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奶奶这个办法有用吗?”王妈妈毕竟见多识广,知道楚乔烟这么做是为了降下大太太的高热体温。
楚乔烟耸耸肩,“应该有用,我没试过。可是中药来的慢,也不能看着一直烧下去,而我们什么都不做吧?”
用酒敷到底也不会坏事的,王妈妈也就没多话,看着银玉照着楚乔烟的方法,给大太太手心、脚趾都缠上布巾。才随着楚乔烟从屋里出来。
这是搬进来的第一个早晨,因为目前这宅子里人口少,事儿也不多,又都是房妈妈在打理,楚乔烟就闲下来了。总的来说,这里很平静。
回到屋里,自己倒了茶,刚坐下,见房妈妈进来。
“少奶奶,奴婢已经派人去京城打听,一有消息就会立刻来信。”
楚乔烟轻轻点了点头,望着房妈妈忽而笑着问:“你会不会觉得我很傻?”
房妈妈也只略略蹙了蹙眉头,低头道:“姑奶奶何来这一问?”
“尹家大老爷把尹凉驱逐出族,他又是从京城回来的,他这么做难道不是证明了尹凉凶多吉少吗?”楚乔烟从来都不喜 欢'炫。书。网'赌,如今静下来细想,才发现她也赌上了。可惜,后悔也没用了,总可以抱怨一下吧?
房妈妈沉声道:“姑奶奶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
一句话,顿时叫楚乔烟豁然开朗,看着房妈妈,由衷地笑了,“房妈妈也相信自己的判断吗?”
“奴婢只相信姑奶奶的判断。”
这人,好吧,楚乔烟不纠结这个问题了。大老爷这么做有老爷的考究,也不是真的就证明尹凉凶多吉少,毕竟尹凉确实违背了尹家的祖训,按照族规,有这个处理结果也不算意外。
那么,京城的局势到底如何?大老爷以后还会允许尹凉回去么?
楚乔烟深知,在古代,被驱逐出族的男人就如同被夫家休离的女人,为世人所不齿。无论到最后是荣是败,都不能进家族祠堂。想到这里,楚乔烟觉得大老爷有些小题大做,可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来。
相对与桂花巷宅子的平静,尹家就有点儿混乱了。
一大早,二太太就起床处理日常琐事,因为楚乔烟理家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而这些措施虽然实施的时间短,但因为合理所以大伙儿都熟悉了,也就跟着习惯了。问题是二太太不熟悉,处理事情自然就非 常(书…网)不顺利。
大太太昨晚去了桂花巷宅子,一夜未归,大老爷原定今日上京,不得已改到明日,想着去桂花巷宅子将大太太接回来。可是,尹薇、尹竹却因为没有大太太的约束,两姐妹一早就偷偷摸摸去了客房沈君谊住的院子,被昭二奶奶的人看见了,就去通报了老太太。
老太太找人请大老爷去裁决,大老爷训斥了尹薇、尹竹一回,两人不但不听,反而出口大喊:“看不起我们,就把我们也驱逐出族得了!”
大老爷一气之下,就打了尹薇和尹竹,在老太太的院子闹得不可开交。
而一心想着要分家的昭二奶奶心里极度不平衡了,按理,尹昭排行第二,没有了尹凉,怎么也不应该轮到尹荣世袭吧?昭二奶奶找到二老爷,一边喊冤一边哭,吵得二老爷心烦,板着脸呵斥了昭二奶奶一声。
二太太得意了,昭二奶奶心里就更不平衡了,吃了午饭,又去二老爷书房找二老爷,说不让尹昭世袭也行,要么把他们分出去单过,要么就由她当家。
二太太自然不肯,二老爷左右为难,昭二奶奶与二太太从此就接上了仇。
真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太太冷眼看着,什么都不搭理,只催着大老爷去把大太太接回来。
申时,大老爷才到了桂花巷宅子,王妈妈将他迎进大太太暂且住的屋子,就退出来把门关上了。
隔了片刻,里面传来一阵“噼里啪啦”茶碟破碎声。大太太吼道:“要我回去可以,只要族谱上有了凉哥儿的名字,我就回去!”
