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妃天下-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心殿分前殿和后殿两部分,前殿是玄德帝办公的地点,后殿是他的休息场所,玄德帝直接命淑妃等进入了后殿,徐皇后和太子分别束缚住之后,玄德帝将他们的神魂归位,随后收回那团紫气。


    徐皇后虽然有罪,但仍然是皇后,也被压到了后殿,太子则被束在了前殿,徐太尉的一旁。


    太子神魂回归,眼见徐太尉当真已经被玄德帝所拿,当真是面如死灰。




四大公候之乱(6)

如果徐太尉还平安无事的话,太子还或许会有一线机会,徐太尉掌管着大玄超过半数的军队,只要说是皇帝被淑妃用了妖法蛊惑,带兵勤王,还有望逼的玄德帝退位,可是事到如今,太子情知,大势去矣!


    杜力士传旨又回,玄德帝道:“上朝。”


    杜力士尖锐的嗓子高喊一声:“圣上有旨,上朝!”


    前面金鸾殿前等候的一些文臣对此颇有意见,今天非同往日,今天是冬至节,是祭天的大日子,这日子里,所有的事情依礼都要最是隆重,而太子居然选在了养心殿上早朝?这岂不是有违礼法?


    有几个文臣甚至想着要参太子一本。


    但是直到从侧门走过了金鸾殿,奔向养心殿的路上,众多的文臣们才感觉到隐约有些不太对。好像今天皇宫里的喜庆气有些少,但是戾气却有些多?


    那些太监,禁军个个都是一脸的严肃,连眼皮都不眨一下,难道是皇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会不会是陛下?众大臣皆不敢想。


    还有与徐太尉一党的,都知道徐太尉先一步进到了养心殿面见皇帝,可是怎么这么半天还是不见他出来?


    一行人低着头,来到了养心殿的门口。


    虽然殿里绑着太子和徐太尉,可是因为大臣们没有一个敢于抬头,所以都没有看到。


    文东武西分两边一跪,又是山呼万岁之声。


    玄德帝说了一声免,这句话又由杜力士高声的重复了一句,众大臣这才立了起来,可是仍然不敢抬头视君。


    玄德帝说道:“所有人都进殿,朕要你们见两个人。”


    这话一出,却让许多人都呆住了。


    刚才玄德帝的声音,有几个耳朵好使的,也都听到了,可是他们还以为这是太子旁边教给玄德帝说的,毕竟今天是冬至节,皇帝是应该亲自上朝,在朝会之后祭天的。可是这句话,大臣们却听出,玄德帝神智清醒!




四大公候之乱(7)

有几个胆子大的,偷偷的拿眼角瞄了殿内一眼,更是惊的张大了嘴巴,一时间忘记了往大殿里走。


    身后低头跟着的大臣刹不住脚步,一头撞在了他的后背上,不敢说话,只拿眼睛来瞪他。可是这一瞪,发现他正张大了嘴巴看着前面,


    这一眼都是非同小可,就见在养心殿正中,绑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披头散发,整个脸部俱被乱蓬蓬的头发遮住,但是众臣工还是可以凭他身上的虎袍认的出,这位便是权倾朝野的徐太尉。


    若说这已经够让众人吃惊的了,可是偏偏还是更有令众人吃惊的,那便是在这人的旁边,还束着一个身穿黄色五爪蟒袍的青年男子,那男子并没有低着头,也并没有昏迷,只是脸上却带着着一种失败的落寞,那人居然便是堂堂的监国太子。


    终究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监国太子和徐太尉都会被束在这养心殿之内?


    看到这一切的臣工都是大惊,一时间全都忘记了移步,愣在了养心殿门口。


    杜力士再喝了一声:“陛下有旨,众臣上殿!”


    这声喝才把众人惊醒。


    在这一群人中,也有半数的本来就是太子和徐太尉一党,尤其是那些武将,他们看到太子和徐太尉被缚,自然知道发生了天大的变故,恐怕有人比太子更早了一步,发动了宫廷政变,那自己今后可还能落到什么好处?


    这些人便想要放出自己身上的玄力,以便自保,可是玄力还没有放出,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对,似乎在这养心殿的周围,埋伏着无数的高手,他们不想放出神魂倒不感觉什么,可是神魂一旦有放出的企图,那股威压之力马上压制在他们的身上,顿时感觉如坐针毡,又似乎有无数的刀剑压在他们的脖间,他们的气势不由得一收。




四大公候之乱(8)

杜力士又高喝了一声:“陛下有旨,众臣上殿!”


    “臣遵旨!”众臣工一致答到,甚至就连太子徐太尉一党的人,这时也再不敢轻举枉动,一同来到养心殿上,翻身拜倒。


    山呼万岁已罢,众大臣分文武两班站下。


    此时那些昔日投靠了太子和徐太尉的大臣,无不是胆战心惊,生怕玄德帝一路追查到自己。


    玄德帝一指被束在柱子上的徐太尉,冷声说道:“柱子上绑的这人,你们可认得?”


    众大臣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


    玄德帝又指向了平常和徐太尉走的极近的沛亭候,三品彰武将军孟健:“你倒给朕说一说,这人你可认得?”


    孟健混身发抖,疆场上的勇武早已经不付存在,马上又跪在地上:“启禀陛下,这人臣认得,他是太尉徐绍达。”


    玄德帝一点头:“好,很好。你和徐绍达关系如何?”


    孟健面无血色,哪里敢说自己和徐绍达本来便是一党,马上说道:“臣和徐绍达不过是同朝之谊罢了,并无深交!”


    玄德帝说道:“好好。鲍腾,你认的这人吗?”


