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金姆来串门,两人讲起了盐。金姆说,何不买私盐?
‘私盐怎样买?你有门路?价钱便宜?‘来到大清后,梅兰妮可不想做一个守法公民。
‘私盐比官盐还便宜些,如今私盐是十文钱一斤。比那官盐还好,雪白的。‘有这么好的事情!梅兰妮踊跃了,‘怎么个买法?‘‘这看你要多少。有小包十斤装的,也有大包五十斤装的。‘和金姆说定了时间,决定一齐去买私盐。
梅兰妮把这事和大家一说,遭到一致的反对。
秦炼说,‘我不是反对买私盐,我的意思是,娘最好不要在这种地方抛头露面。三教九流出入的地方,总不安全。‘边峰也说,‘私盐我和大哥,老乐跟去买,那贩私盐的哥们都不是什么善茬。‘秦炼又道,‘那金家阿姆找你说这事,无非是想搭伴,我门去就行了,你就在家里绣花缂丝。‘梅兰妮听他们说的有理,便依了他们。
那日,老乐雇了小船,载着金姆和秦炼,朝金姆说的方向去了。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梅兰妮的心一直悬到他们归来,方才回到肚子里。见他们脸上带笑容,知道事情很顺利。
他们到了盘门外的一家客栈里。买了盐,华家买两袋五十斤包的盐,每斤九文钱。金姆买了两袋十斤装的盐,每斤十文钱。梅兰妮查看那私盐,果然比官盐质量要好许多,就象后世的粗盐,但是不脏。真比官盐要好许多。
梅兰妮说,‘这才是盐,原来那盐怎能叫盐,中国怎么讲也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晒盐的技术也太差了。看到这盐,那还相匹配。清朝也真是个落后的朝代,连个盐都晒不好。满人这种低文明的种族,到哪哪都得历史倒退。‘齐逸忍着笑说,‘盐晒的质量是差不多的。无论私盐,还是官盐。只不过,官盐在运输的过程中,层层盘剥,使得盐的成本很高,所以人为的掺了沙土进去,增加分量,所以成了这样。‘梅朵说,‘盐商是这天下最富的了。原来他们的钱是这样黑心赚来的。‘楚濂说,‘无商不奸嘛。‘
齐逸说,‘这也是私盐禁不了的原因。即使私盐和官盐价钱一样,别人也会买私盐。它的质量也比官盐好。‘到十月里,厅堂要造好了。南排房的家具也要准备妥当了。边峰的小弟要搬过来了。
梅兰妮问边峰,‘我们怎么称呼他们?‘边峰拿出了一个本子,‘这是他们的花名册。来我们家住,是自愿的,我已宣布过纪律了。谁要是不服从,赶出去就是。收容他们是想培养骨干力量,也不是做慈善事业。‘梅兰妮等人看那名册上写道:
王小甲(王狗儿),康熙六十一年六月生。
张小乙(张狗蛋),雍正元年二月。
王阿毛,雍正元年十月。
李根发,雍正元年腊月。
于阿根,雍正二年二月。
申大斤,雍正二年四月。
洪其根,雍正三年三月。
贺阿宝,雍正三年五月。
。……
梅兰妮数了数,十四人。
边峰说,‘其实,还有几个也想加入,我没有答应,那几个太会为自己打算了。例如,去年。修孝子庙的时候,不愿出力,还讲风凉话,等修好了,又仗着人大,来抢地盘。虽然给了他们点教训。另外也靠了老乐。才能住到今天。‘梅兰妮担心的问,‘不会有什么麻烦吧?‘边峰说,‘他们敢!‘
楚源问,‘他们怎么称呼我们?‘
边峰说,‘我当队长,大哥是队副,你们哥几个弄个参谋?‘梅朵问,‘什么队?保安队?‘
秦炼说,‘名副其实保安。‘
楚濂说,‘如果是十三人,就能说是十三太保,这十四还真没名号。‘边峰笑道,‘加我和大哥,这就成了十六罗汉。‘梅香和她母亲的关系有所改善。她终于开口叫姆妈。只是,看的出她心中还有些疙瘩。鲁妈这人,平日里安安静静的,不多话。人也文气。干活也算利落。
