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平淡是富-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泡菜效应

迎客斋每五天上门收一次泡菜,慢慢的从一两百斤上升到四五百斤;家里那一亩菜地的菜是远远不够的,青儿不敢明目张胆的把空间里的菜拿出来,于是让李贵以每斤三文的价格开始在村里或邻村收白菜。乡村家家户户都有种小菜,也乐得把蔬菜换成银钱然后买硬粮,李贵他们收白菜很顺利。青儿悄悄把空间里的白菜参进去,也没人发现。

距迎客斋第一次上门收泡菜才十来天,飘香楼的管事就找上了门,青儿按小白的吩咐,也给了同样的价格,但是飘香楼不愿意上门收货,最后青儿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每斤泡菜11文,青儿他们自己负责每五天送一次货,首批泡菜飘香楼就要了300斤。青儿一家开始忙不过来了,一家人开了个紧急会议后,会后惠娘叫来赵老爷子家的两个儿媳妇过来帮工,每人一天给10文,每天做工4个时辰,也就是现代的8小时制,中午吃饭是吃自家,半个时辰的吃饭时间是额外的。乡下一个妇人一天能挣10文,也是了不起的收入,一个壮汉做苦力一天也就二十文左右收入。现在是农闲时,赵老爷子家的两个媳妇也是很乐意。

迎客斋的管事后面也要求青儿家送货上门,不再上门收货,同样给了11文每斤。青儿一家真忙不过来了,赵老爷子家的两个儿子也被叫过来和李贵一起收菜送菜,青儿把每斤多出来的一文分给了他们,累计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赵老爷子很感激青儿家在这个清闲的季节给了这么高的工钱,见她们家嫌院子太小做泡菜不方便准备另外搭建房子,就开始帮忙张罗,青儿一家顿时轻松不少。

泡菜生意越来越好,青儿要琢磨的事也不少,她闲管账麻烦,就把账簿交给了小白,并教了他现代人都知道的阿拉伯数字记数法和简单表格,后面就在小白惊讶的目光下飘走了。从此小白沦为青儿家财务兼出纳,既要管账又要管工钱,大笔的进账还是青儿在管理的,惠娘不会管这些,也过问不来这些在她眼里很复杂的事,在她看来只要家里不缺家用就行。

青儿家离村里的小河只有一里路,很近,附近的坡地也都是划给了青儿家的,为了方便房子选址就选在了那里,具体就位于青儿家的院子和小河之间,靠院子近些。赵老爷子叫了两个石工和十来个壮汉,这些都是建房的老手。他们先把满是石子儿的坡地整平,地基用大石头砌,墙体用圆木拼,建成的房屋很结实。屋子的屋顶盖的次品青瓦,地面按青儿的要求都铺上了整齐的石块,屋子外面整成宽敞的坝子,上面都是铺了石块的。人多力量大,半个月小作坊就建好了,为了赶时间,里面就简单的隔成三间大房间,一间被青儿安排做仓库,一间做储物间,最大的一间作为工房,如果下雨也可以在室内做工。建成后青儿在屋子里看了一遍又一遍,很是满意,外面的坝子很实用,而且很宽敞放了十来个大大的藤筐,也只占了坝子的一小角。有这么个一个小作坊,青儿就放心大胆的大量制作泡菜了。

这段时间来家里人都忙着做泡菜,小作坊都是老爷子老两口和家里的半大孙子张罗请工人,安排进度,还有负责十几个壮汉中午的吃食。青儿付了差不多5两的工钱和材料费后,硬是塞了二两银子给老爷子说是给的中午吃食费,老爷子说都是家里的粗粮费不了这么多银钱硬是不收,被青儿劝了说:剩下的是孝敬爷爷的烟酒钱,爷爷劳累了这么多天,小辈理应孝敬的,老爷子这才乐呵呵的收下了。

