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美好时代-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我好好瞧瞧。”

两个乳母并没有动,而是悄悄的看向王绮芳,似乎在等主人的吩咐。

王绮芳见状,轻轻点头,笑着对赵太太说,“回太太,这是小新哥儿,这是小丸子,呵呵,来,宝宝们,乖乖的喔”

见主人开了口,两个乳母不再迟疑,忙走上前,侧着身子露出安睡在怀里的宝贝,好让赵太太仔细端详。

“这是龙凤胎的哥哥吧,嗬,这小家伙长得真胖乎儿,瞧着就结实,”赵太太探着身子,仔仔细细的把小新哥儿瞧了个遍。也许是心里有了芥蒂,她怎么看这个孩子都不像自己的儿子,看个头更是疑惑,如果按日子算的话,这对宝贝刚落地仅四十天,就算是照顾得当,那也不能看着想三四个月的样子。

难道,郭妈妈猜测的是真的,这个什么小新哥儿根本就不是赵家的血脉?

怀疑就像一粒种子,悄悄的在赵太太的心底落了根。

“奴婢苏氏见过二少奶奶,二少奶奶万福金安”

王绮芳没有忽视赵太太眼中闪过的那抹凌厉,正暗自猜测着她的想法。耳边却传来一声娇滴滴的请安声,不用回头,她仅从熟悉又陌生的语气中,便听出了来人是谁——良妾苏氏

“恩,起来吧,你还怀着身子呢,不必多礼”

王绮芳站在赵太太的下首,冷然的看苏氏挺着微凸的小腹,装模作样的给自己叩头行完礼,这才出声招呼道。

“谢二少奶奶,”苏氏没想到王绮芳如此托大,竟然等她挺着大肚子行完了礼,又跪在地上好一会儿,才想着让她起身。暗地里咬了咬牙,苏氏双手扶着腰际,似乎正忍受着莫大的辛苦,气息也有些紊乱,“二少奶奶体恤我腹中的胎儿,但苏氏断不敢忘了规矩”

一面说着,苏氏一面有意识的把肚子向前挺着,无声的告诉众人,她肚子里也有了赵家的子孙,身份也不再是低贱的妾室。

“呵呵,知道规矩就好,”王绮芳根本不在意苏氏的小动作,也不去看她碍眼的肚子,而是转过头,双手叠在腰侧,微微屈膝,“太太,七娘还有件事向您禀报”

“哦,什么事?”

赵太太不满王绮芳挑唆儿子夺取赵家的管家权,特意在她回家这一天,把苏氏、紫苏等一干赵天青的妾室弄到门口去接王绮芳。即使不为了恶心她,多少也有给她下马威的意思。

但没想到,短短半年不见,王绮芳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不但对丈夫的妾室平静对待,甚至见到自己的宿敌苏氏怀了身孕,脸上也没有一丝不虞。

难道,真像楚娘信中说的那般,她这个儿媳脱胎换骨了?

王绮芳没有急着回赵太太的话,而是转身对赵嬷嬷使了个眼色。赵嬷嬷接到王绮芳的暗示,连忙悄然退出正屋,片刻之后,她带着个十五六岁的小妇人走了进来。

只见这个小妇人梳着精致的螺髻,发间斜插着一支双凤花纹银钗。上身穿着簇新的月白底杏黄碎花硬衬曲领半臂衫,里面配着一件橘色窄袖襦衣,下身则穿着一条红黄条纹间色高腰裙,明亮是颜色衬得她愈发丰盈白润。

“紫云,这是太太,”王绮芳叫过小妇人,“还不给太太请安?”

“奴婢紫云,见过太太,太太万福”

唤作紫云的小妇人,听了王绮芳的话,连忙向前几步跪倒在地,恭敬的给赵太太见礼。

“这是?”