    鲍腾是上大夫,文人集团的首领之一,早已经恨徐绍达入骨,见徐绍达被玄德帝所束,他是又惊又喜,马上跪道:“陛下,这人是逆臣徐绍达。他一直结党营私,意图谋逆,当日在朝堂之上,逼死谏议大夫费伯的,正是此人。”


    玄德帝说道:“结党营私?好,很好。朕来问你们,这徐太尉党是什么党,私又是什么私?”


    鲍腾本来心中正在搜集徐太尉的罪名,正好借这机会除去徐太尉,可是玄德帝问出了这句话,却让他无言可答。


    徐绍达之党,是太子党。文人们虽然反徐绍达,但是却不反太子。




四大公候之乱(9)

他们从小读圣人书籍,视纲常伦理自然极重。


    正如玄德帝前些日子做了一些荒唐事,虽然文人们骂他是昏君,但是他们不会造反的。太子抓权,他们不喜欢,认为这是对父不孝,对君不忠,但是太子是玄德帝的儿子里唯一的嫡出,那自然皇位要由他来继承。


    所以,太子党,算党,却又不能算党。


    文人们虽然信“君子不党”,可是要他们参劾太子,他们始终认为有些不妥。


    鲍腾有些犹豫,玄德帝看出了他的心思,又指着另一个文臣说道:“你来说,徐太尉是什么党?”


    这人出班跪倒:“回陛下的话,臣认为徐绍达这一党便是武人党,他意图收揽天下的兵权,与朝廷做对,意图驾空陛下。这实十恶不赦之罪!”


    “好,好一个武人党。朕的将军们,你们又有什么话说?”


    哗啦又跪倒了一片:“陛下,这纯粹是这些腐儒们借机诬陷臣等。徐绍达本来是太尉,手握天下兵权,臣等自然要依其令行事,这也算不得什么党。如果太尉之言难行,那臣等到有犯上之罪了!”


    玄德点了点头,说道:“这话说的也算不错。”,接着,玄德帝又从书案上拿起了一道折子:“这是一道折子,是某位大臣曾经上过的,参奏徐太尉结党,里面涉及了二十三位将军。”


    武将们面色都变,谁也不知道这折子里是不是有自己的名字,又全数跪倒。


    玄德帝又从龙书案下提了一个箱子:“这是刚刚有人从太尉府里拿来给朕的,各位与徐绍达相通的信件,其中据说涉及了将军也有数十位之多。诸位爱卿,你们可当真让朕失望之极!不过,朕却连看都没有看一眼,朕实不敢想像,朕的臣工,居然有这么多已经投向了徐绍达!杜力士,你带人把这些信都到殿前焚化,朕实在不想再多看一眼!”




四大公候之乱(10)

“老奴遵旨。”杜力士领旨,单手提着这些书信,又唤过了两个小太监,提到了养心殿外的香炉旁,取了火将这些信都给焚化了。


    随着这些信的焚化,这些武将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了一大半。


    他们之所以怕,便是因为有这把柄放在了徐太尉的手上,皇上除了徐太尉,必定会抄徐太尉的家,抄出那些书信来,他们也跑不了。


    而现在玄德帝分明就是做了一个表态,他们先前站错了队,这时只要再回归到正确的部队,玄德帝必定过往不纠,如果再站错了队……


    当然,到了这时候,局势已经明朗了,还会有人站错队吗?


    众多武将稳定之后,马上开始倒戈相向,弹劾徐太尉。


    谁说是武将都是莽夫,只懂上阵厮杀?


    此时种种弹劾徐太尉的语言从这些武人的嘴里说出来,居然让这些士大夫们都感觉到惊讶,用词之犀利,居然不下于文人!


    一时之间,徐太尉在众臣的嘴里,倒真的变成了天下第一佞臣,上欺天子,下压群臣,无所不为,无恶不作。


    大罪说罢,又是鸡毛蒜皮的小罪。强抢民女,调戏寡妇,暴打小贩,浪迹青楼,无一而足。


    这些罪自然按照“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大玄律,都够徐太尉喝一壶的,可是问题是,你们这些官们就真的清白的很吗?


    玄德帝倒是真的很认真的在听,又向廷尉长骆洪达说道:“你都一一给朕记下了,日后再整理成表承给朕。”


    骆洪达忙也称是。


    这些武臣,每人至少给徐太尉安排了两项罪名,都由骆洪达一一的整理了。


    太子一直一言不发,认输似的低下了头。


    很快,又有宫外人来传信,一跑小跑的亲承给了玄德帝。




四大公候之乱(11)

玄德帝看后,点了一下头,又交给杜力士。


    杜力士向众臣宣读这信上的内容。


    原来这是在外的几营传来的消息,徐太尉的几个儿子,想借玄德帝祭天之时率军入京,都被其属下将领拿下,几人都有反抗之心,已经被斩了首级,这信件乃是飞鸽急奏,这些人的首级还在来京的路上。


    听到了这消息,本来还有一些武将心中有所怀疑,但现在却真心的倒向了玄德帝的一方。


    没有谁是傻子,都知道所谓的反抗不过是欲加之罪罢了,这封信里疑点重重,但谁敢在这时候质疑玄德帝?


    又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玄德帝对此十分的满意。


    由于徐绍达玄功极高,玄德帝并未当堂弄醒徐绍达(当然原因不仅仅是这些),而是交骆洪达处置。


    至于太子,始终一言不发。


    玄德帝下旨,罢黜太子,贬为庶人,仍居住在东宫,但是不准太子出宫半步。


    对此处理,文人们虽然有些意见,但是此时却没有人敢于反驳。


    淑妃躲在后殿,两手一直紧紧的扣在胸口,看的出她十分的紧张,一直期待着这件事情能有一个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