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个好处,那人热心的告诉他们,大同那块收羊毛。这对草原上的人来说是福音,他们的羊毛是最丰富的产品,而过去张家口那里不收,他们只能自己消耗。
从赛汗诺尔到张家口比到大同要近的多,但是这次他们就来到了大同。
这也是大同贸易栈第一次和蒙古人直接交易,所以康大掌柜亲自出马,带着伙计们过称,计算。又把自家物品的价目表拿来给他们看。
康大掌柜做生意很讲诚信,他没有因为蒙古人新来,而随意加价。相反,买的多还可以打个九五折。
蒙古人很高兴看着自家的骆驼背上又是满满的。
除了盐茶糖外,蒙古人还要了大量的火柴,和羊毛的织品。及一些锅碗瓢勺的日用品。喜得那帮蒙古人直叫“马席赛”(很好)。说是日后还要来“阿日拉价”(贸易)。
因为要赶回去过年,他们在大同不能久留,几天后,满载而归了。
梅兰妮坐在冬天正午的日头下晒着太阳,懒懒欲睡。
康大掌柜结算后,发现和蒙古人做了一笔很合算的买卖。兴奋的找人要叨叨,见梅兰妮独自坐在小院里,打了招呼上前来。
康大掌柜告诉梅兰妮,“他们这次回去的路上要经过些地方,那些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和张家口做贸易的。蒙古人实诚,做到了一笔合算的生意,不像汉人瞒着捂着,他们是要到处去炫耀的,这样就等于为我们做了广告。这次他们带来的皮子比过去的那些皮子都要好,里面有很多狐皮,还有猞猁皮呐。这可是我们第一次收到的真正上等皮子。等皮子生意做开了,就不用让人养兔了。兔皮也不好。”
梅兰妮有不同的看法,“兔还是要养,如今这一带养的都是太行山兔,等些日子,我想办法买些法国獭兔来,那种兔子的皮毛漂亮,象水獭,所以被称为獭兔。再说,兔肉也是好东西,如今,北京残园还专门有涮兔肉。兔肉还不上火。”
“喔,夫人你说的是拔霞供。”
这是什么东东?梅兰妮一脸的问号。
“就是夫人你说的涮兔肉,这道菜叫拔霞供。”
梅兰妮吃惊道,“原来早就有这道菜了?”她还以为是现代人兴起来的呐。
“有了几百年了。传说是宋朝就有了。”
中国是天下世界第一美食之国还真不是假的!
而康家畦在想,獭兔是怎样的兔子。
两人正说着,从外面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接着管电报收发的人跑了进来,也顾不上行礼问好,慌忙地,“大掌柜,不好了,货队在小孤山那一带被抢了。”
梅兰妮和康家畦都大吃一惊。
那个地方离西宁近,但是,一直以来,那个地方是范大娘的地盘,没人敢在她家门口作案。
“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康家畦问道。
来人看着手里的电文,“说是一百人的绿营兵劫的货,劫的是王家的商队。”
康家畦想了一下,看看梅兰妮,“这货得让那些兵痞还回来,现今走我们这条商道的人渐渐的多了,就是因为我们这道安全。如果,由着这些兵做匪,那我们这条道又会衰败的。”
梅兰妮问,“那绿营兵有多少?”
康家畦清楚地很,“报到上面说是有三千,其实只有一千多人。”
“我们有多少人?”
康家畦算了算,这里能尽快召集起来的保安队不过三十来人。
这力量对比也太悬殊了。
但是,康家畦说,“当初在建这条路时,少主就说,要堤防这兵匪做乱。和范大娘还一起商量了应对措施。我现在先带些人去小孤山。到那里后,和范大娘商量商量。”
梅兰妮想,过去他们和匪盗有些冲突。那些对与国家来说也是负面力量,所以不会引起政府的不满。如今他们要对付的绿营兵,再废柴也是属于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如果和国家机器起了冲突,那他们会不会被按上造反的帽子?如今,华氏和洪门都是处于发展阶段。会不会因为这事而被毁了呢?
