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梅林景致虽好,但无人吟咏亦枉费了上天的这份恩赐。不如众才女现即吟诗,以梅、雪为主题可好?”皇后笑眯眯地开口了,目光像是电灯泡一样,在所有女举子的身上扫过——自然也注意到了落坐在最未端的庄书兰,眼神微有些复杂,紧接着又如春风般对着上官玥星,“上官爱卿,今日所作之诗就由你来笔录,再整理成册吧!”
“是!”上官玥星领令,随即就有宫女送来文房四宝摆放在她的面前。
“那众位爱卿谁先来?”皇后笑吟吟地问。
大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来开这个先河,怕吟得不好,被人耻笑了。
皇后似乎很了解大伙的心思,笑了笑:“既然这样,那就由本宫随意请个人先来了。”说着,目光停在了庄书瑶的身上,“庄榜眼,不如就由你来开这个头吧!”
庄书瑶被皇后亲点名,赶紧站起了身,福了礼,才缓缓地开了口:“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出自《红楼梦》中《咏红梅》)
刚刚吟完,就赢得众人的一致称赞。反倒是庄书兰没在状态之中——她实在是想不明白,这太妃、皇后、贵妃很闲,大冷的天不知道躲在房间里烤火,偏偏要拉着这多人在这里吹冷风!就算是她们要吟梅,也不一定要在这寒风冻地里进行啊!又不是没有见过梅花,就算不看着它,照样也能咏出来!
当庄书兰在无限郁闷里神思时,其他的女举子也一个接一个地对着诗,竟相展现其诗才了。端坐在上方的太妃、皇后、贵妃不停地点着头,对这群女举子的才情很满意。而庄书兰也很满意,她们争相展现,自然不会有人记得哪个没有吟过诗,自己正好可以从中插科打浑摸到鱼而过。不过,庄书兰并不认为这是个万全之策,徜若一会儿那三女巨头见众多诗里没有庄书兰的,肯定会引来侧目,到时说不准就是被人问候着表演了。
因此,趁着大伙儿争相表现时,庄书兰也站起来吟了一首: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出自方孝孺《画梅》)
诗句平平淡淡,在众多好词中,一点也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完成任务后的庄书兰安心地坐下,趁着大伙的心思都在赏诗时,开始清扫自个儿面前盘里放着的水果与糕点——皇宫里的东西都是高档品,摆在眼前不吃,庄书兰觉得那叫对不起自己的胃!
正当众女举子吟得尽兴、庄书兰吃得开心时,一道温柔却带着笑意的声音让庄书兰差一点被口中的桃花酥呛着了。
“咦?哀家记得庄探花也来了,怎么哀家未见庄探花吟诗?”太妃笑看着正专注进食还不停地点着头的庄书兰,貌似很不经意地问着。
而被太妃这样一点名,庄书兰赶紧将口里的桃花酥咽下,又急急地喝下一杯花,才站起了身,揖首福了一礼,恭敬地回着:“回太妃,臣已经吟过了,只是其他大人们的才思太好,小臣自叹不如,所以就不再继续献丑了。”太妃,您老人家的眼睛怎么就落到我这不起眼的小角落了?难道是吃得太忘情了?不会啊,我还是有注意他们的活动的,比如刚才是庄书瑶联完一首诗呢!庄书兰直想仰天长叹。
“那庄探花善长什么?”问这话的是皇后,“不会是吃桃花酥吧!”
这皇后是有意为难人吗?庄书兰不动声色,缓缓地回答:“回皇后,今日的桃花酥很好吃,香脆可口,油而不腻,是小臣所吃过的桃花酥中最为好吃的。不如大家也尝尝吧!”
