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牧轻咳两声,沉声说道:“在朕的眼里,南海就象朕御花园里的一个浴池。何尚书不必刻意强调吕宋位于海外。”
“陛下教训得是,臣知错了。”
“黄振林。”
“臣在。”
“明日你负责让工部给朝中各部衙门各赶制一个高两米直径的地球仪,立于各部衙门之外。午门外也立一个。”
“臣尊旨。”
“朕时常让大臣们放眼看世界,看来大家都没听到耳朵里去,那就让大家每天上朝的时候,看一眼世界有多大吧。”
一种观念的改变,需要潜移默化,在各部衙门外树一个地球仪,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让大臣每天上朝的时候看看,啊!还有这么大的地儿,没纳入大秦治下,原来我天朝上国,只占了一隅之地,这不行啊!
以免象清代那样,满朝君臣只知有中国,对海外一无所知,甚至认为洋人的膝盖天生是不会弯曲的,所以无法下跪。这样的笑话,大秦不能重蹈覆辙。
秦牧接着对黄振林说道:“黄卿,明天赶制地球仪的时候,莫忘了把吕宋标成我大秦的国土。”
“是,陛下。”
“诸位大臣,皇家海军已经为我大秦新添了一个省,然而如何治理,朕看来诸位大臣还有些手足无措,这让朕很失望,很失望呐!朕的大臣里面,就没有一个想过大秦之外的世界吗?”
秦牧感慨地说道,“朕是穷兵黩武吗?这次开拓吕宋,并没有让户部额外多拨一两银子,并没有让大秦的百姓多缴一文的赋税。相反,皇家海军这次不但给大秦开拓一个省,还给国库添了两百万两收入,朕要问诸位大臣,朕,这算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吗?”
“陛下英明神武,这自然不算穷兵黩武。”户部的三巨头,尚书刘伯全、左侍郎许英杰,右侍郎杨超,齐齐出班,同声进奏,那声音就象银子相互碰撞那般清脆悦耳。
“不是穷兵黩武就好,朕今日要告诉诸位大臣的是,如果下次皇家海军再传回捷报,说又开拓了一个省,朕希望大臣们不要象今天这们手足无措,你们必须有随时接手治理一个新省份的准备。”
“臣等谨遵陛下训示。”
“这次既然诸位大臣都没有准备,那吕宋就选让南海舰队管着吧。”
秦牧压根儿就没想过立即派文官去治理吕宋,让郑四海、海如风他们先折腾着吧,等把吕宋岛上的土著折腾干净了,到那时再派文官过去不迟。
他今天说这事,不过是借机敲打一下朝中大臣。
毫无疑问,这件事也给朝中大臣们造成一极大的触动。
历朝历代,开疆拓土,无不是举大军,斥巨资,劳民伤财。有谁听说过,军队在外面开拓了万里疆土,还带回了巨额财富,朝中大臣还一无所知的?
秦牧趁大臣们还在发懵,当廷让翰林学士顾炎武草拟了一份讨洞吾国敕谕,然后用玺颁布天下。
他当然不会立即发兵去攻打洞吾国。只不过是先把处理洞吾国的基调定下来。
就象当初北伐之时,颁布讨朱由榔的诏书一样,先把事情定性,至于什么时候去攻打,那要看大秦什么时候腾出手来再说。
洞吾国王他隆曾应沐天波所请,派两万军队进入云南助战,这等于是先与大秦为敌了。现在大秦皇帝要声讨洞吾国,大臣们其实并不意外。
大家都还沉浸在大秦突然多了一个省的事情上难法自拔,直到下朝,大臣议论纷纷的也都是关于吕宋的事。
至于讨伐洞吾。又不是立即出兵,说不定诏书颁布之后,洞吾国王乖乖来请罪,事情就过去了,所以大家议论得不多。
早朝之后,秦牧御华盖殿,匆匆用过午膳,便立即召见户部尚书和两个侍郎。
刘伯全和许英杰、杨超三人进殿参拜时,个个脸上都还带着喜色。眼看国库日渐空虚,海军突然弄回那么多银子,户部的日子那可好过多了。
三人都是典型的“见钱眼开”的家伙,才不管你海军是怎么弄来的银子。反正入国库就行了。
“都坐吧。”
“谢陛下。”
秦牧当即切入正题:“今日把你们召来,主要为了货币之事,许卿的奏章朕看了,朝廷下了这么大的力气。大秦宝钞还是贬值了;
再加大发行量的话,不但损害了普通百姓,也会让朝廷蒙受巨大的损失。得利的只是那些奸商;
对了,许卿有没有调查过,大秦宝钞贬值的背后,有没有不法商人在背后捣鬼,专门散播些谣言,以动摇百姓的信心?”
许英杰答道:“陛下,谣言确实不少,但要查清谣言的出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汇通银行虽然一直如数兑换,但网点毕竟难以覆盖到农村,许多乡农不明就里,听信了谣言,拒不收宝钞,得到宝钞之人,有时也因往返困难,而贱价与当地商人兑换成银子。”
秦牧听了,心头也挺无奈的。
谣言的散布很容易,朝廷虽然有令,允许用纸币来纳税,但若有农村的百姓突然听说,朝廷的税赋不收纸钞了,他们会怎么办?
