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蓝色天堂 作者:毕淑敏(完结)txt下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尔蒙当然不是妖怪,可它确实有妖性。当它发生紊乱的时候,是可以置我们于死地的。

科学家和医学家们认为,抑郁症就是体内的荷尔蒙的平衡受到了破坏。原本让我们感知快乐的荷尔蒙,消极怠工分泌稀少。而让我们深感忧郁的荷尔蒙,被加班加点地制造出来,大行其道。

怎么办呢?

科学家们开出的方子五花八门。计有:吃某些食物,可能让人比较容易兴奋。或者是参加运动,强迫自己的快乐荷尔蒙加速分泌。用药物调整人体内的荷尔蒙比例,期望它快快回归正轨……

这些想法和方法都是不错的,但不要忘记,人体是一部非常精妙复杂的体系,人类对机体内环境的调整和控制,迄今为止,远远没有成功。再加上人体的千差百异,有的人用这个方法初见成效,有的人就置若罔闻,一如既往地病着,甚至命归黄泉。

旅行会让你到一个和现实的生活有很大反差的地方,这样你的五官和所有的神经末梢就开动起来,古老的生存法则就开始运作。你看到新的景物,听到新的声音,闻到不同的气味,连空气的冷暖都是不同的,机体就紧急动员起来,不再像破抹布萎靡不振。遇到了台风这样极端的气象条件,挑战就更剧烈了。还有你说的那种抢着吃饭的感觉,说实话,这种感觉对很多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饥饿在生理上古老动力作用是很有激情的,就会调动起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积极工作,而不是先前的一潭死水一团散沙。欧洲不是一个治疗抑郁症的首选之地,是因为他们那里的抑郁症本身发病率就比较高,各方面的条件都太舒适也太优越了。如果说尚未完全进入现代化的某些地方,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一声冲锋号的话,欧洲有点像温柔的慢板和小夜曲。这就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要到荒野中露宿、攀绝壁爬高山。在沙漠中徒步……想用这种返朴归真的方式,重新调动起生命的激情。

第三个理由,有不少朋友告诉我,他们之所以热衷于到处走,是为了能吃到不同的食物。特别是各地的特产小吃。一个爱吃的人和一个不爱吃的人,旅行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不爱吃当地的特色食物,你就起码浪费了50%以上的旅游资源。更有人说,如果你不爱吃当地土产,你看到的风景,就是不真实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理解是,水,首先是喝的水。如果你不能无论走到哪里,都只喝同一个牌子的矿泉水,或者干脆只喝蒸馏水,诚然是干净,没有病菌,但也没有了生机。养一方人的这个〃养〃字,说的就是那个地方所产的五谷杂粮,包括那里烹饪这些五谷杂粮的方式。记得在大西洋边开车旅行,路过一个小镇,我看到有个小超市,就招呼停车。

第9节:旅行的33个理由(3)

大家张望了一下四周说:〃普通的小镇,有什么好看的?刚才路过天体浴场,你都没说要下来看看。〃

我说,〃你们别忘了我是学医出身,人的天体,我以前看得多了。这一次,我是要看看鱼和虾的天体。〃

透过超市的玻璃,新鲜的海产音容宛在。我赶紧把昂首挺胸的大虾和银光闪闪的鱼,各装了一袋。

车上人见我拎回腥了吧唧直往下滴答海水的塑料袋,忙问:〃您这是要干什么啊?〃

我说:〃煮着吃啊?〃

大家纳闷:〃谁给你做啊?〃

我说:〃自己!〃

大家说:〃你什么炊具也没有,什么调料也没有,如何烹制呢?〃

我说:〃这我自有办法,到时候你们等着吃白灼虾和鲜美鱼汤吧。〃

晚上到了宾馆,我拿出自己的开水壶。鲜虾洗干净,把滚烫的水浇上去,虾子们就争先恐后地红了脸和身子,用盐一蘸,那是相当美味。至于鱼,更好办了,洗干净,丢到开水壶里,一会功夫浓郁的鲜气就飘荡起来。宾馆是中央空调,吓得我马上关了自家空调的按钮。生怕鲜味被空调抽了去,在所有的客房蔓延,惹人惊愕。鱼熟后,我裁开一袋方便面,把其中的调料袋撕了,将麻辣料撒在里面,红扑扑的水煮鱼就大功告成。颤颤巍巍把其中一部分送给同行朋友,收到的评价自是赞不绝口。

唯一的不便之处,是在那以后的几天内,每次煮开水,壶内都有浓郁的鱼腥气。嗨,那些可怜的鱼儿精魂不散。

旅游的第四个理由,就是看不同的文化。

第五个理由,有朋友说旅游能使人脱离凡俗,估计要实现这个意图可能是越来越不容易了。世界上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子,能让一个人脱离凡俗。况且凡俗自有凡俗的魅力。不必把凡俗想的那样不堪,我们本来就是凡俗中人,天天想着与众不同的人,实有自恋之嫌。

第六个理由,旅游可以让人从原来的窠臼中跳脱而出。

表面上看,是很有道理的。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像两支颀长而执拗的臂膀,合围,包裹着我们的生活。它们组成了近似铁环的一个圈子,我们在这个固定的圈子里活动,在固定的时间遇到一些固定的人,这就是我们的窠臼。有人说,我的工作让我每天遇到的是不同的人。比如医生遇到的是不同的病人,推销员遇到不同的主顾,交通警察遇到的不同的违章司机……是的,这些相遇之人表面上看起来,年龄悬殊男女各异,背景也不同……可是他们骨子里仍是极为相似。所有的病人都渴望康复,伴以愁眉苦脸。所有的主顾都拒绝推销,同时捂紧自己的钱包。所有的违章都是明知故犯并且有自己的理由……这种不同中的相同,是让我们疲倦的根本原因。更不用说如果你是生产线的熟练工,那种刻板和单调,从卓别林时代就生生不息。富士通的N连跳,这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第10节:旅行的33个理由(4)

