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庭广众之下,自己若还去拉拢满身疑点的彭指挥,那就是态度不端正,就是对里通外国这个罪名不在乎,传到天子耳朵里不是好事。

而且传来传去,或许就传成她纵容彭指挥了。所以她必须做出暂时划清界限的样子给别人看。

目送汪太监的队伍进了榆林城,方应物松口气,今天算是达到了目的,阻止了汪芷与彭指挥的勾结。

站在城门口他想了很多,如果汪芷没有彭指挥配合,在榆林城的影响力终将大大削弱。杨巡抚若能斩头露角,说不定还真能更进一步。

近些年三边特别是延绥镇是热点地区,出的高官也多,王越在这里打了胜仗,升为左都御史,余子俊在这里功勋卓著,升为兵部尚书。如果杨巡抚也能因功绩升到朝中高位,那就是自己的扎实人脉。

“方相公?方相公?”旁边有人轻轻呼唤。方应物扭头看去,原来是孙敬孙老爹,孙小娘子捏着衣角站在父亲后面。

孙敬对今天的事情有点不安,询问道:“你看今日之事”方应物安抚道:“无需多虑,你们先住到巡抚行辕中,不会再有人打扰你们。”

方应物便与孙敬父女一同朝城中走去,在路上,方应物循循善诱道:“你们往年因为有孙大使的关系,以解送军需入库为生,但如今孙大使渐渐淡出仓库,所以你们这个营生不是长久之计了,今次被刁难就是实证。尤其孙小娘子,女儿家家的总不能天天随着你餐风露宿的奔波”

孙小娘子在后面竖起了耳朵,但她父亲孙敬沉默半晌,只听着方应物说,没有答话。

到了钟鼓楼,孙敬父女去取行李,方应物先回了巡抚都察院。崔师爷在门口等候他多时了,见到方应物就道:“一切顺利!”

原来在方应物与汪芷、彭指挥使在城外扯皮的时候,杨巡抚在城中也没闲着,派出巡抚标营官军去了公馆,接管了公馆守卫差事,正所谓内外双管齐下。

毕竟出现了使者逃出公馆刺杀要员的大事,原公馆守卫嫌疑很大,必须全部撤换,卫所衙署对此也无话可讲。

“那在下这便去公馆面见使者,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方应物当机立断道。

他始终没明白,为什么那个达贼要逃出公馆刺杀他,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原因。这个突破口,只能从这些北虏使者身上打开了。

方应物之前不是不想查清楚,但公馆归卫所衙署看守,死活不放他进去。今天将守卫权拿到手了,不迅速去问个明白,这心里就不痛快。

崔师爷明白方应物的心思,笑道:“方才我已经去过公馆了,与那使者头领孛忽罗谈了谈,其中也问到了你被刺杀的事情。”

“他怎么说的?”方应物连忙问道。

“孛忽罗一开始说并不知道原因,我说此事很严重,如果查不清就要归罪于全部使者。后来又问他,那逃出去的人近况可曾有什么特异之处。

如此那孛忽罗才说,那刺杀你的人叫妥思答里,他有个弟弟,但在八月份沿秃尾河潜入边墙内侦探时,毙命身亡”

方应物恍然大悟,原来线索在这里!

八月份他从京师去榆林,在高家堡遇到了几个达贼,被孙小娘子射杀一人,后被牛马二校尉割了首级请功。而高家堡就筑在秃尾河岸边,当时被射杀的达贼必然就是妥思答里的弟弟了。

这事在榆林卫所有记录,稍加打听就会牵扯到他身上,毕竟牛马二校尉是与他方应物同行的。现在看来,就是妥思答里打听到了他身上,所以才会逃出来刺杀他,当然叫寻仇更恰当一些。

只可惜,孙小娘子真是这对兄弟的命里克星,弟弟死在孙小娘子手里,哥哥出来寻仇,结果也死在了孙小娘子手里。

方应物叹道:“公馆里,甚至榆林卫所里,还真有泄露消息的内奸,不然妥思答里为什么如此准确的找到了在下?”

