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梦纪事-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一章 暗访

经过几天的休养李璧君已能下床走动了,我侧面试探过他,他却避而不谈中毒之事,我知道这中间一定有故事,却不愿强迫他说出来。
前几日他总是整天昏睡,偶然醒来喝水吃饭,我常在旁边,他虽不曾说什么,我也能看见他眼里的动容。虽然我们之间的感情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可是通过此事我终于可以不用顾忌的常常守在他身边了。
这一天乐坊没什么事,我突发奇想和翠影偷偷的换了男装溜出去闲逛。原来清朝的市井也是一样的繁华,扬州城里商贾云集,各色商铺琳琅满目。看到那些在当今拍卖市场上价值连城的古玩,我就爱不释手,翠影却对我的品味不以为然。
“什么劳什子,破磁烂瓦,小姐怎么喜 欢'炫。书。网'这些腌臜之物?”小嘴一撇,一副不屑的神气。
我笑看着她,心里却想要是这些都能带回现代去,哪还用作每天看人脸色的小职员了。
“阿聂哈塞你割(ga)”
“阿聂哈塞你割(ga)”
我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两个高丽商人互相打招呼。
用我常年看韩剧所知有限的一点韩语基础,听懂他们相约去喝酒,就留心起来。隐约听见玉流川字样,想到李璧君提起那里时不自然的样子,我决心去打探一下。
一路尾随那两个高丽人,渐渐发现周围的店铺风格有些变化,虽然一样都是飞檐吊角,都是红墙绿瓦,太极图案却渐渐增多,有些异域风情了。
“哦塞奥塞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招待穿着艳丽的韩服向我们鞠躬,这样的大礼惊得翠影有点不知所措。
跟随她进了店门,眼前是狭长的一道走廊,两边都是纸门,门上的匾分别写着“光化”“建春”“迎秋”“神武”等等。我被让进名为“云岘”的房间,照规矩脱了鞋子,踩上稻席,走进里间盘膝坐下。
女侍退了出去,一会儿一位中国堂倌拉门进来。
“二位小爷,难得的稀客。有没有相熟的姑娘,我去给爷召来。”随即呈上花牌。
原来这里是高丽妓馆,他们把我俩当成是背着家人来寻花问柳的二世祖了。事已至此只有咬牙坚持下去。那花牌上写的俱是高丽文字,别说我对韩语只懂皮毛,就算是精通,这相当于文言的古语又哪里能懂。
“怎么都是高丽女人?没有扬州妞吗?”我故作轻浮的说。
翠影不敢相信的看着我,我示意她不要作声。
“有!有!”那堂倌一迭声的说。“倚红楼的醉仙、留香院的荣荣,都是当红的头牌,我去给小爷接来。”
“什么些庸脂俗粉,你想唬我吗?老子家里在大同开的是丽春院、怡情院、在北京开的是赏心楼、畅春阁、在天津开的是柔情院、问菊院、六家联号。”顺口就将韦小宝的话学了个十足,只是把扬州改成了大同。
听了我的话,那堂倌的反应倒也和书中的老鸨相似。马上必恭必敬。
“小少爷要都不中意,我还能请到舒云乐坊的芷萍姑娘,只是这银子……”
“你还担心爷没银子打赏吗?”从怀中掏出一块五两的劈头扔了过去。
“谢小爷打赏,奴才这就去请”堂倌眉开眼笑的拾起银子躬身走了。
“小姐,你这是做什么?这光天化日的竟然到这种地方来,还叫了姑娘。让人知道可怎么得了?”翠影有些战战兢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不想查清李公子中毒的凶手吗?”
“我们到这里又能做什么?”翠影有点明白了。
“你不需作声,只看着我的眼色行事。”
大概是听堂倌说我是六家联号的大老板,所以高丽侍女进来布菜时,举止更加恭敬。这次翠影比较泰然,这丫头适应力真是挺强的。
过了一盏茶时间,纸门响动,佩环铿锵,一位身段窈窕的女子抱着琵琶,走了进来。






