迎面而来的敌军立即止步,在外围游走,虎视眈眈,却没有发起进攻。

    看到这形势,李晟暗叫不好,如果敌人直接杀来,他有信心把敌军干个人仰马翻,可敌人不进攻,如此虎视眈眈,一但拖到晚上,在这荒野上对他将极为不利。

    “走!向木垒城推进,天黑前无论如何,要把木垒城拿下!”

    李晟这个决定绝对是明智的,木垒城离戈壁滩边沿不远,大概也就十多里。

    他们也不上马,四面由士兵平端着步枪,扛着火箭溜防御,中间的人负责牵马,步步为营向木垒城推进着,四周敌人出没无常,形势逼人,血战随时一触即发。。。。。。

    *****************************

    ps:网络终于修复了,第二更奉上,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

    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840章 戈壁风云

    ***

    在戈壁碛海的边沿,准噶尔大将旭烈干将一万大军分成十股,每股一千人,象狼群一样,在杨晟所部四周不断袭扰。

    这苦寒之地北风尖啸,阴云幂幂雪野凝冻,坚冰在须,坠指裂肤。蒙古人戴着皮毛所制的帽子,寒风一吹,如同饿狼身上的细毛在翻动。

    旭烈干这个名字,和将“上帝之鞭”伸向西亚,旭烈兀差不多;然而此刻,恐怕就是旭烈兀重生,一时也奈何不了杨晟他们。

    秦军使用的六八式步枪,有效射程达到了三百步左右。一般人或许不明白这三百步是什么概念。在骑兵作战时,由于战马不可能长时间保持最高奔跑速度,所以骑兵往往要进入两三百步距离,才能发起冲锋。

    换而言之,面对李晟他们的六八式步枪,旭烈干的骑兵还没开始冲锋,就已经进入了步枪有效射程,加上纸壳定装药,射速比原来的滑膛枪还快,这对骑兵来说简直是恶梦。

    旭烈干的人马在四周出没无常,然而敢冲入三百步距离的,少之又少。

    李晟一千人马步步为营,不断向木垒城推进。

    战争的阴云凝聚在天空,敌人的马蹄掀起的雪雾随风飞扬,旷野上呜呜的角号声一阵紧似一阵,隆隆的蹄声忽远忽近,让紧张的气氛达到了极点。

    十五里距离并不算远,李晟花了半个时辰,但推进到了一半,旭烈干也意识到,李晟是要强行夺取木垒城了。

    木垒城建于戈壁滩边沿,没有护城河,土坯墙高不过丈余,长宽约三百步左右,秦军的火箭溜威力巨大。这样的小城根本难以抵挡。

    然而一但被秦军夺取之后,蒙古大军靠马刀和弓箭攻打,想夺回将是千艰万难。意识到这一点后,旭烈干不得不狠下决心,命手下大军,开始对李晟发起强攻。

    首先由两个千夫长巴特尔和那达幕分别由左右两翼,以散兵阵形对李晟部发起冲锋,旷里上白雪茫茫,两千准噶尔骑兵星散开来,在阵阵的角号声中。开始向秦军狂奔而去。

    “阿啦!”的呐喊声,冲霄而起,惊乱的蹄声如天雷炸地,溅起的雪雾迷迷蒙蒙,声势浩大。

    呯呯呯!

    呯呯呯!

    呯呯呯!

    就在巴特尔和那达幕两支人马刚刚起步,猛烈冲刺之时,秦军的枪声同时响起,枪声被轰隆的马蹄声撞散,然而如同雨点般的子弹却是尖啸而到。噗噗地射入人马的身体,悲鸣的战马隆然倒地,撞得积雪飞溅,激射如浪;

    后继的战马飞跃而过。奔腾数步又紧接着被子弹射倒,猛烈翻滚而出,人嚎马嘶,声浪如潮。一匹匹倒地的战马如巨石一般在雪地上翻滚着,场面壮烈无比,令人惊心动魄。

    巴特尔和那达幕两人虽然已经把人马分散得很开。但在秦军的枪林弹雨面前,仍是伤亡惨重。

    而此刻的一千秦军,也紧张到了极点,敌人十倍于我,四面合围而来。刺骨的寒冷让人手脚麻木,装弹的速度比平时慢了许多。

    李晟非常清楚,左右两翼的敌军,只是第一波进攻,目的不过是分散他们的火力,正直的攻击将是来自于前后两方。

    茫茫的荒原上,胡马嘶风,敌骑如云,那如山的压力让人透不过气来。

    为了应对前后两面即将到来的进攻,李晟起初在左右两翼只各摆了一百五十人,分三排,每排五十人,拼命地射击着。。。。。。。。

    眼看敌人虽然伤亡惨重,却仍有近半不断冲近,李晟不得不大吼连连,向左右再各加派一百兵力,一时间,枪声变成更加密集,巴特尔和那达幕狂冲而来的骑兵,就如同撞上了铁墙,纷纷倒地,轰隆有声。。。。。。

    就在此时沉沉的角号起再起,声透长空,旭烈干与副将巴赫各率四千人,一前一后,如巨浪翻滚,向秦军夹击而来;

    这千军万马奔腾的场面,如泰山压顶,杀气凭陵,猎猎旌旗被大风吹弯,扬起的刀幕如荆林般密不透风,寒气森森。

    “不要慌,所有火箭溜准备。。。。。。”李晟提刀咆哮如雷,面对前后如山般压来的敌阵,在正前方,他却只有一百五十人。每排五十,拼命射击。

    而在后面方却摆下了三百人,每排一百,枪声如潮,子弹如雨,山影般压来的敌骑,一进入三百步,就如同镰刀下的麦子,一排排的倒地,激烈的撞击声惊天动地,倒地的战马不断翻滚的着,又把后继的战马绊倒,那壮烈的情景,就象是雪山在一层层的崩塌下来。