大老爷气得脸色铁青,一把推开门,从里面出来,怒火冲天地走了。
之后,大老爷又来了几次,大太太死活不肯回去,见到大老爷不是骂就是砸东西,大老爷丝毫没有办法,只得按行程择日上京。
大老爷走后,二太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尹荣入住尹家历代长孙居住的静园。老太太对此默认,尹荣却不肯,照样每天出门处理生意上的事儿。二太太看着急了,就是二老爷也说了尹荣一顿,要他专心致志地读书,来年参加科举考试。
尹荣冷声道:“你们当真以为大哥被驱逐出族,尹家就没事儿了?这些年,我也经常在京城一带走动,本不该理论说出以下犯上的话,可东宫为人如何?父亲不是没有耳闻,纵然是外面不知情的添油加醋的胡乱说,可若是东宫不是这样的人,外人又如何有此一说?”
二老爷被堵的脸色铁青,那二太太听了,云里雾里的根本没明白,只道:“如果真是这样,大老爷为何要把尹凉驱逐出族?横竖都是一死,何苦多此一举。”
尹荣低头沉思,二老爷也不由得琢磨起来,二太太是笨,可有些问题,聪明人反而会把它弄得复杂,头脑简单的自然简单化了,却一眼能看到问题的根本。
大房没有当家的了,尹薇和尹竹被老太太接了去,但,两姐妹却因为尹凉的事儿,越来越无法无天,尹薇更是趁着沈君谊在尹家,私自相授物品。沈君谊不得已将物品呈给老太太,老太太一气之下,咳出一口血来,又把尹薇和尹竹软禁起来。
尹家如今怎么闹腾,横竖与楚乔烟扯不上半点儿关系,她只担心远在京城的尹凉。很想动身去京城,可大太太却安心地在这里住下了,她的病情虽然在一天天好转,偶尔也会在院子里走走,只是依旧不怎么搭理楚乔烟,楚乔烟想,要走总该和她说一声,但这样······
时间从指缝中溜走,这一日,京城终于来了消息——先帝驾崩,东宫继承大统。
当时,楚乔烟正在用午饭,乍听到大虎这么说,手里的碗“哐当”一声落在桌子上,打了几个转,最终落到地上,“啪”的一声碎了。
房妈妈走到门口,看着大虎,厉声道:“如果消息不确切,就不要乱说话!”
大虎道:“官府已经收到文书,张贴告示,不是谣传,是真的!”
北信王输了?尹凉输了?楚乔烟怔怔出神,真的错了,真的应该阻止尹凉!金玉见她脸色都白了,喊了几声也不见回应,一急就哭出来。
房妈妈见状,只得进来安顿楚乔烟。又吩咐金玉叫知道的人不要声张,避免大太太听见。只是,她不知,大太太早就听见了,大虎急急忙忙进来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
东宫继承大统,尹凉完了,尹家完了!
不止楚乔烟这边慌乱,尹家更是乱作一团。以前也许下面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经过大老爷回来这件事,即便不知道的,也已经打听得七七八八。一向不介入皇位之争的尹家,因为尹凉投靠北信王,而被牵扯进去。
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一些人就卷了东西,趁着人多混乱,逃跑了。
二太太因为那日听了尹荣的话,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了,足足几秒才嚎啕大哭起来,尹秀拉着她劝,她也不听。又见外面的丫头婆子来来去去,手里或拿,或藏,不知遗失了多少东西。
所谓树倒猢狲散,这一刻才真正地体现出来。
最后还是尹荣站出来,让小厮来福在大门口守着,又叫二太太将这些下人的卖身契取出来。凡事要离开的,每人十两银子,卖身契归还,但不能偷藏主子的东西。
一开始还有一部分人要走,后来,大伙儿见尹荣神态平静,就生了别的心,守在大门口等着拿卖身契的人渐渐散去。
至掌灯时分,府里各处才慢慢平静下来。
一时,二老爷、尹荣来到老太太屋里请示,老太太摆手道:“你们做主吧,要如何你们去商量,商量好了,给我说一声就成。另外,打发人去桂花巷宅子看看。”
尹荣和二老爷对视一眼,二老爷道:“还是等大老爷的消息吧。”
到了这个时候,老太太也不相信大老爷的判断了。看着屋子里的东西,想着一辈子的富贵生涯,突然有些别样的感触,其实老天爷对她也算公平了,一辈子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纵然死去也没个意义。现在好了,大风大浪来了,她是要挺过去,还是就此放弃?