这样一折腾家里又没什么余钱了,本来家里打算买辆牛车的,一辆牛车实在不够用,但是一条刚成年的幼牛也要6两银子,村子里也就只有两条牛,另一条是村长家的。青儿找李贵商量:“二哥,现在两个大酒楼要的泡菜越来越多了,我估计他们是把一部分泡菜销到别的地方去了,按这样算,这个季节泡菜还会一直旺下去。老爷子家的一辆牛车已经忙不过来了,现在咱们手上买牛的钱远远不够,怎么办才好?”“农家买水牛是为了耕地,空闲的时候才当车使用,现在这个时候地里用不上牛,要不我找村长借来用用?” “我也想过这个法子,但是一直借来用不方便,我们也不是用一天两天,村长自己家有时候要用的话,被我们借了他们也不方便。”“也是,要不这样着我去买条毛驴,这个比买水牛便宜一半。虽然驴车没牛车拉的东西多,但是驴子跑得快,以后咱们肯定用的上。”青儿琢磨是这个理,也就点头同意了,这一次李贵坚持自己掏腰包买,青儿也就不跟他争执了,反正买来也是他自家的。李贵找村里人打听,后面熟人介绍在邻村花3两银子买了一头壮毛驴,他又找村里的老木匠打了一辆适合山路的驴车,父子上阵很快就打磨好了,要赶时间李贵工钱也给的足,一辆驴车打下来也花了他七八百文。

什么都准备齐了,青儿觉得不大干一场太对不起自己和家人了,于是让李贵他们开始收购萝卜,准备做泡萝卜。一家人商量后萝卜定了一文钱一斤,青儿觉得太便宜了,没想到惠娘还讲这些个小菜在去年都卖不出去的,老爷子也在一旁帮腔:去年城里买小菜都是要品相好的,而且价钱比现在便宜一半,今年的吃食布料都是翻倍的上涨。泡萝卜配料少,没有泡白菜工序那么多,刚开始立马就被两个酒楼一抢而空,但是两大酒楼的厨子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琢磨出里面的道道来,需求量就下降了。青儿也明白所以前两回泡萝卜做了不少,后面也没做那么多了,歇了泡萝卜,她又开始倒腾萝卜干了,冬天里新鲜蔬菜少,后面这些泡菜腌菜可是要在桌上顶大头的。

青儿做了两种暴生萝卜干,一种辣的,一种不辣的,都是脆脆的,很受小孩和青壮年人的喜书…提供下载)欢,村里老人只要有牙的也会吃上那么几根。这次青儿留了个心眼,让李贵也卖些给船家孙武,多一个进项,冬天里蔬菜会越来越少,这些腌菜会很受欢迎的。没想到后来孙武家要的量比酒楼少不了多少,而且泡菜也要。家里人手不足,惠娘又出门找了两个细心的婆子来帮工,她不让青儿做这些粗活,就让两姐妹帮着家里做做饭,洗洗衣服,青儿把要点交代给惠娘后就专心在家配置腌菜的配料了,这些是赚钱的本钱,青儿可不愿在众人面前制作。

第一批萝卜干刚做好,青儿就做了个萝卜干小炒肉,香的两个小的叫嚷着要天天吃萝卜干炒肉。青儿心里一动,这种小炒肉做法简单,于是又做了一次萝卜干小炒肉并让小白在一旁观摩,她一边把一个一个步骤仔仔细细解释给他听,本来青儿打算自己去酒楼的,但是她抽不了身,又担心惠娘不同意,于是就让小白跟着李贵去了一趟城里,好在小白没表示君子远庖厨,听青儿有这个打算就自动请缨了。回来捎回10两银子,说每家给了5两,青儿暗喜:没想到轻轻松松就得了10两银子,小白真有做奸商的潜质。

整整忙了两个月,再也买不到白菜萝卜了,青儿才跟三家主顾打了招呼,收手了。小白也给雇来的人结了工钱,一个个拿了铜板欢天喜地的走了。空间里还有白菜萝卜,青儿打算自家人悄悄的少做些散卖给船运就行了。腊八在一家人忙碌中草草的过了,青儿有些遗憾这可是她在古代的第一个腊八,她心想过年的时候可不能这样随便的过了,好在这两个月个个收获满满当当的,她也就小小郁闷一会儿就过了。这次泡菜腌菜,一家人除了支付的工钱,也净赚了十七八两银子,加上青儿卖配方的十两银子,全家这两个月收入不菲,乐得惠娘一直笑呵呵的。除了原讲好的工钱青儿额外给了李贵二两银子,又大方的给了小白一两零花后,才心满意足的把银两收了起来,准备后面好好歇歇再舒服的睡几个懒觉。