“庄探花还真是随时随地不忘一饱口福呢!”皇后微笑着打趣。
可庄书兰却觉得这皇后是在讽刺,上次琼林宴时,被点着名的自己也正是在吃东西,今日又在吃,呜……看来以后进宫真的是什么也不能吃,什么也不能做了,最好是当一根木头,这样才会离炮轰区远一些!“小臣认为能吃就是福。”庄书兰硬着头皮承了下来。
“呵呵,庄探花说得没错!”太妃接过庄书兰的话,抢在了皇后的前面开口了,“这吃乃人生中的头一大事,如果连吃都不积极了,那还能对什么事保持积极的态度?哀家有位故人曾经常说,这修身养性,首要就是养胃,当肚子饿了时,什么事也做不了。所以,这该吃时就得吃,就算是天皇老子来了也雷打不动;见着美食时更不能嘴下留情,不然就是对不起自己的眼和嘴——一览眼福未一饱口福,着实让人‘心恨’啦!因此,哀家为了不让这美食浪费了,不如大伙应庄探花的提议好好尝尝这桃花酥的美味儿吧!”说完,亲自捡起一块尝了起来,还面对着庄书兰眨了眨眼。
庄书兰接收到那个示意,也是回报一笑,甚至对这位太妃产生了一丝的好感——她刚才可是在帮自己解围呢!如果不是她抢先开口,不知皇后又会说出怎样让人为难的话。只是,庄书兰更是对她口中所说的故人感兴趣了——因为那故人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啊!
其他的人也随太妃拿起一块尝了起来,不过皇后却在众人不经意时,面色沉了沉,甚至带着不满的目光瞪了庄书兰一眼,庄书兰也不介意,反正已经把皇后得罪了,再被多瞪两眼又如何?
“探花郎是皇上钦点的,自然有过人之处了。”原本也拿块糕点品尝的淳贵妃忽又放下糕点,像是在拉家常一般,对着一旁的皇后说着,“臣妾听闻今年殿试题中,通常考的那些自不必说,另新增论时策,论政策,同时还有诗词歌赋。所以,今年的新科三甲一定是全能才人,否则怎么会在这么多考试名目下脱颖而出呢?”
“淳贵妃说得有理。”皇后顺势接过淳贵妃的话,微微叹了口气,“可惜新科状元是男子,不能到这后宫之中,否则本官一定让这三甲在此再较个高低呢!”
“嘻嘻,不是还有榜眼和探花嘛!”淳贵妃接过话,笑得弱柳拂风,“皇后娘娘,让她们比比不就知道啦!而且她们还曾是两姐妹,这姐妹之间一争高下,看着不是更有意思?”
庄书兰睨视着这个出着馊点子的淳贵妃,三十余岁,正是女人最为黄金的时段,漂亮的脸蛋透着她的风情万种,而带着母性的成熟女人的妩媚更是引人注目。
这个淳贵妃有些面熟……庄书兰思索着,她确信这是第二次见着淳贵妃,像她这样惹眼的人,庄书兰定会过目不忘。只是,庄书兰觉得这个淳贵妃是很久很久以前……嗯,有点像是在庄书瑶的并笄礼上见过的那个与庄书瑶的亲妈一表三千里的贵妃娘娘!
想到这里,庄书兰猛然抬头,瞪了那淳贵妃一眼,那女人绝对是故意的!她肯定是认为自己不及庄书瑶,所以故意让自己在这里出丑又或者是庄书瑶托那贵妃来这一手!反正不管怎么样,她们就是要自己出丑!
“庄探花不愿意?”淳贵妃也看到了庄书兰瞪人的眼,立即似笑非笑地问。
“小臣不敢!”庄书兰低下头,轻勾着唇,“小臣只是觉得这姐妹间一争高下不好,若姐姐赢了妹妹别人会说妹妹无才,若妹妹赢了姐姐别人会说妹妹不懂礼让长者;更何况,这种比赛都是一种巧合,输赢只凭各人运气,若想在一次小小的比赛中判定一个人的能力,小臣觉得这种做法太过于牵强。”丫的,看别人争斗很有意思吗?难道这皇宫里的争斗她们还没玩够,还想找些人来陪她们玩?