第十二章 泡妞

那女子款款施礼,柔柔抬眸,那妩媚忧婉的眼神看得我这个女人都险些失了魂,那些急色的男人的反应可想而知。
她看到我的失神并不惊奇,想来是见多不怪了。
“公子想听什么曲?只管吩咐下来。”
“什么曲你都会弹吗?”
“坊间流传的曲子,芷萍都略懂皮毛。”
这么一说倒难住了我,虽然天天泡在乐坊,这些曲牌的名字却还不太熟。
“就捡你拿手的弹吧。”
她缓缓坐下,调整弦音,浅拔轻弄了起来。
虽然古典音乐我懂得不多,这首却是在乐坊听过的。
“好一首《阳春白雪》,芷萍姑娘好琴艺。”一曲既终我鼓掌赞叹。
听到我叫出曲子的名字,那女子有些意外,大概在她心里,也把我当成了平日所见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浪荡子了。
“公子谬赞了。”
“姑娘太谦虚了。”
听到我彬彬有礼道貌岸然的回答,她终于露出了一丝促狭的笑容。
“既然公子说芷萍弹得好,那倒说说看好在哪里?”
“姑娘弹的曲子,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承”部共两段:“风摆荷花”和“一轮明月”与“转”部包括“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三段,这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在演奏上时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尤其是第六段围绕征音弹出的一连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活力。“合”部标题为“东皋鹤鸣”,再现了第二段,并在尾部作了扩充。”
听到我侃侃而谈,那芷萍的神色变得认真起来,仿佛把我当作了知音。
我心里暗笑,这哪里是我说的,只不过靠着我的超强记忆力把乐坊师傅教徒弟的话照搬来了而已。
“公子这样的人才,怎会到这种地方?不怕辱没了身份?”那芷萍幽幽的说。
“姑娘这样的人物,怎会沦落到这种地方?不瞒姑娘,在下正是慕姑娘胜名专程而来的。”面不改色的扯谎骗女孩子的本领得益于表弟的情圣手法。表弟女友无数,每天周旋在众女友之间,从未失手过。
“除了灵活的头脑,超强的记忆力和应变能力,最要紧的就是要会甜言蜜语。不论你的谎言多么的虚假,只要说得够真诚,喜 欢'炫。书。网'你的女孩子总会相信。”表弟如是说。
果不其然,那女子看到我的“真诚”表白,顿时晕红了双颊,那不胜娇羞的样子真叫人销魂蚀骨。
“芷萍是个薄命的女子。奴家本是河北人氏,五岁时父母双亡,和弟弟相依为命,九岁河北旱灾来扬州投奔舅舅,狠心的舅母趁舅舅外出营生,将我卖给一个年近半百的盐商做小妾,我抵死不从,受尽了折磨,后来被这舒云乐坊的坊主讨了来。学习琵琶至今。”
“既是被收留在乐坊,岂有乐师陪酒的道理,怎么……?”我一步一步引她入瓮。
“公子有所不知,舒云乐坊明是乐坊私底下却是、却是青楼。”芷萍咬着嘴唇,泪水滑落。
“难道在这里强颜娱客还胜作富人的小妾?”我按捺住吃惊继续追问。
“奴家从来都是卖艺不卖身的,只等筹够银子可以赎身和兄弟团聚。可如今奴家兄弟得了急症,命在旦夕。坊主答应只要我出来接客,就请大夫救我兄弟。我没有办法,只得同意。”说着芷萍竟哀哀的哭泣起来。
看到她哭得可怜,我心里也泛起一阵酸涩,不论时空怎么转变,总是有这么多不平和无奈呀。
“姑娘兄弟得的是什么病?”
“大夫说是伤寒。”
这种季节怎么会得伤寒?我有点怀疑。
“他有什么病状?”
“有时喊冷,有时喊热,腹痛、头痛,发热,时时昏迷。”
一听之下不懂医理的我也知道这是疟疾的典型症状,这病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可以算得上是绝症了。正在替她难过突然想起前一段时间休假时看的法国传教士白晋写的《康熙帝传》里面曾记载用金鸡纳霜治愈康熙疟疾的事来。
“翠、嗯……你知道扬州府有西洋的教会吗?”
“城南文峰塔附近好像有一个西洋的庙。”最近翠影好像越来越能适应我跳越性的思维了。
“芷萍姑娘,你兄弟的事,我会尽力帮忙的。我有一个相熟的贺大夫,在扬州城里很是有名,我请他去瞧瞧你兄弟。”
“是名医贺回春大夫吗?“
“正是。”原来贺大夫这么有名。
“他的诊费一次要十两银子,我、我出不起。”
“这件事你不用担心,他是我的朋友,你兄弟的诊费就由我来承担。”
芷萍听我这样说,跪在地上就向我嗑头。唬得我赶紧把她扶起来。
“姑娘快快请起。在下不过举手之劳,这样大礼我可经受不起。”
“公子大恩大德,芷萍没齿难忘,结草悬环定当报答。”她哽咽着说。
“只是还有一事相商。”
“公子请讲,只要能救芷萍兄弟性命,便是刀山油锅奴家也在所不辞。”她可能以为我要趁人之危要她以身相许,言辞间说得甚是壮烈。
“只请姑娘爱惜自己,什么卖身之事再也休提。”
“奴家敢不从命。”听我这样说,她又红了眼圈,我知道这个人情我是卖成了。
“还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奴家回去好刻个长生牌位,早晚焚香叩拜。”她还浮着一层雾的眼睛柔情似水的看着我。
“鄙姓卓单名一个斐字。”顺口报出了真名。