人站在不同的高度,想的问题就不一样了。梅兰妮这回非常理解“稳定压倒一切”的名言了。
241 兵匪的祸害
作为一个家庭妇女,梅兰妮可以胆怯。但是,作为一个华氏企业的负责人,梅兰妮必须得撑着。
要尽快赶到小孤山才行。
康家畦把大同的业务交代给了二掌柜。组织了三十人的保安队,准备出发。
梅兰妮也赶紧换上了短打扮,让人驾了马车,带着齐逸留给她的十个保安队员,紧随其后,也跟着出了大同城。
从大同到小孤山六十里路,加上这队人在飞马奔驰。一个多时辰后,他们前后脚来到了小孤山。
小孤山其实是八十多米高的小山。因为孤零零的在这商路上矗着,被人称为小孤山。因为这里离着西宁县近,那里的绿营兵纪律很差,常出来扰民。所以,小孤山的客栈他们下了本钱修建,依山面河,易守难攻。
这年头,进出城都要查,所以,他们的武器,军火大多都放在小孤山。这条商路的保安队总部就设在小孤山。
边峰一直把兵权抓的极紧,各地保安队的负责人都是他的亲信。留守小孤山的是于阿根,这是当年她家园子里最早了保安队员之一。如今已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这些年跟着边峰开通商路,一路打过来,胆子早就打肥了,还打出了一身的杀气。
梅兰妮等人到的时候,张掌柜迎了上来,“大掌柜,夫人。”
康家畦问,“打听了那批货如今在何处吗?”
张掌柜道,“听到货被抢,于队长就带着人追了过去。现在还没有回来,具体还不知道。”
梅兰妮问,“他带了多少人去追?”
“三十来人。”
来抢货的有一百多人,他这三十来个人顶什么用!
“那不怕,我们这里清一色的火器,他们还带着不少手榴弹。”张掌柜答道。
张掌柜和康大掌柜一样,都是跟着边峰一路剿过匪的。对于打打杀杀的事件并不害怕。相反还有点兴奋。
边峰和秦炼这些年来造的枪,就是ak系列的粗糙的仿制,因为材料没有后世的好,这种枪打上几百发子弹,就要报废。而且枪的后震力很大,如果不专门训练,这种枪就根本没有准头。这种枪好处是,不容易卡壳,发射快。跟那种打一枪上半天子弹的火统比起来,这种枪的威力不下于后世的火箭炮。再加上,他们还造了不少的手榴弹。
有了精良武器,人数倒不是主要决定胜利的因素。
康家畦沉着声问,“在哪里被抢的?”
“离这里五里地的东井村。那些人先是把那村子抢了一遍,恰好王家商队正好路过,就连商队一起抢了。”
东井村是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
梅兰妮问道,“有人员伤亡没有?”
“有两人受了些皮外伤,找人看了,不碍什么。”
康家畦道,“那里离着西宁兵营要有三十里地!”
“所以,于队长带着人赶紧就追了过去。越是早追上了,事情就越好办。”
梅兰妮有点听不懂。
康家畦顾不上向她解释,问道,“他们追去多久了?”