赵太太楞了下,不知道儿媳这是唱的哪一出。

眼前这个小丫头,看模样应该是七娘身边伺候的丫头。可瞧她这通身的打扮和挽起的妇人髻,又不似普通的丫鬟,倒像是个通房丫头或者小妾。

“呵呵,太太,您瞧这个丫头怎么样?”王绮芳不答反问,见太太一脸茫然后,便笑着说:“紫云是我在青阳收的丫头,最是机灵聪慧。上次二少爷去山庄的时候,身边也没个可心的人儿伺候,不巧的是,我生产的时候伤了身子,也不能照顾二少爷……七娘瞧着紫云长得还算周正,家世清白不说,难得性子也好,便做主让她去‘服侍’二少爷”

轰——

王绮芳的话,仿佛一记闷雷响在苏氏的头顶,震得她险些昏倒过去。

其实,苏氏看到紫云的第一眼,便有种不详的预感,因为这个丫头眉眼之间很不安分,举止也不似普通的丫头,竟多了几分柔媚。再瞧瞧她光鲜的衣着和精美的发饰,活脱脱一副狐媚通房的模样么。

果然,苏氏这边还在暗自猜测紫鹃的身份,王绮芳那里已经先明明白白的告诉了众人。

紫云不是丫头,而是王绮芳亲自给赵天青准备的姬妾

王七娘,算你狠

苏氏狠狠的握紧拳头,利剑般的目光直直的射向巧笑倩兮的王绮芳。瞧她那愤恨的模样,恨不得冲上前去把王绮芳撕个粉粉碎。

可惜,就算是她再怎么怨恨王绮芳,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原因太简单了,身份决定一切。

谁让人家王绮芳是赵天青名正言顺的嫡妻呢,只要王绮芳不吃醋、不嫉妒,只要她乐意,别说一个通房丫头,就是给丈夫塞三四个小妾,外人知道了,也只会夸她这个大妇贤惠、大度,根本不会说半点王绮芳的不是。

而反观自己呢,苏姨娘悲哀的发现,不管她再怎么受宠,说破大天去,她也是个上不了族谱、进不得祠堂的妾,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人家王绮芳不争不抢,也是赵家不可动摇的二少奶奶。

如今,王绮芳又有了儿子傍身,丈夫多一个小妾,少一个小妾,对她的地位没有任何影响。

可对苏氏而言,就完全不同了。

多一个娇滴滴的小妾,也就意味着多一个敌手,多一个分宠的人,更多一个抢夺地位的人。尤其是在目前这个时期,苏氏怀着身孕,几个月内根本不能伺候赵天青,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去宠爱别的女人。

花心是男人的天性,谁能保证,半年后,苏氏顺利产下儿子后,赵天青还像过去一样喜书…提供下载)欢自己?

“哦?还有这事?”赵太太也吃了一惊。

过去王绮芳虽然懦弱,但在感情问题上,还是非书…提供下载…3uww)常执着。她根本不能忍受丈夫去亲近别的女人,别说主动给丈夫安排小妾,就是赵太太指给赵天青的通房和妾室,她也表现的极为排斥。

这是肿么了?王七娘真的成熟了?

赵太太狐疑的看了眼噙着笑意的王绮芳,面上不露一丝痕迹,“恩,好,既然七娘相中了这个丫头,想必这个丫头定是个好的。那就留在府里伺候二郎吧”

“谢谢太太,正巧我院子后面还有个小跨院,不如就让紫云住在那里吧”

王绮芳忙拉着紫云向赵太太拜谢,人留了下来,住的地方王绮芳也早就盘算好了。

“好,这些事都由七娘做主就成”

赵太太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明白了王绮芳这么做的原因——固宠

安置完紫云,又将下人们打发去了自己住的牡丹苑,王绮芳和赵嬷嬷急匆匆的赶到元娘的院子。

话说自从李大太太把孙嬷嬷送到赵家后,元娘便从赵太太的院子里分了出来,由孙嬷嬷陪着住到了正院东南侧的葵园。

刚走到葵园的大门,隔着老远,王绮芳就听到屋子里的吵闹声。

“……哎呀,元娘,您就行行好吧,俺们一家子跟着二少奶奶大老远的从王家来到赵家。六七年的时间里,任劳任怨的给二少奶奶办差,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俺们也不求别的,如今好容易攒下点银子,数量不多,但也好歹够赎身的,只求元娘看在咱们辛辛苦苦给二少奶奶办差的份上,看在俺们一家三四代人给王家当牛做马的份上,就让咱们自赎了吧”