第十三章 救人

从玉流川出来,翠影意外的没有唠叨,我却惊讶于她的反常。
“翠影这次怎么不问东问西了?”我笑着逗她。
“小姐的心思翠影岂有不知?您心心念念的李公子让人下毒害得病成那个样子,岂能就此算了?”她诡秘的冲我笑笑。
听她这样说,我顿时哑口无言。其实并不是刻意的想追出幕后黑手,只是隐隐觉得不安。这次下毒事件不只是针对李璧君,恐怕也是针对升平乐坊,虽然我不是真的冷沁芳,但是嫣娘待我如亲女,我怎么能坐视不理呢?
让翠影去请贺大夫给芷萍兄弟看病,我坐着马车直奔城南文峰塔。卓斐一直笃信佛教,教堂是从来没有去过的,这次为了救人也不得不破一次例了。
就是一个平常的小木屋,一个有着花白胡子的欧洲人坐在桌前看书。我敲了门,走进去,那人抬头看我,一脸的慈祥。
“小姐,有什么是我能帮忙的?”他的汉语有点生硬。
“我想向您买一点药。”
“什么药?这里没有药房。”
“您是这里的牧师吗?我想要一点金鸡纳霜。”
看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我意识到以他的中文水平恐怕还不能明白我的意思。记忆里这药的学名好像叫“奎宁”
“GivemealittleQuinine,please。”
听到从我嘴里说出英文来,那欧洲人又惊奇又高兴。拉着我叽里哇拉的说了半天,我只听懂了一点,哈哈,本来我的听说能力就很有限,他又有着明显的地方口音,所以只能了解大概意思。但是他好像并不计较,看到我能简单的与他交流,他开心极了,不住的捋着胡子,眉开眼笑。
他是法国人,姓达什伍德。到中国来宣传基督教,但是中国佛教历史源远流长信徒何止千万,又是道教的发源地,所以他的布道进行的很不顺利。依靠京城里近百年间欧洲人得到皇帝的任用的余荫,他在这里还能够得到官府的保护,生活还能得到保障。但自从两年前他的一位道友老韦翰的去世,他已经两年多没有用母语和人交流过了。虽然我说得是英语,但是对流着英国母亲血液的他来说,也倍感亲切。
他极力游说我加入教会,但是我婉言拒绝了。无奈之余他像个孩子一样要和我勾手指承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