“要有一个多时辰了。”
那就是说,如果按照他们来的速度,于阿根他们已经是从小孤山到西宁营走了一个来回了。
康家畦说,“我带人跟去看看。”
张掌柜让人把猎狗牵来,让狗给他们带路。梅兰妮怕人太少,他们吃亏,就把自己的十个警卫也交给了他。
康家畦有些踌躇。
张掌柜说,“没事,夫人在我这里不会有什么差错。”
康家畦也不多说,带着这队人马,风行电驰向东而去。
张掌柜沉着让人关好客栈大门。安排人警戒。
方才向梅兰妮释疑。
原来,清朝的绿营是由汉人组织起的军队,人数众多,给养差,还不受到朝廷的信任。
梅兰妮明白,这就象后世国民党时代的杂牌军了。
所以朝廷有规定,绿营兵不能擅自离开驻地。如果没有命令擅自离开驻地,那就算逃兵。如果一群人擅自离开驻地,那就算叛乱了。
西宁的绿营兵过去一直是在自己家门口抢,后来,那里的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大批的迁移逃亡。这两年这条商路繁华了,很多人就南迁到了桑干河边。新的小集市和村庄逐渐形成了。而相比之下,西宁那里是越发的荒凉起来。
西宁县令并不敢开罪这些兵匪,只要他们不抢西宁县城,他乐的当驼鸟。纵得西宁绿营成了当地的最大的祸害。有了这样的祸害在,那个地方渐渐衰落成了特困区。抢也抢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那些兵就动起了抢商路的念头。因为鱼河湾那一带是范大娘的地盘。范大娘在这一带名气很旺,武装也得力。所以那些绿营兵不敢惹他们。就选择了东井村这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下手,也是想以此做试探,如果没有什么反应,当然就会在深入抢劫了。
梅兰妮听了张掌柜的说明后,明白了这些绿营兵这样过来抢劫,其实也是冒着被指‘反叛’的危险。
还明白了,如果不坚决的打回去,只怕今后这起兵痞就真的要得寸进尺了。在他们祸害了整个西宁县后,就祸害这条新建成的商路,这条路可是花了华家巨大的心血的。
女人心景,担心这自己这方面的人少,要吃亏。
张掌柜安慰道,“没事,我们的武器得力。想那年少主带着我们在塞外干的那一仗,我们虽说有二百多号人,大半还是新人,没受过什么训练,真正能打的就那几十个人,凭着几只枪和手榴弹,硬是把那六百多人的匪盗打的从此流落天涯,再也不敢在那条路上抢劫。”
张掌柜说着陈年的剿匪功绩,安抚着梅兰妮和他自己。那时候都是边峰带着,说起来,虽然是边峰那是只是个孩子,可是他的命令让人觉的比个成人都还成熟。如果让少主去当个带兵的将军,那肯定是建功立业的主。
坐在大堂的一角,梅兰妮吃着汤面,等着消息。
原先这个时候大堂总是挤满了人,今天,所有的客人都被劝说留在了自己的房间。大堂成了临时指挥部。
天将黑时,飞来一只鸽子。鸽子携带的纸条上说,“货已拿回,现返回,夜半到。”上面画了颗五角星。梅兰妮一看这符号,就知道是于阿根的字条。当初苏州园子里的保安队就是用的五角星做队符的。
有了这样的肯定消息,虽然保安队和车队还没有回来,但是,梅兰妮这紧张了大半天,一放松了,人就疲了,就到安排好的屋子了去睡了。
张掌柜却没有松劲,指挥着厨房准备羊肉汤面,热水,姜茶。准备迎接凯旋的勇士们。
可是这些勇士们回来时悄无人声的,并没有闹出什么大动静。边峰的部队,纪律是严格的。前后去的两批人在回程路上碰了头,一起回来,到客栈时已经夜半了。共有六,七十人,除了厨房动静大了些,其他地方都没有多少声音,那些人静静的吃了饭,静静的回屋休息。并没有兴奋的吵闹。从这点都能看出来这些保安队员是训练有素的。
第二天上午,平日这个时辰,住店的商旅们早就上路了,可是今天,大堂里来往的客商围着王货主正热闹的说着什么。王货主昨天被打的鼻青眼肿,还被抢了货物,这事大家都知道。可隔了一夜,那被抢去的货又都回来了。对商旅们来说,路上的安全是最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遇到了祸害,有人能为他们出头。如今碰上了新鲜的一例,自然不轻易放过,所以,顾不上赶路,就七嘴八舌的问着,说着。
梅兰妮这时坐在就在张掌柜的办公室了,听着于阿根的汇报。
“…我紧赶慢赶的,终于在离兵营五里地的地方截住了他们。这还是多亏了车队里的人机灵,先前就把轮胎的气给放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