“就是呀,元娘,听说您跟着赵太太,也是信佛的人,心肠最是仁慈,求您高抬贵手,把卖身契发还给咱们吧……”

“哎哎,王仁家的,王寿家的,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正当王绮芳铁青着脸,准备进门收拾刁奴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暂时劝住了众人的吵闹——

“元娘还是个孩子呢,你们这是要欺主吗?恩?就算是想自赎,也要等七娘回来当面相求,如今你们急赤白咧的逼个孩子算怎么回事?”

咦?这是谁?

王绮芳听着声音,似乎有些印象,但一时想不起是那位。

这时,耳边突然传来赵嬷嬷哽咽的叹息:“唉,四个陪嫁丫头,只有紫鹃是个忠心的呀”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012章 正经差事

第012章 正经差事

“等二少奶奶回来?”王寿家的窒了下,似乎想到了什么,气势也弱了许多,她囔囔的说,“二少奶奶都去了半年多,谁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难不成她不回来,咱们这些人就这么不上不下的干耗着吧”

“就是就是,起初二少奶奶在家的时候,饶是再不受姑爷待见,至少也是赵家名正言顺的少奶奶,咱们这些人呆在赵家也算是有个差事做,”王仁家的见紫鹃挡在了元娘前面,忙挤开身边的婆子,咋咋呼呼的说,“可现在呢?二少奶奶不知道去哪个庄子‘养病’,大半年都不露面,撇下咱们这一大群人在赵家,高不成低不就的领着个闲差事,除了每个月两钱银子的月例,啥油水都捞不着……”

“可不,俺们和紫鹃你不同,你家男人是个唱戏的,虽说没啥地位也没啥权势,可架不住手里的余钱多呀。想必三五两银子在您苏大*奶眼里,也不值什么吧。但我们不行呀,月例晚发两天,家里就能断粮……哼,真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唱戏的?

王绮芳眉头微蹙,她发现自己对这个赵嬷嬷口中唯一的忠婢并不了解。

赵嬷嬷见状,忙凑到她耳边,小声的说:“当年苏氏想拉拢紫鹃,却被忠心的紫鹃断然拒绝。苏氏感觉自己被折了面子,便搞鬼把紫鹃嫁给了梨园教坊的苏班主——”

话说到这里,王绮芳便明白了。

梨园教坊,也就是大周的戏院。前朝时,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与枣园、桑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一个果木园,供皇帝和贵族们饮酒嬉戏的娱乐场所。

后来,李天赐协助武氏夺取李氏江山时,曾经组织了一批梨园伶人去前线演军戏,颇受官兵和百姓们的喜爱,也在两军对垒的时候,间接的宣传了武周的‘勤王之举’,使得周太祖的造反举动,在民间反倒得了好名声。

拜武周的戏曲所赐,很多看过这些戏剧歌舞的百姓们,都对戏里宣扬的思想深信不疑,潜意识的认为周太祖起兵勤王,乃是正义之师、仁义之举。

后来,周太祖夺得李唐的江山,民间也没有什么不利于朝廷的流言蜚语。

见识到戏曲、歌舞的宣传奇效后,周太祖亲自给梨园题词,并下令组建皇家御用的梨园教坊。

一时间,伶人、**和乐工们的身份猛然间提升了不少,受朝廷风向的引导,民间的不少商人也着手组建戏曲班子,大肆建造戏院和茶楼,供贵族及百姓们娱乐消遣。

梨园行业的兴起,也给贫苦百姓们多了一种谋生的方法。见到梨园弟子们台上光鲜明亮的模样,很多贫苦人家也禁不住对这个行业很是向往,纷纷把家里模样还算周正、或嗓子清脆的童男童女们送到戏班里,充当学徒。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梨园行业发展异常繁荣,不但丰富了世人的娱乐生活,也造就了不少知名演员。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从业人员的混杂,梨园弟子们的地位却越来越低,最后干脆和ji女混成一个阶层。

不过,比起完全失去自由的ji女,梨园**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