“那庄探花的意思还是不愿意咏诗一首了?”皇后问。
“小臣并无此意。小臣只是想与榜眼来个友谊赛,由皇后娘娘出题,一人一首,三步之内念出来,皇后娘娘也无须评出优劣,只是让大伙儿乐乐罢了。”庄书兰低眉说着,顺道把规则也定了下来。
三步为诗?众人一听,皆面面相觑,古有七步为诗己是强人所难,如今竟有人要三步为诗,岂不是不自量力?
“三步为诗?”皇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丝丝笑意,转而问庄书瑶,“庄榜眼可接受这样的规则?”
庄书瑶心下虽然犯难,必定这三步为诗她未曾试过,也不知能成不能成。但是,她又不想被人看扁,更何况她深知庄书兰的诗非其强势,所以,她面带自信地福了一礼回着:“既然皇后也认同,那小臣也同意。”
真会察颜观色!庄书兰暗笑,现下里,就算庄书瑶不愿意,但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她是不会丢这个面子的!
皇后也很满意庄书瑶的回答,轻快地道:“那就请榜眼和探花出席吧!”
第六十章 牛刀小试
“那就请榜眼和探花出席吧!”
待庄书瑶和庄书兰都站到正中央并排而立后,皇后又笑眯眯地说:“本宫才疏浅露,也没什么好的立意让两位爱卿来做诗词。所以本宫还是从俗吧,就以刚才的咏梅为题,请两位爱卿做首诗词。但为求公正,本宫还是让两位爱卿亲笔写下才是。来人,上笔墨。”
庄书兰暗叹一声,这皇后怎么会是个俗人?她故意以咏梅为题,在刚刚众人咏了那么多首后还叫人咏这个,自然而然,得重新思索,而且还不能与前面其他举子的重复!她分明是在刁难人啊!
“好!现在请两位爱卿走三步吧!”皇后笑容满面。
庄书兰瞧了一眼端着笔墨的宫女侍立在自己身旁,再看了眼太妃亮丽期待的眼神——有时庄书兰也在怀疑,在后宫争斗生活中,太妃的眼为何还能如此纯净?——及皇后、淳贵妃看戏的眼神,庄书兰在考虑是否得露一手,打击一下他们?可若打击了他们而让自己出名了,会不会引来麻烦?唔……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吧,更何况现下里,自己的身份很是尴尬,名声也太差,就算自己不想留名青史,也不能常年落人口舌,成为他人的笑柄吧!
“庄探花,你的三步已经走满了,怎么不提笔写诗?”淳贵妃的适时提醒着。
淳贵妃的话也成功让庄书兰抬起的还未落地的右脚收了回来,更是发现此时的自己居然是背对着太妃、皇后、贵妃!呃,难道是无意识间转身往后走了?唉,怎么这下意识里也对那几个女人排斥着!
“笔!”庄书兰未转身,往一旁伸出右手。
一支狼毫毛笔递到了庄书兰的手中,同时小太监也把桌子速速地摆在了庄书兰的面前,宫女铺上花纤纸,用青石砚台压着。
“我要用那种大张的宣纸及大号的笔。”庄书兰把小号笔弃之于桌上不顾。
宫女听后,赶紧换上新纸和笔。沾饱墨水,庄书兰直着身,左手负于身后,右手提笔挥毫,弹指之间,就把毛笔丢置一旁,退至一旁。
而此时,庄书瑶也写完,宫女将诗递到了太妃的面前,太妃未接,只是笑着说:“哀家并不懂这些东西,还是交由皇后和淳贵妃瞧瞧吧!”
皇后也不推脱,接过后,看了一遍又递给淳贵妃,淳贵妃看后,满意地点着头,交由一旁的女官命其将诗念出,再接着看庄书兰所写的。
女官得令,接过后,朗声道:“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出自清俞樾内子《梅花诗)
众人一听,连连称赞,议论纷纷,庄书瑶也面有喜色,昂首挺胸而立,又在见着皇后与淳贵妃在看了庄书兰的诗后,都不由地蹙了蹙眉,更是喜上眉梢。
女官又接过淳贵妃递过来的庄书兰的诗,看了看,也皱着眉,半晌,才缓缓地看向庄书兰:“庄探花,恕奴婢眼拙,您的字……奴婢只能识清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