梅兰妮让梅香教她使用蜂窝煤炉,和火柴。自然也还有保密守则。大厨房和小厨房的格式基本上是一样的。用耐火砖砌了方形灶,四眼炉,中间是个贮水锅,烧饭菜时,靠炉热能使锅中的水加热。灶面,灶壁铺了瓷砖,很是干净。因为,煤气有毒,所以灶头设在南窗下,窗外种着夹竹桃。厨房设计象后世的厨房,壁上挂吊橱,吊橱下是矮橱,矮橱面铺瓷砖,吊橱和矮橱之间的墙面也铺了瓷砖。自然也砌了两个水池,里外也铺上了瓷砖。这么干净,方便的厨房,是清人第一次看见,鲁妈在那里东摸西摸了好几天,都不忍使用。还是梅香演示了各种设施的功能和使用。及清洁方法。
为了让她有日子实习,所以,每日梅香拿了米面和菜蔬过去,让她试烧。有两次,梅兰妮把自家的午饭给她烧,尝着她的厨艺如何。毕竟,他们很少有机会吃清朝菜的。
鲁妈每日晚上做针线到三更。是个勤劳的女人。
梅兰妮让梅香去说,不用这么辛苦。如果来不及做,可以发出去请人做。
梅香扭捏了一会儿,才说,她做的是弟弟和大伯的衣服。
066 保安队
更新时间20131215 1:00:57  字数:3322
十月小阳春。这年的十月从初一到初五,都是风和日丽。初五这天恰是立冬。按照苏州人的说法,今年是暖冬。
园子里种的植物,都活了过来。蔬菜已经长了两,三寸。小甲帮着梅朵给菜地施肥。人小,挑不了担子,可华家的人会想主意。做了一个小车,上放着粪桶,把污水池里的肥料,舀到粪桶里,拉到菜地。只是忙活了两只驴。
厅堂的建筑在收尾了。
梅兰妮抓紧时间,把完成的缂丝作品换了下来,在经丝上画下一幅的图稿。这次是“桐荫品茶”:画上的美人身穿暗团花绛红杭缎宽袖褙子,姜黄立领衬衣。淡雪青拖地长裙。一手端着豇豆红釉小茶盅。一手拿着蓝色梅花冰裂薄纱宫扇。坐在桐树下。身后的月亮门里立着黑漆描金竹叶书格。在书格中放着一部部的书,书的夹纸上印着两方印。美人身下是黑漆描金竹叶画坐墩。身旁是黑漆描金竹叶画方几,上放着茶具。此女的头饰很繁。向后梳了个回心髻,前额饰以团寿嵌珠头箍。鬓边带这点翠嵌珠花簪。头中还戴着累丝衔珠金凤。
照样是有所期待,照样是无所事事。可是为了她们,梅兰妮忙得热火朝天。常常心里在想,这些美人们,如今在干什么?虽然,如今的画上,已经换了美人的形象。原来的她们如今怎样?她们就是这个时代的人,象金丝鸟一样圈养在精致的笼里,再也出不来。
边峰看着老乐,鲁妈和小甲,小乙几个人,照着图纸安放床和床头柜,其实没什么难度,清一色的床头在西墙。东墙是一墙的壁橱。房门在北面靠东,进门右手处是一个矮的抽屉柜,一共四层抽屉。住房的人一人一层。这样的房间从西排起,一共四间,只是到了最后的一间,只有两张床,两个柜。边峰把他安排给小甲,小乙住。
梅香天天在排房和主屋之间来回走,有什么动静她会告诉梅兰妮。所以,梅兰妮就算是宅在了主屋里,很少出去。园子里的消息也是蛮灵通的。
厅堂的屋外也要求抹上一寸厚的草筋黄泥,梅朵还拿出了一把一寸半的竹钉,让糊墙的时候插上。而且还是没有规律的。这插两根,那插两根的。
小林心里很是纳闷。问了,回说是要吊花篮。他想不出是怎样的情形,只好继续郁闷了。
那厅堂照传统的设计,一明两暗。其实,华家的房间没什么明暗,厅堂的北墙是一溜的玻璃大窗,在对门的处的北窗前立了木制壁墙。东西两侧用多宝格分出次间。南正面是门,两旁是玻璃窗,门前的抄手游廊和大门相连接。屋后有两间小小退步,是洗手间。屋顶是卷棚顶,这年头没有仿真茅草瓦,只好,在瓦上铺层茅草。
梁柱并不上漆,刷过桐油本色的木头。窗门也是原木色,并无雕花。看上去朴素大方,也不奢华。但其造价已超过了雕梁画栋的房屋。木头倒不是用什么名贵木料。只不过是榆木而已。地上是砖红色的地砖。里墙用松木的护墙板。自有一股清香。