    雨点般的子弹发着刺耳的尖啸,噗噗地身入人和马的身体,一蓬蓬血花染红了雪地。

    在正前方,由于秦军的火力比较弱,旭烈干率领的四千人马,冒死冲锋,铁蹄如雷,杀声震天,所有人伏在马背上,嗷嗷地嚎叫着,跃过一匹匹倒地的战马,飞快地接近,二百五十步,二百三十步。。。。。

    此刻所有秦军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大冷天里竟是额头汗珠直流;

    旭烈干的四千大军刚进入两百步,李晟一声暴吼,“火箭溜,射!”但闻啾啾连响,一道道耀眼的火焰腾空而起,在天空中交织成一场壮丽的流星雨,这绚烂的画面,仿佛让整个战场都为之一凝。

    紧接着,一枚枚火箭弹如天降陨石,狠狠地砸在旭列干那奔腾的骑兵阵中,一团团烈火轰然爆起,声雷天地,猛烈的冲击波把一匹匹战马抛上半空,然后片片撕烈,飞洒如雨,一朵朵爆开的蘑菇云在扩散的过程中,蒙古人的骑兵就象纸糊的一般,被一圈圈的炸裂,掀翻,

    血与火的交织,四千骑兵就象冲进了烈火焚烧的炼狱,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嚎,就被撕裂成碎肉。

    秦军三十门火箭溜,一次齐射之后,很快又来上一次,天空中再次流星交织,大地上紧接着又是火球熊熊,肆虐的弹片横扫一切,旭烈干与他的帅旗一起,被炸上了半空,落地时连尸体都找不全了。

    这无比惨烈的一一幕,让战马齐齐嘶鸣,惊慌失措。所有的蒙古兵吓得脊背生寒,面无人色。纷纷四散而逃,狼奔豕突。

    “上马!”李晟暗吁一口气,再次暴吼起来,一千秦军收枪上马,扬鞭而去,他们顾不得追杀漫山遍野逃离的蒙古溃兵,如同一片黑云一般,向木垒城席卷而去;

    七八里距离,转瞬即至,城中尚有上千蒙古守军,见城外溃兵四散,秦军呼啸而来,已是惊骇莫名。

    李晟不作片刻停留,一冲到东门外,两枚火箭弹立即向城门飞射而去;

    轰!轰!两声巨响,城门被炸成片片碎木板,连城门楼都差点崩塌下来,守城的蒙古兵再也无心恋战,全部崩溃。

    “李度,你带五百人马,追杀城外溃兵,快!”

    “喏!”

    李度立即分出五百人马,绕向城南,奋力追杀,而李晟则率领余下的五百人马冲入木垒城,城中乱兵四散,男女老幼来不及逃走,惊恐万状,如没头的苍蝇满街乱窜,哭声满城。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秦军纵马如飞,大喊着掠过一条条街道,其实这座小城,也就两横两纵四条街道如“井”字形,秦军迅速控制各个街口,以及四个城门,行动迅捷无比。

    城中百姓以及溃兵大部分未及逃出城去,都成了瓮中之鳖,望着全身黑色,只留两只眼睛一个鼻孔在外的秦军,纷纷跪倒,举手投降。

    大秦的雄风,就在这一刻吹过戈壁,掀动了西域的风潮。。。。。。。。。

    ************************

    ps:各位亲的订阅月票应该出来了吧,这几天每天总是几张月票,情况不妙,急求月票支持,还有免费的推荐票,请亲们也顺手投下来吧,投了还能获得经验值哦!求月票,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841章 测量地球

    ******

    作为钦天监的监正,汤若望自从看到了秦牧画出的地球仪,他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测量地球的大小。

    自从萌生了这个想法,他就茶饭不思,日夜思索如何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

    用尺子绕地球量一圈,那肯定不行,除了上帝,没人能做到。该怎么办?汤若望几乎愁白了头。

    直到他看到了大秦国史馆的一份汉朝的史料,他才豁然开朗,为了说动大秦天子支持他,不惜千里迢迢亲自赶到西京来。

    咸阳宫武英殿,所有的门窗都关了起来,大殿中间放着一个直径有三尺的地球仪,地球仪侧上方挂着一盏宫灯。

    秦牧与司马安、李源、顾君恩、户部右侍郎杨超、工部右侍郎魏元,西京的主官农典章、于成龙、吕作良等,皆在坐。

    蓝眼高鼻的汤若望穿着黑底绣祥云的大秦官服,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说道:“尊敬的陛下,您请看。”

    汤若望小心地转动着巨大的地球仪,宫灯照在地球仪上,一半明,一半暗,汤若望最后让灯光的阴影线正好停在西京长安的位置上,然后拿出一根小木棍,一边量一边说道:“陛下,现在臣从西京的位置量起,您看,越往北,木棍上的阴影越长。”

    秦牧颔首道:“不错。”

    “尊敬的陛下,在汉代,便有‘王畿千里,日影一寸’的推论,按这个推论,就是说,以一地为原点,在同一日同一时辰,每向北一千里,所量得的日影就会多长一寸。

    按这个理论。如果在南京与北京两地测量所得日影相差是两寸,那就可以推断出两地的距离是两千里。

    陛下再看,地球既然是圆形,那么南京和北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看到整个地球的一段弧,现在只要量出这段弧的长度和曲度,最后就不难计算出整个地球的周长和直径。”

    汤若望的说法,就连秦牧也有点云山雾罩的感觉,但他隐隐觉得,这是可行的。

    李源这时说道:“陛下。在唐玄宗时期,因发觉原来的历法在预报日食时发生较大的误差,唐玄宗就曾下令僧一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