如果说他之前都是泼脏水搅浑水,让汪芷不敢过于靠近彭指挥,却没想到歪打歪着,卫所里还真是有向北虏出卖情报的人。

崔师爷扯了扯方应物,“别在这里发愣了,一同去见东翁商议。”

杨巡抚此时神态轻松,如果汪直与彭指挥勾结不起来的话,他面临的压力就小多了。就算汪直想做点什么,没有爪牙如何能办得成?

崔师爷和方应物见过礼后,由崔师爷先禀报情况:“我去那公馆与孛忽罗会面,此人态度十分温顺,全无嚣张之态。据此看来,方老弟所言不错,那北虏酋首满都鲁如今处境确实不佳。”

杨巡抚大喜问道:“彼辈可接受朝廷册封么?”

“我试探了口风,彼辈似无抗拒之意,不过还要等东翁亲自出面召见。我以为,若没有人掣肘,这次方老弟提出的方略大有希望。”

杨巡抚决断道:“那尽快召见北虏使者,然后让北虏使者回复满都鲁,等待满都鲁消息。”

三人正商议时,忽然有文书呈了进来,是从巡边太监汪直那里送来的。杨巡抚拆开看过,示意给崔、方二人道:“汪太监和彭指挥要壮士断腕了。”

崔师爷接过文书,与方应物一起看去,大意为:榆林卫镇抚司薛镇抚、榆林卫卫仓赵大使、榆林卫公馆刘管事玩忽职守,巡边太监汪直请巡抚严加查处。

反应好快!方应物和崔师爷齐齐暗叫一声。一口气将几个涉及到的官吏推出来,而且任由巡抚这边处置,这确实是壮士断腕。

若杨巡抚去查处了,那就等于是扫清了障碍,汪太监和彭指挥勾结起来再无芥蒂。若是不查,那更说不过去,就成了巡抚都察院包庇这几个人。

对汪直和彭指挥而言,这又是苦肉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不定还是彭指挥为了自救主动提出的,而汪直顺水推舟了。

方应物叹道,看来两个人都是明白人。汪芷知道自己需要彭指挥支持,彭指挥需要汪太监撑腰,为此他们二人也真是敢不惜代价了。

杨巡抚和崔师爷都没说话,只看着方应物,等到方应物从沉思中醒过神来,杨巡抚很推心置腹的说:“这种事情,还是你比较擅长应付”

方应物为这种“知遇”苦笑几声,“既然彼辈想壮士断腕,那就让他断不成,趁机开展榆林整风!”(未完待续)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章 歪了歪了

在十月深秋,延绥镇巡抚杨大人代表朝廷,正式接见了北虏使者首领孛忽罗,并提出叫酋首满都鲁接受朝廷册封,如此才同意朝贡。作为识时务的褒奖,朝廷将允许在榆林开边市,但每次边市只准许北虏一部参加,由满都鲁指定。

这些大事,孛忽罗当然做不得主,他从杨巡抚这里领了意见,便快马加鞭回到北边,将消息传达给可汗满都鲁。

榆林城里都知道,如果满都鲁真同意受册封,那下一波使者到来的时候,才算是这次大戏正式开场,那时将有数不尽的利益纠葛在其中牵绊缠绕。

送走孛忽罗后,巡抚都察院忽然就消停了下来。杨巡抚每天签公事,崔师爷每天看公文,方应物每天不是上课就是督工。

这一切叫汪芷、彭指挥等人摸不到头脑,很是不明白。

虽然被方应物从中作梗,汪太监和彭指挥一时无法勾结起来,但两人那都是看着对方眼热。汪太监知道她需要彭指挥为爪牙,不然就会有被架空的可能;彭指挥也知道他需要汪太监,不然连方应物都可以狗仗人势将他压得死死。