原来的那口井还在,围着井修了一围矮矮的井栏。井台不远处种了几株香椿树苗。屋前做出一小块场地,在井的南面放置了一套石碾子。看上去象是个农家的庭院。它的设施也都的确是派用场的,并不是仅仅为了看的。
一般人家,在堂屋的中堂之上,挂上一匾,上书写着厅堂的名号。华家几个人商量后,决定也风雅一次,取个堂名。叫它“宜稼草庐”。
房子造好了,老乐带着秦炼几个验收,要说小林的工作态度是没啥可挑剔的。干的活也很仔细。秦炼几人很满意。
造好房子,要请暖房酒。但一般都可以延上几个月才请,因为,房间里的家具,设施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整齐的。
十月中,保安队正式搬入华家,那天老乐特地带着保安队的孩子去混堂里洗了个澡,剃了头,干干净净的来到华家。
边峰自有一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华家的前院里,热闹起来了。
床上铺着白色的单子,包着软和的褥子,一样的蓝布被面,白色被里缝制的棉被。一人一人羽毛枕头。边峰要求被子叠的四方,当然这要练上一段时间。
那些孩子们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的生活设施,不免多玩了一会,一天到晚装着洗手,去开那水龙头。没事也上厕所去冲水。弄得水塔里的水消耗很快。
鲁妈向梅香投诉。梅香原话转告梅兰妮。梅兰妮知道这是小孩心性,并不十分生气。将此事交边峰,秦炼处理。
梅兰妮说,“别说这些乡下的孩子了。四九年大军进上海,听老一辈的人说,还有人用抽水马桶洗头。”
梅朵忍着笑,“昨儿,可不是,有个小孩在马桶里洗头,让小甲给拽了出来。”
梅兰妮问,“谁这么有创意?”
边峰回答,“金四郎,这家伙就是有点二百五。但人还忠诚老实。”
边峰和秦炼训导了他们几次,这些孩子才慢慢地老实了。
以后,每天边峰对他们进行军事化训练。当然先从队列操开始。
梅兰妮每天买菜成了负担,拎的菜篮子很重,有时还要跑两次。边峰安排人每日帮忙。秦炼建议把驴牵去驮菜。大户人家,买菜也都有牵驴去的。小甲每日亲自牵驴,跟着梅兰妮,他不放心把驴交给其他人。
鲁妈也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忙,反而还轻松了些,每天都有值日生来帮忙。吃饭前帮着分饭菜,饭后,帮着洗碗筷。还帮着捡菜,洗菜。扫地抹桌。鲁妈知道梅兰妮要请人替保安队的人做单,棉鞋。自愿包下了全部鞋面。并帮助贴好鞋底,发出去请人纳。她的儿子天香,有了玩伴,镇日里跟在保安队的后面。有样学样的。
梅兰妮知道,按照这个时代,米面油盐都要管理。所以,她派梅香每日去管理这些琐事。梅香请教了师姐,每日记了帐。十天和梅兰妮对一次帐,也是井井有条的。
后来老乐去了乡间收购粮食。等他回来后,发现保安队的精神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了。心里骇然。
原来如散沙一般的乞儿,变成了很有纪律的一群。老乐想起了他弟弟给他讲过的孙武子练宫姬的故事。对边峰真正的高看了。
梅朵的突发奇想也让他惊奇不已。梅朵已在园子的西面划出了一块地。要种白腊树。
老乐不知这白腊为何树。
梅朵说,“就是梣树。”
老乐奇怪了。这梣树是山里人用来养蜡虫的,他过去走南闯北,听过这么一耳朵。梅朵小小年记怎么会知道?
梅朵说,“是书里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