尹荣尚未派人去桂花巷宅子,那边的人却来,来人也不是别人,是王妈妈。一时进了老太太屋里,又怕消息吓着老太太,只说楚乔烟叫她回来看看。然后才单独找到尹荣和二老爷,告诉他们,“大太太不中用了!”
二老爷和尹荣半晌才反应过来,立刻问:“现在怎样?”
王妈妈道:“人不清醒了,请了大夫,大夫说纵然救活了,以后也不能自理······”
大太太的病用现代的说法就是瘫痪,用古人的说法就是中风,口吐唾沫,眼睛圆鼓鼓地瞪着,只嘴里剩下一口幽幽怒气。
尹荣去的时候,大夫刚刚走,屋子里只有摇摇欲坠的楚乔烟和金玉守着。大太太躺在床上,双眼闭着,紧紧咬着牙关,嘴里发出“哼哼”声,模样实在有些吓人。
尹荣见状,心里一阵心酸,也不知如何安慰楚乔烟,看了她两眼,就从屋子里出来。大太太这般,到底还是要告诉老太太,大老爷又不在。
真正是多事之秋,王妈妈对二老爷和尹荣诉说大太太情况的时候,不提防被尹薇身边的小丫头听见,转身就告诉尹薇了。
尹薇不顾满屋子丫头婆子阻拦,一口气冲到老太太屋里,扑到她脚步,直呼楚乔烟闺名,哭着嚷嚷道:“老太太,楚乔烟要谋害我娘,求求您救救我娘!”
老太太闻言,板着脸呵斥道:“胡说什么,谁教你说这些莫须有的话?”
“老太太,我知道我不懂事,可我也不至于拿话来咒自己的娘。娘去了她那里,为什么不肯回来?依我看,不是娘不肯回来,分明就是楚乔烟不许她回来!您是知道的,我娘不喜 欢'炫。书。网'她,反正大哥也被驱逐出族了,她不是尹家的人,她要做什么,我们也管不着······”尹薇哭着大喊,满屋子的丫头都听见了,怔怔出神。
老太太想到王妈妈回来时,脸色有几分焦急,立刻叫朝霞去找尹荣。倒不是怀疑楚乔烟真如同尹薇说的那般,只是怕大太太受不了京城来的消息。
也恰好尹荣刚刚从那边回来,听见老太太请,也不敢耽搁,立马就赶来了。
老太太看着他,眸子摒出冷光,直问:“你派人去桂花巷宅子了吗?”
尹荣微震,又依稀听到尹薇说的话,想来定是老太太已经知道了大太太的事,也不隐瞒,道:“大太太中风了,如今已经不省人事······”
他话没说完,尹薇就嚷嚷道:“老太太听见了没?荣哥哥也这样说,我没有撒谎,我就知道,她不会放过我们,她恨我们,更恨我娘。”
尹荣听了尹薇的话,心里一时气急,冲着她道:“你胡说什么?大伯母是因为大哥的事儿才这般,跟大嫂有什么关系?”
老太太闭上疲倦的眼,无奈地摇着头,耳朵里听不到尹薇和尹荣的话,感觉自己真有些撑不下去了,又同时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倒下去。没有到最后,谁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