他们去向谁求证,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乡里,对这样的百姓来说,那肯定是贱价兑换掉,以免纸钞留在手上变成废纸。
这样的事情,在明代可是一再上演过的。
明太祖那个满脑子小农意识的皇帝,在位三十年,钞法一变再变,结果把好好的宝钞弄得跟废纸一样,无数百姓哭都没地方去哭。
有这样的先例在,百姓还心有余悸,一有什么谣言,肯定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里,尽快把手上的大秦宝钞兑换掉,这就给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机。
他们会更积极地制造谣言,造成更大的恐慌,以使普通的乡民更急于兑换纸钞,这跟直接从老百姓手上抢钱差不多。
秦牧突然想到,宋代的交子是规定流通领域的,比如京畿发行的交子,只能在京畿流通,出了这个地区就不能用,这莫非也是为了防止谣言引发的失控?
打个比方,如果大秦发行一种纸币,规定在只在南京城流通,奸商位制造什么谣言都没用,因为百姓可以直接拿纸币到银行兑换,花不了多少时间。
如此一来,纸币就不容易贬值了。
以这种办法,等纸币信誉慢慢建立起来之后,再把流通的地域慢慢扩大,从京畿到附近各州,由点到面,最终达到在全国流通的目标。
想到此,秦牧立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与刘伯全、许英杰、杨超三人反复榷商其可行性。
*************************
ps:求月票,求推荐!
。(未完待续。。)
第718章 眼界决定一切
感谢马甲的亲戚朋的打赏,再拜!
******************************
后世的老美,通过控制金融来控制全世界,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而要完成工业革命,除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外,更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支撑才行。
如果象朱洪武那样,抄法一变再变,每一次改变,都弄得无数百姓倾家荡产,别说工业革命了,国家不崩溃已经是大幸了。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很繁杂,有明代的铜钱,有各种成色的银子,有大秦的铜钱、纸币,支票,还有私人钱庄发行的银票等等,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颇大。
还没登基之前,秦牧就尝试着发行了一百万贯纸币,希望把大秦的货币统一起来,尽快完善大秦的金融体系。
但现在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完善金融体系没有那么简单。
户部左侍郎许英杰说道:“陛下,已经发行的一百万贯纸币,无论如何不能废除,明洪武发行宝钞的覆辙我朝万不可重蹈。”
刘伯全也点头道:“信誉要建立起来,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毁掉却非常容易,臣也认为,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为了避免百姓遭受更多的盘削,原来发行的纸币回流到朝廷手中后,以后重新投放出去时,只要有意识地投放在京城周边即可。
目前南京周边银行网点基本覆盖到了州县,百姓可以较方便的到银行兑换,贬值的幅度比较小,监管起来也容易。”
杨超说道:“至于另外发行一些限制流通地域的纸币,臣觉得是可行的,但数量不宜多。还是本着缓行的原则,等一点一点把纸币的信誉建立起来再说。”
许英杰补充道:“朝廷可以把纸币与盐引挂钩起来,规定盐商在向官盐场支付盐款时,必须全部支付纸币或部分支付纸币,这样他们在贩卖食盐时,就必须多收纸钞,大盐商向小盐商索要,小盐商向也就会主动向百姓索要。”
刘伯全说道:“这个主意不错,食盐是家家户户都必须的物品,只要盐商主动向百姓索要纸币。百姓就不愁纸币无用了。”
秦牧表示认可,但具体施行起来,肯定还有问题。毕竟现在实行的不是计划经济,过多地以强迫的方式来规范市场,并不见得有效,所谓的信用货币,关键在信用二字,而信用往往不是造强迫能得到的。
秦牧保守地估计,没有十年八年的坚持。纸币的信誉很难完全建立起来。也就是说,这十年八年是不可能大量发行纸币的。
秦牧暗吁了一口气说道:“随着杭州、泉州、广州等市舶司相继建立,我大秦商品经济流通量也越来越大。然如今货币不统一,私钱横行。银钱兑换繁琐,普通老百姓对银子和铜钱的成色判断,总是不如商家,吃亏的总是普通老百姓。
整个金融货币体系可谓是弊病重重。如今看来,要在短期内用纸币来统一货币不现实,朕日夜忧思。决定铸银币以过度,先行以银币统一市场上的货币,消除货币繁杂带来的弊端。”
许英杰立即说道:“臣以为可行,铸银币的好处在于,它不象纸币只能在国内流通,还能用于对外贸易。”
这一点秦牧也想到了,不过银币仍算是硬通币,即便流通各国了,要以此控制各国的金融经济也是不能的。
这一点只有信用货币才能办到,就象后世的美元,可以利用美元的升值和贬值,从各国变相的掠夺财富,硬通币则难以做到这一点。
所以,银元只是要解决货币统一的问题,要想控制全世界的金融,最终还是行向信用货币过度才行;
秦牧需要对金融的动作也不是十分老辣,但这是上天赐给大秦的机会,只要现在慢慢去摸索,总能在全世界保持绝对的先进性,最终要达到控制全世界的金融是可以预期的。
秦牧和刘伯全几人,又就发行银币、以及银币法作了反复商讨。然后又让许英杰回去草拟实施细则,两日之后再举行常朝时,提交朝堂讨论。
第二天一早,大秦各部衙门前,赫然多了一个直径两米的地球仪,文武百官上衙时,都不免驻足观看。
御街千步廊东则的六部官员看了,心中莫名有些憋屈。我堂堂天朝上国,怎么就这么点大,这是不是弄错了?
什么?这就是葡萄牙,就这么大?就这么大还敢跑这远来到我天朝上国眼皮底下撒野?
文官们看着地球仪,心情是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