小白的自白(一)

我叫薛子墨,今年十四岁,出生于四大家族的薛家。四大家族指的是赫连,姬,贾,薛,四大商家。赫连一族是皇商,掌握着饶国的粮食命脉,姬家掌握了全国大部分的药材,这两大家族的产业还包括遍布全国的酒店客栈,其它两大家族就相差很远了,只不过是被好事之人强拉上了四大家族的名单,久而久之人们就默认了。我们薛家的地盘在冀州,冀州和青州相邻,我作为家族里的嫡子嫡孙很清楚薛家一直想进军青州市场跟赫连家分一杯羹,但是赫连这么一个大家族,不是那么容易被人占便宜的。

我爹爹上面有一个嫡亲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嫡亲弟弟,我们家只是薛家的第二房。不过像我们这样的家族似乎没有什么亲情,即使是亲兄弟关系也很冷淡,同是嫡子嫡孙也是有很大差别的。记忆中我的祖父祖母也只是在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们才记起还有我这么一个嫡孙,我也从来没有在他们面前撒过娇。爹爹各方面的能力都中庸,又不会邀宠,最是容易被祖父祖母忽视,好在还有一个嫡子身份,我们这些二房子女在府里过得也不太难,至少财物方面都很优渥。

我是二房的嫡子,却不是二房的长子,我上面还有一个庶出大哥,叫薛子轩,温文尔雅,但是我们似乎不怎么合得来,许是每个大家族嫡子和庶子关系都是这样,我很明白也就没期待过。我还有一个同一天出生的妹妹,闺名薛子琪,似乎她姨娘身体不好,她刚出生的时候我娘就把她抱过来养在自己院子里,我娘因此还得了个贤惠的美名,听说那位姨娘后来还是早早去了。我还有几个姨娘生的姐妹,但太不招人注意,加上我也没见过几面,记忆不是很深刻。

薛家的嫡子嫡孙从小都是要学很多东西的,家族请了十几个先生,负责教导薛家子弟各方面的学识,对嫡子嫡孙要求更严,祖父还会时不时的抽查,倒是方便我爹爹做甩手掌柜,从此他就不太管子女的事。

我从小就明白我们这一房不太起眼,所以拼命读书,渐渐我的文章在众兄弟中出类拔萃,多次被先生夸奖为锦绣文章,祖父开始觉得在我们这样的家族文章做得好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是后面也渐渐喜书…提供下载)欢了,毕竟士工农商无论哪个朝代商人的地位永远都是最低的,商人出仕很多方面也受朝廷限制,但是被人夸奖多了,祖父对府里出了个能读书的人也是高兴的。

我越大越明白母亲薛董氏对我其实是很冷淡的,但是我不敢去问她理由,怕她更加不喜,我一直小心翼翼的讨她的欢喜。后来我发现我文章出众被表扬的时候她不太喜书…提供下载)欢,虽然别人看不出来,但是作为她的儿子,常常留意她的喜好的我还是发现了她脸上的蛛丝马迹,虽然我不明白出身书香门第的母亲为什么不喜书…提供下载)欢我做出好文章,但是后来我还是把重心转到商道上面了,我弃文专心学商,老先生为此还叹息了好'TXT小说下载:。。'久。

我三岁启蒙,八岁做出锦绣文章,十岁开始跟着父亲经商,十二岁开始兼管几家小铺子,一直是二房的骄傲。但是母亲还是对我不太亲近,连她的陪嫁张嬷嬷都对我很疏远只有礼数,但是她对妹妹子琪常常是连哄带骗的逗着她开心。有些亲近的亲戚也看出了苗头,有时候无意识的问起母亲为什么对独生子如此严格,却对一个庶女如此关爱。母亲就说儿子要贱养才成才,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