跳脱窠臼固然没有错,但你跳脱之后干什么呢?是永远地自由,再也不会回到窠臼中去,还是从一个窠臼跳到另外一个窠臼中呢?这个问题,有点像〃娜拉出走以后又怎样了呢?〃其实世界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窠臼组成的,要想靠着旅游的十日百日突破窠臼,近乎沙上建塔。而且这个塔,这个沙,都不便宜。旅游回来,你怎么打发日子呢?积攒钱,期望着下一个旅行?长久以往,整个生活被旅游所控制,你就成了〃旅游瘾〃,变成了被旅游绑架的人质。

不过我能理解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身不由己。他们的机体已经被一种特殊的模式所控制,只有在旅游中才能释放出大量的荷尔蒙,他们喜欢这种感觉,他们不能在平凡的日子中甘之若饴。

训练自己的荷尔蒙,让它不仅在旅游的时候高涨,也能在普通的日子里找到分泌的支点。也就是说,无论在窠臼以内还是窠臼以外,都有快乐幸福的理由。

第七,有人说,旅游是人在意志空间的行走,通过这样的意志行走,就扩大了自身掌控的范围,最后扩大自己心理的能量。我觉得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是有联系的,这就是〃行万里路〃的出发点,也是〃见多识广〃的行为基础。但是,简单地划出等式,认为〃走得路多,就一定见识多〃,未免太机械了。这就如同吃的盐多就一定经验丰富一样,经不起推敲。

第八,有人说,是为了心情的释放。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遭遇很多负面情绪的袭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常说的〃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人说,时间是医治一切创伤的良药。就算这句话百分之百的正确,但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你要等待多久,时间这味良药才能起效呢?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旅游是加速转移心情的好法子。不过,也不要寄托太大的希望,要知道心病还须心药医,旅游到底还是外在的力量。

第九,有人说,旅游是为了追寻某种在社会里已经遗失的东西。

听起来很令人神往,顺着脉络再追问下去,找到了,看见了,又怎样呢?你带得回来吗?如果只是惊鸿一闪,那这种见与不见,又有多大区别呢?也许持这种观点的朋友会说,毕竟,我见过了,我知道了。我以为已经不存在的美德,在远方还延续着。对不起,我还想继续追问,然后又怎样呢?我很希望这个回答是,不仅仅是追寻,而且是重新恢复和建造。是一种道德基因的复活。

第十,有人说,为了忘掉自己是谁。

粗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一生当中时刻记着自己是谁,还来不及,还做不到,还经常稀里糊涂的,哪里还需要特意忘掉?如果因为你不喜欢自己,所以要忘掉自己,基本上是痴心妄想。你会永远追随着你,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乐意还是不乐意,它都如吸血蚂蟥一样,死死地叮咬你。不要忘掉自己,要更清楚地明白自己。不喜欢的那一部分,需要改变,而改变的前提,就是正视。

第11节:旅行的33个理由(5)

第十一,有人说,为了跟三两好友共同度过一段美丽的时光。

三两好友,结伙到外地去,在欣赏美景美味的同时,也不断增进友谊。这是我们善良的出发点。但有时我也疑惑,倘若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熟悉的,那和在家乡又有多少不同呢?不过,提出这个论点的朋友掌握的分寸很好,〃三两〃是个界限。不要太多,多了就显不出新鲜劲儿,就忽略了变化,就会让我们沉浸在已经习惯的氛围中,忽略了接触新的朋友,打开新的疆域。

第十二,有人说,旅游是圆儿时的一个梦想。

我大概就属于这种人了。早期教育对于儿童非常重要,一不留神,就把一颗种子种下,不知道在生命的哪一个清晨抽出芽苞,长成婆娑枝条。我无比尊敬儿童文学作家,觉得他们的手指能点石成金,也能指鹿为马。

第十三,为了花掉某张特价机票。

不要因小失大。有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个很小的俭省,做出很大的糜费决定,这也是一种〃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幼稚。被俭省牵着鼻子走,陷入到浪费的坑里。为了我们无所羁绊,必须废止一些东西,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机会成本。

第十四,为了购物。

这个旅行理由,坚硬到无话可说。只是哀叹买东西就这么大的控制力吗?记得有一次我听一位女子讲,她每天都要购物,一日不购,夜里都睡不着觉。这很显然是一个〃购物狂〃,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把钞票或是信用卡划出去的那一刹那。是用金钱购买荷尔蒙的分泌。当然了,这种消费,表面上也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并不伤害他人利益,商家恨不能把〃疯狂购物〃培养成为一种传染病菌,在人群中广为传布,让此症的患者越来越多,病况越来越重,他们就会阴险地露出酒窝。在物质狂轰滥炸居心叵测的氛围中,你不要沦陷为商品的奴隶,不要被花花绿绿的包装牵着鼻子走。购物,不但不应成为旅游的理由,也不应该成为快乐的理由。当然了,专门的〃代购〃除外,那不是旅游,是工作。

第十五,为了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

你为什么那么怕被人认识?为了让自己不用戴面具。你为什么要永远带着面具?在心理学里,面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如果只能在陌生的地方摘下面具,你的一生是否总是在桎梏中,不得解放?你是为自己选择了宿命,还是一种迫不得已?你愿意改变吗?你愿意在熟悉的地方也不怕被人认出?你愿意每天都享有放下包袱,面对真我的轻松时刻吗?你是否有这样一个资源在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