按照镇守太监张遐的主意,干脆壮士断腕,将镇抚司薛镇抚、卫仓赵大使、公馆刘管事这几人当替罪羊推了出去,让巡抚自行处置。

如此可以彻底了结最近这段腻歪事情,方应物再也不能拿着把柄攻击彭指挥了。彭大人摆脱嫌疑缠身后,自然就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但名单交到巡抚那里,就好似石沉大海,没了回音,也不说处置,也不说不处置。就这么拖着没动静。

这很让出主意的张太监犯嘀咕,杀人不过头点地,巡抚衙门这样有点不讲规矩啊。但此时方应物没有功夫去搭理这些事情,他心思都放在孙敬父女身上。

话说事情闹到了这种地步,卫仓哪里还敢刁难孙氏父女。所以孙敬也领到了代表完纳军粮的回票,已经可以打道回府了,但这可不是方应物所希望的。

孙敬和孙小娘子前几天为了安全住进巡抚行辕外院,就在方应物隔壁。这日方应物自掏腰包,置办了一桌在榆林城堪称丰盛的酒菜。就在孙敬所住堂屋里摆下宴席,此外还请了孙林前来作陪。

三个男人围桌而坐,但根据习俗女人不能上桌,所以孙小娘子只好自己坐在里屋,竖起耳朵听着外面动静。

“那汪太监权势熏天。他已经看中了你女儿,幸亏我机智,临机应变说你女儿在我身边使唤,这才断了他的念想。

你们如果离开,只怕仍是逃不出汪太监魔抓,难道你真想把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送到太监身边么?那一辈子可就毁了!”

这是方相公的声音,如花似玉是说她吗?孙小娘子脸色红了红。心里美滋滋的,读书人就是会用词。

“阉宦又能干什么。。。。。。”

“也没什么,只是那些公公经常拿身边女子去招待客人而已。三陪知不知道?陪喝陪玩陪睡!你觉得无所谓?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孙小娘子听在耳中,忍不住暗“呸”一声。这方相公有时候说话真是不知羞,偏生还总是一本正经的,可恶的很!

再说自己又不是他的什么人,他凭什么替自己万万不能接受?难道他心里有什么想法了?

“孙老爹你回去还能有什么事情?你都这把岁数了。小娘子也长大成人了,总不能一辈子都辛辛苦苦运军需。也不能还让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继续跟着你当苦力罢!这是暴殄天物呐。

所以建议你趁早另想个其他营生,我看这榆林城新建几年,遍地都有机会,何妨多住一阵子。”

再次听到如花似玉这个词,孙小娘子心里又美了一下,仿佛百听不厌。随后她又想道,方相公明明是在与父亲说话,为何句句都要提到自己呢?

这是不是就是那句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那自己该怎么办?身份又差的这么多。。。。。。孙小娘子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怎样了。

却说在外间屋里,孙敬瞥了口沫横飞的方应物一眼。他也算在外闯荡的老江湖了,方应物这点心思岂能看不出来?但他拿不准,所以也就一直装糊涂,并不点破而已。

方应物想留人,那没什么,但闭着眼胡吹大气就太贬低他们父女的智商了。榆林城这种苦哈哈地方,能有什么机会?

所以孙敬很直白的说:“此地与兵营有什么两样?外面就是边墙,边墙外就是沙漠。达贼来来往往,也就这几年安生了点,能有什么机会?再说我已经惹到了榆林卫,留这里不会安生。”

前来陪酒的孙林孙大使接上了话,对孙敬道:“哥哥你这目光要放长远,事情是变化的,或许过几年就会成为四方财货汇聚之地!至少边境周围数百里,只有这一座城。”

孙敬听出来了,这孙林也是帮着方应物说话,又听孙林突然说起方应物道:“方相公那是宰相的徒弟,翰林的儿子,他外祖也是大户!你没见巡抚老大人也很看重方相公么?

我们若非机缘巧合,根本结交不到方相公这般人物!所以哥哥你要珍惜,可不能错过。我敢说,你若错过这次,那么下次就不会再有这番际遇了!”

里间孙小娘子听得真真的,又自惭形愧的患得患失起来。方相公这样的人,一定更喜欢知书达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